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南方有嘉木 - 第二十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只是一个普通的星期天,凉爽刮风的日子,比中国北方大多数春天,稍少了些云彩。下午一点三十分,三千多学子聚集在了天安门广场。他们大多数人穿着前一辈文人学士的服装:带衬垫的短上衣与丝绸长袍,有的人还戴上了西方圆顶硬礼帽。十三个学院和大学的代表们闹热了京都,最后到达的是来自北大的学生领袖们。他们因为被警察和教育部所劝阻,竟耽误了赶来的时间。广场上召开了群众大会,消息是昨日夜里在北大就公布过的,赵寄客和他的浙江同乡邵飘萍一起参加了集会。来自欧洲的消息警告中国人,山东省的主要港口和1897年以来德国的海军基地青岛,有被移交给日本的可能。法、英、日的秘密协定,使蒙在鼓里的中国青年震惊与耻辱之心爆发。下午两点整,游行的学生向着外国使馆区出发,十七岁的江南少年杭嘉平激动万分地尾随其后,情急中掉了一只鞋子,他也顾不得拾了,赤着一双脚,喊得喉咙充血,眼睛出泪。他和他的朋友们举着的标语牌上,写着“还我青岛“的口号。他们散发题为《北京全体学生宣言》的传单时热泪盈眶,使得他们面对市民呼吁时埂咽而不能言语。仅仅过了八天,同样只有十七岁的杭嘉和,便也同样举着标语出现在杭州湖滨的公共运动场了。他标语上的内容,却叫“抵制日货“,和北京嘉平举的,倒正好是一对。已经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就读的杭嘉和,在杭城十四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中,成了不大不小的学生领袖、新派活跃分子。而一向就有济世之怀的领袖欲旺盛的杭嘉平,则心甘情愿在遥远北方的青年海洋中充当一滴小水珠。嘉和进入“一师“的前一年,任教美术与音乐的李叔同先生已经削发入山。在一师的大操场上,嘉和与他的同学们一起高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看着那个个子高高的说话慢吞吞的校长经亨颐走来走去,心里充满着完全与茶庄茶楼风马牛不相及的神秘的新鲜的气息。他开始写白话诗,画人体素描,接受各种主义的宣讲,还在学校进行勤工俭学。他的一位慈溪同学,把本家郑世表所著的《乙已考察印锡茶土日记》借给了他看,倒引起了这位热爱自然科学的五四青年的兴趣。他对郑世横这个人从前毫无了解。只知道1905年,当时的清政府南洋大臣、两江总督周薄派了他以及翻译、书记、茶司、茶工等人去了印度、锡兰,考察茶业,故有了《乙已考察印锡茶土日记》一小册,册中有这样一段话,使杭嘉和大为欣赏,曰:“……中国红茶如不改良,将来决无出口之日,其故由印锡之茶味厚价廉,西人业经习惯……·且印锡茶半由机制便捷,半由天时地利。近观我国制造墨守旧法,厂号则奇零不整,商情则涣散如故,运路则崎岖艰滞,合种种之原因,致有一消一长之效果。“嘉和边读边唱然长叹,中西之一消一长,何止茶界,实在是国力的一消一长啊。父亲杭天醉在家中把从前的书房辟为禅室,有事没事,在里面饮茶打坐,又为这禅室取一名,曰“花木深房“。嘉和没有多少心思去思考他的父辈——从前父亲是这样爱热闹,唯恐天下不乱。他那时倒仿佛不如现在这样离茶更近更亲切呢。看到了放在红木桌上的郑世磺的书,杭天醉顺手一指,便说:“这个人,我晓得的。光复前四年,在南京霹雳洞建江南植茶公所。“然而郑世横在霹雳涧设立的江南植茶公所,辛亥之后便停了业。直到1914年,北洋政府的农商部商业司,将湖北羊楼洞示范场改办成了试验场。与此同时,云南有个叫朱文精的人,成为赴日本学习茶技的第一位华人;1915年,北洋政府又在安徽祁门南乡平里村建立了农商部的安徽示范种植场;1919年,浙江农业学校又派了上虞人吴觉农等去日本学茶。