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红楼梦杀人事件 - 第四章 冤沉湖底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小厮们几乎打捞了一整夜,却只捞上来几片烧得枯焦的,竹筏的残骸,还有四只细细的银镯。大观园的湖水是活水,与外头的河水相通,晴雯那烧焦的尸骨,想必是随着水流不知冲到何处去了。大观园内,人人都在传言,晴雯是自杀的。据晴雯的哥哥嫂子说,昨儿是中秋之夜,他哥哥在外头跟人喝酒,醉了一宿没有回家,她嫂子又跟几个值夜的媳妇儿抹骨牌,过了大半夜才回的家,一到家,便发现晴雯早已不在炕上了,正纳闷着呢,就听人嚷嚷说晴雯出了事。她嫂子逢人便道:“我家那位姑娘,啊呀呀!那真是小姐的脾气,丫鬟的命!傲是傲得来,连我这当嫂子的也全不放在眼里!不曾想偏就惹恼了太太,被撵了出来,按她的脾气,怎甘心忍下那口气?就跟前年那金钏儿一样,一时想不开,便寻了短见了!太太实在是好太太,还赏了我五十两烧埋银子哩!”说着便落下泪来,“我说姑娘哎,你即便要寻死,好歹也该留个全尸啊!她倒是一了百了,走得干净,只可怜我跟她哥,即便有心好生地烧埋她,却连那遗骨也找不到半根了!”听的人呢,念起晴雯平日里那样娇俏爽利的一个伶俐人,就这么没了,也不免都叹息落泪了一回。宝玉坐在书案前,手中捧着那四只银镯,眼中不觉又落下泪来。昨日黄昏,他悄悄儿去探望晴雯的时候,她那瘦如枯柴的手腕上,仍带着那四只细细的银镯,可如今——真真是物在人亡了!“千里搭长篷,没有不散的筵席,谁又能跟谁一辈子呢?若一定要散,还不如早些散了的好!”宝玉耳边,又响起了晴雯在病榻上说的那几句话。晴雯那满怀怨恨的、愤懑的神情,依稀仍在眼前。“晴雯!晴雯!谁知你说这些话时,竟已抱了必死之心!只可恨我不能在你含冤受辱之时保全你,害你白白断送了一条性命!”宝玉叹息良久,又在书案上铺开一幅晴雯素日最喜爱的冰鲛縠,挥毫写下了几个字《芙蓉女儿诔》,然后又搜心挖胆,在冰鲛縠上写下了一篇诔文。“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霞光万丈。黄昏的天空,焕发出血红色的,绚艳的光芒,如尸横遍野的古战场。那幅写满了诔文的冰鲛縠,正挂在湖畔的芙蓉花枝上,被霞光映染成妖冶的朱红色,每一个字,都仿佛那饱含了血泪的,忧伤的眼睛。宝玉站在那挂了诔文的芙蓉花枝跟前,流着泪念道:“天何如是之苍苍兮,乘玉虬以游乎穹窿耶?驷玉虬以乘鹥兮。地何如是之茫茫兮,驾瑶象以降乎泉壤耶?……鸟惊散而飞,鱼唼喋以响。志哀兮是祷,成礼兮期祥。呜呼哀哉!尚飨!”读完之后,他又点火烧了诔文,对着湖心的方向,恭恭敬敬行了几个礼,这才依依不舍地准备离去。方才回身,忽听山石之后隐隐传来呜咽叹息之声。宝玉吃惊地回头看时,正巧飒飒地一阵风吹过,那一大片芙蓉花如活了一般,随风摇曳不定,自花丛中,却恍惚有个人影正走了出来。宝玉不由手脚冰凉,两条腿仿佛被钉在了地上,迈不得半步:“不好,有鬼!莫非,是晴雯真来显魂了?”再仔细看时,只见那人虽眉眼与晴雯有几分相像,风韵却又不同,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却是林黛玉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满面泪痕,自那花丛中走了出来。宝玉这才松了口气:“林妹妹,是你?唬我一大跳!”黛玉叹道:“好新奇的诔文!方才听你这通篇念了下来,竟是字字皆泪血呢!你这片至诚之意,晴雯若泉下有知,必能领会,也不枉她打小儿服侍你一场!”宝玉垂泪道:“我从未只当她是丫鬟!”黛玉点头道:“我明白,你是来祭奠朋友的!”宝玉拭了拭泪:“水边风大,妹妹来这儿做什么?入秋了,妹妹的咳嗽病又一直没好,若再遭了层凉,可怎么好呢?”黛玉道:“昨夜我见这儿残花遍地,好不凄凉,便想着今日要来把它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也不算糟蹋了它姹紫嫣红一场!”宝玉听了,感叹连连:“这花若魂魄有知,又不知该如何感怀妹妹这份爱惜之意呢!”说话间,两人便一起动手,将那满地残花都扫在一处,用绢袋装了,埋在土冢里。黛玉体怯,不多时便已香汗细细,面色潮红,比平日更添了几分娇艳。宝玉两眼直勾勾地只看着她,不由得痴了。黛玉见他这样,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便又担了那花锄,手内拿着花帚,转身正要走,却因为方才出了一层汗,冷风一吹,热身子上受了凉,不免又勾起了旧疾,咳嗽起来。宝玉慌了手脚:“好妹妹,你怎么了?”黛玉咳了一阵,方才稍稍止住了些。她苍白的面颊上,浮起桃花瓣一般的嫣红色:“不打紧的,咳一会子就好了。”