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清洁女工之死 - 第二十六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确实不明白,波洛先生,你怎么会怀疑到罗宾-厄普沃德。”
  波洛洋洋自得地看了看都转到他这一边的面庞。
  他总是乐于解惑。
  “我本来很早就应该怀疑到他。那个线索,一个如此简单的线索就是那天鸡尾酒会上萨默海斯太太说的一句话。她对罗宾-厄普沃德说:‘我不喜欢被人收养,你呢?’这就是说明问题的两个字。你呢?其意思是——其意思只能是——厄普沃德太太不是罗宾的亲生母亲。
  “厄普沃德太太本人焦虑得近乎病态,不想让任何人知道罗宾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关于聪明的年轻人依靠年老女人生活的下流传闻,她可能听说过太多了。而确实知道的人没有几个——只有她最初遇到罗宾时戏剧圈里的很少几个人知道此事。在这个国家里,她来往密切的朋友屈指可数,因为她在国外生活过很长的时间。于是,她选定离她家乡约克郡十分遥远的这个村庄定居。即使遇到她旧时的朋友时,如果他们以为这个罗宾正是他们从小认识的那同一个人,她也不向他们挑明这种猜测。
  “但是,从最初,在拉伯纳姆斯院里那些家庭细节上,有些情况使我感到很不自然。罗宾对厄普沃德太太的态度既不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也不像一个全心全意的儿子。那是一个受保护人对保护人的态度。他叫老妈妈那种口吻相当富有戏剧意味,像称呼一位财神似的。厄普沃德太太呢,尽管她明显地喜欢罗宾,然而,还是无意识中像对自己花钱买来的奖品那样待他。
  “这就是罗宾-厄普沃德,用‘老妈妈财神’的钱袋做他冒险投机的后盾,舒舒服服地生活着。后来,在他安稳的世界里,麦金蒂太太出现了,她认出了他保存在抽屉里的那张照片——那张背面写着‘我的妈妈’的照片。他曾经告诉厄普沃德太太说他的母亲是一位有才华的年轻芭蕾舞演员,她死于肺病!麦金蒂太太当然认为那张照片是厄普沃德太太年轻时留下的,因为她顺理成章地猜想厄普沃德就是罗宾的亲生母亲。我不认为麦金蒂太太头脑中真正产生过讹诈的念头,但是,她也许确实希望得到一份‘好看的小礼物’作为她守口如瓶的奖赏,否则,这种往事对于像厄普沃德太太这样‘骄傲的’女人将不会感到愉快。

  “但是罗宾一刻也没有放松。他暗自偷去了那把敲糖斧头。萨默海斯太太曾经戏称那是一件杀人用的绝好的凶器。第二天晚上,在他去电台播音的途中,他停车来到麦金蒂太太的屋子里。她毫无戒心地将他领进客厅,他杀死了她。他知道她放钱的地方——布罗德欣尼每个人好像都知道——他伪造了入室偷窃现场,将钱藏到了屋子外面。本特利受到怀疑,被捕入狱。目前为止,对聪明的罗宾-厄普沃德来说,万无一失。
  “可是后来,我突然亮出了四张照片,厄普沃德太太认出了伊娃-凯恩那一张和罗宾的女芭蕾舞演员母亲一模一样!她需要一点时间把事情想清楚。这里面涉嫌谋杀。罗宾难道可能——不,她拒绝相信。
  “她最终会采取什么行动,我无从知道,但是罗宾可不冒险。他精心安排了整个场面的前前后后。趁珍妮特放假外出和奥里弗夫人去看戏,打电话约人,把卡彭特夫人手提包里偷来的口红抹在咖啡杯上,他甚至还买了一瓶她用的那种名贵香水。整个过程都是精心策划的,当奥里弗夫人在车里等他的时候,他两次返回屋里。谋杀只是转瞬之间的事情。之后,只需要按原来的意图将现场迅速摆成我们看到的样子即可。由于厄普沃德太太的死亡,根据她的遗嘱条款,他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而且谁也不会怀疑到他,因为好像可以相当肯定是一个女人制造的那起谋杀案。既然有三个女人当晚去过那所房子,其中一人几乎肯定会受到怀疑。事实也的确如此。

