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少年天子 - 第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 五 ——
  顺治十四年年底到顺治十五年年初,宫里头大大小小的事纷乱如麻,搅得人心惶惶,过了今天不知明天又要出什么娄子。
  十二月二十五日,皇太后从南苑回宫。
  十二月二十八日,为皇太后病愈,皇上命拨下帑银八万两,一半赏赐八旗兵丁,一半赈济京畿贫民。
  十二月二十九日,因皇太后大病初愈、皇贵妃劳累过度而病倒,皇上下令取消了辞岁迎新的乾清宫家宴和慈宁宫宴等许多内廷庆祝。这样,一年中最热闹红火的除夕、元旦,宫里却是冷冷清清,人人心头都有一种说不清的凄凉,并隐隐地觉得不安。心里最为忐忑的,要算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了。因为她生性忠厚,比别人更多了一层自谴自责。
  初三日,皇后和淑惠妃姐儿俩去逛后花园。淑惠妃那张利落的小嘴,吧嗒吧嗒地一个劲儿劝慰着心神不定的姐姐:"姐,你这是干吗?自找不痛快!太后不是什么话也没说咱们吗?咱们去请罪,我看她满面春风,和颜悦色的,喜人得很!
  后来,又赐给各宫好些南苑的猎物,待咱们不是更好了吗?我早说了,咱们一硬气,太后倒会回心转意,你瞧,这不就应了?""唉!"皇后心事重重地叹息道:"总归是太后病重,咱们没尽子妇之道,心下总归觉着说不过去……"她摇摇头,垂下了眼帘。
  脚下是用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嵌就的有精巧花纹的石径,扫得非常干净。石径两边的花坛里,曾经在春三月里招得蜂狂蝶舞的艳丽无比的牡丹、芍药、玫瑰,此时花叶凋残,只剩下枯枝干茎在寒风中瑟缩;高大的乔木叶落殆尽,密密的枝桠伸向阴沉的天空。惟有松柏树依然苍翠,给冷落的御花园增添了几分肃穆。路边,树下,侍从的宫女太监悄悄站着,大气也不敢出,就象那些石坛石盆里的木变石、海参石一样。
  冷清的空气,寂静的园林,只回响着这两个高贵女人的花盆鞋底敲打在石径上的清脆声音,和她们那风吹竹林似的低吟絮语:"说不过去,请过罪也就是了嘛,还要怎么样?"淑惠妃笑着,帮姐姐扯好披风的貂帽。
  "……皇贵妃病了,也该去承乾宫看看……"皇后低语道。
  "啊?你还要去看她?"淑惠妃瞪圆了眼睛:"要不是她,你会落得眼下这个样儿?""唉,她是为侍候太后累病的啊!……""那叫活该!她就爱做这种事,讨得太后和皇上欢心,真是争宠有术、固宠有方,古今后妃难得有她这种狐媚子!"淑惠妃对董鄂妃的恶感达于极点,一说到她,话就非常尖刻,充满了鄙夷。
  皇后无可奈何地摇头说:"你呀,进宫这么久了,后妃之德竟没有多少长进。妒忌,是犯七出之条的,身为后妃就更……"淑惠妃在姐儿俩单独相对时,总是毫无顾忌地摆出小妹的娇憨态的。她双手捂住耳朵,跺着脚说:"我不听,我不听!
