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十字军骑士 - 第十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雅金卡跟兹皮希科谈过话后,有三天没有到波格丹涅茨去;但是到了第三大,她急急忙忙赶来通知说,修道院长到达兹戈萃里崔了。玛茨科听到这消息很激动。他确实已经有足够的钱来赎回产业。他也计算过,这钱也足够吸引一些农民到这块土地上来,还可以用来购买牲畜并进行其他修建事宜;但是在这整个交易过程中,大都还要看这位富有的亲戚意见如何,比如说,他可以带走或者留下由他移居到这里来的农民;他这份产业价值的增减也将以此为转移。
  因此玛茨科向雅金卡打听修道院长的情形:他身体如何,心情好不好,他说了他们一些什么,他什么时候到波格丹涅茨来?她给了他很有见识的回答,竭力从各方面鼓励他,安慰他。
  她说,修道院长身体很好,也很愉快,他带了不少扈从,除了武装的仆从之外,还有好几个游方教士和吟唱者;他同齐赫一起唱歌,不但很高兴听宗教歌曲,也喜欢听世俗的歌曲。她也说到他仔细问起过玛茨科的情形,又热心听齐赫谈着兹皮希科在克拉科夫的险遇。
  “您该怎么行事,您心里有数,”聪明的姑娘最后说:“但是我想兹皮希科应该立刻先去问候他的长辈亲戚,不要等到修道院长到波格丹涅茨来。”
  玛茨科赞成这个意见;因此他把兹皮希科叫到跟前来,对他说:
  “你去换身漂亮衣服,然后去向修道院长致敬,向他问安;他也许会对你发生好感。”
  接着,又转向雅金卡说:
  “假使你是个笨蛋,我丝毫也不会奇怪,因为你是一个女人;但是叫我吃惊的是,你居然有这样的好见识。那末请告诉我,修道院长来的时候,最好用什么方式接待他。”
  “说到吃的,他自己会告诉你他要吃什么;他喜欢丰盛的筵席,但是,只要食物中多放些番红花,他就什么东西都吃。”
  玛茨科听到这话,就说:
  “我怎能弄得到番红花来款待他呢!”
  “我带了一些来了,”雅金卡说。
  “这样的好姑娘,让我们多遇上几个吧!”喜出望外的玛茨科嚷道。“真是一个漂亮的好主妇,又聪明,心肠又好!嗨!要是我年轻些,我就立刻会娶了你!”
  这时候雅金卡偷偷地看了兹皮希科一眼,轻轻叹了口气,说:
  “我也带来了骰子、大杯和一块布,因为修道院长喜欢吃过饭后玩骰子。”
  “他一向就有这个习惯,不过他常常要发脾气。”
  “现在他有时候也要发脾气;一发起脾气来就把大酒杯摔在地上,从房间里冲到田野去。然后又带着笑容回来,嘲笑自己刚刚那一顿脾气。您是知道他的!只要您不顶撞他,他真是世界上再好不过的好人。”
  “谁顶撞他呢?他不是比谁都聪明都有权势么?”
  他们就这么谈着,兹皮希科则在套房里穿衣服。最后他出来了,穿得非常华丽,就像他第一次穿了他那洁白的“雅卡”到兹戈萃里崔去一样,叫雅金卡看得眼睛也发花了。她叹息这个漂亮的骑士不是她的人儿,叹息他爱上了另一个姑娘。

  玛茨科很高兴,因为他认为修道院长免不了要喜爱兹皮希科,那么,双方打起交道来,修道院长自然也就会宽厚些了。他想到这里,十分高兴,因而他也决定去了。
  “吩咐仆人们准备一辆马车,”他对兹皮希科说。“我既然能够腰里带着一块铁从克拉科夫赶到波格丹涅茨来,那我现在一定能上兹戈萃里崔去。”
  “只要您不会发晕就好,”雅金卡说。
  “嗳!我能行,因为我觉得我已经强健些了。即使发晕,修道院长看到我这么赶去迎接他,他也就会对我们慷慨了。”
  “我宁愿要您的健康,可不要他的慷慨!”兹皮希科说。
  但是玛茨科坚持要去,于是启程上兹戈萃里崔去了。路上他稍稍有些呻吟,但是他依旧继续指点兹皮希科;他告诉他在兹戈萃里崔的举止应该如何,特别劝告他在他们的有权势的亲戚面前要听话、要谦恭,因为那人受不了丝毫的违抗。
  他们到达兹戈萃里崔的时候,发现齐赫和修道院长正坐在房前,一边眺望着美丽的乡村景色,一边喝葡萄酒。在他们后面,靠近墙壁的地方,坐着修道院长的六个扈从:两个是吟唱者,一个是香客,香客的曲手杖和黑斗篷立刻就使人辨认出来;其他的人看来像是游方教士,因为他们都剃光了头,而且穿着俗人的衣服,围着牛皮腰带,还佩着剑。
  齐赫看见玛茨科坐着马车来了,他连忙向他奔了过去;但是修道院长显然是记起了他的宗教的威严,仍然坐在那里,并且开始向他的游方教士说些什么。兹皮希科和齐赫领着生病的玛茨科向屋前走来。
  “我的身体还不十分好,”玛茨科说,同时吻着修道院长的手,“但是我来向您,我的恩人致敬;来谢谢您对波格丹涅茨的照顾,而这是我们有罪的人最需要的。”
  “我听说你好些了,”修道院长说,把手放在玛茨科头上:“还听说你许过愿要去朝拜我们已故王后的陵墓。”
  “因为我不知道该祈求哪一个圣徒保护,我就向她起了一个誓。”
  “你做得好!”修道院长热心地说:“她比所有的圣徒都好,总是有求必应。”
  一刹那间,他的脸就气得发红了,双颊充满了血,双眼发出了火花。
  他们都看惯了他的急躁性子,齐赫笑了起来,喊道:
  “信奉天主的人,降服吧!”
