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神犬奇兵 - 第12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2
  白正林和白歌快步走进挂着“昆明警犬基地犬类技术检测中心”牌子的大楼,哨兵见到白正林,立刻敬礼问好。
  白正林还礼,问,“姜教授在吗?”
  “报告主任,教授在办公室,还没下班。”哨兵回答。
  白正林点点头,他带着白歌走进一楼的换衣室,两分钟后,他们身穿白色消毒服,提着一个小型消毒箱走上电梯。
  五楼姜天宇的办公室里传来人语。
  “昆明警犬基地犬类技术检测中心始建于1986年,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研究所有关从事犬类技术研究的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的,并于1989年建成,向国内外开放。检测中心的研究目标是从分子水平揭示犬类物特性和DNA的免疫和记录过程,为犬类遗传后代和防治提供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和制剂。着重研究犬类疫病防治用的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制剂及与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
  “填补了中国无警犬定型犬种空白的中国昆明犬便诞生在这里。咱们基地将1955年收集的20头优良狼种犬繁殖的后代———昆明犬列为犬源的主要品种,在多年培育警犬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优选繁殖,扩大犬群,并在训练、使用中不断选优弃劣,历经多年的努力,终于繁育了一万头性状相似、遗传性相对稳定的“黑背”、“草黄”、“狼青”三个品系的中国第一个定型警犬品种。”
  “1989年昆明犬育成课题登上公安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榜首,1990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昆明犬的育成,打破了进口犬种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了我国单纯依靠进口种犬的历史,每年至少为国家节约2000万元人民币。”
  “现在上百头昆明犬活跃在缉毒前沿,创下了单犬年均查获海洛因三公斤以上的世界纪录,受到了联合国禁毒署、国家禁毒委和武警总部的高度赞扬。在公安部组织的多省市警犬破案评比中,29头警犬被评为功勋犬,其中昆明犬就占了15头。同时昆明警犬基地充分利用昆明犬的优良特性,将昆明犬用于城市治安巡逻,厂矿企事业单位的保卫,参与大型活动赛场及聚会的安检和保卫工作,参与监管系统内的管理工作,并推广到个体户和百姓家里。当1995年、1996年全国警犬事业普遍处于低谷之际,昆明警犬基地却热火朝天,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姜天宇教授坐在办公桌前,细细说着基地的历史。
  “您不愧是基地的###之一。”对面的两个戴着红牌的实习生眼睛里露出崇敬的目光,一个实习生问,“教授,我还有个问题,就是……”
  “老姜!”白正林推门进屋,打断了实习生的话。
  “老白!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姜教授扶了扶眼镜,站了起来,他看到白正林手里的消毒箱,开玩笑说,“来就来吧,还带什么礼物?”
  “我今天还真带了件礼物来!”白正林笑道,他拉过白歌,“来,叫姜伯伯。”
  “姜伯伯好!”白歌敬礼问好。
  “啊,这是你们家小歌吧!都长这么大了!”姜天宇又惊又喜地拍着白歌的肩膀,“毕业了吧?上次看到你还上高中呢!”两名实习生见基地白主任来了,便一一告辞。姜天宇刚送走他们,白正林就说,“老姜,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要借你的‘法眼’看看了。”
  “什么事儿你就直说吧!跟我还客气什么!”姜天宇给白正林父子倒上两杯纯净水。
  白歌双手接过水杯,打开放在地上的消毒箱。小野狗从里面露出头来,抽着黑鼻子,东张西望地环顾左右。
  “哦,一只昆明犬。”姜天宇说,“哪弄来的?”
  白正林克制着激动心情,说,“老姜,你仔细看看,看看这犬……”
  姜天宇慢慢蹲下身子,定睛细看,额头渐渐渗出汗水。小野狗看到一个穿着白衣服的人离他越来越近,恼怒地吼了起来,两只前爪不停在箱壁上抓挠,企图奋力跳出。
  “这犬……”姜天宇扶着箱子的手微微颤抖,“从哪里弄到的?”
  “麻粟坡!”白正林立刻回答,“老姜,你看它额头上的银毛,像不像当年的……”
  “像!太像了!”姜天宇猛地站起身,满面红光,他搓着双手说,“不过咱们先别高兴,还得检测一下,用科学来证明!”
  “那还犹豫什么?快做DNA检测!”白正林兴奋地说。
  白歌低头瞅瞅呲牙咧嘴的小野狗,又抬头看看兴高采烈的父亲和姜天宇,如堕万里云雾。
或许您还会喜欢:
村子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祝永达在村口那棵松树下碰见马秀萍是很偶然的事情,当时,他不可能产生这样的念头:有朝一日娶马秀萍为妻,从此甜甜美美地活人过日子。那是!”979年早春二月的一个晌午。走在田地里的祝永达觉得明媚的春天仿佛是从他脚底下生长出来的,解冻了的土地酥软而仁慈,从枯萎的色泽中挣脱出来的麦苗儿扑面而来。远远近近的村庄里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鸡鸣狗吠声和空气中逸散出的各种细微的声音在表示大地苏醒了活跃了。 [点击阅读]
第二个太阳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一列火车向南急驶。其中一节平板车上装载着一辆小吉普和一辆中型吉普。兵团副司令秦震坐在小吉普司机旁边他的坐位上。雨水在风挡玻璃上狂泻奔流,风把雨水旋进吉普车厢里面,凉渗渗的大雨点扑在秦震的脸上,他的美式军大衣和微微敞开的军装上衣的领口,都淋湿了,雨水聚汇起来,顺着脖颈流注到胸膛上。参谋、警卫员几次请他搬到后面中型吉普电台车上去,他却断然拒绝了。因为在这种历史转折关头,他宁愿在暴风雨里猛进。 [点击阅读]
红塔乐园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皮皮鲁属虎,他的同学也都属虎。他们盼望在虎年能有一番奇特的经历。果然,在虎年中,属虎的皮皮鲁和他的同学们经历了一场难忘的故事--皮皮鲁上课的时候盼放学。下课铃响了,他又怕放学。放学以后干什么去呢?“皮皮鲁,咱们找个地方玩吧!”这天下午放学后,苏宇在学校门口等着皮皮鲁。“玩什么?”皮皮鲁两手一摊,感到没什么可玩。一群麻雀落在电线上。“要是有个足球场就好了。”苏宇叹了口气。“少年宫有!”田莉眼睛一亮。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三家巷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公历一千八百九十年,那时候还是前清光绪年间。铁匠周大和他老婆,带着一个儿子,搬到广州市三家巷来住。周大为人和顺,手艺精良,打出来的剪刀又好使,样子又好,真是人人称赞。他自从出师以后,就在西门口一间旗下人开的正岐利剪刀铺子里当伙计,几十年没换过东家。他老婆也贤德勤俭,会绣金线,手艺也很巧。夫妇俩省吃俭用,慢慢就积攒下几个钱来,日子倒也过得满欢喜。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