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罗兰小语 - 散文卷:他的记者生涯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外子是个新闻工作者,而且是个热爱新闻工作的人。
  当初他放弃了待遇优厚、工作清闲的美国机关,接下法新社驻台记者的工作时,不知有多少人反对,而他却毅然决然,毫无留恋地辞去了那个工作。只因这是他的本行(他在美国机关之前,曾任新闻工作多年),是他梦寐以求的一个理想的实现—一做一个国际通讯社的记者。
  读新闻系的同学常问我,做为一个记者的太太,有何感想?我的感想之一是:由于他爱他的工作,所以做太太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免去许多看愁眉苦脸的机会。
  结婚多年,他有火冒三丈的时候;有因与人意见相左而僵持“冷战”不理人的时候;
  有忙得颠三倒四,不耐烦的时候;但绝少愁眉苦脸的时候。我想,男人生活中占最大比重的是他的工作或事业。如果在这方面合他的意,那么,他整个的日常生活就都会顺理成章——他会轻轻快快地去上班,会高高兴兴地去“跑”新闻,会津津有味地谈他采访某项新闻的“神来之笔”、会如做侦探似的对某项新闻线索穷追不舍。由于他对这项工作有兴趣,所以工作越忙,他越快乐。尤其因为做新闻工作的人是有新闻才能交差,所以他不怕新闻多,工作累,而只怕没新闻,发不了稿。新闻是干他们这一行的人们最现实的考绩,没新闻也得挖几条来,谁善于“挖”新闻,谁就容易得到成功。
  我直到现在还替那些报纸发愁(以前更甚)天天出那么两三大张,哪里来的那么些东西,每人都能把它填得满满的呢?他现在每大规定要发几百字新闻电稿出来,真奇怪!
  怎么天天都有新闻?同时,我又经常替他担心,既然这些角角落落的新闻都很重要,又怎么能担保个漏掉?
  但日久天长,我也许始了解,做为一个新闻工作合,似乎会种关心大下事的天性。
  世界某一角落的某一小国的外长说了什么话,和某一大国的外长说了什么话,在他看来。
  都同样值得注意;关心则会中动的去经常探索各种事件的来龙去脉,因此,能有一种“金风未动蝉先觉”的对新闻的敏感。
  再有就是他那喜欢朋反的天性。喜欢朋友,交游广,关系够,发生了什么事,有人会主动地告诉你;各新闻局社固然足主要新闻资料的提供者,而在各公私机关,大小医院,以至于飞机场。大饭店工作的朋友也会及时提供你最突然的真正“新”闻。也就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他不能不“广交游”。不但正式的酒会、晚宴要参加,平常两三个人的小聚更是不能少。不但要接受人家的邀请,而更要主动的邀请人。不能只是当作应酬去参加,而且要真正享受与人相处的乐趣,才会自然而然的与人建立关系和感情。

  因此,在任何的茶会、酒会、晚宴上,他总是最迟告辞的人们中的一个,也是与人谈话谈得最久的一个。以前我怨他太爱应酬,后来我了解,这是他工作上所必须;再后我更了解,这是他爱好新闻工作的天性使他乐于与人周旋。又因为他是由衷的喜欢朋友,所以他的交游并不曾因为工作的需要而变为单纯的利害关系。常见他在酒会中与人谈得投机,直到席终人散,只剩他们这几个人余兴未尽,于是又相约去到别处小坐,或喝点饮料。或吃点宵夜,直到深夜方归。有时我应邀和他同去,就也只得奉陪到底。
  我天性不喜应酬,有时难免抱怨,酒会站得脚酸,然后还要被他拖着去东华西坐的耗到深夜或凌晨,认为是浪费了我的时间。后来双为取得谅解,我随时想回家就回家,不必陪着他去枯坐。这样,他叮以和朋友尽兴地谈,向我则可以回来趁着夜深人静,看看自己喜爱的书,或修改剩余的几页文章,彼此互不干扰。
  但尽管如此,我仍不得不有时勉强自己,放下渴望安闲的心情,打扮整齐上陪他参加应酬。仍必须适应他起居无定时的生活方式。当他临时打电话不回家吃饭,使我或佣人白忙一阵,而把菜又放入冰箱;或当他夜晚12点回家,说还没吃晚饭,害我们又得为他下厨时,我也必须谅解。