杭州人氏杭天醉本人对这一中国近代茶业科技时代的到来,并非毫无知觉。他曾经给在北京执教的赵寄客写过一信,希望他在可能的情况下把嘉平送到国外去留学。赵寄客却急信一封前来寻访嘉平的下落。原来嘉平自从结识了一群无政府主义者之后,便三日两头不回赵氏公寓。五四运动爆发以后,他就干脆失踪了。沉绿爱一听,急得连喊带叫,沉绿爱随着年岁的递长,性格变得越来越焦灼,和杭天醉性格越来越沉默,刚刚走了一条相背的道路。沉绿爱越叫,杭天醉就越不屑于和她对嘴。直到她叫累了,才说:“你叫什么?问一问嘉和,不是什么都明白了!”果然,嘉和已经接到嘉平的信,他正从北京动身回杭,决计做一把“运动“的火炬呢。嘉和穿着长衫,卷着袖子,吃饭时风卷残云,说话又多又快,一副天下已经交给他们负责的神情。因为从未有过的激动把他搞得手足无措,看上去他甚至有些戏剧化了。他走进走出,手里老是提把斧头,目光从极似父亲的似醉非醉,变得炯炯有神。猛一眼看,甚至眼睛都变大了。他骄傲地举着利斧,说:“我们正在做木笼,谁还敢再卖日货,就叫谁站在木笼里游街示众!”杭天醉对着这个变了一个人似的狂热的大儿子说:“你不用找我,我家有日货,你只管烧了便是。”嘉草捧着一堆衣服,说:“妈说这全是日本料子做的衣衫,怎 么办?”嘉和说:“这些我们家都不能要,嘉草,你快把我床下那双东洋产的皮鞋拎了来!” 嘉草说:“我记得这鞋是大舅送的,你一双,爹一双。”嘉和便看看天醉,不吭声。杭天醉皱了皱眉,挥挥手:“我原来就说不要的,拿走了才清静。”正说着,绿爱拎着个旧的柳条箱子出来,打开一看,手帕、草鞋、袜子、毛巾、肥皂、药品、鞋子……乱七八糟的一大堆东西。绿爱倒是去湖滨运动场看过热闹了,所以爱国热情陡然高涨,穿件单布衣,套件小马夹,身上还流汗,说:“不少东西,那还都是叶子留下的呢。”嘉草好奇,往那箱子里乱翻,一翻,沉甸甸地,竟翻出了那已碎成两半了的叶子送给杭家的免毫盏宋代茶碗。嘉草不知这是件稀罕之物,一手一爿拿起,举得高高地道:“什么日本破黑碗,我把它砸了!”说着便脱手扔了出去。毕竟是件宝贝,自有上天佑着,当它从空中劈来,被嘉和眼明手快,像扑足球一般地扑住,恰恰都接在怀中,就说:“这是国货,不是东洋货,只是早先到东洋转了一圈,现在又回来了。我和嘉平一人各得了一半,当古董留着,爹,你说呢?”爹看了他一眼,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说:“分什么你我,人不一样,东西都是一样的。”嘉和的脸立刻敏感地涨得通红,冲口而出:“爹的意思,那些东洋货倒还是留着让中国人用才光荣了?”杭天醉倒是真的被嘉和从来没有过的口气震开了眼皮,一双似睡非睡的目光亮了一下,又黯淡了下去,才说:“我没有意思,我早就没意思了。”他顺手拎起门前的一把洋伞就扔了过去,“统统烧掉,眼不见为净。”说罢,便自己进了书房。嘉和与嘉草面面相觑,嘉和问:“怎么搞的,爹不是恨日本人欺侮中国人吗?和羽田就为这才闹翻的呢。”绿爱把那一柳条箱的日本货递给了嘉和,说:“别理你爹,这事要放在从前,他早就自己忙着点火去了。”嘉和、嘉草便都低下了头,他们想起了自杀三年的生身母亲小茶。自那以后,爹就再也没有缓过劲来,他对什么事情都没有特别大的兴趣了。嘉和想起母亲,一时便有些沮丧,手里拿一把斧头,不知如何是好。再抬起头来时却不由欣喜若狂,同时又因为突然的惊喜而脸红了。嘉草大叫了起来:“二哥,二哥……”杭嘉平穿着学生装,戴着学生帽,一步步走过来了,慢慢地举起拳头,对准大哥的左肩肿狠狠一拳头,用又大气又粗护的与众不同的北方打招呼方式:“老兄,怎么,不认识了?”他把帽子就摘了下来。当大哥的也大笑了,一把拽住大弟的手说:“走,见爹去!”两兄弟便雄赳赳气昂昂地进了杭天醉的书房。杭天醉正在屏心静气地用小楷习字,嘉平叫了一声:“爹,我回来了。”杭天醉看看二儿子,长得比大儿子还高,宽肩细腰,广额直鼻,神采飞扬,心里便涌上了一些什么,又强压了下去。