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卡拉马佐夫兄弟 - 第二卷米卡 第01节库兹马·萨姆索诺夫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米卡
  第一节库兹马-萨姆索诺夫
  格鲁申卡飞进新生活里去的时候,嘱咐阿辽沙向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转致最后的问候,并且请他一辈子记住她的一小时的爱,但对她的事还一点也不知道的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那时候也正处于非常纷扰和忙乱的状态。最近两天,他的心情是那样难以形容,正象他以后自己所说的,简直差一点要得脑炎。阿辽沙昨天早晨没找到他,伊凡哥哥当天也没有能够和他在酒店里相见。他所住的小房子的房东严守他的命令,对谁也不说他的行踪。在这两天以内,他真是四面八方到处乱跑,象后来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和他的命运奋斗,拯救自己”,甚至还出城去办一桩急事有几小时之久,虽然他怕离城一步,一分钟也不敢放松对格鲁申卡的监视。这一切以后都会在文件形式下非常详细地弄清楚的,目前我们只想具体地把那个突然出现在他命运中的可怕的惨剧的前两天,他一生中最可痛心的两天中最必要的一些事情先说一说。格鲁申卡确曾诚恳而真挚地爱过他一小时,这是事实,但与此同时,她有时折磨起他来也简直是十分残忍而不加怜悯的。最糟的是他一点也无法摸透她的真正心意,用软骗硬逼的办法都办不到:她不但决不会上勾,反而只会生气,完全不理他,这一点他当然是很明白的。他当时很正确地猜想到她自己也正处在某种内心斗争中,处于一种异常游移不决的心情下,想下某种决心,却始终拿不定主意。因此他不无相当理由地怀着战栗的心情猜到,有的时候她对他和他的热恋简直感到憎恨。事实也许就是这样,但是格鲁申卡究竟为着什么而烦恼,他却始终还是不曾理解。就他自己来说,他所苦恼的全部问题仅仅只在于:“究竟是他米卡中选呢,还是费多尔-巴夫洛维奇。”谈到这里,必须顺便说明一个肯定的事实:他完全深信费多尔-巴夫洛维奇一定会向格鲁申卡提议(说不定已经提议)和她正式结婚的,他决不认为这老色鬼会当真指望只花三千卢布了事。这个结论,是米卡因为深知格鲁申卡和她的性格才得出来的。正因为这样,所以他有时会觉得格鲁申卡的全部痛苦和迟疑不决的心情只是由于她不知道应该选择谁,谁对于她比较更有利。至于那位“军官”,也就是格鲁申卡一生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快要回来,她正怀着十二分激动和恐惧的心情在等待着他的来临,说来奇怪,他在那些日子里竟连想也没有想到。固然,格鲁申卡最近几天对他绝口不谈这件事。但是她在一个月以前曾接到她那位以前的勾引者一封信,这是他听她亲口说起过的,而且也多少知道了些信中的内容。格鲁申卡当时在气头上,曾把这封信给他看。但是使她惊讶的是他对于这封信几乎毫不加以重视。很难解释为什么:也许就因为他为了这个女人和亲生父亲争锋,这件事的丑恶和可怕已把他完全压倒,使他简直不能设想有比这再可怕、更危险的事情了,至少在当时来说是如此。对于失踪五年以后不知从什么地方忽然钻出来的未婚夫,他甚至根本不相信,尤其不相信他很快就会来。而且在米卡看到的那位“军官”的第一封信上,关于这位新情敌回来的话写得也很不明确:这封信通篇很模糊,很浮夸,尽是些多情善感的话。应该说明的是,那一次格鲁申卡把那封信的最后几行字掩住了没给他看,在那几行字里关于回来的话就说得比较确定些。