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九重紫 - 第二百五十二章 论序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百五十二章 论序
  魏延瑜苦笑,称了宋墨一声“姐夫”。
  哥哥,他还真叫不出。!
  宋墨微微地笑,显得很谦和。
  窦世英很满意。
  两个女婿都出身显赫,却能以妻族之礼相见,这既是对女儿的尊重,也是对窦家的尊敬。
  因窦家的家祠不在京都,他领着宋墨和窦昭去了正厅,给窦家祖先的影像磕了头,上了香,就算是祭拜过了祖先,禀告了喜事。之后又领着他们重新回了huā厅,给窦世枢等人磕头,正式认亲。
  或者是考虑到英国公府乃钟鸣鼎食之家,金银有价无价,窦世枢的见面礼是本前朝刻印的《春秋》,窦世横的见面礼是套《四注释》,窦文昌、窦博昌等做兄长的,或送集锦墨,或送澄心纸,或送玉笔洗,或送珐琅暖墨炉,都是些读作学问的物件。
  窦昭抿了嘴笑。
  宋墨就瞅着没人注意的时候悄声问窦昭:“你笑什么?”
  窦昭瞥了奉命在一旁芥见面礼的陈核一眼,低声笑道:“你可以去考状元了!”
  宋墨望着那些文房四宝,忍不住眼底含笑。
  见过了比他们年长的,就是比他们年幼的或是晚辈了。
  魏廷瑜摸了摸衣袖中的红封,不知道拿出来好,还是不拿出来好。按礼,宋墨虽然是姐夫,但他比宋墨先成家,这个时候他给宋墨见面礼,是礼数,不给也说得过去却显得有些畏缩,小家子气。可刚才窦家的人都送的是些不好用钱衡量的东西,他那二百两银票的红封拿出来不免有些俗气。
  犹豫中宋墨已笑着朝魏廷瑜揖了揖,掏出一个红封递给了魏廷瑜。
  魏廷瑜望着排在自己之后的几个小屁孩,脸色涨得通红,正要拒绝宋墨已不由分说地将红封塞到了他的手里,笑道:“你我也不是今天老打交道,快拿着!”让魏廷瑜想起了之前宋墨关照他,让他跟着顾玉做河工生意,分红的时的口吻。
  他不由得一愣。
  宋墨已笑着弯腰摸了摸窦济昌的长子窦启仁的头递给了他一个封红。
  窦启仁大声地喊着“多谢四姑父。”雀跃之情溢于言表让宋墨的笑意更浓了。
  窦济昌的次子窦启复则不待宋墨掏出封红就嚷了起来:“四姑父,还有我,还有我!”肥肥的小手快要伸到宋墨的脸上去了。
  “我记得,还有复哥儿!”宋墨呵呵地笑,掏了个封红给他。

  窦启复欢呼一声,接过了封红,迈着肥肥的小腿朝西厅的窦静媛跑去:“姐姐姐姐,我得了封红!”
  窦静媛是窦博昌的女儿。
  她闻音而动,噔噔噔地跑了过来,拉着宋墨的衣襟道:“四姑父,您没给我封红。”
  那软糯糯的声音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都让宋墨心里软得一塌糊涂。
  “好,好,好。”宋墨笑着抱了窦静媛,递给了她两个封红。
  窦静媛嘻嘻地笑,得意地朝窦启仁和窦启复扬着手中的封红。
  窦启仁和窦启复一右一左地抱了宋墨的大腿,高声喊着“四姑父”:“我也要两个,我也要两个!”
  窦昭的人都满脸尴尬,三个人的乳娘更是抬不起头来,上前哄着几个孩子。
  宋墨却笑着阻止了几位乳娘:“本是凑个热闹,不必如此拘谨。”又掏了两个封红补红了窦启仁和窦启复。
  窦启仁和窦启复欢呼不已。
  窦静媛不依了,嘟着嘴道:“我也要一个!”