“回来了。”他淡淡一说,便用毛笔去舔墨砚。难得地笑了一笑,说:“到后场去见过你妈了吗?她正在进货包装。没事,去帮帮忙。““怎么没事?忙都忙死了,喉咙都哑掉了。”做父亲的穿了件长衫,从头到尾审视了这个穿学生装的儿子一遍,才说:“怎么,你也去火烧赵家楼了?”“哪有我烧的份哇,那都是傅斯年、杨振声和罗家伦还有许德伤他们带的头,我在后面跟着,差点让警察抓了去。”“听说章宗祥和他情妇被你们痛打了一顿?”大儿子插嘴问。“嗜,直到警察到达,他还在装死呢。”杭嘉平毫不犹豫地在他父亲的洁净之地,忿忿地吐了口唾沫,“呸!真倒霉,三个卖国贼,陆宗舆海宁人,章宗祥湖州人,两个浙江人,真丢脸!““丢什么脸?已经被开除族籍了。”父亲淡淡吸了口茶说。“爹,你也知道?”嘉和欣喜地问道,“你也关心这个?”“我不关心,就不知道了?”父亲横了他一眼,“你大舅从湖州来信告诉你妈,他们和章宗祥,恐怕还沾亲带故呢。”“倒霉倒霉,倒霉透了!”嘉平直跺脚,父亲才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你回来干什么,不是说了,预习了功课,要上北大的吗?”“爹,现在全中国,还有哪个学生安心读书?都跑出来拯救山东了!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啊!“五四运动在改变了中国的格局的同时,也改变了忘忧茶庄的人际关系格局。在北京推动杭州的日子里,杭家也不可能不是嘉平推动嘉和。在西湖一轮明月如期升空的初夏,明月下的内容,完全改变了。兄长是瘦削的,长眼睛,微妙深奥的眼神,静静地坐在石凳上,总有一副迷茫的神色。弟却是高大的。骨架宽广,浓眉大眼,灵动活跃,顾盼飞神。弟在不停地说,在宣传,在鼓动,在做新文化运动不自觉的播种机。在将来岁月中,他也是这样不停授教于人的。他布道,他呼吁,他呐喊,直至死亡。而另一类人倾听,欢呼,举手,赞同或反对,那里面必有他的兄长。“看过《城报》吗?”“看过。英国人在上海办的。““看过那上面介绍的飞机吗?”凶“看过,炸了故宫。”“往故宫投的炸弹,我都亲耳听到了声音,那天我正在北海。”“这个杭州知道,轰动全国的特大新闻。”“那么列宁呢?”“你是说俄国的过激党?有杀人放火的照片,列宁看上去很“我不相信。凡事自己不去做不去看,我就不相信。““你想去俄国?”“想。你呢?”“我想去所有的地方!”“豁!真胆大。”“我跟你们去!”一个女孩子的声音。是嘉草,她给两个哥哥送点心来。“你晓得我们要到哪里去啊?”哥哥们笑了起来。“你们到哪里,我就到哪里。”“你还是刺你的绣吧?”嘉平说,“我们把天下改造好了,享受。”“那得多少年?”你来嘉平叫了起来:“什么多少年,谁等得了多少年?到你出嫁有多少年?“嘉草伸出素手去打二哥:“二哥坏,二哥坏!”“坏什么,到你出嫁,社会保证很好了。你一定很幸福了。大哥你说是不是?”“肯定是。”大哥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肯定了这个连他自己也没好好想过的预言,转过脸又问:“你们读《新青年》吗?”“怎么不读,最要紧的文章。”“那你见过陈独秀吗?”“怎么没见过?陈独秀、李大到、蔡元培,还有胡适之,我统统见过。有时是他们来找赵先生,有时是赵先生带了我去找他们。“当哥哥的再一次沉默了,一会儿惊喜大于惊惶,一会儿惊惶大于惊喜。他第一次发现,他在精神上和知识上的大哥地位,已经切切实实地让给了阔别数年的大弟。他心里难免有些醋意,但他生来的宽和与心灵自觉趋向高尚的品格,又使他对他的这位异母兄弟由衷的敬佩和折服。他想,我要怎么样才能与嘉平共同拥有这个世界呢?首先是要打开眼界,要跑出西湖这个小小的弹丸之地,要到广大的空间去,呐喊!疯狂!求得自由和科学!