  这全是南蛮子那一套,咱们祖先没这一说!"皇后忧心忡忡地停了脚步,无端地看看自己笼着的银灰鼠皮暖手笼套,小声说:"皇上打南苑回宫以后,坤宁宫一次也没来过……他……他召过你吗?……"淑惠妃脸儿红了红,跟着用冷冰冰的声调,板着脸说:"没有!一回也没有!这样无情无义的男人,不稀罕!""小妹!"皇后制止地喊了一声,脸也红了:"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在想,为了咱们失于问候的过错,皇上一定很生气,会不会把咱们……""不会不会!太后都没有怎么样,他敢吗?他就愿意人家说他是有道明君。废了一个皇后,他已招来了失德的名声!皇后又不是宫妃,更不是宫女,关乎国家体面的事儿……"淑惠妃侃侃而谈,头头是道,那副义正词严的样子,倒给了皇后不少安慰。一阵匆忙的脚步声打断了姐妹俩的知心话儿。坤宁宫首领太监满头是汗,气喘吁吁地跑来了,表情十分紧张,姐妹俩立刻意识到又出了大事。他一头跪倒在皇后面前,半天说不出话。
  "什么事?"皇后恢复了她的端庄平静,淑惠妃也恭敬地后退两步,静静站在皇后的侧后方,象个又贤惠又淑静的宫妃。
  "禀皇后,今日万岁爷发了两道谕旨,头一道说托上天爱顾,皇太后重病痊愈,是天下万民之福,所以要大赦天下,除十恶不赦外,其他罪犯都要减等赦免……"皇后庄重地点点头,说:"皇上纯孝仁厚,大赦天下,万民景仰。"她等了一下,想听听首领太监报告第二道谕旨,见他只管低着头不作声,不得不又问了一句:"还有呢?"首领太监连连以头碰地,口吃吃地说:"求主子饶恕奴才……奴才实在……实在不敢说……"皇后觉得心口猛烈跳动,极力克制地说:"讲吧!""万岁爷谕旨责备主子……说皇太后圣体违和,皇上还三次到上帝坛宫祷祀,而主子竟无一语奉询,亦未遣使问候,大违孝道,所以……自正月初三起,停中宫笺表……""啊!"淑惠妃惊呼一声,用手捂住了嘴。皇后脸色顿时变得惨白。低头禀奏的首领太监继续艰难地说下去:"万岁爷还谕令:下诸王贝勒及议政大臣会议……处置办法……"中宫笺表,是皇后特权的象征。皇后在三大节——万寿、元旦、冬至时,或在特殊喜庆日,或有特别请求,可以使用皇后之宝,直接向皇上进笺表致贺或提出要求,皇上是不能拒绝的。停了中宫笺表,等于取消了皇后的权威,而又下诸王贝勒大臣会议处置办法,下一步不就是要废皇后了吗?
  皇后抬起手,扶住自己的头,一阵晕眩、恶心,她有点站立不稳。淑惠妃尖叫一声,扑过来跪在姐姐脚前:"姐姐!
  不,娘娘!都是我不好,都怪我!……是我出的坏主意!……我去找皇上请罪,让他处罚我吧!……"她先是呜咽着断断续续地自我谴责,继而喉头梗塞得岂不成声,最后索性放声大哭,弄得皇后在扶她站起来时,也泪流满面了。
  停中宫笺表的消息,如晴天霹雳,震动了六宫;又象一团乌云,迅速地遮蔽了天空,使本来就显得威严、肃静的大内,气氛更加紧张、冷酷。人们惶惶不安,不知道下一步会出现什么局面。有些乖巧的主位和宫人,不免要看风使舵。于是,往承乾宫探望皇贵妃的人,突然增多了。
  董鄂妃刚从南苑回宫病倒时,除了永寿宫的汉妃石氏、庶妃董鄂氏和一两位无名贵人之外,没有人踏进承乾门;而现在,日精门之东的东一长街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都是去向皇贵妃请安的。其中不但有庶妃穆克图氏、乌苏氏、巴氏、那拉氏以及众多的贵人、常在、答应,还有博尔济吉特氏的格格端妃和恭妃。在那天夜分初定时刻,静妃居然也悄悄地来探望了董鄂妃。只是由于董鄂妃劳累过度、心力交瘁,太医要她安心静养,所以来请安的人也只是上前肃一肃,问问安好便退出了。

