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我把一切告诉你 - 第四篇:重返传媒 二、业绩翻倍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二、业绩翻倍
  K杂志有编辑部、广告部、品推部和发行部四大核心部门,一般杂志社在上述部门也就有一两个出色的人物,但李总提出:“除了发行部以外,其余三部门的统管都要顶级人物!我不能叫无能的人把这条船给弄沉了!如果每个部门负责人都是厉害角色,则杂志发展便有根本保障。”所以,他时刻都在考察核心岗位的试用人,一旦发现货不对板立即开除,决不手软。虽然杂志社流动性有些大,但后来真是高手云集。
  千挑万选,李总聘到一位强势媒体《大众×件》出来的高手做品牌推广总监,一位有新闻世家背景的财经圈顶尖高手做主编,同时还聘我做广告总监。我们在各自领域都比李总出色,所以他颇为得意:“昔日刘邦在功成名就时,当着满朝文武说,运筹帷幄他不如张良,统帅千军不如韩信,后方管理不如萧何,但这些英雄豪杰却被他所用,所以得天下的是刘邦而不是项羽。”
  李总得意完,马上布置一题:“精英聚集一堂,要经常研讨杂志发展大计,大家赶紧拿出品牌推广方案,一人一套。”于是三大主管献计献策,很快,敲定几套方案。总编制定的策略是在新浪网包下三个栏目,每月挑出几篇重磅文章在不同频道发布,最短时间内几乎不花钱就让近千万人知道了K杂志,社会影响确实不小,同时还获得一些新闻线索。品牌总监认为K杂志有必要参与各种高峰论坛和资本研讨会,至少在会上要派发杂志,在目标人群中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高屋建瓴式地树立形象。于是他积极寻找各类论坛,或协办或广告换参与权,将杂志送进会场,拓展杂志影响,成效也在不断积累中。
  我贡献的招数夸了行,我认为发行也算品牌推广活动。现在发行不利,影响广告业绩快速提升,治标更要治本,不如来个狠招。某顶级财经杂志比K杂志发行量大多了,读者群更广泛,干脆打通印厂或发行渠道,在他们杂志中夹K杂志征订单……效果?怎么还不信咱策划能力呢?
  从在现代城上班开始,发现不管晚上加班多晚,坐电梯都能经常碰见日本人在电梯口送客,个个弯腰鞠躬好不恭敬。唉,瞧日本人的工作态度和干活劲头,不得不说是勤奋典范,这更刺激我要做番业绩出来的决心。
  有决心就好办事,一上岗,我就决定跟从前打工一样,还是加班加点干活那套路数。一番谋划后,我将广告业务分成三部分打理。首先,打电话找圈内熟人,约好拜访时间,老友重逢好不开心,续完旧,聊完情,照例请帮忙。嗯,熟人好办事,纷纷表示有机会一定推荐。这事安排在上午。其次,发扬快速学习精神,要尽快熟悉财经杂志的特点,以后好施展拳脚。这事安排在晚上,每天约个不太忙的编辑,跟班学。最后,大力培训广告团队。这事安排在下午。

  第一眼从业务员谈吐和精神面貌上看,心里便暗叫不好。我随口问道:“大家平时去见客户,都带什么资料去?”
  “一本杂志,一份刊例报价。”听完,晕倒。
  凭两杆破抢也敢出门抢广告?呵呵,太欺负客户了吧。好佩服这帮人胆大行为。我了解到编辑部有全部上市公司、所有投资机构、银行和监管机构的详细资料,包括法人代表、总裁、董事会秘书的名单和联络方式以及公司地址。于是我请人整理资料,精装成册。好嘛,资料包括近两万人的国内顶级金融队伍,足足打印300多页。我告诉业务员,这份资料包涵中国所有金融领域的主流人物,顶级的,他们每期都看K杂志,这是发行部 提供的邮寄名录表。
  有人傻乎乎问:“雨总,客户不信怎么办?万一希望留下资料呢?”