还要和嘉平一样,结识许多伟大的名人——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李大宅小…··他想起了这位大学者,手里一直拿着的那把斧头用力往地上一跺,斧柄颤颤的,斧口就插入了泥地。然后,他叉着一只手,另一只手比划着,背诵道:“大实在的瀑流,永远由无始的实在向无终的实在奔流。吾人的'我',吾人的生命,也永远合所有生活上的潮流,随着大实在的奔流,以为扩大,以为继续,以为进转,以为发展。故实在即动力,生命即流转。”当弟弟的一把扑过去抱住大哥的双肩,使劲摇晃着,大声喊道:“从现在青春之我,扑杀过去青春之我;促今日青春之我,禅让明日青春之我。”他们便同时放声大笑,像是接上了接头暗号似的。因为他们立刻明白,他们不仅是手足,还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了。接着,嘉平二话不说,便问:“咱们家上门板了吗?”嘉和知道大弟的意思是茶庄参加罢市。他撤撇嘴,说:“茶庄现在是摄着在当大伙计。他死活不肯关门罢市,说咱们家的茶是正宗国货,现在春茶刚刚下来,就要罢市,岂非蚀耗了。他这样讲了,爹和妈就没再说话。““那你呢?”嘉平便盛气凌人起来,“你就不能告诉他们,山东都要被他们日本佬吃去了,我们还心疼这一点点的春茶?”“我是说了,“嘉和连忙分辩:“他们不听。他们说,劝用国货,反对日货,我们最欢迎。但茶是正宗国货,日本人的茶,我们吃不到我们也不要吃的。不过中国人自己的茶,中国人要吃,中国人为什么不卖呢?”嘉平便气得直拿自己右手掌心抵挡左手拳头,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同胞速醒,全中国都闹得天翻地覆了。少吃几口春茶,又算得了什么?杭州人就晓得吃吃吃,怪不得吃成了一个亡国之都。“杭嘉平坐在院落里灯光斜射到的亮处,他手舞足蹈口若悬河,倒映在地下的影子又大又黑。巨大的天外的思想武装了他,使他成为了一个别人眼中的巨人。现在,所有的人都对他另眼相待了。绿爱多么想抱住她亲爱的儿子,像从前孩子小的时候那样,紧紧地抱住他,像抓命根子一样地抓住他,再也不松手。听说儿子暂时不去北京,她心里多么喜悦。可是儿子不让这种喜悦保留得稍微长一些,儿子非要母亲上门板罢市。“我们卖的是中国货啊!不是说,世上所喝之茶,均为中国所产吗?不上门板就不行吗?““不行!”儿子坚定地说。“你对你爹说去!”绿爱不想让儿子在她这里绝望,便把天醉推了出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嘉平走进花木深房,就那么开门见山义正词严地对父亲说,而父亲也当仁不让地回击说:“你的意思,是说国家现在眼看着要亡.而我这个匹夫却不愿意尽责惯?”这未免尖利的话,使三年未见父亲的嘉平一时噎住了话头。在他心目中那个神经过敏、心慈手软、性格懦弱的父亲,突然消失了。大哥嘉和连忙打圆场:“大弟的意思是说,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已是眼下的大势。”杭天醉推开椅子,扔了毛笔,在房间里背着手走了几圈,才说:“我知道你们要跟我说什么,你们要罢市,要上门板,是不是?你爹我也是中国人,我不心疼钱。我甩手掌柜一个,辛苦的是你妈和你撮着伯,他们都不心疼钱,我心疼什么?“他有些生气了,说:“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杭天醉抽掉的大烟钱,就可以再盖一幢忘忧茶庄了。你们把我看成了什么人!”杭天醉这几年连话都少说,突然发作,说了那么一串,叫嘉和心里不安,就不再回嘴。但嘉平却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且跟赵寄客这几年也学得伶牙俐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什么也不怕的。