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康复的家庭 - 第九章 独立个性的裂缝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我十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当年他虚岁五十,现在我已经超过他活在世上的岁数了。而且我意识到,由于青少年时期没有父亲的缘故,至今我身上还残留着无法克服的性格缺陷。
  从根本上说,这个性格缺陷大概可以说是“无政府主义”吧。我虽然一直提醒自己要尊重长者,其实往往不承认长者的权威性。另外,与这种性格似乎相矛盾的是,对于年长的行
  家,就像对待理想的父亲一样,佩服得五体投地。对这样的人,我丧失批判力。
  这不就是说无法在个人之间建立良好的独立自主的关系吗?我不知道心理学家是否把我的这种性格归结于从小无父的缘故。但是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是在从小不受严厉的父亲管制下的自由环境里无拘无束长大成人,而且直至年届老境的。
  我这样写法也许令人感到唐突,我见过两三次J.P.萨特,觉得他的性格和我一样,便产生亲近感。他在自传中说过大体这样的话:自己的表情必须是笑嘻嘻的才能命令别人。读到这里,我也有同感。表情严肃,这种命令者与被命令者的关系基本上不正是父子关系吗?萨特大概也是幼年丧父之人。他在晚年不得不站在父亲的立场上对待那些年轻的革命家,却反过来像幼小的儿子一样接受他们的指导,有时甚至任人摆布,惟命是从,这大概就是这种性格所造成的吧?
  现在话题回到自己,每当我遇到别人要把什么会长、理事长之类在某团体内充当家长的头衔加给我的时候,总是几乎诚惶诚恐,想方设法逃脱掉。而且我实在无法认认真真地履行社会明确规定的形式上的规矩,所以往往采取开玩笑的手法,设法摆脱干系。
  就是说,由于我早年丧父所造成的性格缺陷,使自己无法成为一个确立独立的自我的大人。我觉得可以这么说吧。我意识到自己虽然五十过半,却在本应是大人的独立个性上存在一道孩子般的裂缝。
  有时我发现自己以一种孩子向大人撒娇的态度——在别人眼里大概很奇怪——对待残疾的长子,而且有时候觉得光自然而然地成熟起来,变成一个认真和蔼的大人,十分宽容地理解我。
  正是这个原因,我从来没有接受担任证婚人这样的邀请——尽管这是大人的代表性角色。但是,出于迫不得已的原因——其实是我和妻子喜欢这一对新人,主动承担的——决定担任一回证婚人。新郎可以说已近中年,结过一次婚,是英语教育领域的专家。新娘是初婚的美丽姑娘。
  于是我从证婚人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位已有近十年交往——而且是一家人交往的——新郎。就是说,通过我这个证婚人的大人眼光,用与以往愉快的朋友关系——即类似一同玩耍的小朋友的关系——不同的方式看待他时,就会有新的发现,原来新郎的性格里也存在着独立个性的裂缝。

  于是,我想在婚礼上的证婚人致辞中谈一谈这个新发现。作为证婚人,在这种场合说这样的话也许不合适,是一种充满孩子气的举动……
  我在婚礼举行之前草拟的致辞是这样的。
  Y先生和H女士的结婚典礼顺利举行,不仅新郎新娘,一直为这个婚礼操心的双方的亲属也一定感到高兴。
  这是我和妻子第一次担任证婚人,自然非常高兴,尽力而为,但恐怕多有不周之处。担任婚礼司仪的新郎新娘的朋友考虑到我这个证婚人没有经验,从介绍新郎新娘开始,必要的程序都做得很周到。我就轻松地发表一点感想。
  我和妻子结婚时候的证婚人是伟大的法国文学研究家渡边一夫先生,参加婚礼的人一共七位,其中一位江藤淳不久成为我文学生活的最大劲敌。我的伯父是男方的亲戚代表,他大概也是为了讨好证婚人,问道:“先生,听说法国人吃红烧青蛙。是真的吗?”“红烧……”渡边先生无言以对:“噢,是吗……”我的妻子今天有点紧张,这还是三十年前我们婚礼以来第一次这样,还是先让她坐下来吧。新郎新娘本来就很紧张。
  我是作家,写小说,Y先生是英语教育领域的优秀专家。但是,我们是老朋友,准确地说,Y先生不仅是我,而是我们家三口人的英语教师。今天我穿着新做的、却不太合身的晚礼服,Y先生穿着一身一定让H女士心神荡漾的结婚礼服。但是,我们是穿着游泳裤开始相识的。
  中野有一个名叫TAC的体育俱乐部,我参加这个俱乐部已有20年,只会一种自由泳。由于我的游泳技术和热心精神受到大家的好评,不久前被选为理事——我也曾经感慨地说:好在我只会自由泳!Y先生也是俱乐部的积极分子。我们认识差不多一年以后,在游泳池边上总是聊游泳的话题……
  不久,我觉得Y先生的举动有点奇怪。游完泳后,他在桑拿浴室或者更衣室里都兴高采烈地和其他人聊天,有时还用英语和外国新闻记者交谈。他和日本人聊天的时候,为了营造愉快的气氛,往往说一些不太文雅的俏皮话。就是说,充当一个丑角。可是,他用英语和外国人交谈时,甚至不怕和那些可以说是相当身份的外国知识分子对立,毫不服输地和他们争论,结果建立起相互理解的关系。他不时引用一些诗句,也都很高雅,而且忠实原著——我们日本人谈话很少这样。于是,我对他产生兴趣:这位在日语和英语之间似乎人格分裂的、具有魅力的人究竟是什么人物呢?

