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布登勃洛克一家 - 第七部 第六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七月初的一个星期日……此时布登勃洛克议员迁入新居大约四个星期了……已经是傍晚时分,在议员的新居里,他的妹妹突然出现了。她走过前面一条阴凉的石板铺地的前廊,廊子上装饰着雕塑家托瓦尔德森的浮雕,廊子右面有一扇门通向办公室。她在风门前拉了拉门铃……只要有人在厨房里按一下橡皮球,门便会自动开开……,走进宽阔的前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只蒂布修斯送的木尔熊标本。佩尔曼内德太太在前厅里从仆人安东那里打听到议员还在工作。
  “好吧,”她说,“没你的事了,安东,我自己去找他。”
  但是她经过办公室的房门时并没有进去,而是走进右边那座巨大的楼梯下面。这楼梯延伸到二楼就有铸铁栏杆拦住,到了三楼就变成一座金黄、雪白交相辉耀的大理石柱游廊,在令人眼花乱的高高的天窗上悬着金光闪闪的巨大的枝形灯架……“真是高贵!”佩尔曼内德太太望着里面宽阔、灿烂的华丽气象,发自内心深处的赞叹道。对她说来,这就象征了布登勃洛克家的权力、光辉和胜利。这时她忽然想起来,她是来传达一件悲哀的消息的,于是她缓缓地向办公室的房门走去。
  屋里只有托马斯一个人;他坐在靠窗户的位子上,正在写信。他抬起头来,挑了挑眉毛,向他的妹妹伸出手去。
  “晚上好,冬妮。你带来什么好消息了?”
  “哎呀,不是什么好消息,汤姆!……啊,你的楼梯简直太伟大了!……你为什么不坐在灯底下写字啊?”
  “啊……一封急信。怎么,没有什么好消息么?咱们还是到花园里去转转吧,外面的空气好多了。来吧。”
  当他们走在过道上的时候,从二楼上传出小提琴柔板的颤音。
  “你听!”佩尔曼内德太太说,停了一刻……“盖尔达拉琴呢。多么美啊!啊,上帝,这个女人……简直是上帝赐给你的礼物!汉诺怎么样,汤姆?”
  “他正跟永格曼吃晚饭呢。真烦人,直到现在他走路还是走不好……”
  “别为这个担心,汤姆,早晚会学会的!你们对伊达还满意吧?”
  “噢,我们怎么会对她不满意呢……”
  他们走过房屋后面的一条石板铺路的过道,经过右面的厨房,穿过一个玻璃门,再走下两层台阶,便走到外面一座花香扑鼻的可爱的花园里去。
  “到底有什么事?”议员问道。
  这真是一座别致优雅的花园。花坛修剪得整齐有致;傍晚的空气里弥漫着花坛里散发出的香气。一座由高大的堇色鸢尾花环绕着的喷泉把晶莹的水柱射向昏黑的天空,水花拍溅声音细碎平和。

  空中最初出现的几颗小星已经开始闪烁发光了。花园深处,两个方尖柱石碑中间夹着一段阶梯,台阶通向一个铺着碎石子的高台,台子上是一座木头凉亭,低垂的天幕底下摆着几把乘凉用的椅子。
  左边有一道墙把脚下的地基和邻居的花园隔开;右边是邻房的山墙,齐着山墙的高度立着一个大木架,它的作用就是将来让常春藤爬起来。在悬空的台阶两旁和凉亭附近种着几丛薮山楂子和醋栗;但是园子里却只有一棵大树,一棵皮上生满硬结的胡桃树立在左边墙的空地上。
  “有什么事吗?亲爱的冬妮,”当兄妹俩沿着砂石路缓缓地绕到花园前部的时候,佩尔曼内德太太才躲躲闪闪地回答说……“蒂布修斯写信说……”
  “克拉拉?!”托马斯问道……别拐弯抹角的了,你就痛痛快快地说出来吧!”