再说米卡事后还记得,当时似乎看到格鲁申卡自己的脸上也不自觉地流露出几分骄傲的看不起西伯利亚来的那封信的意思。以后,格鲁申卡关于和这新情敌进一步联系的一切情节,就再也没有对米卡提起过。因此他渐渐地甚至完全忘却了这位军官。他心里只是想,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无论有什么变化,他和费多尔-巴夫洛维奇正在临近的最后冲突的时刻实在太近了,因此一定会比其他一切都更早地弄个水落石出。他战战兢兢地随时都在期待着格鲁申卡的决定,而且一直相信这个决定一定会心血来潮地突然作出。她会忽然对他说:“你把我拿去吧,我永远属于你了。”于是一切都会了结:他会一把抓住她,立刻带她到天涯海角。立刻带走,越远越好,即使不是天涯海角,也要到俄罗斯的尽头,和她在那里结了婚,incognito①地安居下来,让任何人,无论是这里的人也好,那里的人也好,或者任何别的地方的人也好,都从此不再知道他们的踪迹。到了那时候,啊,那时候,就会立即开始过崭新的生活!关于这不同的、革新的、“善良”的生活,(“一定要善良的,一定要善良的!”)他时时刻刻疯狂地幻想着。他渴望这样的复活和革新。他以往出于自己的意志而陷进去的这个污秽的泥沼,使他感到实在再也无法忍受。和很多处于这种境况的人一样,他最相信环境的变更:只要不是这些人,只要不是这个环境,只要脱离这个可诅咒的地方,一切就可以复活,一切就可以重新做起!这是他所深信的,这是他日夜向往的——
  注:①意大利语:隐姓埋名——
  然而这只是问题的第一种解决方式,也就是圆满的解决方式。也还有另一种解决方式,那就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结局了。她会忽然对他说:“你走吧,我已经和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商量好了,我要嫁给他,不需要你了,”到了那时候,……到了那时候,……但米卡并不知道到了那时候将怎么办,直到最后的一刻他还不知道,这是该替他说句老实话的。他并没有确定的打算,也并没有想到要犯罪。他只是在那里监视,侦探,自己苦恼,但又始终只指望着自己的命运能得到第一种圆满的结局。他甚至赶走了一切别的念头。然而这里又开始碰到了完全不同的另一桩糟心事,出现了另外一个枝节的,却也是事关重大而又无法解决的新问题。
  假使她对他说:“我是你的,你把我带走吧”,那么他将怎样把她带走呢?他哪里有钱,有必要的用费呢?多少年来一直不断地从费多尔-巴夫洛维奇所给的那笔钱中陆续支给的生活用款恰巧在这时候全部支完了。自然格鲁申卡有钱,但是米卡在这个问题上却忽然发起可怕的骄傲脾气来:他要自己把她带走,用自己的钱和她开始过新的生活,而不愿意用她的钱;他甚至想也不愿意想他会用她的钱,一想到这里就感到苦恼而不是滋味。我在这里不想去渲染这件事,也不想去分析它,而只是指出,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就是这样。这甚至也说不定完全是由于他偷用了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的钱,间接而且似乎下意识地感到良心上的隐痛所致:“已经在一个女人面前做了坏蛋,立刻又在另一个女人面前做坏蛋,”他当时想,这是他以后自己承认的,“而且格鲁申卡如果知道了,也是不会再要这样的坏蛋的。”那么究竟到哪里去筹这笔款子,从哪里去弄到这笔倒楣的钱呢?要不然,一切都将落空,什么也办不成,“仅仅因为没有钱,唉,真是丢脸呀!”

