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盛夏的方程式 - 第64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64
  敬一在前台结算住宿费用的时候,恭平一直在大堂里来回走动着。尽管早已知道一切都是白费,但他还是朝休息室和泳池边看了一眼。到处都看不到汤川的人影。
  不是说好今天跟我说的吗——恭平心里涌起了一股怒气。大人们总是这么随意毁约。他本以为博士不是这样的人。
  “喂,你在干吗呢?”敬一冲着恭平叫了一声,“现在出发的话,到那边的时候时间正好。快走吧。”
  敬一一边看表,一边朝着宾馆的大门走去。
  恭平知道自己不能再任性了。他只能跟上自己的父亲。
  父子两人在宾馆门前坐上了出租车。恭平朝车窗外看了一眼。渔港上,依旧漂着许多的船只。远处,海水浴场的沙滩上泛着白光。
  啊。恭平不由得轻轻惊叫了一声。之前和汤川一起放水火箭的那道大坝出现在了他的眼前。虽然不过只是几天前的事,但恭平却总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很快,出租车便抵达了玻璃浦站。刚一下车,恭平就出了一身汗。
  “今天可真够热的。也不知道候车室里的空调开没开。”敬一说道。
  走上楼梯,前边是一间小小的候车室。候车室里的空调开得恰到好处。但是,恭平却发现了一件比候车室里开着空调更让他感觉惊喜的事——汤川正坐在候车室的角落里看着杂志。
  “博士。”恭平叫了一声,向着汤川冲了过去。
  汤川抬起头来。看到恭平,他点了点头:“正如我所料啊。你们准备坐下一班特快吗?”
  “对。博士你也一样吧?”恭平放下背包,在汤川身旁坐了下来。

  “不,我不上车。我准备和DESMEC的人一起坐巴士回东京。”
  “……这样啊?”恭平有些失望。他本想再和汤川好好聊聊的。
  “我到这里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和你见面。”说完,汤川一脸困惑地抬头看了看敬一,说道,“我可以稍微和这孩子聊两句吗?”
  “请便。我到外边去等。”敬一用手指比了个夹烟的动作,走出了候车室。
  “首先,我有样东西要给你。”汤川从上衣的衣兜里掏出一张纸来,“这是发射水火箭时的数据。没有它的话,估计你也就没法完成你的自由研究了。”
  “嗯,是啊。”恭平接过那张纸,稍稍看了一眼。纸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许多数据。不清楚情况的人,或许根本就弄不明白这些数据到底是干吗的。但恭平却很清楚。水火箭发射成功,还有发射彻底失败时的光景,全都牢牢地烙在他的眼底了。
  “这个世界里,”汤川说道,“有些谜是无法用现代科学来解释的。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迟早一天,那些谜也会被人们解开的。那么,科学是否有极限呢?如果有的话,那么这极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恭平看了看汤川。他不明白汤川为什么要这么问。但他却知道,汤川必定是要告诉自己一些很重要的事。
  汤川用手指着恭平的额头,说道:“那就是人。人的大脑。比方说,在数学界里发现了新的理论时,要验证该理论是否正确,就必须要有数学家们来动手检验。然而,如今发现的理论开始变得越来越高精尖,如此一来,能够检验理论的数学家也就越来越少了。那么,如果该理论太过费解,其他人都无法理解的话,那又该怎么办呢?要让该理论有所定论,那就必须等待另外的天才出现了。正是因为这理由,我才会说科学的极限来源于人类的大脑。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恭平点了点头。但他却不明白汤川说这些到底有何用意。
  “不管什么问题,都必然存在着答案。”汤川两眼盯着恭平,“但是,答案却未必都是能够立刻导出的。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人生。今后,或许你还会遇到许多无法得出答案的问题。为了寻求答案,很多时候你必须让自己长大。所以,人必须学习、努力,磨炼自我。”
  恭平玩味了一下汤川的话,之后他突然轻轻惊叫了一声。他终于明白汤川到底想要说些什么了。
  “这次的事,我会和你一起带着问题思考下去,直到你得出答案的一天。请不要忘记,你的身边,还有其他的人陪伴着你。”
  恭平回望着汤川,深呼吸了一口。他有种黑暗之中骤见明灯的感觉。一直压在自己心头的那块重石,仿佛也在一瞬间彻底消失了。他终于明白自己到底想和汤川说些什么了。一直以来,他期待的就是汤川的这些话。
  敬一回到了候车室里,说道:“时间差不多了,电车应该快到站了。”
  恭平站起身来,转身看着汤川说:“我明白了。谢谢你,博士。”
  汤川微微一笑,点头说道:“多保重。”
  恭平跟在敬一的身后,走过了检票口。恰在这时,特快电车也停靠在了月台边。
  临上车时,恭平又回头看了一眼候车室。汤川的身影,已经从候车室里消失了。

