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少年,你懂的! - 从补差班到清华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从补差班到清华园
  文>赵薇莎
  >作者介绍
  赵薇莎,2012年毕业于西工大附中。现就读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在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考试中,获得播音主持第一名,并获得60分加分。
  《少年,你懂的!》:从补差班到清华园
  所有不被珍视的人生都应该高傲的绝版。——简媜
  写在前面
  开始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希望很多人可以继续远行,我们都在路上,不管遇到什么,面临什么,作出什么样的抉择,都不应该放弃,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上帝会在不久的将来送你什么样的礼物,因为你是特殊的,不管对你自己还是对别人。
  一直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资格去写一些所谓的经验录,但是我希望我这些经历可以鼓励一些人,或者可以让一些人有些许收获。我不是所谓的成功者,我只是一个幸运者。
  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
  一直很喜欢《双城记》的开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的高中生活亦是这样。虽然冠上“时代”二字为它做注脚有几分不恰当,但是对于我而言,短短的学习时光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人生过程中的“时代”。
  顶着“优等生”的光环来到高中,15岁的年纪,叛逆期悄然而至,上课睡觉、不交作业、公开顶撞老师……我从入校的第4名跌落至500多名,我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补差生”。很多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觉得不解,觉得疑惑。是啊,那时的我连自己都不能看透自己,就像是被一种惯性的排斥感和厌恶感支配的愤怒青年,那时的日记里流露出的只有阴霾和挣扎。
  刚入学,作为学习委员的我自己负责记录不交作业的同学名单,半学期下来名单上出现最多的竟然是我的名字(我也成了“最诚实”的学习委员)。我曾经上课吃过泡面,我曾经下课在老师背后碎碎念,我曾经数学课上学语文,语文课上学英语,英语课上学数学……我用这种愚蠢的“个性”证明自己的不俗。
  每个周六,我坐在补差班的教室里,感觉脑袋里空荡荡的,什么都听不见,只感觉眼前的一切像是混沌的初生世界一般不停地旋转。老师从开导到斥责,再到最后的放弃,高一一年,我自我放逐,不知道下面的路该如何去走。
  不过我想我们经历过的,面对过的一切都是有缘由的,都需要被我们一点点消化,然后细细珍藏。
  高一的一年,没有认真学习课本知识的我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看书和写作中,骨子里的叛逆让自己变得十分幼稚,不屑把时间花在课堂学习的知识上(的确,我承认这种和老师的“斗争”,输的只有自己)。可是自己却保持着每周最少看4本书,现在回头看那段时光,唯一的光亮就是和书作伴时自己满足的微笑罢。也许也是因为那段经历让我最终选择了文科,也在最后帮助了我。
  至于称它为“最好”的时代,是因为它除了曾经让我单纯地享受阅读的乐趣之外,更多的是教会我成长。我第一次接触了所谓的“补差生”的世界;第一次感受了一种极其简单并且不建立在任何虚伪成分上的友谊、第一次领会到了也许在成人世界必须学会的某些生存之道。我知道了在最落魄的时候没有松开我的手的人才是我最真的朋友;我知道了想要赢得尊重就要让自己有更多的筹码;我知道了没有一个人可以是常胜将军;我知道了就算有滑铁卢可是明天的太阳还是新的;我也知道了平等地对待和真诚地赞美。

  我记得在我为一塌糊涂的成绩哭泣时同学递来的面巾纸;我记得在我为感冒流鼻涕困扰时朋友在我桌上放的感冒药;我记得在我为整节英语课都在睡觉而苦恼时闺蜜送来的英语笔记……我记得很多点滴,它们一点点温润着那个干涩得带着刺痛感的高一。
  那段泪水最多、责备最狠的日子却让我迅速成长。我知晓天分是一种恩赐,好运总有用完的时候,不要奢望上天永远只垂青你一个,也不要相信一个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明白了山外有山,所以现在更享受竞争时的自我蜕变和迸发出的热情与动力,而不是一个意义模糊的名次。
  知晓了只要噩梦醒来,明晰方向,不管起点在哪里,只要奋力跑,都会到达。
  高一,我的“最坏的时代”同时也是我的“最好的时代”。
  生活是你自己的
  高二分科,学文还是学理?似乎每个学生和每位家长都有一个习惯性的思维——差生才学文。不能否认,在某种意义上讲,学习成绩比较没有优势的学生更多地选择了文科。于是,文科班成了差生们的集中营。很多家长都不允许孩子学文,认为学文出路窄、就业难,一种社会性的观点往往成了左右我们看法的利器。可是,你一定要知道,生活是你自己的,没有人可以代替你做选择,也没有人可以代替你承担选择之后的一切后果。
  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坚持走下去。