  “不信?重新讲一遍杂志定位,专业金融人士看的高端财经读本。留下?对不起,只能面阅,不可外借!哥们,装点神秘有好处啦,你不会说册子是从发行部‘借’来的吗?因为咱们关系铁磁,大家才有机会看到……”
  光凭资料还不够,还有新招出笼。编辑们告诉我,为了曝上市公司违规猛料,有时候可以说是冒险采访,所谓的防火、防盗、防记者有其“道理”。甚至一些采访故事我听得也有些担惊受怕。可我心惊有屁用,客户并不担心啊!于是每期新发杂志,我请编辑部将采访的背后故事扼要写明,广告员一手拿杂志,一手拿采访花絮,再去拜访客户。客户看不懂专业财经文章,也不感兴趣,但精彩的暗访、偷录、智闯三关的故事总听得懂吧。我目的指向明确,就是要证明K杂志文章得之不易,是费钱、费时、费精力得来的精品,都是独家重磅财经新闻,所以主流金融人士才爱看,这不就把发行名单的事给圆了吗?顺便利用背后故事再震撼客户一回。
  事实证明,推广四期杂志后,客户对K杂志陌生感在消弱,印象有改观:“哦,原来K杂志拥有专业且敬业的采编团队,顶级发行渠道,高端阅读人群,亲民广告价,是一颗在财经刊物圈中冉冉升起的明星……”嘿,哥们要的就是这效果。
  再接再厉,我又把带销售团队经验复制过来,自己扮演客户角色,业务员本色演出,喊他们当面预演销售场景,过完一遍,心凉半截,因为大家介绍背景故事生硬无趣。为了给客户留下印象,宣讲动人桥段时,要带上个人感情色彩,自己都没感动,如何感动别人?有的人没记住故事,时不时还翻看本子,嗯,工作没热情,岂不是折磨自己的神经?真想搞体罚!于是我做示范,一边比划,一边脱稿讲背景故事。大家有样学样,按照要求勤加练习,两小时后再考,不行者挨完骂再回锅,考试过关者才能放出去。

  细节,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因为爱听单田芳评书,我发现人家说书有一套语言技巧,阴阳顿挫有序,语气抓人心魄。书听多了,学点皮毛。在讲故时也沾点说书味道,很多人听我讲事,当成一乐子来欣赏。现在运用工作中,正是时候。
  一些销售员与客户交流时,要么语气平淡无味,没给人留下一秒印象,要么似蚊子叫,嗡嗡半天不知所云,要么软绵绵无生气,只有被逼急了,而且在说真话时,才会不自觉流露出些许真情实意。他们从没注意到与客户交谈时,谈话语气的重要性。一句话,说话要有特色,比如林志玲说话那股“嗲”劲儿,哇,很可观哦。我强调自己说话要有感染力,当客户听到感情饱满的话时,才会对我有印象,并且信服咱说的都是真话!
  不仅是宣讲故事要达标,更重要的考试还在后面。我罗列出客户常提的20个问题,并将标准答案标于其后,大家必须烂熟于心,经得住任何变相询盘。我这套培训法师从保险公司培训业务员那套思路,手下每个人见的虽然是不同客户,但所有回答都是最佳答案,跟超级细菌一样,具有最大杀伤力和感染力!这年代做业务不容易,客户好像是抗生素,业务员不练成为超级细菌的胚子,还不被客户当场消了毒?
  考试接近真实性,我充当甲方角色,变幻花样刁难人,业务员回答问题时,必须带感情色彩流畅回答,不许打半点磕绊,因为说话拌蒜,客户潜意识会认为乙方说话可能不真。期间,我又不断模仿客户反驳乙方说法,业务员要灵活应变……很多人被折磨得一见我,嘴巴咧成了瓢。
  最后再请李总检阅队伍,一箭双雕。业务员跟老板说话普遍紧张,跟见客户有一拼。换考官检验队伍成色,对他们是个磨砺,不仅能增强自信,还能发现不足。对老板而言,叫他看看咱幕后工作好细致啊,这点也很重要。靠,狡猾吗?总之,招数想遍。
  广告部前任总监把带团队想简单了,以为每周一例会,解决几个问题便万事大吉。唉,工作没做透,回报能丰厚?洗洗睡吧。我不指望业务员都像我玩命工作,但指望他们部分克隆,还是大有希望。我如何回答客户问题,如何介绍杂志,如何报价,如何说服客户,这些基础知识完全能被复制。如果10位业务员培训到位,就是10位小雨杀出去,效率将翻倍提升。实践证明,一般人业务员经过30场模拟测试,基本能达到中级水准。