  有时他从早忙到晚,中饭也免了,这时如逼他吃饭,难免碰个钉子,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随他去饿着。当他半夜三更突然接到电话,有了什么新闻,向披衣起床,劈劈啪啪地去打字发稿,甚至拉我起来,一同去电信局送电报时,我也不能发烦。遇有重大新闻时,他里外忙不过来,就不得不全家总动员,听电话的听电话,送电稿的送电稿,时常找被他的工作紧张得食不甘味,寝不安席,但他对他的工作却永远是甘之如饴。越是忙,他就越快乐;越是乱,他就越有精神;事情越复杂,他越冷静。

  有一大,正吃晚饭的时候,忽从电视新闻中听到我国针灸名医吴惠平赴高棉去为龙诺总理治半身不遂,他立刻放下饭碗,到书房从那堆积如山的资料中随手一抽,抽出吴惠平的资料,开始发新闻到国外去。我问他:“怎么你居然连这样的资料都有?而且随手拈来,毫不费力?”他笑笑说:“谁像你?看到资料不剪,剪了不贴,贴也不存,存了找不着。”
  他说的是实在话,我做事毫无次序,存了资料等于没有。找资料,对我来说,是件徒劳无功的苦差。后来索性知难而退,放弃了必须运用资料的这一行。(我最不爱写报导性的东西,就因为我怕找资料。他有时又会一开始看资料,就一直看下去,忘了要写的东西。)而他一向有条有理。法新社在台湾只有他一人负责,他自己在这10年来,日积月票已经有了一个相当丰富的“资料库”,我常说他“包皮打包皮唱”,一切自己来。采访、编写、外带会计出纳。至于采访工作的范围则是外交、军事、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无所不包皮,有时还要跑体育。像每年国际性的、高尔夫球赛、足球、篮球赛;去年还跑到曼谷去采访了亚运。其实他自己除年青时会打几下篮球之外,一切运动都外行。
  要采访这类新闻,还得临时恶补。起初,我常为他这种既复杂、又广泛、又要求迅速与正确的工作紧张,想帮忙又不知从何帮起。直到后来,我才发现,如果我想要帮他,最重要的是不要替他紧张,放心让他自己去忙,一切他自会处理。
  新闻工作者交游广阔,生活缺少规律,除发稿时间以外,他不在家的时候多。但是因为他重视他的工作,为怕漏掉新闻,无论他去哪里,总会时常打个电话回来问问有没有什么事,有没有什么电话或电报。然后告诉我他在哪里,电话多少号,以便必要时和他联络。
  他说:“表面上看,我们的工作不用按时上班下班,像是很轻松,其实,这是一个天天24小时,没有一刻间断的工作。”这工作比他当初在报馆做外勤记者时,更多一份负担。因为它没有截稿时间,随时有新闻,随时要发稿。所以他说这是一个必须“全神贯注”的工作。没事则已,万一有事,而你疏忽了,那就是失职。除非你不爱你的工作,而不想干了。否则,在这种必须24小时全神贯注的情形之下,即使是玩,心情也未必能完全松弛下来。

  这些年和他相处,我也学了很多。婚前,我只喜欢看看软性的读物,顶多看看文艺评论或哲学。但结婚之后,因为我的书留在大陆没有带来,而他的书架上没有一本软性读物。他的书都是些新闻评论、世界形势、外交资料、中国政局等等。在无书可看的情形之下,为了解闷,我也只得勉强阅读这些东西。久而久之,也就对它们发生了兴趣。
  现在他偶尔出差,或忙其他的事,要我帮他选择有关资料剪存,我也略能胜任了。
  他的办公室就在家里。现在是10点多钟,我在楼上写东西,他在楼下办公室里抽烟、看报、看电稿、翻资料、打字。11点半一过,他就会优哉游哉地把手往裤子后袋一插,站在落地窗前看花、看树、看天。12点一过,他就要看电视了。下午两点半,开始发稿。
  他说,当他看花着树的时候,想的是新闻;当他看电视的时候,听的是新闻;发稿的时候,当然发的是新闻。4点以后是他的“社交时间”,与朋友谈笑时,心里难免还想看新闻。有一次,去参加一个小型的酒会,才一进门,听见主人和另一位客人谈起,刚刚有一架某航空公司的飞机失事了。他立刻打听了一下,向主人道了歉,回身就走,到航空公司“追”新闻去了,留下我在那里替他应酬。
  这半生以来,我曾为他的怪脾气发过不少次的牢骚,认为他很难伺候。直到最近,我才忽然明白,怪脾气比整日愁眉苦脸好办得多了。
  当一个男人安享他的工作、热爱他的工作时,做太太的可以不必担心他的健康,不必担心他的情绪,也不必担心他因为不爱他的工作而发生种种的问题。脾气怪一点,难伺候一点又何妨?说不定正是因为他的怪脾气,才让我有心请写我那些不需资料的即兴文章呢!