  福临则是每日必来,或是看着她吃药,或是陪着她用膳,有时候便坐在皇贵妃的床沿上,两人小声说笑着,谈天道地,一同消磨冬日的黄昏。如果董鄂妃已经睡着,福临就轻手轻脚地看看门前小火炉上为她熬的参汤和药剂,再到床前撩开帐子,看看她的被子是否掖紧,气色是否好转,随后便在床前轻轻坐下,静静地一坐就是半个时辰,有时竟闭着眼睛仿佛睡着了一般。只有从他嘴角不时闪过的笑意,能觉察出他不过是陷入甜蜜的回忆。承乾宫一位老太监,是明宫留下来的旧人,他惊叹不已地对同伴们说:"真没见过这样的多情天子!要不说人家关外人生性淳厚其实呢!"承乾宫里,不论是同住的贵人、答应,还是一般的宫女、太监,对女主人都是真心爱戴感激的。董鄂妃待下宽厚仁爱。
  她自己穿戴住用并不奢华,却经常拿她的例银赏赐下人,帮助下人度过难关。皇太后和皇上赐给的克食,她从不忘记分给同住的姐妹;因了她的推荐,一年多来,皇上有数的几次除皇贵妃以外的召幸,竟遍及了承乾宫的几位贵人、答应,这是何等的荣幸和恩惠啊!她们怎么能不全心向着皇贵妃呢?况且她一向又那样和蔼可亲,从无严词厉色,不摆高人一头的架子。
  这次董鄂妃病倒,整个承乾宫似乎都病了。大家说话声也小了,脚步动作也轻了。开始几天,见她又瘦又衰弱,象是病得不轻,承乾宫里上上下下饭量都减少了。这几天眼见她有了起色,众人才有了笑容。皇上停止中宫进笺的谕旨,他们都知道了。但承乾宫的人仿佛事先约好了似的,对此既不表示惊异,也不表示愤怒或高兴,淡然处之,好象与他们无关。只在偶然的机会或场合,两个承乾宫的人互相交换一道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时,才会流露出她们内心的得意和痛快,以及同时产生的志在必得的情绪。
  这个重要消息,却没人告诉皇贵妃。福临是不愿意告诉她,其他人大概怕她过分高兴、有碍病体而不敢告诉她。
  这天清早,皇贵妃起床了。侍女们都很高兴,欢笑声异于平日。她们服侍她梳洗完毕,搀扶她坐在炕上的软毡靠座上,她的贴身侍女蓉妞儿连忙用莲瓣贴金圆盘托上三只带耳的青瓷小碗,一碗参汤、一碗莲子粥、一碗奶茶。按规矩,董鄂妃先喝了参汤,又喝了奶茶,然后捏着小银匙慢慢搅着莲子粥,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味。
  "主子这些日子吃东西都没有今儿香甜。"蓉妞儿高兴地说。
  董鄂妃莞尔一笑,说:"真格的,我今儿觉着好多了……蓉妞儿,这两天我瞧你们挺高兴?""主子病好了,奴才们心里都快活。""不是这个。我冷眼儿瞧,你们象有什么好事儿瞒着我。"蓉妞儿把脑袋一摆,笑道:"主子的心就灵到了十二分不成?谁也没敢在主子跟前透一丝儿风呀!""别这么鬼头鬼脑的了!你们能眉听目语,我就不能心生九窍?快说!别招骂!"董鄂妃嘴里威胁着,脸上笑着。
  蓉妞儿眨眨眼,凑近主子,小声说:"娘娘还不知道呢,昨儿个皇上下诏,停了中宫笺表啦!""什么?"董鄂妃吃了一惊,病后苍白的脸上骤然泛出一丝红晕:"真的?""奴才怎么敢对主子说假话!"蓉妞儿满面得意,晃着脑袋笑道:"这会子,坤宁宫里不定怎么个乱糟糟哩!"董鄂妃的笑容渐渐收敛,红晕渐渐消失,一双水凌凌的灵活的黑眼珠忽而瞅着蓉妞儿,忽而转向窗外,很不安宁。蓉妞儿发现她神色异样,不解地说:"娘娘你这是……奴才们这几日可都为这个快活死了!……"董鄂妃心神不定地瞟了蓉妞儿一眼,蓉妞儿错把这当成了鼓励,要害话儿直截了当地便冒了出来:"这不明摆着吗?娘娘眼下就要进位皇后啦!……"这话太尖锐、太赤裸裸了,仿佛捅到董鄂妃的心肝肺叶上,她浑身猛的一哆嗦,脸儿顿时涨得血红,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不是靠两道密密的、颤动的睫毛用力锁住,说话就会滚下来。过了好半天,她才控制住自己,深深叹了口气,蹙着眉头说:"该死!你看你都胡说了些个什么!"蓉妞儿摸不着头脑,赶紧跪下。