  我决定请Y先生做我的英语教师。我晚上到他的在四谷的办公室里,他给我单独上课。使用的教材是牛津大学一位教师写的研究但丁的著作,当时我每天从早晨开始阅读,一直到傍晚去游泳池才放下来。但丁的一生充满苦难,但是众所周知,《神曲》最后一行是以“爱情”开头的。我想,这一行对于今天的婚礼十分合适。
  I’amorchemoveilsoleel’altrestelle
  (thelovewhichmovesthesunandtheotherstars.)
  (是爱情,动太阳而移群星。)
  Y先生对我了解很多英美文学,英语发音却很糟糕似乎很是感到吃惊。现在各位也许也有同感。正因为如此,我听Y先生发音准确、语调优美地朗读课文,觉得心情愉快,学习才持续了很长时间。不久,我要去公爵大学做一次稍长一点的关于日本现代文化的讲演,Y先生把我的讲稿译成英文,还认真仔细教我发音。那是我在外国进行的最为成功的一次讲演,首先译稿受到极高的评价。
  恰好我的次子在家复读一年准备高考,便向Y先生学习英语。教室是我家的起居室,教材是爱因斯坦的书信集和叶芝的评传,一边阅读一边用英语讨论。我的妻子满脸忧愁地感叹说:这样的话,除了东京大学理科之类难进的地方,其他不去!第二年春天,果然如愿以偿,实在令人高兴。
  现在每星期一次通过电话向Y先生学习英语的是我的妻子。她继承伊丹万作这位好学的电影导演的血统,每周星期五早晨的英语学习对她来说实在是愉快的时间。现在她正在学《哈姆雷特》,说老师的音色极具魅力。然而,我对她的热心感到疑惑,便问她,她说奥菲利娅的音色最好,我却莫名其妙。
  我刚才说到日语和英语的双重性对于Y先生来说应该是一个重大的人生课题。我国外交官里英语流利、也能用英语写一点文章的人多的是,也有不少美国人讲一口漂亮的日语。但是,Y先生的日语和英语的双重性就不是停留在这种便利性技巧的水平上。这是他的命运。他从少年到青年时期一直品尝其中的甘苦,这就是他的人生。
  我说这些话并非毫无根据的自我感觉。Y先生写过一篇没有发表的小说,题目叫《半个日
  本》。意思是说自己是半个日本人。我看了以后,越发觉得实在不简单。这篇小说讲述带有自传性的故事,说一个日本人从小就生活在英语环境里,青春时期经历过严重的个性独立的危机,经过艰苦的努力奋斗,终于渡过危机,以积极的态度认同“半个日本”的现状。
  我认为,在今后的日美关系中,更加需要像Y先生这样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水平上可以在日美之间架起真正理解的桥梁的优秀人才。而且,像他这样痛苦地生活在日语与英语、日本人与美国人之间的夹缝里,具有坚强的独立个性的人才是使今后的英语教育领域结出累累硕果的优秀教师。我衷心希望这样的人才有一个美满的新家庭,使他的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于是,Y先生选择H女士这样年轻漂亮、真诚热心、通情达理的姑娘作为自己的夫人。我认为,这是人生中难得的喜事。
  另外,这句话只能在这里说:Y先生在说英语的时候,有时完全变成一个可敬的美国人,这当然是非常好的事情——我这么说,无异于在讨好新娘。但是,Y先生在说日语的时候,因为过于恭谦礼貌,我觉得把日本人表现得有点过头,有时还说一些略显恭维的令人担心的玩笑话。就是说,Y先生虽然已经克服了独立个性的危机,但在日本人与说英语的人之间还存在一道——尽管是很小的——裂缝。填补这道裂缝正是H女士的工作。用什么来填补呢?用但丁的话说,就是I’amor,就是thelovewhichmovesthesunandtheotherstars的爱。
  感谢在座的各位听我这个第一次的证婚人这么长的发言。尊敬的新郎新娘的父母双亲,祝贺你们。Y先生、H女士,衷心地祝贺你们。
  妻子认为我的上述证婚人致辞在婚礼上发表不太合适。因为离婚礼还有一些日子,在妻子的努力说服下,也许我会决定重写。我还听见妻子给朋友打电话,询问“裂缝”这样的词语在婚礼上用恐怕不合适吧。
  仔细想起来,为了给新郎新娘致以我们小小的祝贺而选择“大安”吉日,把我拉到百货店购买礼服以及其他各种东西,为了完成证婚人这个角色,妻子最是积极地四处奔波。好像
  还买了证婚人必读之类的书来看。
  所以,在我们家里,扮演着“父亲”这个成熟的大人角色的应该是我的妻子。她也是幼年丧父,她的母亲的为人做派像是大家闺秀,她的哥哥继承父业,选择电影导演这个职业。她哥哥是我高中时期开始的朋友,我可以满怀信心地说,在早年就失去父亲这个“专制者”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长子,具有彻底的“无政府主义”性格。