  “但是罗宾像所有的罪犯一样粗心大意且过分自信。他不仅在房间里保留了一本有他原名的书,而且,为了自己的目的,他还保留了那张致命的照片。如果将照片销毁,他会安全得多,可是他相信在适当的时候,他可以用照片嫁祸于人。
  “他在当时很可能想到了萨默海斯太太。那也许是他搬出去住进‘长草地’旅馆的原因。不管怎么,敲糖斧头是她的,而且他知道,萨默海斯太太是个被人收养长大的孩子,要证明她不是伊娃-凯恩的女儿可能会觉得很难。
  “然而,当迪尔德丽-亨德森承认到过案发现场时,他又想到将照片放到她的东西中间。他爬上园丁留在窗下的梯子试图达到此目的。但是韦瑟比太太神经紧张,一定坚持将所有的窗户都封严锁死。这样,罗宾就没有使他的意图得逞。他直接回到这里,将照片放在了一个抽屉里,非常不幸,我不一会儿就找到了它。
  “因此,我知道那张照片是被故意放进去的,而且我知道是谁放的——是这所房子惟一有可能这么做的人——即正在我头顶上忙着打字的那个人。
  “由于从那所宅院里搜出的那本书的扉页上写着伊夫林-霍普的名字,那么,伊夫林-霍普肯定要么是厄普沃德太太——要么是罗宾-厄普沃德……
  “伊夫林这个名字曾把我引向误区——我曾经把它和卡彭特夫人联系在一起,因为她的名字叫伊娃。但是,伊夫林既可以是一个女人的名字,也可以作为男人的名字。
  “我想起了奥里弗夫人对我讲的关于在卡伦奎那么小剧院里的谈话。那个对她说话的年轻演员正是我想要找到以证实我推断的人——我的推断即罗宾不是厄普沃德太太的亲生儿子。根据他说那些事的口气来看,好像清楚地说明他知道事实真相。他谈到厄普沃德太太曾经果断地甩掉了一个在身世问题上欺骗过她的年轻人的事情也很有启发。

  “事实上,我本来应该更早地觉察到整个阴谋。我被一个严重错误引入迷途。我相信有人故意用力推我,试图将我推倒在铁道轨上——而且那个推我的人正是谋害麦金蒂太太的凶手。而现在证实,布罗德欣尼居民中当时惟一不可能在基尔切斯特火车站的人就是罗宾-厄普沃德。”
  约翰尼-萨默海斯突然发出了格格的笑声:
  “很可能是一个挎筐子的老妇人吧。她们确实爱撞人。”
  波洛说:
  “事实上,罗宾-厄普沃德太自负了,他根本不可能害怕我。这是杀人凶手的一个特征。也许算是运气吧。因为这种情况很少能找到证据。”
  奥里弗夫人坐不住了。
  “你的意思是说,”她不相信地提出质疑,“罗宾杀害他母亲的时候,我正坐在外面的车子里,而我竟然一点儿都不知道?不会有作案的时间!”
  “啊,有的,会有的。人们的时间意识通常错误得荒谬可笑。注意一下一出戏多么快就会重演。这都是精心预谋的结果。”
  “真是一出好戏。”奥里弗夫人干巴巴地低声喃喃道。
  “是的,这是一出精彩至极出类拔萃的谋杀,富有戏剧效果。从策划到执行都天衣无缝。”
  “而我当时就坐在那辆车里——竟然一点儿感觉都没有!”
  “恐怕是,”波洛低语道,“你那女人的直觉那天放假休息了吧……”清节女工之死-第二十七章清洁女工之死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