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昂梯菲尔奇遇记 - 第一部 第十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四章昂梯菲尔师傅及其伙伴在苏哈尔度过烦恼的一天
  三位欧洲人到苏哈尔来,幸好不是为了游览。这座城市,没有什么值得向旅游者介绍的。走马观花就足够了:街道相当整洁,广场被灼热的太阳烘烤着;唇干舌燥的三伏天,只有一条河流勉强养活几千居民;房舍布局杂乱无章,只有那东方式的天井能见到阳光;有一所较大的建筑物,却毫无特色,然而,伊斯兰国王有时还来到这里休养上几周,他到对此建筑物颇为满意,来此屈驾不榻。
  尽管规模不大,在阿曼湾沿岸,苏哈尔也并非无足轻重,它的地理位置就十分理想。
  这城市位于东经54度29分,北纬24度37分。
  根据卡米尔克总督信中所告知的方位,应该在苏哈尔东部28分和北就22分相交处去寻找小岛,也就是距海岸40~50公里的地方。
  苏哈尔的旅店不多,只能找到类似大车店的骆驼商队客栈。这是一个四合院,每个房间只有一个睡铺,说它是班房或许更恰当些。那位殷勤的翻译官把昂梯菲尔师傅,他的侄子和朋友带到了客栈。
  “遇上这位助人为乐的阿拉伯人,真是幸运!”吉尔达-特雷哥曼一再重复道:“遗憾的是,他不会说法国话,至少不会说布列塔尼话!”
  但是,朱埃勒和塞列克却交谈自如,毫无语言障碍。
  这天,朱埃勒和驳船长旅途十分疲倦,只想好好地饱餐一顿,再美美睡上几小时。可是,叫皮埃尔接受这人之常情的做法是不可能的。来到小岛附近,他的欲望更为强烈,生怕错过时机……他想立即租一条帆船!……休息!现在,已近在盈尺了,——他恨不得一步跨几里,一步踏上那诱人的海湾小岛。
  总之,这将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场面,朱埃勒的叔父是何等的焦急和紧张,真可谓到了疯狂的程度。然而,他终于平静下来……此时,需要谨慎。慌慌张张会引起苏哈尔的警察怀疑……再说,财宝在24小时之内,也不会不翼而飞的……
  “但愿财宝埋在那里!”吉尔达自言自语地说。“如果根本没有或者被盗走了,那我可怜的朋友肯定会发疯的……”
  善良的驳船长担心不是不无道理的。
  请别忘记,假如昂梯菲尔的希望落空,前功尽弃的话,势必会影响到萨伍克。尽管对他俩影响不尽相同,但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假纳吉姆也会火冒三丈,会把勃-奥马尔弄得焦头烂额。他和圣马洛人一样心急如焚。可以断言,那天夜里,在商队住的客栈里,至少有两位旅客,彻夜未眠。一个急等着天明好去租船;另一个想以重金为诱饵,雇上20多个亡命徒,在回苏哈尔的路上,企图把财宝劫走。
  黎明的曙光宣告3月28日这值得纪念的一天已经来临。
  看来,必须想方设法利用塞利克。和那位阿拉伯人拉关系,自然是非朱埃勒莫属。然而,那位阿拉伯人疑心越来越重,当天就在客栈的院子里过了一夜。
  朱埃勒请塞利克帮忙,也感到有些为难。三个外国人,确切地说,是三个欧洲人,昨天刚到苏哈尔,今天就急忙找船——说是为了游览——能否找到别的借口呢?——到阿曼湾去游逛,至少游48小时?……这计划是不是太离奇,令人不可思议?或许朱埃勒的担心是多余的,那翻译官不一定觉得有什么古怪之处。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朱埃勒一碰到塞利克就请他找一只能在海上坚持两天的小船。
  “你们打算横渡阿曼湾去波斯湾海岸吗?”塞利克问。
  朱埃勒想回答得自然些,从而避开一切怀疑,特别是苏哈尔当局的怀疑。
  “不,只是一次地理上的考察,”他反驳道,“考察的目的是想确定一下海湾主要岛屿的位置……苏哈尔海面上不是有些岛屿吗?”