  我得先说两句:问题正在于他也许知道从哪里去弄这笔钱,也许知道这钱正在什么地方现成地放着。这里我不想说得更详细了,因为以后一切都自然会弄明白的。但他的主要为难处究竟在哪里,这一点我还是要交代一下,虽然也许不见得能交代得很清楚:为了取用这笔正在什么地方现成放着的款子,为了有权去取用它,必须先把三千卢布还给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要不然,“我就成了一个扒手,坏蛋,而我是不愿意作为一个坏蛋去开始新的生活的。”米卡下了这样的决心。因此,他决心在必要的时候闹它个天翻地覆,无论如何也一定要首先把三千卢布归还给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他下这个决心的最后过程,——就这么说吧,是发生在他生活中的最近几个小时以内,那就是两天以前的晚上,在格鲁申卡侮辱了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以后,他在大路上最后一次和阿辽沙相遇的时候;当时米卡听了阿辽沙对他讲述这件事,就承认他自己是一个坏蛋,还嘱咐后者把这话转告给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听,“假如这能使她多少轻松些的话”。就在当天夜里,他和兄弟分手以后,他在疯狂的心情下简直觉得他甚至情愿“杀人越货,也必须偿还卡捷琳娜的债”。“我宁愿在被图财害命的人面前成为凶手和强盗,宁愿使众人把我看作这种人,宁愿流放到西伯利亚去,也不愿让卡捷琳娜有权说我对她变心,偷她的钱,却用她的钱同格鲁申卡一起逃跑去过善良的生活!决不能这样!”米卡咬着牙自己对自己这样说,有时候真的感到自己这样下去一定要得脑炎了。但是他却还是继续在那里内心斗争着。……
  说来奇怪:从表面看来,一旦做出这样的决定,他除掉得到失望以外,就再不会得到别的了;因为一下子从哪儿去弄这么大一笔钱呢,更何况是象他这样的穷光蛋?然而当时他却始终指望着他可以弄到这三千卢布,以为这笔款子会自己跑到或者飞到他手里来,甚至从天上掉下来似的。不过,所有象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这样的人本来也都这样,因为他们一辈子只会白白花钱,挥霍遗产,而对于怎样才能赚到钱,是一窍不通的。前天他和阿辽沙分手以后,他的脑海里立刻涌出了一大堆想入非非的念头,把他的头脑全搅乱了。结果是他首先第一步就采取了一个最最离奇的步骤。的确,也许这类人处于这样的境遇之下,恰恰会觉得最不可能、最不实际的步骤反而是必须首先去做,而且可以得出结果的。他忽然决定到格鲁申卡的保护人——商人萨姆索诺夫那里去,对他提出一个“计划”,而且就凭这个“计划”从他那里弄到全部所需的款项;从生意的观点来看,他对于自己的这个计划是毫不怀疑的,只担心萨姆索诺夫如果不愿意单从生意方面着想,对于他的举动不知会有怎样的看法。米卡虽然和这个商人见过面,却和他并不熟识,甚至一次也没有交谈过。但是不知为什么,他心里甚至早就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这个老荒唐鬼眼下已经奄奄一息,假使格鲁申卡想自己设法安排一种体面的生活,嫁给一个“靠得住的男子”,也许现在他是一点也不会反对的。不但不会反对,反而自己也希望这样,而且如果有合适的机会,还会亲自加以促成。不知是根据某种传言呢,还是根据格鲁申卡某句话的流露,他还断定老人也许情愿他娶格鲁申卡,而不愿意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娶她。也许,读这部小说的许多读者会以为希冀这样的帮助,打算——这样说吧,从对方的保护人手里赢得自己的新娘,这在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来说,未免是太粗鲁太不择手段了。对于这一点,我只能说在米卡看来,格鲁申卡过去的一切已经完全过去了。