刚才被父亲几句话怔住,现在缓过劲来了,便宣告:“听其言观其行,我一路南下,所到之处,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已成风气,为什么到了杭州,连我们这么大的茶庄都不罢市呢?难道因为日本的茶叶没有侵犯我们茶庄的利益,我们就不用关心其他行业的命运了吗?如此推理,日本人要的是山东,与我们浙江又有何干,让他们割去,不就了事了吗?“这下,轮到父亲要不认识这个三年不见的二儿子了。他还依稀记得,当年是大儿子递的绳子,二儿子按脚,赵寄客把他绑在床上,才戒的大烟的,儿子不简单。儿子不能小看,儿子迟早是要爬到老子头上去的啊。他想了想,心平了下去,说:“你们跟我来。”开茶庄的甩手掌柜父亲,此刻便带着两个热血沸腾的儿子,走出他的书房,穿过院子,进入夹巷,又进入后花园。花园有一小侧门,门打开便是忘忧楼府的右侧山墙,此刻,沿着山墙,尚有一辆辆黄包车接着挨着排着队,沿着黄包车向前,左转弯,依旧是车,一直往前,直到茶庄大门口旁停下。杭天醉说。”看见了吗?”儿子们答:“看见了。”杭天醉说:“都是干什么的?”儿子们答:“是到我家茶庄排队买春茶的。”杭天醉说:“我好意思关门吗?”嘉和张了张嘴,有些不好回答,便不吭声了。嘉平却奇怪地反问父亲:“为什么不好意思关门——是喝春茶要紧还是还我青岛要紧?”父亲终于不耐烦,咆哮了起来:“你跟他们说这些大道理去!看你说不说得通!不要以为天下都是你们这批人在喷血,我也是过来人。你游你的行,他喝他的茶,老百姓永远是一样的。吃饭、睡觉、喝茶,样样少不了。不要鸡蛋乱碰青石板,不相信现开销!““现开销就现开销!”嘉平一点都不买爹的帐,腾腾地几步就跑了上去。大哥嘉和看了一眼爹,便顾不着他了,也匆匆地跟了上去。嘉平这个初生的牛犊,一个箭步就跨上了茶庄门口停着的一辆黄包车上。他总算有了个机会,可以和北大的那些学生一样,大声疾呼了。所有那些正耐心排队,准备品尝龙井新茶的市民们,都被一个穿黑色学生装戴学生帽、脖子上挂一条格子围巾的年轻人的一声振臂高呼,叫得个顶头呆。只见他呼啸一声,黄包车旁边一个穿长衫的瘦削小伙子就跟着应和一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罢市罢工,抵制日货!”“罢市罢工,抵制日货!”两个人,此起彼伏地喊了一阵,市民们倒也不再觉得突兀了。因为这一向,学生们在拱高桥、武林门、湖滨等地四处发表演说,又有“劝用国货会“和“日货检查会“在街上走动。市民们也是爱国的,每日在看报纸,晓得有人在卖国,大家要声讨。所以,口号喊到后来,便也有人跟着举手了。嘉平站在黄包车上,见来来去去那么多人盯着他看,自我感觉就好极了。他放开喉咙,便开了讲:“同胞们,各位已经晓得,山东省的主要港口和1897年以来德国的海军基地青岛,已经被卖国政府答应了移交给日本,而且法国、英国和日本之间也已经对此作了秘密协定。眼看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土地,却要由人家拿把刀来,想割哪一块,就割哪一块,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政府不但不为老百姓说话,不但不敢保护自己的疆土,还要和日本人秘密照会,私下里割了肉送了上去,我们中国人活得还像个中国人吗?同胞们,同胞们,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说着说着,嘉平血气冲头,声泪俱下,在下面当听众的嘉和,也不由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他本是个内秀的不好张扬的少年,此时却忘乎所以地步着大弟的后尘,一个箭步也挤上这临时的演讲台,大声道:“同胞们,学生读书,工人做工,商人买卖,这原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三前摘翠,春来品茗,也是我们杭州人古往今来的习俗。