  “有一些,但没有大的。”塞利克答道。
  “没关系,”朱埃勒说,“去海岸前,我们想观察一下海湾。”
  “那随你们的便。”
  “尽管塞利克对此回答持怀疑态度,但并不坚持。实际上,这位警察不是已经知道了他们建立子公司的计划吗?他自然会联想,创办子公司跟阿曼湾水域作考察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事。”
  这样,圣马洛人和他的两个伙伴更显形迹可疑,被置于更加严密的监视之下。
  这给他们的行动带来诸多麻烦,能否成功还是个问号。但小岛上一旦发现财宝,警察马上就会得到情报,并随即上奏陛下,这是毫无疑义的。那么,至高无上的陛下也会传旨干掉卡米尔克总督的遗产继承人也是理所当然的。
  塞利克负责去找海湾考察用的船只,并答应配足可以信得过的海员,带上3~4天吃的食品。
  秋分季节,天气变化,很可能迟归,要有所准备。
  朱埃勒谢过翻译官,并说以后要重重酬谢他,请他放心。塞利克对此十分感激,并说:
  “我陪你们一起去游游岂不更好?你们不懂阿拉伯语,也许跟船主和水手们打交道会感到不方便……”
  “您说得对,”朱埃勒回答道。“我们在苏哈尔逗留期间,您就和我们在一起吧!再说一遍,您不会白帮忙的。”
  二人分手后,朱埃勒来找正在海上散步的叔父,特雷哥曼也在场。朱埃勒把进展告诉了他们。驳船长听说那个阿拉伯人要作向导和翻译,心中大喜;他觉得那人天生一付天资聪颖的面孔,不是没有根据的。
  皮埃尔叔叔点点头,表示赞同。然后,吐出被牙齿磨损了的小石头,说:
  “那船呢?”
  “叔叔,他帮我们找去,并负责备足粮食。”
  “在港口搞一只船,我看1~2小时就足够了……见鬼!……又不是去周游世界……”
  “不,我的朋友,”驳船长说道,“需要给人家找的时间!……请你别这样性急……”
  “我愿意急!”昂梯菲尔师傅反驳道。他瞪着两眼,看着他的朋友。
  “那么,您随便吧!”驳船长躬身毕恭毕敬地回答。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朱埃勒仍未得到塞利克的任何消息。可想而知,昂梯菲尔师傅是多么恼火,他扬言要把嘲弄他侄子的那个阿拉伯人抛进海湾的深渊。朱埃勒试图替那人辩解,但无济于事,得到的却是冷遇。至于吉尔达,他本想说几句袒护塞利克的话,此刻也只好俯首贴耳,沉默不语了。
  “你们的翻译官是个无赖,”昂梯菲尔师傅叫了起来,“是个流氓、蠢贼!我压根儿就不相信他,他就只想偷我们的钱!”
  “我分文还没给他,叔叔。”
  “这就是你的不是啦!……如果你先付给他一笔钱……”
  “可您不是说他想偷我们的钱吗?”
  “那是两码事!”
  吉尔达-特雷哥曼,朱埃勒不想听他自相矛盾的谈话。重要的是要劝叔叔冷静下来,免得他继续做些蠢事,引起怀疑。这是一个什么话也听不进的人,他们能说服他吗?——港内有没有渔船停泊?……只要搞到一艘,和船员谈妥——搭上船——开动机器——向东方驶去。
  “但是,咱们语言不通呀,连一句阿拉伯话也听不懂,说不出——”朱埃勒重复着。
  “可他们一句法语也不会!”驳船长补充道,他仍然坚持己见。
  “为什么他们不会?”暴跳如雷的昂梯菲尔师傅反驳一句。

  “这就是他们的不是了,绝对是他们的错误。”吉尔达答道。他想通过这个让步,使他朋友消消火气。
  “朱埃勒,这全都怪你!”
  “不,叔叔!我是尽力而为了。我们那位翻译官很快就会来找我们的……好吧,若是您不相信他,您可以利用一下奥马尔和他的实习生。他们会讲阿拉伯语——他们也在码头上……”
  “他们?永远办不到!够了——他们老是跟着我们,已经够伤脑筋的了!”
  “奥马尔好像要为我们护航。”吉尔达-特雷哥曼提醒说。
  “好吧!随他去吧!驳船长,我要把他撞沉到海底!”
  实际上,萨伍克和公证人已经准备上船,进入圣马洛人要去的水域。当昂梯菲尔师傅离开客栈后,他们一直跟着他,他们的义务不就是别让他溜掉吗?他们的权利不就是要目睹那挖掘财宝后的结局吗?可这结局是否会变成一场悲剧呢?