他对这种过去抱着无限同情,并且以他烈火般的爽快脾气决定,只要格鲁申卡一旦对他说她爱他,而且准备嫁给他,那就立刻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格鲁申卡,而同时也就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再不犯任何罪恶,只准备做种种善行:他们两人将互相饶恕,开始过全新的生活。至于库兹马-萨姆索诺夫这人,他把他看作是格鲁申卡过去一段已经完结的经历中对她发生过不幸影响的人,她从来没有爱过他,而且主要的是他自己现在已成为“过去”的人物,已经完结,因此也象其他事物一样现在已不再存在了。更何况米卡现在甚至都无法把他当作一个人看待,因为城里大家全知道他只是一个浑身是病的废物,和格鲁申卡保持着可以说是父女般的关系,已经和以前的情况完全不一样,而且早已如此,差不多已有一年了。总之,米卡在这方面有许多憨厚的地方,因为他虽有不检的行为,却还是一个十分憨厚的人。正是出于这种憨厚,他竟深信老库兹马在快要爬进棺材的时候,会为了他和格鲁申卡的那段往事而感到诚恳的忏悔,因而现在作为保护人和朋友,再没有比这位无害的老人对她更忠实的了。
  米卡和阿辽沙在野外谈话以后,几乎整夜没有睡,第二天,早晨十点钟光景就到萨姆索诺夫家去求见。这是一所很大的两层楼房,十分陈旧,显得阴郁,院里有些附属建筑物,有一所厢房。楼下住着萨姆索诺夫的两个已成婚的儿子和他们的家眷,他的老姐姐和一个没有出阁的女儿。厢房里住着他的两个伙计,其中一人的家庭也是人口繁多的。子孙和伙计们所住的房屋很拥挤,可是老人独自占了整个楼上的房间,连服侍他的女儿也不放进去住,她只好在一定的时间里,或者在他不定时的召唤下,一趟趟地从楼下跑到楼上,虽然她早已长期害着气喘病。楼上有许多堂皇的大房间,里面全是商人式的旧陈设,靠墙都单调地摆着一长排一长排笨重的安乐椅和红木椅,头上是蒙着布套的水晶挂灯,墙间嵌着阴暗的玻璃镜子。这些房间全是空的,没有人住,因为这多病的老人只躲在一间小屋里面,——那是一间远在一角的小卧房,由一个包皮着头巾的老女仆和一个平时总坐在外屋的矮橱柜上伺候着的“小鬼”服侍他。老人因为腿肿几乎完全不能行走,只是偶尔从皮圈椅上站起来,由老太婆架着他的胳膊,领他在屋里走一两圈。他甚至对这老太婆也极严厉,而且不大说话。当仆人通报“上尉”前来拜访他时,他立刻吩咐回绝。但是米卡坚持要见,因而又再次去通报。库兹马-库兹米奇详细盘问小鬼:他是个什么样子?是不是喝醉了酒?有没有撒泼胡闹?得到的回答是:“人倒挺清醒,就是不肯走。”老人又吩咐出去回绝不见。米卡早就料到这一层,身边特地揣着纸张和铅笔,这时就在一张小纸片上整整齐齐地写了一行字:“为了和阿格拉菲娜-阿历山德罗芙娜密切有关的极重要的事请见”,由仆人把这张纸送给老人。老人思索了一会,吩咐小鬼领客人到大厅里去,还打发老太婆下楼叫他的小儿子立刻上来。这小儿子足有两俄尺十二俄寸高,力气极大,脸剃得光光的,一身德国式的服饰打扮(萨姆索诺夫自己却穿着俄罗斯式的长褂子,还留着胡须),他毫无二话地立刻就来了。他们大家在父亲面前都是战战兢兢的。父亲把这个大汉子叫了上来,倒并不是惧怕上尉,他不是胆小的人,只是预防万一有什么情况,可以有一个见证人在场。终于,他由小儿子和那个小鬼扶着,走进大厅里来。可想而知,他也感到了相当强烈的好奇。米卡在那里等候着的大厅宽大而阴郁,使人心情烦闷,窗子有上下两排,墙壁是假大理石的,有三架水晶大挂灯,全蒙着布套。米卡坐在门旁一张小椅子上,怀着神经质的焦躁不安心情等待着决定他的命运。等到老人刚从对面的门里走出来,离米卡的椅子距离还有十俄丈时,米卡就突然跳起来,用一步跨出一俄尺远的坚定的军人式步伐迎上前去。米卡穿得很体面,常礼服的纽子扣得整整齐齐,手里拿着圆筒礼帽,还戴着黑手套,和三天以前在修道院长老那里,同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和兄弟们相见的时候一模一样。老人站在那里,用傲慢而严厉的神情等待着他。米卡立刻感到在他走过去的时候,老人对他浑身上下打量了一番。近来浮肿得十分厉害的库兹马-库兹米奇的脸也使米卡吃了一大惊:本来很肥厚的下唇现在好象成了一块搭拉着的煎饼。他神气活现地默默对客人鞠躬,手指着长沙发旁边的圈椅请米卡坐下,自己却倚着儿子的手,一面发出痛苦的呻吟,一面慢吞吞地坐到米卡对面的沙发上。米卡看到他那种痛苦费力的样子,心里立刻为眼前自己在这位被他所打扰的庄重人物面前的猥琐渺小,感到懊悔和由衷的惭愧之情。