宝玉忙道:“这里走的几个太医虽都还好,只是你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不如再请一个高明的人来瞧一瞧,治好了岂不好?”黛玉轻轻摇了摇头:“不中用。我知道我这样病是不能好的了。且别说病,只论好的日子我是怎么形景,就可知了。”说话之间,又已咳嗽了两三次。宝玉深知此病乃是她的痼疾,心中疼惜万分,又使不上劲,不由又急又痛,恨不得能替她得了这病才好。忽然又想到了一个主意:“好妹妹!你这病虽然难治,但我听人说,那西洋国的医术,与本朝自是不同,比如你这病,若是去西洋国治疗,恐怕不出半年也就好了!”黛玉道:“这话虽也在理,但只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老太太,太太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你,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你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要去西洋国看病,何苦叫他们咒我?”说着便又垂下泪来。宝玉忙抚慰她道:“我就跟老太太说,都是我的主意!是我硬拉了妹妹去西洋国治病的,看谁敢多说一句!”黛玉道:“你又胡说了!莫说咱们这样的人家,便是那小门小户的女孩儿,你可见过有哪个去西洋国治病的?老太太即便疼我,也断不能冒这天下之大不韪!”说着便又咳嗽起来。宝玉听了,垂首无语。黛玉咳了一阵,渐渐平息下来,却又叹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我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红麝香珠,可怎么样呢?”宝玉一听,便知是为了昨日中秋节赏的事,不由急了,涨红了脸分辩道:“你这话什么意思?别人怎么想我不管,我若是有这个心,天诛地灭!”黛玉见他这样,自悔自己又说造次了,忙笑道:“你别着急,我原说错了。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来,急的一脸汗。”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放下了花帚,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宝玉瞅了她半天,方才喃喃地说道:“你放心。”黛玉听了,也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地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地望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拦住:“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黛玉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说着便沿着那青石花径,头也不回地去了。宝玉站着,只管发起呆来。也不知过了多久,眼前恍惚有位少女走了过来:“找了你好半日,原来却在这儿!”宝玉正出了神,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眼前那少女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只叫道:“神天菩萨,坑死我了!”便推他道:“这是那里的话!敢是中了邪?还不快跟我回去?”宝玉一时醒过来,睁眼一瞅,原来是袭人见他出来久了,不放心,一路寻了过来,顿时羞的满面紫涨,忙忙的抽身跑了。袭人见他去了,想起方才在路上正好又遇见了黛玉,心事重重地一路低头走着,连招呼她也不曾听见,看那路径,分明又是从这儿走回去的,心下便已明白了八九分。想到娘娘赏赐红麝香珠的那番苦心,又想到自鸳鸯那儿听说的,关于中秋之后,娘娘要亲自赐婚的传闻,再瞧方才宝黛二人那意眩神迷的情形,只怕日后必定会生出一番事来,不知到时候,该如何收场才好呢。袭人不由长叹一声,一路盘算着往回走。走过沁芳桥时,她迟疑地停住了脚步。霞光早已黯淡,暮色初升,天空呈现出半明半昧的冰蓝色。袭人倚栏而立,默然远眺。水面上影影绰绰地,浮现出一轮薄冰似的圆月,白色的水鸟,扑闪着翅膀,轻轻地掠过。袭人在暮色中站了很久,那薄冰似的圆月,也已化作了一轮光华灿烂的白玉盘。终于,她转过身,下定了决心似的,踏着清寒的月光,朝蘅芜苑的方向而去。顺着云步石梯走上去,进了蘅芜苑,一股清寒的芳香,扑鼻而来。院子四处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宝钗俯身在月光下,正在细心地栽植一株已枯槁的花木。