  "蓉妞儿,你到我身边有些日子了,我有亏待你的地方吗?"蓉妞儿大惊,连忙叩头,急急惶惶地说:"主子待奴才恩重如山!奴才一年内死了爷爷又死了爹,靠了主子恩典,才体体面面地办了事。奴才粉身碎骨也忘不了……""别提那个。就看在咱们主仆一场的分儿上,你实实在在地对我说,皇上停了中宫笺表,宫里头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说好的多,还是说不好的多?""这……那一条藤儿的蒙古格格儿,总是人多势众……""再有,要是当真皇上又废了中宫,你说宫里头赞成的多还是不赞成的多?还有议政王大臣和满朝文武呢?还有天下的万民百姓呢?连废两个国母,能算有道明君吗?""……"蓉妞儿瞪着眼睛,什么也答不上来了。
  董鄂妃摆摆手说:"去吧。"蓉妞儿退下后,她便用手支着两腮,撑在小小的炕桌上,沉思起来。她外表平静,如同一尊玉雕观音,而心里却翻腾着暴雨狂风,久久不能平息。她想的比她说的要多得多。
  蓉妞儿在院里刚喊了一声:"万岁爷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就传到董鄂妃耳边。她太熟悉他的脚步了,立刻下了炕,边走边整鬓角,拉扯衣裳,要出寝宫迎接。可是福临已经进来,在门边握住了她的双手:"哦,你已经起身了,果真见好了!"他象孩子那样真心地欢笑着,松开手,略略后退两步说:"让我好好看看你,气色如何?"他上上下下打量一番,笑道:"真所谓淡雅如仙,清露晓风中一枝梨花!"董鄂妃"卟哧"笑了:"陛下错爱,妾妃有幸。愿来生化为百花之精,有百种变化,长侍君侧。不然昨天是梅花,今天又要做梨花,不知何时又要当荷花……"福临也想起上次比乌云珠为"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的故事,哈哈地笑了。

  福临无心,乌云珠有意,看来是随意的谈笑,被乌云珠渐渐引到关于《三国演义》的话题上来了。福临对此很有兴趣,说:"有人把《三国演义》列为六大才子书之一,倒也有点眼光。只看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何等神采,何种笔力!太宗皇帝令人将此书译成满文,还命百官将士通读,大有深意啊!""正是哩!"乌云珠连忙接上话茬儿:"曹孟德虽被骂为汉贼、奸雄,但此人却真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对吗?"福临一口接过来,二人用的都是书中原话,不觉相视而笑。福临兴致勃勃地说:"朕最赏识曹孟德处,在烧乌巢劫粮草大败袁绍之后。
  他从袁绍抛落的文牍中,拿到他的部下通袁的大宗书信,谋士们都说这是清除内奸的好机会,他却说,当初袁绍兵多将广、势力浩大,不要说我手下的人,就是我自己也不知道能否保住头颅,又何必苛求他人呢?他下令将书信烧掉,不予追究。无此心胸,如何能成就英雄大业!""陛下说的是。妾妃也以为曹操目光远大,最能审时度势,极有自知之明。""哦?"福临笑着,和乌云珠同坐在南墙大炕上,隔着炕桌相对饮茶:"何以见得,学生愿闻其详。"这句话用的是昆曲的小生口白,很有韵味,招得乌云珠嫣然一笑。她说:"三国鼎立,魏势最强。江东孙权派人往洛阳进贺表,请曹操即帝位为天子。曹操看了劝进表笑道: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