  宋墨竟然又给她补了一个。
  窦静媛喜笑颜开了,窦启仁和窦启复却傻了眼。
  五太太红着脸,狠狠地瞪了自己的两个媳妇一眼。
  郭氏一个jī灵,忙上前抱了窦静媛,笑着叮嘱窦静媛:“还不快谢谢四姑父!”
  “多谢四姑父!”窦静媛稚声稚气地道,讨好地对宋墨道“四姑父,你过年的时候到我们家去玩,我让祖父给你写春联!”
  她从小看到很多人到家里求窦世枢的春联而不得,在心里认为这就是世上最好的东西。说得窦世枢都坐不住了,起身朝着宋墨拱手:“见笑了,见笑了!”
  宋墨却笑道:“难道静姐儿一片心意,到时候五伯父可不能推辞哦!”
  窦世枢有些意外宋墨的随和,随即笑了起来,谦虚地道:“只要世子爷不嫌弃就好!”
  宋墨笑道:“早就听说五伯父的字飘逸俊秀,一直无缘相见口这次还是借了静姐儿的福缘,才能向五伯父讨副春联,怎敢有‘嫌弃,之说?”
  窦世枢还要谦逊,窦世横不耐烦地道:“一家人,这么客气干什么?你要是想向五哥讨几副字画,只管上门说一声就是了。不过,五哥的字一半得益于他少时的勤奋,一半得益于他现在是内阁大学士,你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一席话说得众人忍俊不禁,窦世枢更是笑着摇头叹道:“哪有自家人拆自家人的台的道理?”然后和宋墨聊了起来“我听翰林院的几位老先生说,你的字也写得不错,皇上还让人帮他抄佛经,你师从何人?都读了些什么?”
  “师从忠毅公。”宋墨正色地道“跟着忠毅公读《春秋》。”
  诸子百家,浩如瀚海。四五经,皓首穷红,就算是要参加科举的士子,也不可能作都熟读,通常会从中选一本作为自己的主修的方向,而忠毅公更是当世经学鸿儒,几位皇子的授业师傅,三年前去世,得了“忠毅”的溢号。
  “看来我这本《春秋》还送对了。”窦世枢捏须而笑,看宋墨的目光就如同发现了自己的同类般,有了微妙的变化。
  窦世横的表情也有了微妙的变化道:“《春秋》冗长难记,现在的人为了早日中举,已没几个人能耐得下心读《春秋》了没想到你竟然读《春秋》。”
  他就是读的《春秋》。
  宋墨笑道:“我又不用科举,慢慢地棋就是了。”
  窦世横却点头:“这样已经很难得。”竟然揽了宋墨的肩膀要和他坐下来说话。
  纪氏不由得哭笑不得,忙笑道:“老爷,您有什么话改天再请世子到家里到说也是一样。今天还是让世子先见见五嫂和几位侄儿媳妇。”
  窦世横哈哈笑在拍了拍脑袋,一面笑着道“看我这记性。”一面越俎代庖地拉了宋墨,向他介绍五太太。
  因为孩子们的一番插科打诨,大家笑盈盈地站在一起少了几分他们进门时的穆肃,多了几分热闹喜庆。
  窦昭和宋墨给五太太磕过头后五太太亲自携了窦昭起来,递给了窦昭一个红漆描金的匣子,笑道:“是对碧玉簪,祝你们相敬如宾,白头老到。”
  相比之前拜见窦世枢等人,亲切而又友好。
  宋墨和窦昭忙向五太太道谢,给六太太磕头。
  纪氏应送给他们的见面礼是座小小的自鸣钟。
  “真漂亮!”窦昭十分的喜欢连声道谢。
  纪氏笑了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帮窦昭整了整衣襟,就退到了一旁。
  窦明看着不由眼睛一红。
  想到了自己三天回门时,窦世枢那看似亲切却骨子里透着几分漫不经心的倨傲:想到了窦世枢等长辈打赏给魏廷瑜和自己那包着一百两银票的封红……,同样是出嫁的女儿凭什么把她和窦昭区别对待?