她穿一身素净的白色衣裙,面上不施脂粉,黑漆油光的满头乌发,只用一根银簪子松松地挽住,身上发上,一概首饰全无,只在手腕上笼了串红麝香珠。浑身上下,似乎散发出薄雾般的银白色光芒,远远望去,她像是月光流泻下来,被夜的寒气所冻结后,凝固在大地上那虚幻的影子。袭人走过去先打了声招呼,再仔细看那株花木时,不由便呆住了:“这可不是咱们院子里那株芙蓉花么?往年都开得好好的,今年才入秋时,便已死了大半边,如今竟完全枯死了,姑娘为何还要费心栽培它?”宝钗淡淡一笑:“你可知《庄子·齐物论》里有那么一段话,‘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株芙蓉花虽已枯槁,却尚未朽烂,若细心料理,焉知不能死而复生?”袭人:“我没读过那许多书,这些话我听了也不懂,不过姑娘既这么说,想必自有道理了!”宝钗:“这株芙蓉花的躯干,枝叶,看似都已枯死,根部上却犹有几分生气,我前日在农书中看到一个法子,只要使用得当,到来年秋天,又可花叶满枝了!”袭人:“怪道我常听人说起,宝姑娘‘无书不知,无所不能’,今日看来,果然不是虚话!”她忽然叹了口气,“花木枯死了,尚可复生,人若是也能如此,可就好了!”宝钗也叹道:“‘死生由命,富贵在天’,一个人的命,岂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她抬眼看了看袭人,“晴雯的后事,办得怎样了?”袭人黯然道:“她尸骨无存,连个坟茔也没能留下,我们姐妹几个,也只能备下些花果,在水边焚香祭她一番罢了!”宝钗点头道:“你们打小儿相识一场,也应该的!”袭人却又叹道:“只是我们那位爷,丢魂丧魄,疯魔了似的,叫人放心不下!”宝钗:“宝兄弟是个重情的人,晴雯又是自小便过来服侍他的,情分自然不同常人,如今热突突的死了,怎不伤心?”袭人:“我记得宝姑娘曾说过,只怕他为的,不只是一个晴雯!”宝钗听了,眼中似有光芒闪过,直起了身子:“哦?”一阵风吹来,墙垣石壁上,青藤绿叶摇摆不定,枝叶摩挲间,发出嘁嘁嚓嚓的私语,那圆月的光辉,也忽然变得朦胧起来。二人相对而立,互相凝视对方的眼睛。沉吟了很久,袭人仿佛欲言又止,缓缓垂下了眼帘。一点,两点,似乎有水滴落下,打在了颈上,手背上。“下雨了!”宝钗拉起袭人的手,“走!进屋去!”指尖一凉,袭人低头看了看,她的指尖正触到了宝钗手腕上的那串红麝香珠。袭人浑身一震,手如烫着了似的,缩了回来。“怎么?”宝钗转过脸来看着她。“宝姑娘!”袭人定了定神,终于开口道,“我有话同你讲!”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
作者:张小娴
章节:70 人气:2
摘要:一九八六年,我们保中女子中学的排球队一行八人,由教练老文康率领,到泰国集训。我在芭提雅第一次看到面包皮树,树高三十多公尺,会开出雄花和雌花。雌花的形状象一颗圆形的钮扣,它会渐渐长大,最后长成像人头一样的大小,外表粗糙,里面塞满了像生面包皮一样的果肉。将这种果实烤来吃,味道跟烤面包皮非常相似。那个时候,我没有想过,我是一个既想要面包皮,也想要爱情的女人。八六年,我读中七。 [点击阅读]
新结婚时代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2010年新版《新结婚时代》在《新结婚时代》中,对于谁是婚姻的“杀手”,王海鸰提出了新的质疑。小说中,引发婚姻矛盾的原因不是个性不合、第三者,或者两人缺乏沟通、相互猜疑,而是无法沟通的城乡间的鸿沟。从某种意义来说,《新结婚时代》比《中国式离婚》更沉重。门当户对该不该,许多读者从这本书中的两代人三种个性婚恋中展开了话题。 [点击阅读]
村子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祝永达在村口那棵松树下碰见马秀萍是很偶然的事情,当时,他不可能产生这样的念头:有朝一日娶马秀萍为妻,从此甜甜美美地活人过日子。那是!”979年早春二月的一个晌午。走在田地里的祝永达觉得明媚的春天仿佛是从他脚底下生长出来的,解冻了的土地酥软而仁慈,从枯萎的色泽中挣脱出来的麦苗儿扑面而来。远远近近的村庄里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鸡鸣狗吠声和空气中逸散出的各种细微的声音在表示大地苏醒了活跃了。 [点击阅读]
林徽因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认得这透明体,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消沉,慈净——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点击阅读]
林语堂《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