  至于那修道院长,他呼哧呼哧喘气,直望着在场的人,接着又突然大笑起来,望了望兹皮希科,问道:
  “那一位就是你的侄子,我的亲戚么?”
  兹皮希科俯下身于,吻了他的手。
  “上次看见他,他还是个小娃儿;这一回我可不认识他了,”修道院长说。“让我们来看看你吧!”于是他开始从头到脚直朝他看,最后说:
  “他太漂亮了!这是一个姑娘,不是一个骑士!”
  玛茨科听了,回答道:
  “那个姑娘常常要去同日耳曼人跳舞;但是邀请她的人总是跌倒了,就爬不起来。”
  “他还能够不用曲柄就拉开一张石弓!”雅金卡喊道。

  修道院长转向她说:
  “啊!你在这里么?”
  她面孔涨得很红,连脖子和耳朵都红了,回答道:
  “我看见他拉开的。”
  “那末小心他别来射你,否则你就得花好长时间来治疗创口呢。”
  听了这话,吟唱者、香客和游方教土都哄堂大笑起来,使得雅金卡更加发慌;修道院长怜惜她,便举起手臂,指着自己的大袖口说:
  “躲到这里来吧,我的好姑娘!”
  这时齐赫扶着玛茨科坐到板凳上,吩咐给他拿些葡萄酒来。雅金卡拿酒去了。修道院长向着兹皮希科说道:
  “玩笑开够了!我把你比作一个姑娘,不是羞辱你,而是称赞你的美貌,这样的美貌,许多姑娘准会认为值得骄傲的。但是我知道你有男子气概!我已听说过你在维尔诺的事迹,听说过两个弗里西安人的事,克拉科夫的事。齐赫全都告诉了我,懂吧!”
  这时候他开始全神贯注地望着兹皮希科的眼睛,过了一会儿,他说:
  “如果你许过三簇孔雀毛的愿,那就去找吧!去惩罚我们国家的敌人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使天主高兴的事。但是,如果你许了别的什么愿,我可以免除你的誓约。”
  “嗨!”兹皮希科说:“一个人既然在灵魂里向主耶稣许了什么愿,谁有权力来取消他的誓愿呢?”
  玛茨科忧惧地望着修道院长;但是显然他的心绪极好,因为他不但不发怒,反而用一个手指吓唬兹皮希科说:
  “你多么聪明!但是你必须小心,别碰着那日耳曼人贝哈德同样的命运。”
  “他出了什么事?”齐赫问。
  “他们把他在火葬堆上烧了。”
  “为什么?”
  “因为他常常说,俗人能像教士一样懂得天主的奇迹。”
  “他们惩罚得他太厉害了!”
  “但是很正当!”修道院长嚷道,“因为他亵渎了圣灵。你以为怎样?一个俗人能够解释天主的奇迹么?”