  “好吧,汤姆,她病倒了,情况不妙,据医生诊断,恐怕是结核……脑结核……真是可怕的疾病,我简直不敢说它。你看,这是她丈夫给我写的信。他还给母亲写了一封,他说,这里面写的是同样的事,我们应该先作一点准备工作再把信交给她。另外这里还有一封:也是给母亲的,是克拉拉亲手用铅笔写的,看来她手哆嗦得连笔都抓不住了。蒂布修斯说,她写这封信的时候说,这是她最后几行字了,悲惨的是,她一点求生的欲望也没有。她本来就一直向望着天国……,”佩尔曼内德太太说完了这些话,不禁流下了眼泪。
  议员默不作声地和她并排走着,手背在背后,低垂着头。
  “你一句话也不说,汤姆……你这样很对;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为什么偏偏赶在这个时候,在克利斯蒂安在汉堡也病倒的时候……”
  克利斯蒂安确实病倒了。克利斯蒂安身体左半部的酸痛最近一个时期在伦敦变得这么厉害,已经发展成真正的痛疼,弄得他把自己的一些小毛病都忘在脑后了。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他给老参议夫人写信说,说他一定要回家,让她来照顾。他把伦敦的职务辞退了,启程回来。但是他一到汉堡就病倒了,据医生诊断他是风湿性关节痛病,克利斯蒂安被人从旅馆里搬进医院,现在已经不允许他再在路上奔波了。他现在只有躺在医院里,让护士听他的口述替他一封又一封地写些凄凄惨惨的信……“是的,”议员低声说了一句,“真像是祸不单行。”
  她把胳臂在他的肩头上放了一会儿。

  “你一定要振作起来,汤姆!离着绝望还远着呢!你需要的是鼓起勇气来……”
  “是的,上帝可以看得到,我是需要勇气的!”
  “为什么,汤姆?……告诉我,前天,星期四,你干嘛阴沉着脸,谁也不理,我能不能知道这是为什么?”
  “哎……生意上有些事让我烦恼,孩子。我有一批数目不小的裸麦卖得有些失利……喏,开门见山地说吧,我不得不把一大批麦子很赔钱地出了手。”
  “噢,这种事也免不了,汤姆!现在有些亏本,明天你就许又赚回来。如果让这种事把自己的情绪弄得低落下来……”
  “你说错了,冬妮,”他说,眨了眨眼。“我的情绪并不是因为受到挫败才降到零度以下的。
  恰恰相反。我的心情一别扭,肯定有不愉快的事发生。”
  “可是,你的心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她惊诧莫解地问道。“谁都认为,你是理应心情畅快的,汤姆!克拉拉还活着……靠上帝保佑,她不会死的!此外还有什么呢?我们现在正在你的花园里散步,花香扑鼻。那边是你的住所,华丽得宛如梦境一样;亥尔曼·哈根施特罗姆的住宅和这所房子比起来,连乡下人的住宅都不如!这一切都是你亲手创建的……”
  “是的,冬妮,简直太漂亮了。而且我还要说:也太新了。新得有些令人心神不安,我之所以心情恶劣,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其根本原因可能正在这里。本来我对这一切抱着莫大的欢欣,但是这种事先的喜悦,像在任何情形下一样,也就是一件事最美的一部分了,你知道好事总是来得很晚,总要很晚很晚才能做好,到那时候,一个人已经失去欢乐的心情了……”
  “失去欢乐的心情了,汤姆!为什么,像你这么年轻?”
  “一个人是年轻还是年老,不是看他的年龄,而是看他的感觉。当那好的、人们所期待着的东西到来的时候,它常常会来得既迟缓又艰难,而且它还附着各种各样的令人急不得恼不得的细琐麻烦的事,还有许多出人意料的因素在左右它。这些事激怒你……激怒你……”
  “是的,是的……可是你说人的年轻与否,要看各人的感觉,汤姆……?”
