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荒漠甘泉 - 《荒漠甘泉》4月(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荒漠甘泉》4月21日
  “满心相信,神所应许的必能做成。”(罗马书四章21节)
  亚伯拉罕将近百岁的时候,虽然想到自己的身体如同已死,还是不失望,因为他不看自己,只看全能的神。
  他对于神的应许没有丝毫疑惑,他直立在神的恩典之下,一点也不气馁;他的信心非但不软弱,并且愈过愈强,将荣耀归给神;且“满心相信,神所应许的必能做成。”不只能,直译起来,是“丰丰富富的能”,宽宽厚厚的能,无限量的能“做成”。
  神是万有之神,他不受限制。所有的限制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所求的,所想的,所盼望的,太小了,不够彰显神原有的荣耀和大能。神要我们有一个扩大 的眼界,因为他是全能的耶和华。难道我们要辜负他的美意吗?我们向全能的神有所要求,是没有限度的,他之赐福于你,却有一概准绳,就是以你的信心程度的深 浅多寡为标准。——信宣(A.B.Simpson)
  我们可以用神的应许来做梯子,爬到神的宝藏室去。每一个应许,是恩典之门的一个钥匙。
  《荒漠甘泉》4月22日
  “他知道我所行的路。”(约伯记二十三章10节)
  信徒哪!这是何等靠得住的事实!你的路——不管是曲是直,是窄是宽,是崎岖是平坦——他都知道。他是全能的神,指导我们的脚步:有时向着玛拉,有时向着以琳。
  路不一定尽都易行,但在出埃及黑暗的路口,神供给以色列子民以云柱和火柱,吗哪和甘泉,炉子里燃烧着烈火,我们不仅仅能信靠那点火的人,并且我们可以断定烈火不是用来烧毁我们,乃是用来锻炼我们,锻炼过程迟早完成之后,我们将成精金。
  人们认为神离我们很远的时候,他却最接近我们。“我的灵在我里面发昏的时候,你知道我的道路。。”(诗篇142篇3节)
  你可知道,神比太阳最光辉的辐射还要光明,早晨他以荣光唤醒我们,整天以慈爱和温柔的视线,照着我们,知道我们要走的道路。你明白这道理吗?
  世人在患难的时候,往往空洞地喊着“天意”一词。何谓天意?为什么放弃了活的神,放弃了有生命的耶和华,代之以空洞无生命的所谓天意!
  我们如果能像约伯一样,在灾难中间,只看见神的手,我们的试炼就会变得轻松了。约伯在示巴人的刀剑后面,在天上降下的火后面,在旷野刮来的狂风后面,都看见神的手。
  “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约伯记1章21节)
  约伯在每一件事情上看见神,所以他能在炉火中说:“他虽杀我,我还要信靠他。”(约伯记13章15节,直译。)——马克特夫(Macduff)
  《荒漠甘泉》4月23日
  “我虽行在患难中,你必将我救活。”(诗篇138篇7节)
  希伯来原文的直译是“我虽行在患难的中心,你必将我救活。”许多时候,我们在患难中求告神;我们恳请他实行他拯救的应许,可是拯救仍不来到;原来他要等我们被仇敌逼到患难的中心,然后伸手施行拯救。所以,目前何必急于烦劳他呢?