  辞而不受,终生就当了个魏王……"
  福临目光一闪,凝视着乌云珠,短短一刹那的对视,他就明白了:"你都知道了?""是,陛下。皇后为人善良仁厚,说不上有失德之处。""不。朕以孝治天下,皇后有违孝道,无可原谅!""陛下责备皇后,自有道理,但皇后是皇太后的嫡亲侄孙和嫡亲外孙啊,太后病重,皇后哪里会不关切?妾妃揣度,皇后必是焦虑忧念过甚,反而一时思虑不周,失于询问。皇太后训诫她几句,已经足够了,皇上你却……"福临望着乌云珠,目光里既有惊异,又有疑惑,还有深切的敬意和爱怜。他竟一时说不出话了。
  "陛下一向英明,但此举……妾妃实在为陛下担心。""哦?"乌云珠坚决地说:"天下初定,主少国疑。陛下为万民之主,德高则万民敬仰,社稷安定;失德则人心背离,江山难固。天下人民不只满洲,汉民南士尤其看重君德君行。陛下一身系天下安危,凡有举动都应格外谨慎。废后已是不德,岂能一而再?况且,两位皇后都是博尔济吉特家格格,陛下就不思虑蒙古四十九旗的人心?……"福临站起身,烦躁地在炕前快步踱了几个来回,站住,紧皱黑眉,望着窗外,说:"此人着实无才,难主六宫……"他猛地回头,盯住乌云珠:"你总不该不明白,我是为了什么……"乌云珠不等他说出,已跪在他脚下,频频叩头:"陛下如果突然废了皇后,妾妃决不敢再活在世上!务求陛下体谅皇后的本心。要是陛下还肯开恩,让妾妃留在世间侍奉陛下,就求陛下万万不可废皇后!"福临惊讶万分,倒抽了一口凉气。侍奉在侧的太监、宫女们,都惊得目瞪口呆,连出气的声音都给压低了。
  福临终于长叹一声:"咳!历代多少宫闱惨变,莫不起于夺嫡。象你这样的,真还没见过呢,可以上得无双谱了……"乌云珠身子一软,双手抱住了福临的双腿,象个小女孩一样把面颊也贴了上去,声音哆嗦着说:"只要陛下江山永固、社稷安定,满、蒙、汉万民一体太平,妾妃愿以侧妃了此终身……"福临连忙把乌云珠扶起,抚摸着她瘦瘦的双肩,充满爱怜的目光在她美丽、消瘦的脸上来回流连,用感动得发抖的声音说:"朕的贤妃…………朕的爱妃……只是太委屈你了!如此心胸,如此眼光,如此才德,如此容貌……"他说不下去了。
  乌云珠何尝不觉得委屈!她扑倒在福临怀中,用力把脸偎进他宽阔的胸膛,听到他胸腔里心脏的搏动,想到自己的境遇、自己的命运,顿时泪如雨下。但这是无声的饮泣,那苦楚是钻心的、难忍的,又得拚命压制住,她不觉从头到脚都剧烈地颤抖了。
  福临对乌云珠的异常反应害怕了,连忙轻轻拍着她的背,一再地小声问着:"怎么啦?这是怎么啦?不要这样哭啊!……"
  乌云珠终于抬起满是泪痕的脸,用极低的只有福临能听到的声音说:"妾妃也怕……被放在炉火上……烧烤啊!……"停止中宫进笺的诏令传到景仁宫,恰如雪上加霜,上上下下的人心都凉透了。
  那天早晨,东五所的嬷嬷就来禀告,说是三阿哥夜里发病,浑身滚烫,已经昏睡过去。平时不言不语、总皱着眉头的康妃也有些发急,忙不迭地跑去查看,傍晚回来时已是一脸乌云。两个说话声大了些的宫女,立刻被她竖着眉毛骂了一顿,还叫太监拉了出去,一人掌嘴二十。于是,景仁宫的人都知道大事不好,三阿哥必定病势不轻。这岂不是要命的事!自打董鄂妃进宫,这里的人就把希望寄托在三阿哥身上,要是三阿哥有个好歹,康妃娘娘还有什么想头?景仁宫的人还有什么奔头?