  我的妻子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背着母亲把配给的大米偷偷藏起来——母亲总是把配给的大米很快吃光——以补充下半个月食用。母亲不惜花钱给哥哥买高级绘画颜料,她还得劝母亲不要连生活费都花进去。这个沉着稳重的女孩子如同真正的“父亲”那样长期关照守护着艺术上完全开放的才华横溢的哥哥和大方美丽的母亲。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天黑前的夏天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个女子双臂交叉,站在自家后屋台阶上,等待着什么。在想事儿吗?她可不这么认为。她是在试图抓住某个东西,让它赤条条地躺在跟前,好让她细细端详,看个真切明白。最近一段日子里,她脑海里的种种想法多如衣架上的衣服,她一件件取下“试穿”。任凭自己嘴里冒出童谣般老掉牙的话语,因为遇到重要事件,人们总是习惯套用老话表明态度,而老话却多为陈词滥调。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失去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她的父亲亨格顿先生是世界上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心肠好,但绝对是以愚蠢的白我为中心。我毫不怀疑他心里深信,我每周来三次是因为陪着他是一种快乐。想到将有这样一个岳父真叫人扫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与格拉迪斯分开。那天晚上有一个小时或者还多一点,我听着他那单调的谈话。最后他跳了起来,说了些关于我平时不动脑筋的话,就进他的房间换衣服,出席会议去了。终于我单独和格拉迪斯一起了。 [点击阅读]
失落的秘符
作者:佚名
章节:135 人气:0
摘要:圣殿堂晚上8:33秘密就是怎样死。自鸿蒙之初,怎样死一直是个秘密。三十四岁的宣誓者低头凝视着掌中的人头骷髅。这骷髅是空的,像一只碗,里面盛满了血红色的酒。环绕四周的兄弟们都披挂着他们团体标志性的全套礼服:小羊皮围裙、饰带、白手套。他们的颈项上,礼仪场合佩戴的宝石闪烁发光,像阒无声息的幽灵之眼。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宣誓互为兄弟。“时间已到。”一个声音低语道。 [点击阅读]
女妖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庄司武彦是个二十五岁的未婚青年,他父亲是银座有限公司的京丸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京丸是战后发迹的美术古董商,他为了扩大经营,组建了京丸股份公司。武彦的父亲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武彦去年毕业于大学的文科,至今也没有找工作。他也不愿在父亲的公司做事,但又不是游手好闲之辈,所以整天闷在家里看书。他可以说是个文学青年,但只爱好一般的文学作品,尤其对推理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是文学青年中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迷。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妖怪博士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时值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被一片厚厚的乌云覆盖着,显得格外闷热。一个小学生吹着口哨,漫不经心地走在麻布六本木附近的一条高级住宅街上。他叫相川泰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才去小朋友家玩了以后,正赶着回家。他家就住在麻布这一带叫笄町的地方。马路两边全是些豪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连成一片。走过几家大院,在一家神社的门前,可以看见里面的一片小树林。这条马路平时就是行人稀少,今天更显得格外地空寂。 [点击阅读]
威尼斯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 [点击阅读]
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0
摘要: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