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每天学点经济学 - 第八章 看上去挺美,却马上就要破碎——市场泡沫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看上去挺美,却马上就要破碎—一市场泡沫
  凡是吹过肥皂泡泡的人都会被它的七彩绚烂吸引,而孩子们更是乐此不疲。不过,我们也都明白,泡泡越大越圆越光鲜,离它的破灭往往就越接近,而且,这种破灭是瞬时完成的。在经济学里,也有一种现象和肥皂泡泡非常相似,那就是“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是指经济过热所造成的不正常膨胀,主要表现在房地产和股票方面。两者价格往往先是反常地急剧上涨,到了最后,当其价格已经严重背离其实际价值时,必然导致价格突然暴跌,资产猛然收缩,从而带来严重的经济危机。
  说起来,泡沫经济倒还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400年前,西欧就第一次出现了“泡沫经济”,不过它的主体有些特殊,不是现在常见的房地产和股票,而是美丽的郁金香。
  当时郁金香从土耳其传入了西欧,善于开发的荷兰人很快就栽培出了更具观赏性的变种郁金香。物以稀为贵,这些郁金香球茎的价格也随之迅速上涨。在利益的驱动下,鲜艳的花朵成了投机的对象,以至于后来许多与培植郁金香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人也参与进来,并且许多人还真的一夜暴富。长此以往,渐渐地现货交易已经难以满足需要,于是期货交易又开始产生。投资者们不分男女老少,个个满面红光、满怀期待,希望借助郁金香的华丽让自己成为百万富翁,为此,不知有多少人高息贷款,放手一搏。
  然而,此时泡沫经济突然显现了它的可怕。1637年2月4日,价格已经严重脱离其实际价值的郁金香一夜之间变得像魔鬼一样恐怖。这一天,希望郁金香出手而获得暴利的人们震惊地发现,郁金香的价格急剧下跌,市场几乎在转眼之间就迅速崩溃。那些欠着高额债务进行买卖的人,一下子变得一文不名,许多人自杀,社会动荡不安。事态的混乱使得荷兰整个国家陷入了经济危机,郁金香上演了一次著名的“泡沫事件”。

  “郁金香事件”之后,人类经济史上的泡沫事件便频频发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个肥皂泡沫发生在日本,而这要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说起了。
  在当时,日本这个巨大的经济体曾红极一时。这里仅举两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市道是多么景气。在东京街头,动辄就有人甩出大把钞票,要打的到300公里外的名古屋,面东京的出租车司机一年收入可以达到1000万日元。第二个例子就是大学生就业,当时流行一种“割青麦”的做法,即公司在学生临近毕业时就与之签约,但是还不会让这个学生来公司参加实习,而是将他送到风光旖旎的夏威夷去度假——当然,是以“进修”的名义。公司为什么这样做?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怕人才被其他企业抢走。
  但是在这种繁华的背景下面,却隐藏着巨大的经济泡沫。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现代泡沫经济的主角基本上是房地产和股票,日本也概莫能外。全球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东京银座,在1989年泡沫经济的最高峰时,其地价曾达到每坪(合3.3平方米)1.2亿日元,而一个东京的地价就相当于整个美国的土地价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便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量投资者将资金砸向房地产行业,从而使得曰本地价疯狂飙升。自1985年起,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横滨和神户六大城市的土地价格每年以两位数的百分比上升,东京在1990年最高峰期的地价竟然是1983年的2.5倍之多。“把东京的地皮全部卖掉就可以买下美国”,这样的言论让大部分日本人引以为傲。在那个年代,一向务实,对投机、股票没有好感的曰本人,竟然有超过一半的国民购买了股票。谁不买股票,谁就是笨蛋,因为一年的投资就会有100%的回报。

  在这样的形势下,银行拿出大把金钱来劝人买地,利息几近于零,地价却在不断上涨。如果贷款购买土地,肯定会因土地升值而大赚一笔。除了房地产,老百姓还纷纷把银行存款拿到股市。日本股市的市盈率曾高达80倍(当时美国、英国、香港的市盈率仅为25—30倍)。在“地市不倒”和“股市不倒”的神话里,日本举国欢腾。
  然而,泡沫经济的特点就在于它必然会突然破灭。日本房产和股票的价格早已远远超过了它的实际价值,人们的买卖已经变成了纯粹的投机和炒作。从1990年市场交易的第一天起,日经股价便迅猛地跌入了地狱,其跌势之快令人瞠目结舌,随后,日本股票市场陷入了10多年的熊市。同年9月,日本NHK电视台连续播出有关土地问题的特别节目,指出地价可以下跌,主张进行土地税制改革,限制房地产恶性炒作。以此为转折点,日本地价自二战结束后开始了第一次急速跌落。在泡沫经济之前,花5亿目元购买的一套房子到了1990年中期一下子降到了l亿日元,贬值80%。尽管这样,大批的土地和房屋还是根本卖不出去,竣工的住宅空空知也,没有住户。1990年当年日本的各大城市的房价平均下降15%-20%。而到了2005年,日本全国的平均地价已经连续14年呈下跌趋势。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股价、地价大幅下跌,不动产业萧条,股市长期低迷,欠息欠账等不良债务大幅增加,企业对风险产业的投资热情下降。而股价下落直接损害了一般的中小企业以及广大的家庭。当这个人类经济有史以来最大的泡沫破裂后,整整15年,日本都在为之还债:经济萧条、政局动荡、犯罪率上升。以东京地铁的JR中央线为例,在泡沫破裂后,一度成为破产者自杀的热门地点,为此,东京的地铁不得不都安装了屏蔽门加以防范。直到现在,日本经济还处在恢复期里。