  我选择了喜欢的文科,高三时,又选择了参加特长生考试。在一所理科优势明显的重点高中,学校更看重的是理科竞赛,而特长生,就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准备特长生考试,是我自己做的决定。距离去北京参加面试的时间仅剩1个月的时候,作为播音门外汉的我多了几分忐忑。没有老师的支持,没有学校的帮助,我一个人在特长生考试的准备之路上走得胆战心惊。还记得在赴京的路上,我敲打着车窗,我不知道我面临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我做的这个决定是对还是错。耳边回响的只有不绝于耳的质疑声:“特长生?仅有一个女生名额,怎么可能轮到你?” “有这个时间不如多看看书、多做做题。”眼前飘散不去的是老师皱着眉头的样子和对我没有任何信心的表情。
  幸好还有爸爸妈妈的支持,感谢他们,在我做决定之前为我打气,在我做决定之后一路相随。因此,我一直坚信,有幸成为众多参加清华大学电视播音特长生考试中唯一成功的女孩,爸爸妈妈给予我的不只是勇气。

  我喜欢镁光灯,喜欢话筒,喜欢镜头,喜欢舞台,所以就算有再多的质疑、再多的不解,我都不会放弃,我都要试试看。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自己的决定,因为生活是自己的,喜欢了就要对得起那份喜欢,失败了,不过就是再来一遍。
  从选择文科,到选择参加特长生考试,再到最后的专业选择,我都做着自己的决定。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我不能让别人或者是让世俗观念左右我的生命轨迹。因为真正的属于自己的生活并不是活给别人看,而是活出自己。真正的生命价值也许也不是由别人的价值体系评判,而是在逝去之时的自我审视。
  做自己的选择,做自己的决定,然后,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不要因为害怕而选择放弃,不要因为畏惧而随波逐流,上帝终会奖赏那些为自己而活的生命个体,在不经意之时,或者在最后的最后。
  人生就像马拉松
  一直喜欢这样一个比喻:人生就像马拉松。这是一个多么恰到好处的比喻和奇妙的意象。热情、耐力、冲动、怯懦、自信、退缩、坚持、放弃……这些,都是参加一次漫长的马拉松比赛不可绕开的选择题,它们同样出现在人生的赛道上。最相契的是,马拉松比赛的胜者不是最先出发而是最先到达的那个人,人生亦是如此。
  高三伊始,就拉开了自主招生的序幕。校荐名额和自主招生辅导成了课堂里讨论最多的话题,而我是我们班为数不多的没有校荐名额的学生。我们搬着自己的板凳在别的班级参加“高考辅导”,无缘自己班开展的“自主招生辅导”。似乎“裸考”成了自己的归宿,而清华北大同样成了不可企及的梦想,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明白,裸分考上清华北大的艰辛。
  大家热火朝天地投入到自主招生的浪潮中,而我似乎又成了一个古怪并且不合时宜的存在。可是最后,凭借特长面试和笔试的成绩,我最终拿到了60分加分。
  如果没有人为你留下一条路,你就自己开辟一条路。
  我承认,我的确是一个运气不错的孩子,从没有校荐名额到自己争取的60分加分,看似完成了一个所谓的“华丽转身”。可是我知道,在漫长等待中最考验人的也许就是肯定和怀疑之间的抉择,放弃和坚持之间的游离。
  记得在候场区等待的时候,即将参加面试考试的我们用聊天缓解自己内心的忐忑,一个同学无心提及自己刚刚参加完另外一所名校的面试,并且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我的心猛地一惊。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青涩新手,怎么和这些身经百战的“常胜将军”们媲美。不过转念一想,同学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很可能是把我视为真正的对手,因为人们总是喜欢在具有威慑力的对手面前展现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想罢,又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也许,乐观和积极的态度能让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我们不如将一次考试的失利视作进步的契机,将一个不太体面的成绩看成可提升的空间,将一个不合心意的排名转化为进步的动力,将一个漏洞百出的答案看作错误的暴露,因为如果这些错误要是暴露在高考之时那才是真正的灾难,越早暴露缺点,就可以越早解决。
  高三备考,不仅是智力和体力的激战,同样是心理的斗争。不如学会自我治愈,那么很多坎坷便可轻易越过。谁也不能否认挫折是青春必修的科目,坎坷是成长必缴的学费。最先起跑的并不一定是赢家,结局还未明晰,不要太早否定自己,也不要太早说“大功告成”。
  拿到加分,我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句号,这只是一个里程碑,是对自己的一个小小嘉奖。我依旧记得同学的一句话:
  “真羡慕你们这种特长生,不用学习就可以加分。”
  我突然意识到,大家对“特长生”带着多么浓重的偏见和误解。在很多人眼里“特长生”就是有特长的差生。我们用自己的特长为自己开拓一片天地,这本无可厚非,可是没有人可以否认我们同样也可以成绩优秀。我明白过多的辩解都是无用的,不如用实力来证明自己。
