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货币战争2 - 5.8 阿加迪尔事件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815年拿破仑战争后,英国一直拥有着无可争议的世界海上霸权地位,牢牢地控制着世界各大洋的主要水道。
  丘吉尔的父亲兰道夫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密友,英国的外交政策实质上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外交政策。罗斯柴尔德是英国皇家海军最重要的倡导者和积极促进者之一。
  由于燃油发动机的出现,海军和一切工业领域对石油的需求必然暴涨,法国的罗斯柴尔德分支迅速与美国的洛克菲勒家族联手瓜分世界石油资源。大海军的发展离不开石油资源的观念被罗斯柴尔德介绍给了丘吉尔。丘吉尔开始确信未来的海战必然大量使用石油驱动的战舰,海军的建设规模要加大,更新速度必须要加快。
  1888年,罗斯柴尔德英国银行为“海军建设公司”(Naval Consuuction and Ar-maments Company)发售了22.5万英镑的股票,大赚了一笔之后并不满足,随后极力主张皇家海军的巨舰工程扩张,大规模拨款加快海军建设,以应付德国海军快速赶超所形成的所谓的威胁。
  “摩洛哥炮舰事件”,或称“阿加迪尔事件”正好撞上枪口,直接提供了德国海军造成严重威胁的口实。
  1911年7月1日,稀里糊涂的德皇威廉二世派出—艘战舰“潘塞”号( Panther)到英国控制下的摩洛哥海边去营救受到威胁的德国公民,这一事件成为德国公然挑战英国海上霸权的最严重事件,震惊英国朝野,战争的阴云开始积聚在欧洲上空。

  其实,整个所谓“阿加迪尔事件”完全是一个乌龙事件。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1909年,麦克斯·沃伯格认识了一位神秘的年轻人,名叫雷根但斯( Dr.Wilhelm Charles ReSendanz),此人是罗兹(CecilRhodes)的超级粉丝,罗兹其人可不简单,我们后面会详细介绍。雷根但斯号称他准备了—套为德国在非洲取得殖民地的完备计划,主张德国必须果断行动起来。当时作为新兴帝国主义国家的德国,没有赶上前四百年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欧洲大国在全球瓜分殖民地的盛宴,非常郁闷,国力强盛工业发达但在海外几乎没有任何势力范围始终是德皇和俾斯麦的心病,所以任何有关海外殖民的计划都能轻而易举地煽动起德皇的狂热。雷根但斯显然是个有“远大理想”的年轻人,他在1909年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必须站在地图前面看看在哪里给自己弄一块殖民地。”
  麦克斯·沃伯格很快与雷根但斯混得很熟,并邀请他担任沃伯格家族银行的“法律顾问”,其实他的工作重点就是策划非洲殖民地的事。1911年6月16日,麦克斯派雷根但斯觐见德皇,并游说德皇在摩洛哥南部弄一块殖民地。雷根但斯把摩洛哥南部描绘成一片“沃野良田,矿产丰富”的乐土,并证明那里是德国核心利益之所在。而实际上,当地是一片荒漠戈壁。德皇最初的反应是激烈反对,担心引发德国和英法的外交冲突。当时麦克斯·沃伯格不在德皇身边.游说眼看要黄,情急之下,深受德皇宠信的鲍林马上加入进来,摇唇鼓舌,终于说动了德皇。最后威廉二世不情愿地同意了派出军舰去看看。雷根但斯等人欣喜若狂。

  但问题是,当时摩洛哥南部连一个德国人都没有。没有德国人就无法说明德国人的生命受到当地土著的威胁,也就师出无名。结果是一名找矿的工程师作为“生命受到威胁”的德国人被派往当地。此人本该在1911年7月1日到达指定位置,可他老人家却迷失了方向,在崎岖的山区转悠。但这并不影响德国发出摩洛哥警报,说德国人在当地受到重火力袭击,柏林警告英法当局:德国将派军舰到当地采取营救行动。德国军舰抵达后,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位工程师。几天后当疲惫不堪的工程师终于来到海边时,军舰上的人偏偏没看见他。工程师急得像疯子一般跳上跑下,又喊又叫。德国军舰终于看见了他,却真的把他当成疯子没有理会。结果直闹到7月5日晚上,才把这位“生命受到威胁的宝贵德国人”弄上船。

  “阿加迪尔事件”后,丘吉尔立刻被任命为英国海军部长,上任后誓言要加强海军建设,保护“日不落帝国”的霸权不受德国挑战。这场所谓的“阿加迪尔事件”被英法认定是德皇蓄意的恶意挑衅,双方口水战迅速升级。英国威胁将对德同宣战,法国开始从德国撤资,战争的威胁传染了整个欧洲。
  从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来看,德皇威廉二世明显被煽动和误导了,这个来历不明的年轻人雷根但斯和德国的沃伯格家族、英法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德国航运大王鲍林等人联手设局,诱使德皇上当,加剧了英法与德国的对立,使得双方对海军建设投入巨资,增加了石油需求,并通过资本市场的股票与债券发行进行融资,从而使国际银行家大赚其钱。当然,除此之外,他们还有更大的战略计划。
  1914年6月17日,丘吉尔提出英国政府应该投资伊朗的盎格鲁波斯石油公司( AnSIo – Persian),该公司是罗斯柴尔德事先布好的一枚棋子,就等英国政府高价收购了。如此一进一出,罗家又是爆赚一笔。该公司后来成为著名的英国石油公司( BriLish Petroleum)。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小王子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访问了六个行星,各种见闻使他陷入忧伤,他感到大人们荒唐可笑、太不正常。只有在其中一个点灯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个可以作为朋友的人。但点灯人的天地又十分狭小,除了点灯人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个人。 [点击阅读]
少年,你懂的!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序做正版的自己文>桃李情深这本书是我结束2011年高考的夏天开始动手准备的。当时我以超过专业分数线一百多分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数字电影技术专业录取,成为亲友眼中的另类。似乎在一部分人眼中,高招完成的并不是按自己“真实志愿”录取。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老师告诉我,在实行考后报志愿的省份中,考生根据往年各大学各专业分数线来填报专业的现象尤其突出。感觉这些人像在商场里用返券一样把分数用到极致。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
我把一切告诉你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第一篇:徒手打市场,两年成百万新贵一、撞进报社1994年开春,北京城。我从化工大学即将毕业,满怀希望冲进人才市场,放眼一望,嚯,茫茫然,学子们挤满了招聘现场,却发现满场只招化工专业一人!班里还有百八十人嗷嗷待哺呢,咱专业学问和心气都拼不过他们,得,赶紧转行吧。主意拿定,我踏上了曲折的应聘之路。虽然专业差,没经验等客观条件让咱屡战屡败,但我不胆怯,依旧猛打猛冲。碰巧,一家市场类报社招编辑。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2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
春秋我为王
作者:佚名
章节:701 人气:2
摘要:在晋国都城新绛数里之外,耸立着一座夯土墙环绕的坚固小城,此城名为赵氏之宫,乃是晋国六大卿族之一,赵氏的私邑。这儿却还有一个流传更广的名字:下宫!七十多年前那嘲下宫之难”,杀得人头滚滚、血灌井田,赵氏满门被灭,只幸存一个赵氏孤儿。随后赵氏孤儿绝境复起,这座被摧毁的城邑也恢复了些许元气,幸存的隶臣们都感慨这是先祖的恩德泽被。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