  “是的,冬妮。这也许很快地就会过去……可能是我的神经有些敏感。自然是这么回事。可是在这段时期里我觉得自己比实际的年龄要老得多。在商业上我有很多忧心的事,在布痕铁路监察理事会里哈根施特罗姆参议昨天把我批驳得体无完肤,我几乎当众出丑……我觉得,从前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我觉得,有些什么东西开始从我这里滑脱了,好像我不能照从前那样把这种说不上是什么的东西紧握在手中似的……成功的含义是什么呢?是一种神秘的、形容不出的力量,是游刃有余,从容不迫,是意识到只是由于本身的存在就能对身旁事物的运行施加一种压力……是相信生活处处适合我的利益……是我们对一切都从容不迫。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它,紧紧地、一点也不放松地把握住。只要这里面有些什么开始松懈、迟缓、疲沓起来,那时我们周围的一切就会立刻自由行动,什么都要反抗、背叛我们,没有一件能够让我们控制……那时候一件事又一件事接踵而来,一次挫折紧接着另一次败北,一个人也就完了。最近几天我常常想到一句土耳其的谚语,我记不清是谁说的了:‘房子盖好以后,死神就要来了。’喏,来的倒并不一定是死神。可是说不定是衰败……落势……结束的开端……你知道,冬妮。”他把一只胳臂伸进他妹妹的腋下,接着说,此时他的声音显得更低沉,“我们给汉诺施洗礼的那天,你还记得吗?那时候你对我说:‘我觉得,现在又要开始一个新时代了!’至今我清清楚楚地记得这句话。当时仿佛被你说对了,不久就遇到选举议员,我的运气不错,现在我又拥有了一座新住宅。可是‘议员’和房子只不过是表面现象,此外我还知道一些你还没有想到的事,这是从生活和历史上得来的。我知道,当你失去对一些事的控制的时候,幸福和兴盛、一些表面的、可以望得到、摸得到的标志和征候,才开始露面。这些外部的征兆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走得来,正像我们看到那上边有一颗明亮异常的星星,但它现在没准已经被云彩挡住了,或者甚至已经熄灭了一样……”

  他沉默着,他们静静地走了一刻,在寂静中只听得到喷泉的飞溅声和风儿在胡桃树顶上的喋喋絮语。佩尔曼内德太太非常沉重地叹了一口气,好像在叹息什么。
  “你说得多么凄惨啊,汤姆!我从来没有听你说过这么凄惨的话!但你对我说真心话,我很高兴,把这些事从思想里排除出去,你就可以轻松一些。”
  “是的,冬妮,这件事我一定全力以赴去做。现在你把克拉拉和牧师的两封附信交给我吧。我会把一切都办好,明天早晨由我去和母亲说,这样对你也许好些。可怜的母亲。但是如果是结核的话,那么我们也爱莫能助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紧急传染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1991年6月12日,这是暮春的一个近似完美的日子。天已破晓,阳光触摸着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大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期待着阳光明媚的蓝天、只是气象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即将来临,估计会从平原伸向田纳西河谷。已经有预报,从白令海峡移动过来的阵雨云可能覆盖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这个6月12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以往的6月12日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奇怪的迹象除外。 [点击阅读]
紫阳花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这可是一个完全偶然的机会发现的。实在是太偶然了。与其说是一般的偶然,更应该说不是单纯的偶然,而是好几个偶然的因素,巧上加巧碰在一起,就促成了这么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要说是促成,还不如说是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突然出现更准确。那天,川岛省吾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会神使鬼差地躺在自己太太的床上休息。通常省吾都不在夫妻俩的主卧房睡觉,他在自己的书房安了一张床,平时基本上都在这张床上休息。 [点击阅读]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一我有十五年不到韦尔洛臬去了。今年秋末,为了到我的老友塞华尔的围场里打猎,我才重新去了一遭。那时候,他已经派人在韦尔洛臬重新盖好了他那座被普鲁士人破坏的古堡。我非常心爱那个地方,世上真有许多美妙的角落,教人看见就得到一种悦目的快感,使我们不由得想亲身领略一下它的美。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青春咖啡馆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1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我睡醒的时候,床的另外半边冷冰冰的。我伸出手想试探一下波丽姆留在被子里的余温,结果只摸到了粗糙的帆布被单,她准是又做了噩梦,爬到妈妈被窝里去了。嗯,准没错。今天是收获节。我用胳膊支起身子,屋子里挺亮,正好看得见他们。小妹妹波丽姆侧身躺着,偎在妈妈怀里,她们的脸紧挨在一块儿。睡着的时候,妈妈看上去要年轻些,脸上尽管还是一样疲倦,可已经不那么憔悴了。 [点击阅读]
4号解剖室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外面一片漆黑,我恍恍忽忽地不知自己昏迷了多长时间。慢慢地我听到一阵微弱而富有节奏的声音,这是只有轮子才能发出的嘎吱嘎吱声。丧失意识的人在黑暗中是听不到这么细微的声响的。因此我判断自己已经恢复了知觉,而且我从头到脚都能感受到外界的存在。我还闻到了一种气味——不是橡胶就是塑料薄膜。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人类群星闪耀时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作品简介StefanZweig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曾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茨威格便“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