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失落的秘符 - Chapter 30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SB层。
  参议院地下室。
  跟着他们越往下走,罗伯特·兰登的幽闭恐惧症状就越明显。他们来到这幢大厦最底部时,空气已变得非常滞重,通风设备似乎完全不起作用了。下面的墙壁是一些参差不齐的石块和黄色砖头砌成的。
  佐藤部长一边走一边在黑莓手机上敲字。兰登从她戒备的神态中觉出她在怀疑自己,但很快,这感觉就发展成双向的了。佐藤仍然没说她是怎么知道兰登今晚在这儿的。事关国家安全问题?他苦苦思索了古代神秘主义和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现在,他又得苦苦思索眼下的情势。
  彼得·所罗门把一件宝器委托给我……一个神经错乱的疯子把我骗进国会大厦并且还要我去替他打开一个神秘入口……那入口可能就在一个编号SBB13的房间里。
  理不出一个清晰的概貌。
  刚才他们催逼时,兰登试着抹去头脑里彼得的手文上刺青,变成了“神秘之手”的可怕景象。那幅阴森的画面伴随着彼得的声音:罗伯特,古代奥义滋生出许多神话……但这并不意味着奥义本身是虚构的。
  尽管他的学术研究涉及神秘主义符号和其历史,但兰登在理性上一直对古代奥义及其许诺的神化力量有所保留。
  不得不承认,史料记载中确有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在早期的埃及神秘学校里,秘密智慧曾经代代传承。这种知识后来转入地下,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又重新兴起,根据许多史料记载,这种知识的传承曾局限于一个科学家精英团体,即欧洲最早的科学家思想库——伦敦皇家科学院——它有一个神秘绰号叫作“无形学院”。
  这个无影无踪的“学院”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具启蒙意义的智囊团——成员包皮括艾萨克·牛顿、弗朗西斯·培根、罗伯特·波义耳,乃至本杰明·富兰克林。
  今天,现代追随者的名册也毫不逊色——爱因斯坦、霍金、玻尔、摄尔西乌斯①。
  这些伟大的头脑都曾在人类的认知领域有过重大突破,根据某些人认为,这些进展与突破跟他们与隐藏于“无形学院”的古代智慧的接触有很大关系。兰登怀疑这种说法,尽管在“无形学院”的四墙之内确实进行过大量的“神秘工作”。
  『注:摄尔西乌斯,此处可能指安德斯·摄尔西乌斯(AndersCelsius,1701-1744),瑞典天文学家,摄氏温标的发明者。他是更接近牛顿那个时代的人物。』125
  一九三六年发现的艾萨克·牛顿的秘密文件震惊了整个世界,因为那些文稿透露了牛顿对于古代炼金术和神秘智慧的研究抱有极大热忱。牛顿的秘密文件中包皮括写给罗伯特·波义耳的书信,他在信中劝告波义耳在提及他们掌握的秘密智慧时要“守口如瓶”。“这是不能公之于众的,”牛顿写道,“否则,这世界难逃一劫。”
  这个奇怪的警告至今仍被人们争论不休。
  “教授,”佐藤突然从黑莓手机上抬起头来,“尽管你一再坚持说你今晚不知道为什么会被召到这儿,可你也许能提供一些有关彼得·所罗门的戒指的线索。”
  “我试试吧。”兰登说着,开始重新梳理思路。
  她拿出物证袋递给兰登。“告诉我这个戒指上符号的意思。”
  他们从杳无人迹的通道经过时,兰登一边走一边审视着这个熟悉的戒指。戒面上是双头凤凰,撑起一面“变混沌为有序”拉丁文字样的旗帜,凤凰胸前饰着数字三十三。
  “这个带有三十三数字的双头凤凰代表着共济会的最高等级。”其实,这个尊贵等级仅存在于苏格兰派②。不过,这种仪规和共济会等级有一整套很复杂的制度,兰登没有心情在今天晚上给佐藤详加讲解。“原则上,这第三十三等级是一个属于共济会高层的精英小团体。它以下的所有等级都可以通过逐级晋升来获取,但只有这第三十三等级是受到控制的。必须获得邀请才能晋级。”

  『注②:苏格兰派(ScottishRite),指执行苏格兰仪式的美国共济会的两个高级支派之一,划分为三十三个等级,另一个是约克派。』“这么说,你知道彼得·所罗门是这个精英团体的核心成员了?”