  因此,萨伍克催勃-奥马尔去质问那可怕的皮埃尔。但是,公证人看他正在火头上,不敢去冒犯他。萨伍克气得真想把这胆小鬼打翻在地。也许他现在后悔当初不该假装不懂法语,要不然他就可以直接介入了。
  朱埃勒深知,他叔父对奥马尔的态度只会把事情弄糟,试图再让他朋白这一点。现在,他觉得时机有利,看得出,公证人也想跟他叔叔谈话。
  “瞧,叔叔,”朱埃勒说,“那怕您火冒三丈,您也应该听听劝告,……我们都要理智些,我们都是……”
  “要知道,朱埃勒,你所说的理智,恰恰是不理智,……好了,您想说什么?”
  “想问问您,到达目的地时,您是否还固执己见,压根儿不跟勃-奥马尔说话呢?”
  “我就是要固执己见,决不松口!这个流氓。他想窥探我的秘密,岂不知把自己的秘密泄露给我了……这无赖……这个加勒比人①!”
  ①欧洲人初到拉丁美洲,称加勒比人为没开化的野人。
  “这我知道,叔叔,我并不想袒护他。但是,不管怎样,您得同意他在场,这是遗嘱中规定的呀!”
  “是的。”
  “当您在岛上挖掘那三只木桶时,他难道不应该在场吗?”
  “应该。”
  “按规定,他应得到遗产的百分之一,那他难道不该估价那笔财宝到底有多少吗?”
  “不错。”
  “好,挖掘时,他必须在场,那您怎么能不让他知道何时、何地行动呢?”
  “应该知道。”
  “如果因为您的错误行动或其它什么情况,他也不会以遗嘱执行人的身分协助您行动,您的继承权势必会引起争议,让人家抓住您的把柄,去控告您时,那官司,您能赢吗?”
  “是呀!”
  “最后,叔叔,航行过程中,您得容忍他们的陪同!”
  “是的。”
  “那么,您同意告诉他,和我们一起搭船啦!”
  “不”昂梯菲尔师傅回答。
  这“不”字是用一种可怕的声音迸发出来的,就好像一颗子弹打在公证人的胸膛。
  “瞧,”吉尔达-特雷哥曼说,“讲道理,你听不进去,你错了。为什么非要一意孤行呢?听朱埃勒的话是明智的,听他劝告是理智的。说实在话,我比你更不相信这个勃-奥马尔!……但是,既然必须如此,我们也只好知难而进了。”
  吉尔达-特雷哥曼说话很少能讲这么一长段,他朋友也很少让他能把话讲下去。而此刻,昂梯菲尔是如何欢迎他的言辞呢!他双手颤抖,上下颚嚼动,面部怞搐!这位出色的驳船长还自以为口才不错,终于说服了固执的布列塔尼人。可当他结束发言的话音刚落,昂梯菲尔便问道:

  “讲完了,驳船长?”
  “讲完了。”吉尔达回答,同时向年轻的朋友投过的目光,大有胜利的光辉。
  “你呢,朱埃勒,也讲完了?”
  “讲完了,叔叔。”
  “好吧,你俩都给我见鬼去吧!……这些话,去跟那位公证人发表去吧!……至于我,只不过把他当成一个可怜虫,一个扒手而已!鱼和熊掌岂能兼得,由你们挑选吧!”
  皮埃尔-塞尔旺-马洛说了一通粗鲁侮辱的话,中间还夹着海员常挂在嘴边的脏字;他嘴里啐出的小石子,好像一颗青豆迸出豆荚。然后,连吐出的弹丸还没来得及放回嘴中,就转动一下舵杆,乘风而去了。
  不过,朱埃勒的目的终于达到一部分。他叔叔知道他也是迫不得已才说这番话的。所以他没有阻拦他把出发计划告诉给公证人。公证人本来是萨伍克鼓动来的,圣马洛人离去后,他也不太害怕了,凑上前几步,想再说上几句:
  “先生,”勃-奥马尔说,样子不脱卑躬屈膝,好像为了赎回刚才的胆大妄为,“先生,请原谅,我想……”
  “开门见山说吧!您想干什么?”朱埃勒说道。
  “我想知道,是否到达了这次旅行的终点?”
  “差不多……”
  “那小岛在哪儿?”
  “离这里12里远的海面上。”
  “什么?”勃-奥马尔叫起来了,“还要走海路?”