  马大对主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约翰福音11章21节)我们的主答应她的绝望说:“你兄弟必然复活。”(约翰福音11章23 节)当我们到了患难的中心,我们也会像马大一般想拯救的时候过去了,但是主坚固我们说:“我虽行在患难中,你必将我救活。”

  虽然他的答应延搁了许久,虽然我们还须在患难中继续受逼迫,但是患难的中心是他施行拯救的地方,不是他误事的地方。到了那时,他要伸出他的手来对付仇敌的忿怒,停止一切的攻击。信徒们,为什么这样绝望呢?——华爱德(Aphra White)
  《荒漠甘泉》4月24日
  “信…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希伯来书11章1节)
  真信心把信件投在邮箱里以后,就让它去了。不信把信件放在邮箱口,执住一角,不肯脱 手;同时又诧异回信还没有来。在我的书桌里有好几封写就了好久的信,到今天还没有发出去,因为我不确知地址有否错误。它们对于我和我的亲友还没有发生什么 关系。它们也永远不会发生什么,除非我把它们投在邮箱里,完全信托邮局。
  真信心就是这样。它把事情交给神以后,就让它去了。神就成全。诗篇37篇5节说得顶好:“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并倚靠他,他就必成全。”但是我们不 交托,神就不成全。信就是接受,或更准确一点,领取,神所预备的礼物。让我们前来相信,交托,接受,在我们以顺从的态度,开始接受之前,我们是不会完全认 识我们所得的祝福。——译自《在地上的天上生活》(Days of Heaven upon Earth)
  贝逊博士在他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妇人。她焦心忧虑她的儿子。贝逊写信给这位老妇人说:“你过于为你的儿子担心了。你已经为他祈祷,把他交付给神, 还不应当安心吗?”神命令我们不要为任何事情担心,这是没有限度的,所谓把一切忧虑卸给神,用意即在于此。如果我们已把肩上的重担交给了别人,我们岂非完 全轻松了吗?如果再从神那里取了回来,显然就没有交给神。在我自己,常常把下面这个原则来测验我的祷告;倘使把任何事情交给了神,我就可以轻松地离开,心 中再无半点悲哀,苦痛或焦虑,这可以证明我们的祈祷是出于信心;如果再把负担放在自己的肩头,就证明我们的信心不够,没有发生作用。
  《荒漠甘泉》4月25日
  “应当一无挂虑。”(腓力比书4章6节)
  盲目的悲哀,其实是无比的愚蠢。在这种情绪之中,既不思考,也不了解,更不想思考,亦不愿去了解。当两位马利亚坐在主的墓门前伤心哀悼之时,我们可曾知道,此后千万年的岁月,已在胜利中了。她们在当时心中只知道:“我们的主不见了。”
  你们的基督在她们的失望中回来;无数哀恸的心灵,在她们的悲悼中复活;然而忧闷哀悼地在墓旁守望的人,眼前虽以摆着未来结果的端倪,却没有看见。她们所认为的生命末日,殊不知正是加冕大典的筹备过程;基督之所以静默安息,是为了在再醒时能增加十倍的力量。
  她们不知道这一点。她们的悲悼,哭泣,离去,然后又受内心的驱策,回到墓地。但仍只见一个没有预兆,没有声音,没有光彩的坟墓。
  我们也是如此,最初坐在自己的园子里对着坟墓说:“此一丧失无可挽回,我看已无益处,我将从此不能得到慰籍。”然而往往就在我们最失丧的时候,基督正在那里准备复活。
  我们认为死亡的地方,有我们的救世主在那里。希望似乎终了,却是丰富收获的开始。黑暗最浓重的时候,却是光明即将涌现了。当整个过程的变演就绪之后, 我们会发现坟墓并未破坏花园的美观。含有悲哀的欢乐,胜于一般的欢乐。我们的悲哀,为神所布置的乐园所围绕,就变得光明。爱,信,希望,欢乐与和平,这些 心灵之花,也许不为常人所欣赏,也不是她们的花,但这些心灵之花,都种植在基督徒内心深处的每一个坟墓周围。

  《荒漠甘泉》4月26日
  “我也将万事当做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腓力比书3章8节)
  要发光必须先有损失。发光体受了相当的损失以后,才会有光照出来。烛不燃烧,根本便没有光。有了燃烧,然后才能有光。我们自己若不先有损失,就不能有益于人。燃烧好似人生中的痛苦。信徒必须经过痛苦,然后才能有益于人。可是我们见了痛苦,却常喜欢逃避。
