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 第一部分 司马迁的孤独人生(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司马迁的孤独人生(1)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无数的文人墨客、贤人圣者,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自己的大名镌刻于中国古典文化的长卷之上。其中,西汉司马迁绝对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自古文章憎命达,这句话也应在了司马迁身上。中年司马迁曾遭受宫刑,此后,他满身的光辉化为了彻骨的心寒,只在孤独、寂寞中挥洒自己的才情,为后世留下了皇皇巨著《史记》。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公元前145年生于龙门山下(今陕西省韩城县),卒于公元前87年,他的一生,大约和汉武帝相始终。司马迁的家族世代掌管太史的官职,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朝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但是,司马迁和他的父亲都以此为荣,在他们的心目中,修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司马迁幼年时聪明、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古文,后来,又跟着大儒董仲舒、孔安国学习《公羊春秋》和《古文尚书》。为了搜集史料和开阔眼界,二十岁那年,司马迁开始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长沙,在汨罗江边凭吊过爱国诗人屈原;他到过曲阜,考察过孔子讲学的遗址;他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情况……通过对众多历史遗迹的实地调查,司马迁不仅开阔了视野、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也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这些都为他后来著《史记》打下了基础。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了父亲司马谈的职位,当上了太史令。这份工作让他可以从皇家藏书馆中阅读到很多外面看不到的书籍和重要资料。所以,尽管当时的藏书杂乱无序,甚至连一个可以查考的目录也没有,司马迁还是几年如一日费尽心血地整理史料。与此同时,司马迁还作为汉武帝的侍从官,跟随汉武帝巡行各地,还奉命到巴、蜀、昆明一带视察。司马谈在世时曾打算编写一部通史,但还没有开始写就死去了,临死前,他嘱托司马迁一定要写出一部规模空前的历史巨作。司马迁一直记得父亲的遗志,在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大约在公元前104年,司马迁正式动手写他的伟大著作——《史记》。此时的汉朝,正值汉武帝在位时期,这是整个汉朝的巅峰时期,经过前几朝的积蓄力量之后,汉朝终于有实力和匈奴正面交锋。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汉朝也在进行对匈奴的反击战争。公元前99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后世称为李陵事件——这是司马迁一生的转折点。在那一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李广利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自己逃了回来。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也奉命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山,准备与其他几路大军会合,合兵攻打匈奴。后来,李陵孤军深入浚稽山,被匈奴单于率领八万骑兵团团围住。李陵本人英勇善战、箭法超群,手下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死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但是,汉朝军队深陷重围,孤立无援,而匈奴兵却越来越多,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汉军虽然斩杀了一万多匈奴兵,但终因寡不敌众,除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外,其余全部被杀,李陵本人也不幸被俘。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传到长安后,震动了朝廷。汉武帝听说李陵投降,愤怒万分,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儿都下了监狱,并且召集大臣商讨李陵的罪行。尽管满朝文武官员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但看到汉武帝龙颜大怒,他们便见风使舵,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群起指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当问到司马迁时,耿介正直的他说了如下这番话:“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又深入到敌人的腹地,以五千步兵抵抗几万敌人,还斩杀了一万多敌军。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自古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这一段话,应该被历史永远铭记。在此之前,李陵和司马迁并没有见过面,只是相互敬佩罢了。然而,在满朝文武群起指责李陵之时,司马迁却为他说了一番公道话。但是,司马迁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没有哪个皇帝愿意看到有人跟他唱反调。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是为李陵辩护,而贬低战败而归的李广利,这显然是他所不愿意听到的,因为李广利是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于是,汉武帝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交给廷尉审问。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受尽了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但是,他始终不屈服,不认罪。不久,有传闻说李陵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下令处死了李陵全家老小,司马迁被判死刑。但是,据汉朝的刑法,死刑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减免: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于是,他只能在腐刑和死刑上作选择。死还是生?有尊严地死去还是卑微地活下去?这个在一千多年后困扰了哈姆雷特的问题,也困扰着监狱中的司马迁。中国古代的高人志士们,在求生不能的时候,也很重视死亡的权利和方式。他们将死亡看做是一种意志和尊严的使命,倘若不能保持自己的信念和意志活下去,不如选择死亡——就像乌江自刎的项羽。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生凉薄