  我在日记里写道:“上天赐我良多,我定不负恩泽。”漫长而又短暂的复习时光,在一张张试卷和一道道习题中度过。清晨6点的苏醒,再到凌晨1点的入睡,我希望最后的努力和付出能有所收获。做了57套文综题、62套数学题、70套英语题和41套语文题。我只希望能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能力,用成绩作为最完美的回击。
  高考,高中生活的最后一役,我用自己的裸分成绩进入清华大学。所有人都怀念学生时代的原因也许就是在这里,你有付出必定有收获。
  当我看到“录取”二字之时,一下子觉得释然。从“补差班”走出的我,以一个“特长生”身份,用“高考生”的成绩,问心无愧地走进了百年高校。
  我真的是个幸运的孩子,能够有幸成为清华园的一员,能够有幸成为人文学院的一员。现在,我终于能自豪地说:“清华新百年,有我。”同时自豪地默念:“百年庠序,人文日新。”
  “不要怕,不要悔。”凝练的人生哲学,它需要我用一生去践行。
  我不是一个成功者,我只是一个幸运者。感谢过往的人和事赠与我的那些我可以参透的智慧,感谢他们和她们对我的批评、苛责甚至是呵斥。因为只有低到尘埃里,我才可以努力绽放。更感谢他们和她们的扶持,让我可以大胆地向前走。
  我知道,我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最后的最后,以一句我十分喜欢的话作结尾。
  当他赐予你荒野时,意味着,他让你成为高飞的鹰。——简媜
或许您还会喜欢:
果壳中的宇宙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相对论简史霍金爱因斯坦是如何为20世纪两个基本理论,即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是位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发现者,1879年诞生于德国的乌尔姆。次年他的全家即迁往慕尼黑。在那里他的父亲赫曼和叔父各自建立了一个小型的不很成功的电器公司。阿尔伯特并非神童,但是宣称他在学校中成绩劣等似乎又言过其实。1894年他的父亲公司倒闭,全家又迁往意大利的米兰。 [点击阅读]
水晶般透明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在盛夏竟然会有这么好的天气!蓝蓝的天透明而清澈,云彩一大块一大块那么洁白,更幸运的是竟然会有风!好凉爽!好舒服!明哓溪深深吸上一大口气,觉得自己真是幸运,第一天到新学校上课,便遇到如此好天气,看来在这个新地方她一定生活得很开心。她快乐地走向她的新学校——仁德学院。 [点击阅读]
泡妞秘籍教程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心态篇1、女人爱钱是一种人的本性,这和对你真不真心没有必然的联系,我相信坐在“奔驰”内哭的女人一定比站在天桥底下笑的女人幸福!因为我只听过“贫穷夫妻百事哀”,但没听过“富贵夫妻百事哀”。2、要想泡到超爱的女人你必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否则你最好自*解决。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但同样也是如今中国人的职场环境。第二部延续讲故事的风格,主角仍然是王小峰,他将继续遇到各种问题,各种人,那些问题和人熟悉得就像发生在我们周围。 [点击阅读]
爱的艺术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前言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点击阅读]
生命如一泓清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生命如一泓清水○俞敏洪生命如一泓清水,源头处没有一点污染,童年的我们无忧无虑,笑容灿烂,生活就像水晶般透明,没有任何苦涩的内容。生命如一泓清水,青年时的我们如乘势的水流,不希望有堤岸的存在。我们渴望像水一样流动,流出父母的怀抱,流离家庭的羁绊,流入一片陌生的天地,去寻找生活,寻找值得终生追求的事业,寻找真正的爱情,和我们所爱的人合二为一、终身相守,就像两股清水,融合得了无痕迹。 [点击阅读]
真爱没那么累,幸福没那么贵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苏芩,知名畅销书作家,著有《男人那点心思,女人那点心计》《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官场红学》等十余部,作品销售过百万册;受邀为国内多家电视台、网媒、平面媒体特邀顾问,长期担任国内近80档电视栏目的点评专家、嘉宾。 [点击阅读]
穷爸爸富爸爸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就是你所需要的学校真的让孩子们准备好应付真实的世界了吗?“努力学习,得到好成绩,你就能找到高薪并且伴有很多其他好处的职位。”我父母过去常这么对我说。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供我和姐姐上大学,觉得这样我们就有了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最好机会。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