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本海默(18)1937年,英国为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第一次提出了分治的想法,即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本·古里安凭借自己的政治嗅觉,捕捉到“国家”这个词所包含的重大意义,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他立刻对分治的想法表示支持。但两年后英国政府发表白皮书,禁止犹太人购买巴勒斯坦土地,压缩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限额。面对英国立场的转变,本·古里安决定发展犹太人的地下武装。二战爆发后,面对英国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压制和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本·古里安权衡利弊,提出了贯穿二战的著名政策:“我们将对战争中的英国给予帮助,就像没有白皮书一样;我们将反对白皮书,就像没有战争一样。”1940年夏天,本·古里安在伦敦度过。英国人在纳粹德国的狂轰滥炸之下所表现出来的毅力和勇气震撼了他的心灵。使他更觉得要建国就必须有英勇流血的精神和强大的武装。1941年11月12日,本·古里安来到了纽约,得到美国犹太社团的广泛支持。1942年5月,在纽约比尔特莫尔饭店召开了犹太人会议,他的主张在会上被接受,通过了八点纲领,宣告“巴勒斯坦将作为一个犹太国而并入民主的新世界”。二战结束了,但英国并不打算在巴勒斯坦实行分治。这时的本·古里安已经预见到英国的撤离和犹太国的建立,并且预见到新生的犹太国家必定会与阿拉伯邻国发生冲突,于是他一方面组织巴勒斯坦犹太人的秘密反英军事行动,一方面竭力筹措资金购买军火。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英国将于1948年5月14日结束委任统治。这一天,在纽约、巴勒斯坦以及所有犹太人居住的地方都举行了庆祝会,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之间的交通中断,人们载歌载舞直到清晨。喜悦中的犹太人认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暴动是目前面临的最大威胁,但本·古里安却意识到,有可能到来的是阿拉伯邻国正规部队的进攻。他一边派人到美国去筹集资金,一边打着埃塞俄比亚的旗号通过秘密渠道从捷克斯洛伐克购买军火。1948年5月14日下午4点,本·古里安在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宣读了独立宣言。他宣告:以色列国成立了!在场的人纵情欢呼,全国各地的犹太人通过广播收听了独立仪式,无数人失声痛哭。本·古里安担任临时政府总理,并在随后的议会选举中成为正式总理兼国防部长。建国的兴奋无法掩盖以色列严重的生存危机。建国次日,埃及、外约旦(今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以色列节节败退,处于崩溃的边缘。是联合国主持下的第一次停火挽救了新生的以色列。在停火的4周时间内,本·古里安全力购置军火、招募新兵。当7月8日战争再次开始的时候,以色列已经掌握了主动,在10天的战斗中夺取了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1949年,本·古里安动用了上百架次的飞机,把在也门的近5万名犹太人接回了以色列,这次行动被称为“魔毯行动”。1950年的“以斯拉一尼希米行动”则将12万犹太人从伊拉克运回以色列。建国初期的4年时间里,以色列的人口增加了一倍。本·古里安曾于1953—1955年去职,但以色列的大政方针实际上仍然掌控在他手里,并于1955年再次当选总理。本一古里安一直奉行与西方结盟的政策,在1955年埃及向东方阵营靠拢之后,他更是不遗余力追随西方。1956年,埃及实行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这对英法的利益造成了损害。经过秘密磋商,本·古里安与英法结成同盟。10月29日,为了给英法出兵埃及制造借口,以色列进攻了西奈。虽然以色列取得了胜利,但由于美国和苏联的介入,本·古里安不得不将西奈归还埃及。虽然以色列没有获得成功,但这场战争为以色列赢得了10年宝贵的和平。
|
目录 上页 下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