  “决不能够!”那些游方教士一齐喊道。
  “住口,你们这些小丑!”修道院长说:“给我安安分分地坐着,你们又不是正式教士,虽然你们都剃光了头。”
  “我们不是‘小丑’,是您阁下的仆从,”其中有一个答道,一面望着一只大吊桶,因为那只桶里散发出蛇麻子和麦芽的气息来。
  “瞧!他是在一只大桶里讲话呢!”修道院长喊道,“嗨,你这毛发蓬松的鬼家伙!干么你望着这只吊桶?你在那桶底里是找不着拉丁文的。”
  “我不是在找拉丁文,是在找麦酒;但是我找不到。”
  修道院长转向兹皮希科,兹皮希科正惊奇地望着这样一些侍从,于是修道院长说道:
  “他们都是神学院的学生;但是他们每一个都宁愿扔开书本,拿着琵琶,到处去流浪。我给他们吃,给他们住;我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呢?他们都是百无一用,但是他们会唱歌,都熟悉供奉天主的义式;因此他们在我的教堂里还有些用处,必要的时候,他们会保卫我,因为他们中间有些人部是勇猛的汉子!这个香客说,他曾经到过圣地;但是我白白问了他几洲几国的事情;他甚至连拜占庭皇帝的名字和他自己住在哪一个城市都不知道。”

  “我本来知道的,”香客嘎声地说:“但是我在多瑙河上发了一场热,把我脑子里的什么东西都忘掉了。”
  “最使我吃惊的是他们身为游方教士,却都佩着剑,”兹皮希科说。
  “他们是可以佩剑的,”修道院长说,“因为他们还没有得到神甫的职位;而且我这个修道院长也佩着剑,这有什么稀奇。一年前,我曾向勃尔左卓伐的维尔克挑战,要为你们经过的那片森林战斗,但是他没有来。”
  “他怎么能同一个神甫战斗呢?”齐赫插嘴说。
  修道院长听了这话发怒了,用拳头捶着桌子,喊道:
  “我一披上甲胄,就不是一个神甫,而是一个贵族了!他不来,因为他宁愿叫他的仆人们在杜尔查攻击我。所以我要佩一口剑:一切教规,任何法律,都允许用武力来击退武力,用一切手段来保卫自己。所以我叫他们都备好宝剑。”
  听着这些拉丁文,齐赫、玛茨科和兹皮希科都静默了,他们都在修道院长的智慧面前低下头来,虽然他们一个拉丁字也不懂;至于修道院长呢,他狂怒了一阵以后。又说:
  “谁知道甚至在这里他会不会来攻击我呢?”
  “哦伐!计他来吧!”那些游方的神学生们喊道,一面握着剑。
  “我倒高兴他来攻击我!我真想打一次仗。”
  “他不会于的,”齐赫说,“他多半是要来向您致敬的。他放弃了那片森林,现在他正为他儿子着急呢。您知道!他是绝不会来攻击您的。”
  这时候,修道院长已经心平气和,他说:
  “我在克尔席斯尼阿的一家客店里看见小维尔克在同罗戈夫的契当喝酒。他们没有马上认出我们,因为天黑了;他们正在谈着雅金卡哩。”
  这时候,他向兹皮希科说:
  “也谈到你。”
  “他们跟我有什么相干?”
  “他们同你没有什么相干;但是他们不喜欢在兹戈萃里崔附近有第三位年轻人。契当对维尔克说:‘我答打他一顿之后,他的皮肉就不会那么光滑了。’维尔克却说:‘他也许会怕我们;要不,我一定敲碎他的骨头!’于是,他们彼此打赌说,你一定会怕他们。”
  玛茨科听了这话,望望齐赫,齐赫也望望他;他们脸上都流露出非常机智和快乐的表情。他们谁都确不定修道院长是否真正听到过这样的话,还是他只是为了要刺激一下兹皮希科才这么说的;但是他们两人都知道,尤其是玛茨科,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来激起兹皮希科去赢得雅金卡的心了。
  修道院长故意添了一句:
  “真的,他们都是勇猛的汉子!”
  兹皮希科一点也不激动;他用一种奇特的、听起来不像他的声音问齐赫道:
  “明天是礼拜天吧?”
  “是的,礼拜天。”
  “你们到教堂去么?”
  “去的!”
  “到哪里?到克尔席斯尼阿么?”
  “那是最近的教堂了!”
  “唔,那好吧!”
或许您还会喜欢: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田园交响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在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中,若论哪一位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喜欢颠覆,最爱惹是生非,最复杂,最多变,从而也最难捉摸,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纪德莫属。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这座迷宫迷惑了多少评论家,甚至迷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长达三十余年。这里顺便翻一翻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老账,只为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德为人和为文的复杂性,在他的迷宫里迷途不足为奇。 [点击阅读]
男人这东西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对于性,少男们由于难以抑制自己而感到不安;与此同时,他们又抱有尝试性爱的愿望。因此,他们的实情是:置身于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情感的夹缝中苦苦思索,闷闷不乐。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成长为响当当的人是极其不易的。在此,我们所说的“响当当的人”指的是无论在肉体还是在精神方面都健康且成熟的男人和女人。在成人之前,人,无一例外要逾越形形色色的障碍、壁垒。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0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白发鬼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诡怪的开场白此刻,在我面前,这所监狱里的心地善良的囚犯教诲师,正笑容可掬地等待着我开始讲述我的冗长的故事;在我旁边,教诲师委托的熟练的速记员已削好铅笔,正期待我开口。我要从现在起,按照善良的教诲师的劝告,一天讲一点,连日讲述我的不可思议的经历。教诲师说他想让人把我的口述速记下来,以后编成一部书出版。我也希望能那样。因为我的经历怪诞离奇,简直是世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