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哭泣的遗骨 - 尾 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前医师联盟会长加贺裕史郎令人发指的罪行被曝光是在三天以后。各家报纸纷纷刊登了有关警视厅巡查部长举行记者特别招待会的报道。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也特别开辟时间讨论这一话题。
  媒体的论调主要集中在这个问题是否会影响脑死亡临时调查委员会与内脏移植法的通过。大部分人认为,尽管对立法的赞成派而言这件事将是一个相当大的打击,但还不至于左右事情的整体趋势。
  政界和学界的意向都已经按既定的方针在行动。
  这天,浅见在长门市。
  冬天的日本海难得的大晴天,海面上也风平浪静,仙崎港正在装卸捕获的鲥鱼,一派热闹景象。
  本土出生的名士之不幸在这里也许会像遥远的事件一般随风而逝。
  浅见在仙崎站前与森喜美惠会合后便直奔西惠寺而去。在西惠寺,龙满智仁的遗属们已经到来,正在举行骨灰安放仪式。浅见和森喜美惠跟在人群的最后,双手合十以表哀思。
  龙满的遗骨装在一只白木盒子里,用一块绣着银线的布覆盖着安放在祭坛之上。
  那只荻烧瓷制成的“骨灰盒”现在被保管在警视厅。浅见到长门来一是为了求得喜美惠对此事的谅解,二是接喜美惠到警视厅作证。
  祭奠结束后,浅见和喜美惠在长门市政府附近一家咖啡馆见到了松村尚美和古川麻里。尚美和麻里在浅见和喜美惠脸上扫视了一番,惊异地说:“你们是怎么回事?”于是向她俩解释二人绝非“不正当关系”还颇费了些工夫。
  喜美惠被两位老朋友连珠炮似的追问失踪以来的情况,她为难地笑着,支支吾吾地应付着岔开了话头。
  浅见带来了《旅行与历史》的新年号作为对麻里接受自己采访的谢礼。那是一篇题为《金子美铃的光彩》的长篇报道,上面还刊载了许多当时采访时拍摄的照片。麻里不愧是市政府的工作人员,她格外感叹地说:“这下子我们观光科该高兴了!”
  浅见在报道的开头引用了美铃的一首题为《鱼》的诗:海里的鱼真可怜。
  大米是人栽种的,
  牛羊是牧场里饲养的,
  鲤鱼也能在池塘里获得饵料。
  可是海里的鱼儿,
  没有任何人关照,
  也从不淘气,
  却被我们这样吃掉。
  海里的鱼真的很可怜。
  “我好像明白了浅见用这首诗的含意。”
  喜美惠幽幽地说。
  “什么含意?有什么意义吗?”
  麻里和尚美都不解个中之意,一齐把目光转向浅见。
  “哎呀,也没什么特别的意义。”
  浅见害羞地挠挠头。也许喜美惠由此联想到一物助一物,其中是否有轮回转生意识的作用?然而浅见自身却并不甚明了,只是诗的最后一句“海里的鱼真的很可怜”仿佛一个解不开的结一直缠绕在他的脑海里。
  半年后的1997年6月,内脏器官移植法通过。
  对“脑死亡即为人死亡”这一原案,参议院加以了修正,直至众议院全体议员会议表决通过之前几乎没有一次像样的审议,就这样匆匆忙忙地在全会结束时通过了。
  据通过后的新法案称,“脑死亡只限在提供内脏器官的情况下认定为人死亡”。这一提法非常可笑,同样是脑死亡,却存在死亡和非死亡两种,完全凭借个人的方便把应该很严肃的死亡问题加以区别对待。
  另外,在以法案通过为目标之余,对关键的内脏器官提供者的认定条件进行了严格控制。因此,也有人担心这实际上等于几乎不能进行内脏器官移植。
  在各大报纸版面都出现了这类表示不安的标题:“暗箱医疗难释其疑”,“摈弃草率的审议与改革”,“巨大的疑问与担心”等等。在这类不安因素尚未解决的情况下,为何急于通过法案呢?这里也存在着疑问。
  浅见独自在餐桌前用早餐。他一边翻看报纸一边想:身处东京拘留所的加贺裕史郎如果读到这些新闻会作何感想呢?已经建立的法律在“修正”的美名之下定会按为政者或相关人物的意志逐渐被改变。想到此,浅见脑海里便浮现出加贺恶魔般窃喜的模样。
或许您还会喜欢: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
罗杰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西西里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迈克尔-科莱昂站在巴勒莫长长的木制船坞上,望着那艘驶往美国的巨型客轮启航,他原准备搭乘那船的,只是他又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他挥手向小渔船上的人们告别,是他们带他来到船坞,而且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护卫着他。小渔船在客轮身后泛起的白浪中颠簸,像一只紧紧追随母亲的勇敢的小鸭。船上的人也在向他挥手道别;他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
人性的记录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公众的记忆力是短暂的。曾几何时。埃奇韦尔男爵四世-乔治-艾尔弗雷德-圣文森特-马什被害一案引起巨大轰动和好奇,而今一切已成旧事,皆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的轰动一时的消息。人们谈起这案子时从未公开说及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我得说,这全都是由于他本人的意愿。他自己不想出现在案子里。也正如他本人所希望的,功劳就算到别人头上。更何况。按照波洛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案子是他的一个失败。 [点击阅读]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古都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枫树的树干在千重子腰间一般高的地方,稍向右倾;在比千重子的头部还高的地方,向右倾斜得更厉害了。枝桠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它那长长的枝梢,也许是负荷太重,有点下垂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