  “当然。会员身份很难保密。”
  “那么,他是他们职位最高的官员?"“现在,是的。彼得领导着第三十三级最高理事会。这是美国苏格兰派的主管机构。”兰登一直都很喜欢拜访他们的总部——圣殿堂——建筑史上的古典主义杰作,它的符号装饰堪比苏格兰的罗斯林大教堂。
  “教授,你注意到镌在戒指指圈上的字了吗?上面的字样是‘一切展露于三十三等级’。”
  兰登点点头。“这是共济会传说中的一个传统。”
  “也就是说,我可以假设,如果一个成员进入最高的第三十三等级,共济会就会向他透露某种特殊秘密了,是吗?”
  “是的,这是一种说法,但也可能不真实。因为总会有某种阴谋论的猜测,说共济会的最高等级中有极少数被挑选出来的人保守着伟大的秘密智慧。我怀疑,真相恐怕没有那么戏剧化。”
  彼得·所罗门经常风趣地暗示某一共济会重要秘密的存在,但兰登一直以为那只是诱使他加入这个兄弟会组织的恶作剧式的玩笑。不幸的是,今天晚上的事情绝对不好玩,而且,彼得郑重地托付给他的那个小包皮裹——如今看来也完全不是玩笑。
  兰登无奈地朝存放彼得金戒指的塑胶袋看了一眼。“夫人,”他问,“你介意让我来保管这个吗?”
  她看看他。“为什么?”
  “这对彼得非常珍贵,我想今天晚上能还到他手上。”
  她看上去很怀疑。“那就希望你有这个机会吧。”
  “谢谢。”兰登把戒指放进自己的口袋。
  “还有一个问题,”佐藤说,这时他们在迷宫里钻得更深了。“我的工作人员说,当他们重复检验‘第三十三等级’和‘入口’与共济会之间的关联名词时,结果出来了几百条和‘金字塔’字样相关的词条,这是怎么回事?”
  “这也不必奇怪,”兰登说,“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者们是现代石匠的前辈,金字塔和埃及的主题,在共济会符号体系中相当普遍。”
  “象征什么?”
  “金字塔主要象征启蒙。这是一种古代建筑学符号元素,表明古人有能力冲破大地的束缚,向着天堂和金色的太阳上升,最终升到光明的至高源头。”
  她等了一会儿。“没别的了?”
  没别的了?!兰登刚才描述的是历史上最辉煌的符号之一。借由这个结构,人把自己提升到神祗的领地。
  “据我的工作人员说,”她继续道,“这个符号和今晚的事情似乎还有更密切的关系。他们告诉我,有一个流传广泛的传说,说是在华盛顿另有一个金字塔——这个金字塔跟共济会和古代奥义关系尤深。”
  兰登这才意识到她指的是什么,他尽量直截了当地切入正题,以免浪费时间。
  “我对传说非常熟悉,但这纯粹是虚构。共济会金字塔是华盛顿特区流传时间最长久的神话之一,可能起因于美国国玺上的金字塔③吧。”

  『注③:美国国玺(TheGreatSealofUnitedStates)有正反两面图案,作为国徽的正面是一只秃鹰,反面是塔尖上带有一只眼睛的金字塔。』“你刚才为什么没有提到这个?”
  兰登耸耸肩。“因为这是没有事实依据的传说。我说过了,这只是个神话。
  是许多与共济会有关的传说之一。”
  “可是这个神话和古代奥义直接有关,是吗?”