  她看了魏廷瑜一眼。
  魏廷瑜站在无人的角落,神色略带几分窘然地笑着。
  窦明紧紧地咬了咬唇。
  她喊着宋墨“姐夫。”娇笑道:“您和姐姐给我准备了什么见面齐u”
  宋墨笑着递了个封红给她,然后笑着逗窦静媛:“静姐儿得了我的封红,还没有给我行礼呢?”
  窦静媛捂了小嘴笑,恭敬地宋墨和窦昭行了礼。
  高升忙过来请大家到东厅坐席:“酒菜都准备好了!”
  大家笑着去了西厅。
  没有谁去理会窦明。
  窦明冷笑,挤在窦昭身边坐了。
  窦昭只当没看见,不紧不慢地答着五太太的话:“……,颐志堂景致优美,世子又一直住在那里,若是要搬家,千头万绪,只怕没有两、三个月搬不完,还不如就住在颐志堂。”
  五太太点头,道:“这样也好。你公公正值盛年,说不定哪天就会续弦,你们住在颐志堂,和她隔得远远的,也清静些。”
  纪氏见窦明支了耳朵听,笑着给五太太斟了杯酒,道:“英国公府的内院再大,难道能比西窦大?寿姑既然能主持西窦的中馈,还主持不了英国公府的中馈?就算她有什么事拿不定主意,不是还有您吗?您就别替她担心了!她的日子好过着呢!”打断了五太太的话,又吩咐丫鬟去看看还有几道什么菜,和五太太说起春芳斋的干果,五太太就说起席面上的福秸来:“他们的那个福桔好吃,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纪氏却笑道:“我瞧着没有福建秸饼好吃。
  把话给岔开了。
  窦明知道纪氏这是防着她。她就轻轻地踢了韩氏一脚,低声道:“你婆婆还挺难伺候的?”
  韩氏悄悄挪了挪身子,和窦明拉开了一个并不明显的距离,小声笑道:“我婆婆挺好的啊!只是纪家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罢了!”
  她从前同情窦明没有疼爱,可自从发生了姐妹易嫁之事后,她觉得自己从前太天真了,把一些事情想的太简单。
  姊妹、兄弟们,先贴个草稿,等会捉虫虫!
  PS:求粉红票支援啊!
  (未完待续)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小王子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访问了六个行星,各种见闻使他陷入忧伤,他感到大人们荒唐可笑、太不正常。只有在其中一个点灯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个可以作为朋友的人。但点灯人的天地又十分狭小,除了点灯人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个人。 [点击阅读]
少年,你懂的!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序做正版的自己文>桃李情深这本书是我结束2011年高考的夏天开始动手准备的。当时我以超过专业分数线一百多分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数字电影技术专业录取,成为亲友眼中的另类。似乎在一部分人眼中,高招完成的并不是按自己“真实志愿”录取。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老师告诉我,在实行考后报志愿的省份中,考生根据往年各大学各专业分数线来填报专业的现象尤其突出。感觉这些人像在商场里用返券一样把分数用到极致。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
我把一切告诉你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第一篇:徒手打市场,两年成百万新贵一、撞进报社1994年开春,北京城。我从化工大学即将毕业,满怀希望冲进人才市场,放眼一望,嚯,茫茫然,学子们挤满了招聘现场,却发现满场只招化工专业一人!班里还有百八十人嗷嗷待哺呢,咱专业学问和心气都拼不过他们,得,赶紧转行吧。主意拿定,我踏上了曲折的应聘之路。虽然专业差,没经验等客观条件让咱屡战屡败,但我不胆怯,依旧猛打猛冲。碰巧,一家市场类报社招编辑。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2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
春秋我为王
作者:佚名
章节:701 人气:2
摘要:在晋国都城新绛数里之外,耸立着一座夯土墙环绕的坚固小城,此城名为赵氏之宫,乃是晋国六大卿族之一,赵氏的私邑。这儿却还有一个流传更广的名字:下宫!七十多年前那嘲下宫之难”,杀得人头滚滚、血灌井田,赵氏满门被灭,只幸存一个赵氏孤儿。随后赵氏孤儿绝境复起,这座被摧毁的城邑也恢复了些许元气,幸存的隶臣们都感慨这是先祖的恩德泽被。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