  我们常想:当我们手脚轻健,身心强壮,能做大事业的时候,是能被神大用的时期。
  当我们被唤到一边,在苦痛中磨炼的时候,例如病倒了,或煎熬于患难之中,我们所有的活动都遭停止,这种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已不再有任何贡献了。
  可是,我们若能忍耐,降服,我们就可确信,我们在痛苦中,对世界的贡献,更大于活动工作。我们此时正如蜡烛在燃烧,光明灿烂是从燃烧中发出来的。——译自《晚思》(Evening Thoughts)
  明天的荣耀,是因今天的痛苦。
  许多人只要荣耀,不要十架;只要发光,不要燃烧;但是我告诉你:十架是冠冕的先锋;没有十架;就没有冠冕。
  《荒漠甘泉》4月27日
  “我是那存活的,我曾死过,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启1:18)
  复活节的百合花!请吧那关于永生的古老教训,讲给我听,这是你讲给许多悲哀的人们听过的。
  代表智慧的古老圣经,请我们再翻阅你的这些记载,确证 “死即是得生。”
  诗人哪!把你充满永生福音的诗句念给我听。
  歌手哪!再唱一遍欢乐的颂赞,让我再倾听那刻骨铭心的复活颂。
  树木,花草,禽鸟,海洋,风和天籁,请你们都轻轻吹奏这歌曲,以清新的音调,婉转的乐章,使世上一切的物质,都受到它的震动和鼓荡,让它充满在宇宙之中。
  让它一遍又一遍地传进世人的耳中,直到希望成为信心,信念变成确知;直到我们象保罗那样,即使走向死亡,也能带着胜利的雄壮,坚定的信心,沉着而明亮的荣光。
  一位名传道人在屋里撰写复活节的讲道稿,他突然为一个思想所感动;他的主是活着的,他兴奋地跳了起来,在屋里踱来踱去,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基督 是活着的,他那温暖的身体,不仅过去是伟大的,而现在仍旧是伟大。”他不但是一个事实,而且是活的事实。这就是复活节光荣的真理。
  我们相信每一个墓穴都开出一朵复活节的百合花;每个墓穴里坐着一位天使,我们是信仰复活的主,不要面对过去,以免我们崇拜坟墓,而要转向上方,以心灵和诚实来崇拜活着的基督,因为他活着,我们也必活着。
  《荒漠甘泉》4月28日
  “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的时候,耶和华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救他们,就是迦勒兄弟…俄陀聂。耶和华的灵降在他身上。”(士师记3章9-10节)
  神一直在预备他的勇士;等到时期满了,他就把他们放在适当的地位上,世界就要惊异,不知他们从何而来。
  亲爱的,让圣灵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预备你吧;一等到末了一步手续完毕,神就要安放你在适当的位置上。
  有一天要来,像俄陀聂一样,我们也将坐在宝座上与基督一同掌权,管辖列国。可是在那荣耀的日子以前,我们必须让神预备我们,犹如神在古珊利萨田的苛政之下预备俄陀耳。神在地上预备一个俄陀聂,在天上就预备一个宝座。——信宣(A.B.Simpson)

  每一个人必须先经过患难的隧道,然后才能走上胜利的大道。
  《荒漠甘泉》4月29日
  “以利亚与我们是一样性情的人。”(雅五:17)。
  我们要为此感谢神,以利亚躺在罗藤树下,诉苦埋怨,疑惑不信,真是我们的写照。但当以利亚与神交通的时候,情况立刻转变了。以利亚是与我们一样性情的人,他却祷告了又祷告。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不仅是恳切祷告,而是 “他祷告了又祷告。”继续不断的祷告。我们从这一点教训上应有所得着,因其关键所在,乃是必须继续不断的祷告。
  以利亚三了迦密山顶,他领悟了 “信心”和 “眼见”之所以不同的伟大启示。当时所需要的不是降下火来,而是降雨;能命令火的人可用同样方法命令洪水。圣经告诉我们,他屈身在地,将脸伏在两膝之中;使自己的视觉和听觉与外界隔绝,一切不见不闻。
  以利亚对他仆人说:“你上去观看。”他去了回来,很简单地报告道:“没有什么。”
  我们若处于这种情形下将如何呢?