  “没错,就和其他许多神话一样。古代奥义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无数传说的基椽—由圣殿骑士、玫瑰十字会、光明会、西班牙光照派成员守护的具有极大能量的智慧——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这些传说的基础就是古代奥义……而共济会金字塔只是其中的一例。”
  “我明白了,”佐藤说,“那么这个传说究竟说明了什么?”
  兰登分几步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我不是阴谋理论方面的专家,但我曾修过神话方面的课程,大致说来是这样的:古代奥义——历朝历代失落的智慧——一直都被认为是人类最神圣的财富,就像所有的伟大宝藏一样,它们被小心地守护着。那些受到启示的圣贤就是领悟这些智慧的真正力量、并且知道要对它的潜能心存敬畏的人。他们知道,如果这一秘密智慧落入外人之手,其结果将是毁灭性的,就像我们刚才说过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为了保卫古代奥义,人类历史上有许多早期实践者秘密组织兄弟会。在这些组织内部,他们只与有资格入会的人分享智慧,由圣贤把智慧传给圣贤。许多人相信,我们回顾历史……在那些巫士、魔术师和治病术士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见那些掌握秘密智慧的人留下的遗迹。”
  “那么共济会金字塔呢?”佐藤问,“这个传说可归入哪一方面?”
  “嗯,”兰登紧赶几步跟上队伍,“这是历史与神话融汇之处。根据某些说法,到十六世纪时,欧洲所有这些秘密兄弟会组织几乎全部销声匿迹了,大部分是在日益高涨的宗教迫害中被除掉的。据说,共济会就成了古代奥义最后的监护者。
  可以想象,他们生怕有一天他们的兄弟会组织也和其他前辈一样彻底完蛋,古代奥义就会永远消逝。”
  “那么金字塔呢?”佐藤又追问道。
  兰登接着说:“有关共济会金字塔的传说相当简单。它表明,共济会为了履行他们在未来时代保护伟大智慧的责任,决定把这一智慧藏在一个宏伟的堡垒里。”兰登试图重新梳理一下所有这方面传说的记忆。“我再声明一次,所有这些都是神话传说,但据说共济会把他们的秘密智慧从欧洲旧大陆转移到了美洲新大陆——就在这里,在美国——他们希望能摆脱宗教专制、保持自由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建设了一个难以渗透的堡垒——一尊隐秘的金字塔——用以保护古代奥义,直到人类已准备好面对这一令人畏惧的力量、用这一智慧进行交流的那一天。
  根据这一神话,共济会给他们伟大的金字塔冠以一颗闪亮的纯金尖顶石,示意内有珍贵财产——也就是能赋予人类能量、使人类发挥全部潜能的古代智慧。一句话:使凡人神化。”
  “真是个不错的故事。”佐藤说。
  “是啊,共济会已沦为所有疯狂传奇的受害者。”
  “显然,你不相信这个金字塔的存在。”
  “当然不信,”兰登回答。“无论哪里都没有证据说共济会的先辈曾在美国造了一个类似金字塔的东西,更不用说在华盛顿特区了。金字塔是很难隐藏的,尤其是大到能够容纳有史以来所有失落的智慧的金字塔。”

  据兰登回忆,这个传说从来没有解释过共济会金字塔里面究竟藏着什么——是古代典籍、玄秘文件、科学启示,还是某种更加玄妙的东西?——但传奇确实说过:金字塔里的珍贵信息是以非常高明的符号密码储存的……只能为那些悟性最高的头脑所理解。
  “不管怎样,”兰登说,“这个故事被我们符号学家归类为‘原型混杂’类传说——它结合了其他经典传奇,从那些只能被视为虚构的广为人知的神话里借用了许多元素……所以只能是虚构,并非史实。”
  当兰登向学生们讲授有关原型混杂的知识时,他举过许多童话例证,都是代代相传,并代代夸张,都是带有相同的象征元素的同质化道德故事,彼此大量借鉴和串味——贞洁的处女、英俊的王子、壁垒森严的城堡和强大的巫师。借用童话故事,最原始的“善与恶”对峙模式自孩提时代起便根深蒂固地埋在我们心中:梅林对仙女摩根④、圣·乔治对恶龙⑤、大卫对歌利亚⑥、白雪公主对恶女巫,甚至还可以加上卢克·斯凯沃克与达斯·维达的对战⑦。