  “先生,您有什么贵干?”老人坐下以后慢吞吞地说,字音清晰,态度既严厉又客气。
  米卡哆嗦了一下,刚想跳起来,但又坐定了。接着就立刻大声说了起来,说得匆促而带神经质,指手画脚,露出一副疯狂的神气。显然这人已被逼到了绝境,走投无路,正在寻找最后一根稻草,如果寻不到,就只好立刻跳到水里沉没了事。大概,老人一下子就已看透了这个情况,尽管他的脸上仍旧冷冰冰地不动声色,象个木头人一样。
  “尊贵的库兹马-库兹米奇大概已经多次听到过我同家父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之间发生的争执,他剥夺了我母亲留下给我的遗产,……全城都已经在喋喋不休谈论这件事情,……因为这里的人净爱谈些他们不应该谈论的事情。……而且您也可能听格鲁申卡说起过,……对不住:我是说阿格拉菲娜-阿历山德罗芙娜……我最敬爱的阿格拉菲娜-阿历山德罗芙娜……”米卡这样开始说起来,头几句话没说完就接不下去了。但我们不打算在这里逐句介绍他的原话,只想谈谈它的梗概。据说问题是这样的:米卡在三个月以前,就有意去咨询过一位省城里的律师(他用的是“有意”,而不是“特地”),“那是一位有名的律师,巴维尔-巴夫洛维奇-柯尔涅波洛多夫,您大概听说过吧,库兹马-库兹米奇?宽宽的额头,几乎有政治家的头脑,……他也认识您的,……很夸奖您……”米卡第二次又接不下去了。但是他并没因此而住口,他立刻跳了过去,竭力继续说下去。这位柯尔涅波洛多夫先生在详细盘问并研究了米卡所能提出的各项文件以后(关于文件的话米卡说得很含糊,还特别匆忙),认为契尔马什涅庄园本来是母亲遗给他的,的确可以提出诉讼,使这老恶棍毫无办法,……“因为世上没有打不开的门,法律永远知道怎么去找漏洞。”总而言之,还可以希望要费多尔-巴夫洛维奇补付六千卢布,甚至是七千,因为契尔马什涅不管怎么说至少总值两万五,也许是两万八,“甚至值三万,三万,库兹马-库兹米奇,但是您想想看,我从这个残忍的人手里拿到的竟还不到一万七!……”当时我——米卡——把这件事暂时搁下了,因为我不懂法律,可来到这里以后,却被他提出的反控弄糊涂了(说到这里,米卡又弄乱了,又跳了好几句),所以,尊贵的库兹马-库兹米奇,可否请您接受我对于这恶徒的一切权利,您只要给我三千卢布就行。……您这样做,决不会吃亏的,我可以用名誉来担保,恰恰相反,您可以用三千赚到六七千。……主要的是这一切“最好在今天”就了结。“我可以到公证人那里去,或是用别的什么办法。……总而言之,您要我怎样做我就怎样做,要我立什么文书我就立什么文书,我也可以在随便什么文件上签字,……我们现在就可以立一个字据,如果可能的话,只要有可能的话,最好今天早晨就立。……最好请您当时就把那三千卢布付给我,……因为这城里还有谁比您更有钱呢。……而且这样一来,您还救了我,免得……总而言之,救了我这个可怜的傻瓜,使我可以去做一件最最高尚的事,一件可以说是非常崇高的事,……因为我对于一位太太怀有极高尚的感情,这位太太是您所深知,而且象慈父那样照顾着的。如果不是象慈父那样,我也不会到这里来了。而且,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这里面是三个脑袋顶了牛了,因为命运是可怕的东西,库兹马-库兹米奇!面对现实,库兹马-库兹米奇,只能面对现实!既然您早就应该除外,所以按我的说法,现在只剩下两个脑袋了,也许我说得太赤裸些,可是我不是文学家。那就是说一个是我的脑袋,另一个是那个恶棍的。现在请您选择吧:是选择我,还是选中一个恶棍?现在一切都掌握在您的手里了,——三个人的命运,只能有两个人能得到幸福。……对不住,我越说越糊涂了,但是您会明白的,……我从您的可敬的眼睛里,看出您已经明白了。……要是不明白,我今天就只好投河了!就是这样!”