  我们会说:“这是同我所料想的一样”!于是放弃了祷告。可是以利亚是这样吗?不,他说:“再去看看”。他的仆人回来报告说:“没有什么”!“再去看”。“没有什么”。
  后来,仆人回来报告道:“有手掌那么大的一小片云。”手掌大的一片云在以利亚祈祷中升起,霎时间降下雨来;亚哈虽有快马拉车,也来不及赶回撒马利亚的 城门。这是信心之所以与眼见不同之处。信心把本身和外界隔绝,专心注目于神;眼见是凭观察,什么也看不到;视觉虽带来毫无希望的消息,信心则继续坚持, “祷告了又祷告。”如何方能如此祷告而发生效力呢?让视觉带来任何失望的报告,都不要加以理会。永生的神总是在天上垂听,即使延迟不答,也是出于他的美 意。——披尔生
  下面是三个孩子对信心所下的定义,可以说明信心坚强的程度。第一个孩子说:“信心是去握住基督”;第二个孩子说:“信心是抓牢基督”,第三个孩子说:“信心是绝不放松基督”。
  《荒漠甘泉》4月30日
  “这又丑陋,又干瘦的七只母牛,吃尽了那又美好,又肥壮的七只母牛…这细弱的穗子,吞了那七个又肥大又饱满的穗子。”(创世记41章4节,7节)
  法老的梦也给我们一个警告:我们一生最得意的几年,最宝贵的经历,最可夸的得胜,最有效的事奉,常会被后来的软弱,失败,跌倒,灰心,冷淡,退缩…等等吞吃去。许多成大事业的伟人,往往如此结果。想起了也觉得可怕。虽然这是的确的事实,但并非是必须有,而不可避免的。
  戈登说:要避免这种悲剧,只有一个稳妥的方法,就是时时与神有新鲜的接触。昨天最光荣的胜利,在今天并不发生什么功效,最多只能做一种得更深更丰经历的参考罢了。
  只有与神发生新鲜的接触——住在基督里——才能使我们生命中的瘦牛和细穗跑掉。——译自《晨更信息》(Messages for the Morning Watch)
或许您还会喜欢:
地狱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坐在桌子后面的那个人把一个厚厚的玻璃压纸器向右移动了一点,他的脸与其说显得沉思或心不在焉,倒不如说是无表情的。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人工光线下,他的面色苍白。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习惯室内生活的人,一个经常坐办公室的人。要到他的办公室,必须经过一条长而弯弯曲曲的地下走廊。这种安排虽然颇有点不可思议,却与他的身份相适应。很难猜出他有多大年纪。他看起来既不老,也不年轻。 [点击阅读]
地精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梦每个人都会有,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敲击键盘将梦化为一个个字符。做梦的人多了,写梦的人也多了,看梦的人更多了。当一个个梦想列于书站之中,我们不禁会发现许多的梦是那么相似。在金戈铁马中争霸大陆是我曾经的梦,但此时却不是我想要的。当“我意王”如天上的云朵随处可见后,英雄们早已失去光泽,那些豪言壮语怎么看都像是落日的余辉,虽然美,但已是黄昏时。对于什么题材流行我并不感兴趣,我最喜欢的还是西式奇幻。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异恋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号。在仙台市的某个天主教会,举行了矢野布美子的葬礼。参加的人不多,是个冷清的葬礼。在安置于正前方的灵枢旁,有一只插着白色蔷薇的花瓶。不知是花束不够多还是瓶子过大,看起来稀稀疏疏冷冰冰的。教会面向着车水马龙的广濑大街。从半夜开始落的雨到早晨还不歇,待葬礼的仪式一开始,又更哗啦啦地下了起来。从教会那扇薄门外不断传来车辆溅起水花的声音。又瘦又高的神父有点半闭着眼念着圣经。 [点击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新宿鲛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01鲛岛脱下牛仔裤与POLO衫,正要迭好,忽然听见一阵惨叫。鲛岛停顿了一会儿,随后关上储物柜,上了锁。钥匙吊在手环上,而手环则用尼龙搭扣绑在手腕上。他用浴巾裹住下身,走出更衣室。这时又听见了一声惨叫。更衣室外是一条走廊。走到尽头,就是桑拿房了。桑拿房前,还有休息室与小睡室。惨叫,就是从小睡室里传来的。小睡室大概二十畳①大,里头只有一个灯泡亮着,特别昏暗。 [点击阅读]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作者简介奥德丽·尼芬格(AudreyNiffenegger),视觉艺术家,也是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书籍与纸艺中心的教授,她负责教导写作、凸版印刷以及精美版书籍的制作。曾在芝加哥印花社画廊展出个人艺术作品。《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她的第一本小说。 [点击阅读]
昂梯菲尔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位无名船长为搜寻一座无名小岛,正驾着无标名的航船,行驶在不知晓的海洋上。1831年9月9日,清晨6时许,船长离舱登上了尾船楼板。东方欲晓,准确地说,圆盘般的太阳正缓缓地探头欲出,但尚未冲出地平线。长长地发散铺开的光束爱抚地拍打着海面,在晨风的吹拂下,大海上荡起了轮轮涟漪。经过一个宁静的夜,迎来的白天将会是一个大好的艳阳天,这是末伏后的九月难得的天气。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2:新月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地确定我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如此确信的理由是:第一,我正站在一束明亮的阳光下——那种令人目眩的,明净的太阳从未照耀在我的新家乡——华盛顿州的福克斯镇上,这里常年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绵绵细雨之中;第二,我正注视着玛丽祖母,奶奶至今去世已经有六年多了,因此,这一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我是在做梦。奶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她的脸庞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