  『注④:梅林(Merlin)、仙女摩根(MorganleFay),传奇故事《亚瑟王》中的正、邪两方人物。』
  『注⑤:圣·乔治(SaintGeorge)屠龙的故事,最早的书面记载出自十一世纪时小亚细亚的格列高利文本,故事中圣·乔治依靠十字架的力量杀死了恶龙,拯救了公主,于是国王和那里的人民都皈依了基督教。』『注⑥:大卫与歌利亚的故事,出自《圣经·撒母耳记上》。』『注⑦:卢克·斯凯沃克与达斯·维达的故事,出自电影《星球大战》。』一行人跟着安德森转过一个角落,走下一段较短的台阶,佐藤还在琢磨。“告诉我,如果我们没有弄错的话,金字塔曾被认为是一个神秘入口,通过这个入口,那些死去的法老们可以上升为神,对不对?”
  “对。”
  佐藤突然停了下来,拽住兰登的胳膊,脸上的表情夹杂着惊讶与怀疑。“你说那个绑架彼得·所罗门的人要你去找到一个隐藏的入口处,而你竟然没想到他是在援引传说中的共济会金字塔?”
  “不管换成什么名目,共济会金字塔就是一个童话故事。纯粹的虚构和想象。”
  佐藤向他靠近一步,兰登可以闻到她带有烟味的呼吸。“我能理解你的立场,教授,但考虑到调查的需要,某些相似的线索很难被忽视。一个引向秘密知识的入口?在我听来,这很像是彼得·所罗门的绑架者认为你、只有你可以开启的入口。”
  “噢,我没法相信——”
  “重点不是你相不相信。不管你信不信,你必须承认,那人真的相信共济会金字塔是真实存在的。”
  “那人是疯子!他也许还真的相信那个SBB13是一个巨大的地下金字塔入口,里边藏着所有古代失落的智慧!”
  佐藤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眼里几乎冒火。“今天晚上我要面对的危机绝对不是童话故事,教授,而是相当真实的,我可以向你保证。”
  一阵冰冷的沉默。
  “夫人,”安德森打断了沉默,指着十英尺外的另一扇安全门。“我们差不多要到了,如果你还想继续。”
  佐藤的目光转向安德森,用手势告诉安德森向前走。
  他们跟着警卫队长通过了安全门,门里是条狭窄的通道。兰登左右看了一下。
  不是开玩笑吧。
  他正站在他所见过的最长的通道中。
或许您还会喜欢:
冰与火之歌4
作者:佚名
章节:86 人气:0
摘要:Chapter1序章“龙。”莫兰德边说,边从地上抓起一只干瘪的苹果,在双手之间丢来丢去。“扔啊。”外号“斯芬克斯”的拉蕾萨催促。他从箭囊里抽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我想看龙。”鲁尼在他们当中年纪最小,又矮又胖,尚有两岁才成年。“哪怕一眼都好。”我想萝希搂着我睡觉,佩特心想。 [点击阅读]
分歧者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作品导读如果世界按照所有最美的特质划归五派:无私、无畏、诚实、友好和博学,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还会不会有杀戮、争端、夺权、暴乱?答案你知道。因为丑恶从未消失,它只是被深深地隐藏起来,妄图在某一天爆发出来,冲毁这世界。 [点击阅读]
初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献给巴-瓦-安年科夫①……客人们早已散去。时钟敲过了十二点半。只有主人、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和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还在屋子里。主人按了一下铃,吩咐收拾晚饭的残杯冷炙。“那么这件事就决定了,”他低声说着,更深地埋入圈椅里,并把雪茄点上火抽了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得讲讲自己初恋的故事。您先讲,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 [点击阅读]