作者:佚名
章节:86 人气:2
摘要:1.轮回从来不相信有,所以睁开眼睛的琪安,对着满天血雨,只觉得是荒唐一梦。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发生的,不过是眨眼的瞬间,却换了个世界。固执的闭上眼睛,却干涩无泪。上天真是待她不薄,连死亡都要安排得这般曲折。前世,父母离异,各组家庭,只有她,是多余的。别人都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她只能低着头,任风吹干脸上早已凝结的泪;从来没觉得委屈,只是遗憾她成为了父母的拖累。 [点击阅读]
重生之夏日倾情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夏曦茫然的走在大街上,她只觉得眼前的这一切明明那么熟悉,可是却陌生的让她感到害怕和颤栗。10月的天,路上的行人多还是短袖打扮,可夏曦只觉得冷,她伸出双手试图环抱住自己,可是触眼所及的这双白皙纤细毫无瑕疵,缀着漂亮甲绘的手陌生的让她简直想尖叫。 [点击阅读]
炒股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5
摘要:股市给那些缺乏经济基础的人带来了以小钱赚大钱的机会。对那些才高志大者来说,股市简直就是一块经济福地。然而这个“有经验的人获得很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很多经验”的地方杀机四伏,偶有斩获虽然不难,要频频得手并非易事,而以此为生则更是对自我和人性的挑战。 [点击阅读]
只有医生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编辑推荐张羽: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上市之前,网络上已聚集了超高人气和口碑!六百本试读本发出后,更受到各界知名人士大量的赞誉!“哪怕你是个知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了解程度也可能不到5%”如果你阅读的是惊涛骇浪,读完后也请放慢呼吸……你要知道一些只有医生知道的……--冯唐(作家)作为一名求知欲“过度”的妈妈, [点击阅读]
30岁前别结婚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4
摘要:序言剩女: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中国教育部,2007生活中万事皆有定时。我拥有了梦寐以求的事业,我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丈夫,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孩子们。我是38岁结的婚。而我之所有能够拥有这一切,都得益于我的晚婚。我亲爱的父母一度因为我这个“剩女”而忧心忡忡。 [点击阅读]
你可以看透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3
摘要: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作者:[美]大卫·李柏曼【内容简介】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书中的技术被广泛使用在美国FBI、海军部、全球500强企业以及至少25个国家的政府和公司。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能够迅速准确的清楚对方的心理,看透对方的本意,必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一个无意识的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能反映出深藏不漏的本意。 [点击阅读]
他与月光为邻
作者:佚名
章节:148 人气:2
摘要:第一卷他从心上来第1章他的来意淡薄的日光,照亮了山脊。绿意葱茏的树林,折射出大片碎金般的光泽。一座寺庙静静矗立在山巅,俯瞰着不远处的城市。寺门是暗黄色的,石板路老旧而干净,院子里还种了些花草。时间尚早,一眼望去,清净无人。谢槿知穿着薄薄的春装外套,黑色长裤下是双运动鞋,一路走上来十分轻快。她掏十块钱买了张门票,跨进寺门。抬头就见层迭洁白的阶梯,以及上方的大雄宝殿。她在心中轻轻叹了口气。 [点击阅读]
回到汉朝当诸侯
作者:佚名
章节:14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英雄落难时张和在大街上走着,已经饿了两天的他,再也支撑不住,就要跌倒在地。。这时,他猛然看见左手边的一家店铺,正是酒楼。饭菜的香味,如同魔鬼之手一般,在诱惑着他的步伐。他不由之主地循着香味走进了这家酒家。店小二见有客人上门,自然热情地前来招呼着:“客官里边请、要吃点什么?我这的大厨手艺不错!南菜北肴都会做些。”小二领着张和来到一张桌子前,一面介绍道。“来碗面吧,再来两道小菜。 [点击阅读]
柜中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窃丹从现如今往上推算,距今天一千一百八十三年前,天下正是大唐宝历二年,当朝的皇帝自然姓李,单名一个湛字,是为唐敬宗。这一年,这位皇帝恰满十六岁,正值青春年少,人也生得精神漂亮。据大明宫的老宫女说,当她们的陛下在大明宫别殿里呱呱坠地时,六月的火烧云正一望无际,太液池的白鹤竟一起飞上云霄,翩翩展翅环绕住整座宫殿,悠扬的鹤唳声就连太极宫都能听见。 [点击阅读]
虎妈战歌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耶鲁教授育儿经第一部分第1节:译者序(1)本书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母亲、两个女儿和两条狗。伴随着钢琴激越的音符和小提琴悠扬的旋律,她们又是怎样荣登卡内基音乐圣殿,演绎莫扎特和门德尔松的经典之作。你或许以为,这个故事想告诉读者—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中国父母比西方父母更优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