  恭平和敬一面对面地在四人合坐的座位上坐下。听敬一问汤川之前都说了些什么,恭平便拿出了那张数据,告诉父亲说上边记录的都是些发射水火箭时的数据。
  “这都是些啥?看样子似乎挺复杂的呢。搞不懂。”敬一似乎没什么兴趣,立刻就把那张纸还给了恭平。那当然了。恭平在心里喃喃自语道。没有亲自动手做实验的人,是不会明白的。这就是科学。
  恭平看了一看车窗外闪过的风景。海面上闪着粼粼波光。海平线上,飘浮着一朵朵发泡奶油般的云彩。
  这事可要保密哦——重治的声音再次在耳边回响了起来。这是姑父在放烟火那天夜里说的话。姑父说,为了避免烟火窜进烟囱里,所以要用浸湿的硬纸板把烟囱口盖住。而腿脚不便的姑父自己,是没法爬到屋顶上去的。
  当时,恭平根本就一无所知。他从来没有想过,如果堵上了烟囱口的话,到底会发生什么情况。
  堵上烟囱口之后,恭平和姑父一起放了几发烟火。每一次,恭平都会抬起头来仰望夜空。
  偶然间,恭平扭头看了看姑父。姑父抬头仰望的并非夜空,而是旅馆的楼房。同时,他的两手也像面对佛坛时那样,合十放在胸前。当时,姑父的表情看起来是那样的痛苦。
  或许,姑父当时是在向某人谢罪吧。
  但如今,这一切都已经不再重要。眼下还没必要立刻得出答案。先好好学习一下各种知识,之后再慢慢地去寻找答案吧。我的身边,还有其他的人陪伴着我——
  (全书完)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小老鼠斯图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向北,再向北,直到永远——译者序“我希望从现在起一直向北走,直到生命的结束。”“一个人在路上也可能遇到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修理工说。“是的,我知道,”斯图亚特回答。——《小老鼠斯图亚特》不管朝什么方向走行路,只要是你自己想要的方向,就该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结束。斯图亚特是这样想的,怀特是这样想的。我也是。不过,行路可能是枯燥的,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但行路也是有趣的,有意义的。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小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卢贡——马卡尔家族》应当是由20部小说组成。1896年此套系列小说的总体计划业已确定,我极其严格地遵守了这一计划。到了该写《小酒店》的时候,我亦如写作其他几部小说一样①完成了创作;按既定的方案,我丝毫也未停顿。这件事也赋予我力量,因为我正向确定的目标迈进。①《小酒店》是《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小说的第七部。前六部小说在此之前均已如期发表。 [点击阅读]
小银和我
作者:佚名
章节:142 人气:0
摘要:——和希梅内斯的《小银和我》严文井许多年以前,在西班牙某一个小乡村里,有一头小毛驴,名叫小银。它像个小男孩,天真、好奇而又调皮。它喜欢美,甚至还会唱几支简短的咏叹调。它有自己的语言,足以充分表达它的喜悦、欢乐、沮丧或者失望。有一天,它悄悄咽了气。世界上从此缺少了它的声音,好像它从来就没有出生过一样。这件事说起来真有些叫人忧伤,因此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为它写了一百多首诗。每首都在哭泣,每首又都在微笑。 [点击阅读]
少女的港湾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这是在盛大的入学典礼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学生们从四面八方的走廊上涌向钟声响彻的校园里。奔跑着嬉戏作乐的声音;在樱花树下的长凳上阅读某本小书的人;玩着捉迷藏游戏的快活人群;漫无目的地并肩散步的人们。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们热热闹闹地从下面的运动场走了上来。看样子是刚上完了体操课,她们全都脱掉了外衣,小脸蛋儿红通通的。高年级学生们俨然一副遴选美丽花朵的眼神,埋伏在树木的浓荫下,或是走廊的转弯处。 [点击阅读]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坐在桌旁早餐,他除了时常彻夜不眠之外,早晨总是起得很晚的。我站在壁炉前的小地毯上,拿起了昨晚那位客人遗忘的手杖。这是一根很精致而又沉重的手杖,顶端有个疙疸;这种木料产于槟榔屿,名叫槟榔子木。紧挨顶端的下面是一圈很宽的银箍,宽度约有一英寸。上刻“送给皇家外科医学院学士杰姆士·摩梯末,C.C.H.的朋友们赠”,还刻有“一八八四年”。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身世】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