可是事到如今,忘忧茶庄只好以大失小,罢市而声援青岛,以尽匹夫之责了。敬请各位父老乡亲谅解。民一日无茶可,一日无祖国则不可!”听了这半天,排队买卖的人方知,原来是要关门,不让他们进货了。大多数人倒还是晓得国难当头新茶吃不吃小事一桩的,但也有人不服,说:“你们这两个潮潮鸭儿是谁,倒还来作忘忧茶庄的主!”两个小伙子却已经七手八脚地关了大门上大锁了。又有人说:“不知道啊,这是杭老板的两个少爷啊!”人家便吐舌头:“这户人家了不得,有这样两个呼风唤雨的宝贝儿子!”那被关在里头的撮着从后门出来进夹巷,再进绿爱的小院,对着太太就喊:“不好了,两位少爷把茶庄门关了,说是要罢市呢!”绿爱一听,头就嗡了一下,首先便想到,天醉不知会怎么样。急急忙忙地朝天醉的书房赶,婉罗却说朝后门去了,再寻声问去,果然见那杭天醉,站在山墙折角,斜着身子,拿一把舒莲记扇子这着阳光。绿爱再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远远的茶庄门口,杭天醉的那两个无法无天的宝贝儿子,还在黄包车上上蹿下跳,一声声地叫着同胞们呢。绿爱是个性急的人,一个箭步便要冲上去,被天醉拉住了,说:“随他们去吧,迟早的事情。”绿爱生气得很,直骂自己生的那一个:“一回来就惹事,要罢市我们自己不会罢,要他当什么出头椽子?”“你不用骂嘉平,嘉和是孤掌难鸣,他早就想这么干了。”“这两个人碰在一道,就野了心肝。”绿爱无可奈何地说,“那么些新茶都订好了的,怎么办?卖不出去,就变陈了,可惜!”杭天醉依旧若有所思地望着他那两个儿子,说:“中国都可惜不过来,还可惜这点茶?”“那你怎么……”杭天醉淡淡地瞥了妻子一眼,说:“可惜的是你白辛苦啊。”绿爱一怔,眼圈便红了。那边茶庄门口,杭氏两兄弟同胞长同胞短地叫了一阵,同胞们见茶不能买了,便通通散了去,唯有一个白衣黑裙的短发少女站在这两兄弟面前,笑着不走。嘉平挥挥手说:“你笑也没用,反正我们是不卖茶了。” “我已经买了。”少女指指她怀中那个布拎包,“我是最后一个。”“那你怎么还不走?”嘉和站在黄包车上惊奇地问。“你们说呢?”少女笑着,反问他。这位小姐倒是落落大方,没有一般杭州市井里巷中人的扭。泥作态。两兄弟有些愕然地盯着姑娘,不知他们有什么地方牵连着了她,使她站着不肯走开。“你们不下来,我怎么走哇。”少女终于又笑着点破他们。两兄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权当演讲台的黄包车,乃是小姐她代步的“油壁车“哇。两兄弟立刻就从黄包车上跳了下来,口里连说着对不起对不起,少女说:“什么对不起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刚才不是你说的吗?我们女子蚕桑学校,也参加游行的。今天是我父亲想喝春茶,要我来忘忧茶庄买那'软新'。要不然,我也说不定在哪里发传单呢。”两兄弟一见来了个女同党,便分外热情,也不管男女授受亲不亲的,三个人站在路口就开了讲。女孩子是个读书人,说话便大气得很,问:“你们参加烧日货吗?今天下午在城站,新市场上。”“怎么不参加卢嘉和素来不敢和女人说话,见有大弟在,便有了胆量,热情洋溢地说:“我们学校还做了木笼,谁还敢私藏日货,就抓去游街!”简直就跟为了印证嘉和的话一样,一阵口号锣声之后,从官巷口就拖来了一只装有四个轮子的木笼,笼子里果然站了一个人,那人戴着瓜皮帽,头发蓬乱,又闹着眼睛,也看不清楚面目。一群学生们围在周围,大喊大叫着,周围又跟着一群看热闹的市民。那女学生说:“看,游街的过来了。”“是我们学校的。”嘉和兴奋地说。但那笼子也是行进得奇怪,一会儿停,一会儿进,还有个小孩哭哭啼啼的声音。