或许您还会喜欢:
皮皮鲁和活车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不信。我不能不信。我的汽车活了。我的那辆牌照号M7562的金羊牌汽车是活车。国内开车族没有不知照金羊牌小轿车的。这种轿车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特别令驾驶员青睐的是它的操作系统几乎是完美已无缺的,灵活,可靠,值得信赖。难怪金羊牌轿车的广告是这样说的:金羊牌轿车。坐车的是老板。开车的也是老板。拥有一辆金羊牌轿车是我多年的夙愿。当然,它的价格对于我这样的靠工资吃饭的职员来说,令人望而却步。 [点击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研究生痞子蔡一直渴望能拥有一份真诚的爱情,但事与愿违,他与女孩的交往屡屡失败,令他颇不自信。一次偶然的机会,痞子蔡在BBS上的留言引起了女孩轻舞飞扬的注意,她给痞子蔡发来的E-mail中称痞子蔡是个有趣的人。痞子蔡大大感到意外,他开始好奇地关注起轻舞飞扬,并逐渐被她的聪慧所吸引。此时,阿泰却奉劝痞子蔡对网络恋情切勿沉溺过深,因为虚幻的网络不会让情感永恒持久。 [点击阅读]
红顶商人胡雪岩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在清朝咸丰七年,英商麦加利银行设分行于上海以前,全国金融事业,为两个集团所掌握,商业上的术语称为“帮”,北方是山西帮,南方地宁绍帮,所业虽同,其名则异,大致前者称为“票号”,后者称是“钱庄”。山西帮又分为祁、太,平三帮,祁县、太谷、平遥,而始创票号者,为平遥人雷履泰。他最初受雇于同县李姓,在天津主持一定颜料铺,招牌叫做“日升昌”,其时大约在乾隆末年。 [点击阅读]
老农民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打春一百,拿镰割麦。老天爷真怪,1948年的春脖子特别长,立春都快三个月了,紧靠黄河北岸的麦香村,村头的老槐树早已经满头翠绿,可地里的麦子才甩齐穗儿,还没有灌满浆。青黄不接啊,庄户人一个个黄皮寡瘦。可是,肚子里即使没有干货,也挡不住有人�〖堋R淮笤纾�雾气还没有散尽,外号“牛三鞭”的牛占山和外号“老驴子”的杨连地就来到黄河滩上较起劲儿来。 [点击阅读]
舒婷的诗
作者:佚名
章节:106 人气:2
摘要:那一夜我仿佛只有八岁我不知道我的任性要求着什么你拨开湿漉漉的树丛引我走向沙滩在那里温柔的风抚摸着毛边的月晕潮有节奏地沉没在黑暗里发红的烟头在你眼中投下两瓣光焰你嘲弄地用手指捺灭那躲闪的火星突然你背转身掩饰地以不稳定的声音问我海怎么啦什么也看不见你瞧我们走到了边缘那么恢复起你所有的骄傲与尊严吧回到冰冷的底座上献给时代和历史以你全部石头般沉重的信念把属于你自己的忧伤交给我带回远远的南方让海鸥和归帆你的 [点击阅读]
莫言《四十一炮》
作者:莫言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那是什么岁月?你几岁?云游四方、行踪不定、暂时寓居这废弃小庙的兰大和尚睁开眼睛,用一种听起来仿佛是从幽暗的地洞里传上来的声音,问我。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在农历七月的闷热天气里。那是1990年,大和尚,那时我十岁。我低声嘟哝着,用另外一种腔调,回答他的问题。这是两个繁华小城之间的一座五通神庙,据说是我们村的村长老兰的祖上出资修建。 [点击阅读]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