  在掌灯时分,两个消息同时传进:皇上停了中宫进笺;太医确诊三阿哥是出花,皇上立命把他迁出宫去。
  康妃当时便眼前一黑,昏厥过去了。陪伴康妃的谨贵人和几位常在赶忙上前搀扶,掐捏人中帮助顺气。她们自己不知是因为恐惧还是出于愤怒,也一个个颤抖不已。
  天花,对满洲人来说,是最可怕的疾玻在关外时,他们就对之畏惧万分。当年大军多次南侵,入关抢掠,但凡遇着天花流行区,他们都早早改道绕行,有时干脆退兵。定都燕京后,几次天花流行,夺去了许多皇室贵族的生命。说来也怪,这病在满洲人身上特别凶险,十有八九难以活命。每年天花流行季节,皇上都要远驻南苑,甚至跑到长城外的草原上去"避痘"。顺治初年因此立了法令:"凡民间出痘者,即令驱逐城外四十里。"结果,不但天花患者,连偶然发热或生疥癣等疮害的人,也一概驱逐。遇到这种情况,北京城里一起喧嚣纷扰,病人、家属,一串一串地被逼离家出城,流离失所,冻饿交加,哭声震天,死于途中的不在少数。更有一些贫家的弱儿稚女,因父母无力移居城外照料食宿,便被抛在道边,任平生死。这成了清初京师的一大弊政。只是在南城御史赵开心上书摄政王,提出比较切实可行的处理办法后,这道法令的扰民程度才缓解下来。

  但这并不能减轻满洲人对天花的畏惧心理。所以,三阿哥染了天花,皇上居然把他驱逐出宫,对康妃、对景仁宫的人们,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其程度不下于停止中宫笺表所引起的反应。
  这一夜,出于各种心理,景仁宫的人都没睡好。谨贵人屋里过了半夜才熄灯,康妃寝宫里则通宵明亮。
  次日清晨,谨贵人和三位常在按常礼向康妃请安。康妃和往常一样,静静答了礼,便要她们各归住处。三位常在走了,谨贵人留下了。康妃看看她,没有作声。侍女送上奶茶,康妃做个手势要谨贵人坐下喝茶。谨贵人谢过坐下,两人相对无言,默默地端着银碟银盏,不时呷两口,吹吹热气。气氛非常沉闷,憋得人喘不过起来。
  谨贵人偷眼看看康妃:天!一夜之间,她怎么换了这么一副冰霜面孔?平日显得深沉含蓄的黑眼睛,完全失去了生气,变得呆滞死板;由于一夜未眠,脸色蜡黄,眼圈乌青,象是苍老了十岁……康妃从眼角瞟了谨贵人两眼,皱了皱眉头:谨贵人额窄颚方的带几分男子气的面孔,此刻竟是红红的,表情紧张又兴奋;低压在细眼上的刚硬的黑眉在微微颤动;她还不住地眨眼,似乎想要掩住眸子里跳动着的不安定的光点。康妃心里很不受用:这会儿你起什么劲儿!
  两盏奶茶都喝下去了,康妃还没有说话的意思。谨贵人实在忍不住了,说道:"娘娘,不去打听一下三阿哥给搬到哪儿去了?"康妃冷冷一笑:"爱搬哪儿搬哪儿,关我什么事!""娘娘!……"谨贵人吃惊地喊道。
  "这孩子是他爱新觉罗家的血脉,他们不心疼,我心疼什么?""娘娘,要是你再不照应三阿哥,那可就更……"康妃哈哈地笑了,笑得人毛骨悚然。她说:"就得我们娘儿俩一起死了才干净,才称了他们的心!我……"她突然咬牙切齿地说:"就是死也要死在他们后头,看看谁熬过谁!