  米卡用“就是这样”这几个字中止了他的离奇的话,跳起身来,等候着对他这个愚蠢的建议的回答。说完最后的一句,他忽然失望地感到一切都弄糟了,主要的是他说了一大堆可怕的废话。“真奇怪,到这里来的时候,一切好象很有道理,现在听来竟都象是胡说八道!”他的失望的头脑里突然掠过这个念头。在他说话的整个时间里,老人一直一动不动地坐着,瞧着他,眼睛里露出冷冰冰的神情。但让他急迫地等待了一会儿以后,库兹马-库兹米奇终于用极坚决而冷淡的语气说道:
  “对不起,我们不做这类生意。”
  米卡忽然感到他的两腿发软了。
  “叫我现在怎么办,库兹马-库兹米奇?”他喃喃地说,脸上露出苦笑。“我现在完了,您明白吗?”
  “对不起……”
  米卡一直站在那里,瞪大眼睛呆呆地望着,忽然他觉察到老人的脸上露出了某种神色,他哆嗦了一下。
  “您瞧,先生,这一类生意我们做不来,”老人慢吞吞地说,“要打官司,请律师,麻烦透了!如果您愿意,这里倒有一个人,您可以找他去。……”
  “我的天!这人是谁呀?……您真是救了我的命,库兹马-库兹米奇。”米卡口齿不清地连忙说。
  “他不是本地人,现在也不在这里。他是个庄稼人出身,经营着木材生意,外号人称‘猎狗’。他同费多尔-巴夫洛维奇接洽买你们契尔马什涅的树林子的事已经有一年了,两方面价钱总是谈不妥,也许您听说了吧。他现在恰巧又来了,住在伊利英斯克村的神父家里,离伏洛维耶驿站大概有十二俄里。他为了树林子的事也写过信给我,和我商量。费多尔-巴夫洛维奇想亲自去找他。假使您赶在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的前面,把您刚才对我说的那件事向猎狗提出来,那么说不定他……”
  “好主意!”米卡兴高采烈地打断他的话,“就是他,这对他正合适!他正在那里讨价还价,向他要的价钱很高,可现在那片地产的文书突然到了他手里,哈,哈,哈!”米卡忽然发出短促的干笑声,来得那么突然,甚至把萨姆索诺夫吓得脑袋一哆嗦。
  “叫我怎么感谢您,库兹马-库兹米奇。”米卡满腔热情地说。
  “没有什么。”萨姆索诺夫低下头来。
  “但是您不知道,您真是救了我,哦,是一种预感使我跑来找您的。……好吧,我就去找那个神父!”
  “用不着道谢的。”
  “我要马上飞也似的赶去。我太让您劳神了。我一辈子忘不了,这是我作为一个俄国人对您说的,库兹马-库兹米奇,俄国人!”