刺猬的优雅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马克思(开场白)1.播种欲望的人马克思彻底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平时从不跟我讲话的小帕利埃今天早上如此向我宣布。安托万帕利埃,这个古老工业家族的继承者,他的父亲是我八个雇主之一。他是资产阶级大财团打的最后的饱嗝——特别而毫无杂质——此时,他正为自己的发现而洋洋得意,条件反射似的向我阐述起他的大道理,甚至没有考虑到我是否能听得懂, [点击阅读]
加勒比海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就拿肯亚来说吧,”白尔格瑞夫少校说:“好多家伙讲个没完,却一个都没去过!我可在那度过了十四年的。也是我一生最快乐的一段日子——”老玛波小姐点了点头。这是她的一种礼貌性的和霭态度。白尔格瑞夫在一旁追问他一生中并不怎么动人的往事时,玛波小姐静静地寻找她自己的思路。这种司空见惯之事她早已熟悉了。顶多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而已。 [点击阅读]
动物农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庄园农场的琼斯先生锁好几间鸡棚准备过夜,只是这一天他喝得烂醉,竟忘记关上那几扇小门了。他东倒西歪地走过院子,手中一盏提灯的光圈也随着摇摇晃晃。走进后门,他把靴子甩掉,又从放在洗碗间的酒桶里给自己倒了这一天的最后一杯啤酒,就爬上床去。这时琼斯太太早已在那儿打呼噜了。琼斯先生寝室里的灯光一灭,农场里个个厩棚就响起一阵骚动和嘈杂的声响。 [点击阅读]
十一种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格蕾丝婚礼前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没人还会要求她工作。事实上,不管她想不想,都没人会让她干活。??打字机旁的玻璃纸盒里摆着一朵白色栀子礼花,这是她的老板阿特伍德先生送的礼物,连同礼花一起的还有个信封,里面卷着一张十美元的布鲁明戴尔商场①的购物礼券。自打那次在事务所圣诞派对上她热烈拥吻阿特伍德先生后,他总是待她彬彬有礼。 [点击阅读]
十字军骑士
作者:佚名
章节:103 人气:0
摘要:——《十字军骑士》亨利克·显克维奇是我国读者熟悉的波兰著名作家。他的历史长篇小说《你往何处去》和短篇小说集早已介绍到我国来了。《十字军骑士》是作者另一部重要的历史长篇小说,这次介绍给我国读者,将使我国读者对这位作家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亨利克·显克维奇一八四六年五月四日生于波兰一个地主家庭。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波兰农民的生活,对于农民的艰苦劳动、悲惨生活有所反映。 [点击阅读]
千只鹤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菊治踏入镰仓圆觉寺院内,对于是否去参加茶会还在踌躇不决。时间已经晚了。“栗本近子之会”每次在圆觉寺深院的茶室里举办茶会的时候,菊治照例收到请帖,可是自从父亲辞世后,他一次也不曾去过。因为他觉得给她发请帖,只不过是一种顾及亡父情面的礼节而已,实在不屑一顾。然而,这回的请帖上却附加了一句:切盼莅临,见见我的一个女弟子。读了请帖,菊治想起了近子的那块痣。菊治记得大概是八九岁的时候吧。 [点击阅读]
午夜的五分前
作者:佚名
章节:2 人气:0
摘要:店内的摆设几乎没有变化。除了满眼遍布的令人一看便联想到店名“圣母玛利亚号”的轮船模型、老旧航海图和小小的地球仪勉强算得上个性外,它与学生街上数不清的各色咖啡馆并没有太多分别。虽然没有特别吸引我的地方,不过想要喝杯咖啡的时候,学生时代的我总是来到这家店。在我和小金井小姐面前摆上两杯水,为我们点菜的店老板也没有变化。他穿着白色衬衫和灰色西装裤,显然这样的装扮与咖啡店店主的身份不甚相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