  除此之外,泡沫经济的案例还有很多。由于泡沫经济的影响面广,危害性大,世界上各个国家,包括经济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都在研究泡沫经济,探究它的深层机制,并采取了种种措施,以便预防或者降低它造成的不利影响。
  仍然以房地产为例。近几年来,包括我国在内,全球的房价几乎都在迅速上涨。如何抑制过高的房价,防止楼市泡沫,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一大问题。特别是在各国楼市中的一些新情况,更是敲响了警钟。比如,2007年8月份的一份数据统计‘表明,俄罗斯房价上涨,而其居民的住房购买力持续下降;英国、印度的房地产价格持续快速上扬,尤其是在印度,有越来越多的海外资金加入到印度的“炒房”中来。面对这样的市场形势,各国不得不采取措施,以防止房产泡沫。以韩国为例,针对近几年房地产市场迅速升温,出现明显泡沫迹象的形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房地产加大税收力度,政府对居民拥有的第二套以上的住宅征收重税,将转让第二套以上住宅的交易税从9%-36%提高到50%,此举有效抑制了住宅投机;韩国政府还将对非土地所有者自住的土地交易征收交易税,税额达到60%,此举有效抑制了土地倒卖的情况;同时,韩国财政经济部、建设交通部等部门还频频对房价虚高的泡沫现象发出警告,并计划自2008年起,在5年的时间内于房价涨幅最大的首尔江南区建造10万套住宅,并计划提高银行贷款利率。这些举措对房产泡沫产生了有力遏制,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或许您还会喜欢: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半暖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命运之神喜欢热闹,有时还喜欢嘲弄人,它每每令人可恼地给伤心惨目的悲剧掺进一点滑稽的成分。——斯蒂芬?茨威格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很特别的一个,即使眼下平凡无奇,也一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而已。想到未来,总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可随着长大,渐渐认清楚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身材不比别人好,脑子不比别人聪明,脸蛋不比别人漂亮,甚至连性格都不会比别人更有魅力。 [点击阅读]
卡耐基口才学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卡耐基的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谈话和演讲中畏惧和胆怯的心理,培养勇气和信心。在“戴尔·卡耐基课程”开课之前,他曾作过一个调查,即让人们说说来上课的原因,以及希望从这种口才演讲训练课中获得什么。 [点击阅读]
哈佛女孩刘亦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则轰动全国的独家新闻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用大字标题在头版头条登出了一则独家新闻:《我要到哈佛学经济》。记者雷萍报道: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成都女孩刘亦婷,并免收每年高达3万多美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尔斯利学院和蒙特豪里尤克学院。 [点击阅读]
唤醒心中的巨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醒来吧!控制你的生活!安东尼·罗宾斯是世界顶级激励大师。你将在本书中与这位大师共享那独到而又强大的课程,用来唤醒你心中蛰伏的巨人。他是公认的控制心理变化的专家,在本书中,他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循序渐进的课程,使你通过富于灵感和乐趣的轶事、例子和一步步扎实的策略,组成一个控制情绪和财政困难并获得巨人般灿烂生活的程序,用来帮助你发现你的真实目的,并控制你的生活,激发你控制命运的能力。 [点击阅读]
喃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第1章妄语(1)扎西拉姆·多多自幼便是个孤单的孩子,我习惯一个人想象自己的虚妄世界。少年时开始多思虑,满心满怀的念头与言语,挤得肚肠都酸痛了,只好写下来,变成酸词句。又到青年离家求学去,便总算因了这千山万水,可以将千言万语都寄予书信,借了问候友人的名分,自个儿滔滔不绝,也不管不顾别人是否有心听闻,是否有丝毫兴趣。直到网络互联,博客兴起,便一掷纸笔,十指开始于键盘上,翻飞不已。 [点击阅读]
大设计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存在之谜我们个人存在的时间都极为短暂,其间只能探索整个宇宙的小部分。但人类是好奇的族类。我们惊讶,我们寻求答案。生活在这一广阔的时而亲切时而残酷的世界中,人们仰望浩渺的星空,不断地提出一长串问题:我们怎么能理解我们处于其中的世界呢?宇宙如何运行?什么是实在的本性?所有这一切从何而来?宇宙需要一个造物主吗?我们中的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里不为这些问题烦恼,但是我们几乎每个人有时会为这些问题困扰。 [点击阅读]
女人的资本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就是成功者你可以成功:女人的心理资本心中有希望,在女人的一生中随时会碰到困难和挫折,甚至还会遭遇致命的打击。在这种时候,心态的积极与消极会对事业的成败产生重大的影响。�ブE�士和崔女士同样在市场上经营服装生意,她们初入市场的时候,正赶上服装生意最不景气的季节,进来的服装卖不出去,可每天还要交房租和市场管理费,眼看着天天赔钱。 [点击阅读]
存在与虚无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存在与虚无》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概论: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