  “好吧。”
  米卡抓住老人的手,正准备紧紧握它,但是老人的眼睛里忽然闪出一种恶狠狠的神色。米卡连忙缩回手来,但立刻又责备自己多疑。“这是因为他累了。……”他的脑子里闪过这样一个想法。
  “为了她,为了她,库兹马-库兹米奇!您明白,这是为了她!”他忽然响彻整个大厅地嚷了一声,鞠了一躬,猛然转过身去,仍旧用一步跨出一俄尺远的大步子,头也不回地迅速走出门去。他高兴得浑身哆嗦。“眼看正要走到绝路的时候,忽然竟会有一个守护天使来搭救了我!”他的脑际掠过这个念头。“这真是位极高尚的老人,多么有气派!既然是象他那样的事业家指出的道路,那么……那么自然是一定会成功的了。现在马上就赶去。不到夜里就可以回来,哪怕要到深夜才能回来,但事情是一定能办妥的了。难道老人还能和我开玩笑么?”米卡在走回寓所去的路上这样嚷着,他的脑子里自然只会有这样的想法:要么这是一个精明的事业家的精明的劝告,——他是明白生意经,深知这位猎狗先生(真是奇怪的姓名!)的为人的。要么,要么就是老人对他开玩笑!可惜,他后面那个念头恰恰是正确的!事后很久,在惨剧已经发生了以后,萨姆索诺夫老头子笑着自己承认,他当时是和“上尉”开了个玩笑。他是个冷酷、恶毒、好嘲弄人的人,而且还有着病态的爱跟人作对的脾气。老人当时的动机究竟是因为看到上尉的一团高兴(因为这个“放荡鬼”竟会愚蠢地深信萨姆索诺夫会被他那荒唐的“计划”骗上勾),还是因为为格鲁申卡而发的醋劲(这“臭要饭的”居然会跑上门来,用她的名义,拿出荒唐的计划来要钱),我不知道;但是在米卡站在他前面,感到两腿发软,并且无意义地叫出“完了”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老人怀着无比的恶意瞧着他,起了要和他开个玩笑的念头。米卡出去后,库兹马-库兹米奇气得面色发白,叫儿子吩咐下去,以后再不许这臭要饭的进来,连院子里也不许放进来,否则的话……
  他没有说完他恐吓的话,但是连看惯他发怒的儿子都吓得打了个哆嗦。事后老人甚至整整有一个小时,气得浑身发抖,到了早上便发了病,不得不请医生来诊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啤酒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赫邱里-波罗用欣赏的眼光有趣地打量着刚被引进办公室的这位小姐。她写给他的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要求见他一面,没提任何别的事。信很简短,语气也很认真,唯有坚毅有力的字迹,可以看出这位卡拉-李马倩是个年轻活泼的女性。现在,他终于见到她本人了──高挑,苗条,二十出头。她是那种任何人都会忍不住多看一眼的女人,身上穿的衣服很昂贵,裁剪也很合宜。她的眉生得相当方正,鼻梁挺直而有个性,下巴坚毅果决。 [点击阅读]
四签名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从壁炉台的角上拿下一瓶药水,再从一只整洁的山羊皮皮匣里取出皮下注射器来。他用白而有劲的长手指装好了精细的针头,卷起了他左臂的衬衫袖口。他沉思地对自己的肌肉发达、留有很多针孔痕迹的胳臂注视了一会儿,终于把针尖刺入肉中,推动小小的针心,然后躺在绒面的安乐椅里,满足地喘了一大口气。他这样的动作每天三次,几个月来我已经看惯了,但是心中总是不以为然。 [点击阅读]
复仇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1东京中野区哲学堂附近。七月二十八日,晚上九点一过,街上已没有行人了。仁科草介知道,自己身后有两个人越走越近,他们用醉醺醺的、含混不清的奇怪腔调喋喋不休地交谈着。“我醉了?总不犯法吧。呃……是吗?”其中一人声音含糊地说着,不知是对同伴,还是对仁科。仁科不由得苦笑了,看来这是个喝醉了酒脾气就不大好的家伙。两人步伐杂乱地从仁科身边擦过,霎时,仁科感到左肋下一阵剧痛,两支手同时被人按住。 [点击阅读]
夜城4·魔女回归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夜城里什么东西都有,从神圣的遗产到污秽的法器一应俱全。不过除非具有钢铁般的意志,不然我绝不推荐任何人参加夜城里举行的拍卖会。虽然大部分的人根本不敢在拍卖会中跟我抢标,不过我已经很久没有出席任何拍卖会了,因为每次我都会在标到真正想要的东西之前先标下一堆垃圾。有一次我意外标到了一张召唤妖精用的“普卡”,结果就出现了一只只有我才看得到的花花公子玩伴女郎,足足跟了我好几个月。 [点击阅读]