再定睛一看,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子,哭哭啼啼地倒走着,面对着那木笼子哭着:“干爹啊,干爹啊,干爹你可别死啊……”那干爹睁开了眼睛,阴沉、仇恨、无奈、疲倦和耻辱,杭天醉已经转过身要回家,却用眼睛的余光撞到了这宿怨的枪口下。吴升!他的心不由地悸动起来。那群学生见着了嘉和兄弟,便高兴地大叫,七嘴八舌地说:“你看这个不要脸的昌升布店老板,把日本人的布换上中国标签,还敢放到外面来骗国人买,被我们当场抓住了,又想赖帐,不老实,就抓来游街!”嘉平狠狠瞪了一眼吴升:“游得好。这个人,一肚子坏水,早就该那么游一游,煞煞他的威风了。“嘉和一言不发,瞥了吴升一眼头便别开了。他厌恶这个人,又害怕见到这个人,哪怕他已经关在笼子里,他也不愿见到他。吴升那双已经变得老奸巨猾的眼睛,被千万道皱折过早地包围了起来,像是千万道栅栏锁住了目光。人们只看到他浑饨的眼珠,扫过嘉平,嘉和,最后扫到他哭哭啼啼的干儿子嘉乔身上。 “把眼泪擦了!”他说。嘉乔听到干爹的话,像接了圣旨似的,倒地收回泪水,挥着小拳头,对嘉和他们叫道:“把我爹放了,你们这些坏货!”“嘉乔!”嘉平有些惊愕地叫道,他还认得出这个弟弟,但嘉乔三年不见嘉平,却已经不认识了。他此时不顾一切地冲了上来,一头撞在嘉和身上:“把我爹放了!你这个坏货大哥!“嘉平来了气,一把拉开了嘉乔叫道:“你还长不长心肝?谁是你爹!是他还是他!“他指了指天醉,又指指笼里的吴升:“你晓不晓得,他卖日本货,要当卖国贼,你认贼作父,就是小贼!”嘉乔是个暴虐的孩子,听到有人竟敢说他小贼,一把冲上去,就咬嘉平,气得嘉平反手给他一个耳光。孩子到底小,一巴掌打借了,嘉和连忙拉开了嘉乔,说:“二弟,你不认识了,这是北京回来的二哥,你怎么敢咬他?”嘉乔气得一脸泪水,鼻翼一张一张地,看着笼里的吴升,叫了一声干爹,就趴在笼子上哭开了。周围那些学生子,哪里弄得清他们家里那层复杂关系,大眼瞪小眼地看着,有人便问:“还游不游?”嘉平立刻说:“游,怎么不游?杀一做百,叫杭州人看看,卖日本货的下场!”那少女小心翼翼地问:“这孩子,是你家的弟弟吗?”嘉平生气地挥挥被嘉乔咬伤的手:“谁认贼作父,谁就不是我们杭家的人!”“哪个要做你们抗家的人?我不姓杭了,我又不住在杭家!”嘉乔哭着哭着,竟然这么来一句。“你不姓杭,你想姓什么?你想跟这个贼,姓吴吗?“嘉平又要暴跳如雷嘉乔却大叫:“姓吴,就姓吴好了!哪个要姓杭!姓杭的没一个好东西,我最好姓杭的一家门死掉!“那边杭天醉正端着他那只曼生壶走来,恰恰听到这句话,手一抖,壶嘴里就抖出了水。吴升看到了茶壶,却立刻就大声呻吟,说着:“水啊,我渴死了,阿乔啊,你快给我喝水啊,阿乔你救救我啊……”二
  升 壶他 吴 把嘉乔泪眼婆婆,一下子就看到他亲爹手里的那把茶壶话不说,跑上去,一把守了过来,就跟起脚爬上车喂吴升喝着喝着,眼泪就下来。嘉乔喂完了下来,也是二话不说一把塞进杭天醉的手里。游街的木笼子又开始往前移动了,嘉和没有跟上去,他被他二弟的行动惊愕震撼了。那少女也没有跟上去,她小心翼翼地指着那个喊口号的身影,问:“他也是杭家人吗?”嘉和看看她,有些茫然地点点头。少女上了黄包车,沉思地说:“奇怪,杭家人也不一样。”杭氏父子和绿爱,都怔怔地站着,很久很久,绿爱才叹了一声:“作孽啊!”“是我作孽,我给儿女作孽了,报应要来了。”杭天醉盯着嘉和,说道。坐在黄包车上的少女,把她那双弯弯的笑眼睁大了,盯着这奇怪的一家人。然后,才若有所思地被车缓缓地载走。黄包车的车棚,用布幌子遮了起来,从后面望去,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方“字。看来,这便是一位出身在殷实人家的五四新女性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
莫言《良心作证》