  她口气中刻骨的怨毒,使谨贵人骤然兴奋,猛地站起来说:"娘娘,你不能这么着!……昨儿夜里,我得着祖宗启示了!""什么?"康妃皱着眉头直看着她。
  "真的!是真的呀!……昨儿一听见那些倒霉的信儿,我心里那个气呀!难道我们博尔济吉特氏要败给那个南蛮子女人?难道祖宗千辛万苦开创的基业,要传给那个蛮子女人的儿子?……我想着、想着,后来不知怎么的,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只听耳边有人喊:'快醒醒,接驾!'慌得我登时跪倒在地,哎呀,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站在我面前,就跟圣容图像一模一样,威严魁梧,当下我只有叩头的分儿。太祖皇帝开口说话了,那声音就跟午门上的铜钟一样亮,他说:'朕一生南征北战,打下江山,不容外人抢夺!'太宗皇帝接着说:'子孙若不敬天法祖,朕在九泉之下也不安宁!你既是朕家儿媳,一定要为宗社、为爱新觉罗氏挺身而出!'我于是再三叩头,向二圣奏道:'儿臣领命,万死不辞!'太祖皇帝便捋髯笑道:'果然如此,朕向佛爷求情,赐你生生世世降于富贵之家!'我才要谢恩,掼了一跤,就醒了。"康妃早听呆了,直瞪着眼,带着敬畏小声问:"真的?太祖、太宗皇帝托梦给你了?""我的娘娘,你是谁,我是谁呀!我怎么敢对祖宗不恭?
  难道不怕天雷轰?"
  "那,你……"康妃盯了一眼谨贵人。
  谨贵人眼里放射出狂热的光芒,浑身是劲地攥着双拳说:"我哪怕粉身碎骨,万死不辞!"她仿佛又回到大草原,骑着骏马,发疯似地纵横驰骋。她眉毛高扬,胸脯挺直,一股压抑不住的热情从她全身向外喷涌,使她此刻显得又美丽、又可怕,紧紧地吸住了康妃的目光。康妃心里犹豫,尽量把口气放冷些:"事已如此,你就是领了先帝圣命,又有什么法子?"谨贵人急忙向康妃跪下,叩了个头,说,"我思谋半夜,已想出了一个好法子,心里正自不安,就有二圣来托梦。这是先帝指点,必得要这么办!"康妃没有搭腔,谨贵人急得眼都红了,说:"娘娘请放宽心,天塌下来,我一人担当,决不连累别人!"康妃从眼角向四周看了看,谨贵人立刻大声说:"娘娘,前日穿那双鞋花样新鲜受看,能不能赐我多看两眼?"康妃站起身说:"进里屋来瞧吧!"她俩一同进寝宫里间去了。
  一顿饭工夫,两人再走出来时,各自神态大变。康妃一反平日的沉静和刚才的阴冷,变得心慌意乱、举止失措,她下意识地旗下一朵唐花——花坞新送来的玫瑰,高高地擎着,一只手无缘无故地把花瓣一片片扯下来,细长的手指在不住地颤抖。她咬着嘴唇,视而不见地望着花瓣,好象决心不再开口。
  谨贵人的狂热劲似乎已经过去,变得冷静沉着,象是一位女谋士,在向康妃小声地陈说利害:"我的娘娘,水火哪能相容?用蛮子的话说,得要破釜沉舟!不然对不起祖宗,更对不起后人!"康妃的声音颤抖得听不真了:"这……于心不忍啊!""可这是先帝的旨意啊!"谨贵人急了:"我不修今生修来世!我宁可近支宗派继位,也不能让他当太子!……"两人忽然都噤住了。因为从北边,隔着高高的宫墙,传来一阵行云流水般优美动听的古筝乐声,丁丁冬冬,无比清越,好似玉石相击,又如泉滴深潭。但这一声声又都象重锤,锤锤击在两人的心上。乐曲间,她们甚至隐隐听到,还夹杂有清脆甜美的笑声。啊,是她!——隔一道北墙,那边就是承乾宫!