夜城8·非自然询问报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夜城,黑夜永无止尽。这里是隐身于伦敦的黑暗魔法之心,美梦以各种型态现世,诱惑与救赎永远都在特卖。你可以在夜城中找到任何事物,只要对方没有抢先找上门来。火热的霓虹,深邃的黑暗,信用卡难以支付的罪恶,狂放的夜店,疯狂的音乐。换上你的舞鞋,舞动到血流如注为止。夜晚持续不断,欢乐永不止歇。随时都会有人手中握着印有你的名字的子弹。我名叫约翰·泰勒,是一名迷失灵魂、在诅咒之地寻求救赎的私家侦探。 [点击阅读]
夜城外传·影子瀑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世界上存在着一座梦想前去等待死亡的城镇。一个恶梦得以结束,希望终得安歇的所在。所有故事找到结局,所有冒险迎向终点,所有迷失的灵魂都能迈入最后归宿的地方。从古至今,世界上一直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地方,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黑暗角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魔法的消逝,大部分的奇景都已不复见,而这类隐藏的角落也随之凋零。 [点击阅读]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铁凝喜爱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能不读他的自传的。每当我读过那些大家的自传后,就如同跟随着他们的人生重新跋涉了一遍,接着很可能再去重读他们的小说或诗。于是一种崭新的享受开始了,在这崭新阅读的途中,总会有新的美景突现,遥远而又亲近,陌生而又熟稔——是因为你了解并理解着他们作品之外的奇异人生所致吧。读许金龙先生最新译作《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即是这样的心情。 [点击阅读]
大象的证词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奥利弗夫人照着镜子。她自信地瞄了一眼壁炉架上的时钟,她知道它已经慢了二十分钟。然后她继续摆弄着自己的头发。奥利弗夫人坦率地承认,令她烦恼的是经常要改变发型。她差不多已把每种样式都试过了。她先梳了一个庄重的,把头发从四面向上卷得又松又高;接着又梳了一种迎风式的,把发绺往后梳,修饰得看上去很有学者风度,至少她希望如此。她已经试了绷紧的整齐的卷发,也试过一种很有艺术味道的凌乱的发型。 [点击阅读]
失去的胜利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前言1945年我曾经讯问过许多德国将领,他们一致的意见都是认为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被证明为他们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他们都希望他能出任陆军总司令。非常明显,他对于作战的可能性具有一种超人的敏感,对于作战的指导也同样精通,此外比起任何其他非装甲兵种出身的指挥官,他对于机械化部队的潜力,又都有较大的了解。总括言之,他具有军事天才。在战争的最初阶段中,他以一个参谋军官的身份,在幕后发挥出来一种伟大的影响。 [点击阅读]
将军的女儿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这个座位有人吗?”我向独自坐在酒吧休息室里的那位年轻而有魅力的女士问道。她正在看报,抬头看了我一眼,但没有回答。我在她对面坐了下来,把我的啤酒放在两人之间的桌子上。她又看起报来,并慢慢喝着波旁威士忌①和可口可乐混合的饮料。我又问她:“你经常来这儿吗?”①这是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波旁的一种主要用玉米酿制的威士忌酒。“走开。”“你的暗号是什么?”“别捣乱。”“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没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