  “可能是。”
  “看来,您运气不佳!”驳船长说,他对那丧魂落魄,两腿站都站不稳的可怜人,表现出怜悯之情。
  萨伍克看着他,装作无动于衷,连一个字也听不懂的那茫然之态。
  “好,鼓起勇气来,”特雷哥曼说,“两、三天,很快就过去……我想,不久您会像老练的水手那样,在船上站稳脚跟的。”
  公证人摇摇头,擦去额上的冷汗,语调沮丧地说:“我,奥马尔……”
  “先生,你们在那儿搭船?……”他问朱埃勒。
  “就在这儿。”
  “什么时候?”
  “等小船一准备好,就……”
  “能搞到船吗?”
  “不是今晚,就是明晨,没问题。您和您的见习生纳吉姆早些去准备吧!”
  “我会按时动身的。”勃-奥马尔回答。
  “真主保佑您!”驳船长插上一句,昂梯菲尔不在场,他又可以充分发挥他那善良的天性了。
  除了他迷人的小岛,奥马尔和萨伍克也没有什么需要打听的了。
  朱埃勒说今晚或早明启程,是否言之过急呢?事实上,当时已是下午三时许,翻译官还未出现。他俩一直为此担心。没有塞利克的帮忙,只用手势跟当地的渔民打交道,该有多难呀!租船的条件、侦察的性质、海湾上的航向,这一切,都应付得了吗?是的,奥马尔和纳吉姆会说阿拉伯语……但是,通过他们打交道……
  幸好,塞利克没有失信,下午5点左右,塞利克到港口码头上来找准备返回客栈的他们来了。
  “可来了!”朱埃勒喊起来。
  塞利克迟到了,他对此表示歉意。并表示很不容易才搞到一只船,而是出了高价才租到的。
  “这不算什么!”朱埃勒回答,“今晚我们能出海吗?”
  “不行,”塞利克答道,“水手要相当晚才能到齐。”
  “那么,我们动身……”
  “明天拂晓。”
  “一言为定。”
  “我们在落潮时搭船,”塞利克补充说,“我去客栈找你们。”
  “只要风顺,我们定会一路平安的!”吉尔达-特雷哥曼说。
  因为刮了西风,昂梯菲尔师傅一行要到东边去寻找小岛,那自然是一路顺风咧。
或许您还会喜欢:
犯罪团伙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托马斯·贝雷斯福德夫人在长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百无聊赖地朝窗外看去。窗外视野并不深远,被街对面的一小排房子所遮挡。贝雷斯福德夫人长叹一口气,继而又哈欠连天。“我真希望,”她说道,“出点什么事。”她丈夫抬头瞪了她一眼。塔彭丝又叹了一口气,迷茫地闭上了眼睛。“汤米和塔彭丝还是结了婚,”她诵诗般地说道,“婚后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六年之后,他们竞能仍然和睦相处。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点击阅读]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狼穴巨款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1945年3月。北海上刮着凛烈的寒风。在纳粹德国一个秘密潜艇基地里,一艘潜艇固定在巨大的墩柱上。流线型的舰首在晨曦中显得轮廓格外明晰。在潜艇的腰部有一块跳板,一长队孩子正踏着跳板登上潜艇。他们彼此手挽手走着、仰起脸看着这艘奇怪的黑色船舶。有个人拿着名单在核对孩子们的名字。在潜艇的瞭望塔里,站着一个纳粹海军军官和一个穿黑大衣的高个子男人。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猫与鼠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君特-格拉斯在完成了第一部叙事性长篇小说《铁皮鼓》之后,我想写一本较为短小的书,即一部中篇小说。我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体裁,是为了在接下去的一本书即长篇小说《狗年月》中重新遵循一项详尽的史诗般的计划。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的,根据自己的认识,我在《猫与鼠》里叙述了学校与军队之间的对立,意识形态和荒谬的英雄崇拜对学生的毒化。 [点击阅读]
王子与贫儿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爱德华:爱德华和汤姆这两个少年,是这篇故事的主角。他们两个人,由于偶然的巧合,不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个人的面貌也很相似,但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是英国的王子,汤姆则是个小乞丐。有一天,爱德华王子在宫苑里散步,看到一个卫兵正在怒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由于同情心,他就带这少年进入王宫,想不到却因此发生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差一点几就丧失了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点击阅读]
玩偶世家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本剧作者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