作者:莫言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0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
莫言《酒国》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一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搭乘一辆拉煤的解放牌卡车到市郊的罗山煤矿进行一项特别调查。沿途,由于激烈思索,脑袋膨胀,那顶本来晃晃荡荡的五十八号咖啡色鸭舌帽竟紧紧地箍住了头颅。他很不舒服,把帽子揪下来,看到帽圈上沾着透亮的汗珠,嗅到帽子里散出来的热烘烘的油腻气味里混合着另外一种生冷气味。这气味很陌生,使他轻微恶心。他抬起手,捏住了喉头。临近煤矿时,黑色的路面坑坑洼洼,疾驰的卡车不得不把速度放慢。 [点击阅读]
被禁止的爱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我初识丛昌岷博士是在仁心医院开设心理诊所的头一年。心理诊所顾名思义就是治疗人们的“心病”的地方,它不像医院的精神科那样,用传统的处方开药的方式来治疗,而是用谈话交流、认知的改变,或者梦分析、催眠、音乐、以及艺术的表现,甚至生物反馈等技术来进行,达到不药而愈的效果。 [点击阅读]
许地山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 [点击阅读]
谈美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 [点击阅读]
跟谁较劲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0
摘要: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家人、爱情、理想、报仇、还债、真相、过好日子、繁衍后代、证明什么、轰轰烈烈地死去……这些都是后天赋予人不同的价值观而让他们去这么想的。活着本身可以什么都不为了,因为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在活着了。活着是件被动的事儿。人不是为了什么,才活着的,而是发现自己活着,才去想是不是得为点儿什么活着。 [点击阅读]
身边的江湖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两年前,在大理,他开辆老富康来接我们,说“走,野哥带你看江湖”。他平头,夹克,脚有些八字,背着手走在前头,手里捞一把钥匙。我对龙炜说:“你看他一半像警察,一半像土匪。”他听见了,回身哈哈一笑。院子在苍山上,一进大门,满院子的三角梅无人管,长得疯野。树下拴的是不知谁家寄养的狗,也不起身,两相一望,四下无言。他常年漫游,偶尔回来住。偌大的房子空空荡荡,只有一排旧椅子,沿墙放着,灶清锅冷,有废墟之感。 [点击阅读]
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witthlove,intheair送给之前陪我一起傻的你这是一个关于爱旅行成长的故事兔子安东尼失恋了于是他踏上了旅程寻找一棵开满鲜花的树旅行中他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对人生和爱也有了新的体会Chapter1很久之前onceIwas安东尼温柔又骄傲懒散又认真关于人生他有很多疑问和感想可是又不觉得要着急解答ItmakesmethinkofaperiodinmylifewhenIwasyounyandst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