  康妃打了个冷颤,脸都扭歪了。她痛苦地闭上眼睛,静默片刻,再睁眼时,脸上又挂满了冰霜。她用力扔掉手中那朵凋残的玫瑰,走出寝宫,站在台阶上,呆着脸吩咐道:"传辇,禀告皇太后、皇后,我要出宫去看望三阿哥!"宫里的规矩,皇子出痘,只有生母可以探视。康妃只领了几名随侍宫女往西华门外福佑寺看望皇三子,这是无可非议的。
  但是,两三天后,活活泼泼、粉妆玉琢的四阿哥,竟也浑身发热,染上了天花。
或许您还会喜欢:
深宅活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7
摘要:许开祯的长篇小说《深宅活寡》讲述了在大西北荒原上一个叫菜子沟下河院中发生的家族兴衰的故事。菜子沟下河院是片具有百年历史的老院。现时的东家庄地的父亲庄仁礼为了独占财产,假土匪麻五之手“挑”了二弟、三弟,从此这个大院里奇事怪事屡见不鲜,血光之灾不断。小说的故事开始于庄地的独子命旺命悬一线,听了后山半仙刘瞎子神神乎乎的几句话,决定让十五岁的命旺娶后山舅舅、中医刘松柏的二十二岁妥儿灯芯进院“冲喜”。 [点击阅读]
暗算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5
摘要:第1节:序曲序曲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原谅我,不能在此津津乐道地向你们复述所有具体的细节。我们的时间不多。尽管如此,我还要说,"复述"本来就是我所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是它们的高xdx潮。没有复述的活动是无从着落的,复述就是复活。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11
摘要:3月3日其实我和大师兄,二师兄早已破了荤戒。我们经常背着师傅一起去化斋。在路上,我们捉到个兔子、野鸡什么的就马上烤来吃,可解馋了!然后再化点儿斋饭带回去给师傅吃。想想师傅没得荤腥吃着实怪可怜的。于是,我们三个决定今天把兔子肉打碎拌在饭里,让师傅也吃点儿好的。我们端着混着肉的饭回来后却遍寻不到师傅,这可把大家急坏了!最后在一个小山洞里终于发现了师傅。 [点击阅读]
蒲柳人家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7
摘要: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爇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挂贼扣儿。那一年是一九三六年。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奶奶叫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给何满子做了一条大红兜肚,兜肚上还用五彩细线绣了一大堆花草。 [点击阅读]
1980年代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7
摘要:编者按:经出版方授权,本网刊载野夫先生新著《1980年代的爱情》部分精彩章节,以飨读者。0.在一个类似京城的城市,午后的茶艺馆萧条而寂寥。我坐在窗前懒洋洋的阳光下,对座的阴影中坐着一个女人--她像是我的情人或者女友,抑或其他接近暧昧的关系。她的面庞隐居在日光背后,只有性感的声音翻越了那些窗棂构成的光柱,散漫地抚摸着我的耳朵。 [点击阅读]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内容概要:2012年,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点击阅读]
王跃文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5
摘要:刘茁松身居湖南的王跃文在文坛一跃而起,使我想起鲁迅“文坛无须悲观”的预言。多年前我也曾在刊物做当代文学编辑,编着编着,就有点像鲁迅看当年的“城头变换大王旗”似的,渐渐地有点“颓唐起来”了。近年来有缘埋头一项等身的古籍整理,与当代文学可说是分道扬镳啦。因此,当我在书店发现与我工作地仅一湘之隔的王跃文在长江黄河两河之隔的北京出了长篇小说《国画》,并且已在全国各地形成洛阳纸贵之势,我是惊讶惊叹又惊喜的。 [点击阅读]
万物生长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3
摘要:我在洗车酒吧遇见秋水,第一印象是他的眼睛亮得不寻常。洗车是我常去的酒吧之一。洗车在工人体育场东门靠南一点,原来真的是一个洗车的地方。等着洗车的人想坐坐,喝点什么,聊聊,后来就有了洗车酒吧。如果从工体东路过去,要上座桥,过一条水渠,穿一片柏树林子,挺深的。酒吧用红砖和原木搭在原来洗车房的旁边,洗车房现在还接洗车的活。 [点击阅读]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一、中文版自序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这一切尤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在这里,作者有时候会无所事事。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发现虚构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声音,他认为应该尊重这些声音,让它们自己去风中寻找答案。 [点击阅读]
夏日落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4
摘要:羊年十一月初,步兵三连孕生一样大案:先是枪丢了一枝,其后,兵又死了一个。枪是新枪,铁柄全自动;兵是新兵,下士军衔,籍系郑州二七区,父为小学教师,母是环卫工人。事情乒然发生,震炸兵营。一时间,满地沸扬,草木皆惊,营连空气稀薄,整座营房都相随着案情颤动。事发时候,连长赵林和指导员高保新正在操场交心,其时正值夏末,黄昏网着世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