  从第一天上班开始,我为杂志社带来了新空气。一个星期六晚上,李总到办公室取文件,忽然看见我在座位上加班,出人意料的干劲似乎让他始料不及。等下个星期六晚上他又发现会议室里我正给业务骨干做培训……渐渐的,广告部一改懒散作风,加班成性,变得铁血起来。再后来,在广告部标杆下,其他部门也跟风向前冲,社里风气为之大变。仅仅过了半年,广告业绩开始有起色,K杂志去年广告收入不足百万,我半年完成200万,不可谓进步不大,而且团队战斗力也明显提高。

  但这时,我,我辞职了。
  K杂志办公在大望路一栋甲级写字楼里,决定辞职的那晚,我站在办公室大玻璃窗往外看,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一辆辆汽车在高架桥上川流不息,渲染着北京城的商业美景,真是越看心潮越澎湃。我不是被车水马龙所吸引,也不为灯火辉煌而侧目,我在思索一个问题:“啥时我也能在写字楼买下一个单元,开创一片新天地?李总未来有了着落,我的未来又将如何?坚守K杂志,我将成为现代城一金领,北京城一中产,但创业梦如何实现……不行,我想跟高人学本事,博个锦绣前程出来。
  一个人静静站立半宿,我从三个方面仔细分析了目前工作状态。从跟高人学习角度上看,李总是搞风险投资出身,他那套理论,我没听懂,对资本运作也没兴趣,而杂志社也没什么让咱震撼的高人,我在杂志社能学到的知识和本事远不如预期那么多。
  从工作氛围看,典型家族企业。李总侄子任发行总监,侄媳妇是财务总监,弟弟是广告副总监,好嘛,500平米办公室,我快被一家人包围了。圈内人都知道,杂志发展好坏,一编辑二发行三广告,我想先从发行下手,不料触犯了老板侄子的面子,还遭到侄媳妇白眼。而落实广告提成制度,又触犯了他弟弟的利益,总之,处处碰壁,很难施展拳脚,不爽。
  从工作配合上看,李总和我都是急性子。也许我面试表现完美,他觉得我一到岗,广告就打能歼灭战,但理想跟实际脱节。靠,俩追求完美的人在一起做事,累人啊。就杂志广告环境而言,4A广告公司需观察新杂志半年以上时间,行规。因为新杂志万一市场上没立住,损失广告费是小,影响品牌形象是大,嗯,行规很难改变。还有,4A投放杂志广告,都是每年10月份以后开始做第二年计划,不大可能中途插进新计划。道理简单,杂志广告是品牌形象广告,版面连电话都不写,投放计划很难改变,而报纸广告是促销广告,投放时机相对灵活。唉,既不能改4A计划,又要熬过该死的观察期,但性急的李总,眼神中透露期待的目光,无形地笼罩过来,更性急的我……靠,好不郁闷!
  这时的我,知道媒体梦破灭了。咱擅长媒体整合营销,需要掌控编辑、发行和广告三合一的管理权,但现实中,谁都不能提供这片天地。简而言之,在事业上,我和李总,和K杂志是个美丽误会,我为K杂志带去了发展思路和业绩,职业道德和操守对得起我的每分钱薪 水。而K杂志给了我薪水和地位,也教会我新本事,能力再次得到提升。嗯,永远铭刻在心。
或许您还会喜欢:
鬼医傻后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2
摘要:第001章夜半惊魂晚霞似血,笼罩了整个天际。苍穹一片暖色,晚云轻拂而过,好似层层翻滚的浪海,无穷无尽的变幻。翻卷如云的宫墙,层层迭迭的瓦檐,精致的亭台楼阁,山石排列有序,奇花异草数不胜数,轻风吹过,到处是馥郁诱人的香气。雕梁画栋的殿阁中,微微敞开的窗户,暮色的青白光芒笼罩着宽大空荡的宫殿,显得苍凉而凄惨。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号性格:完美型自白:我觉得凡事都应该有规有矩,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标准;我理性正直、做事有原则、有条理、有效率、事事力求完美,但别人说我过于挑剔、吹毛求疵。性格特点:(1)对错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地带,原则必须遵守和坚持,不可以协商,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真理;(2)高标准、高要求、认真、原则多,自己出错则会自责、内疚、愤怒;(3)自律,也严于律人,对人也对己,别人出错会进行指正, [点击阅读]
云中歌2
作者:佚名
章节:125 人气:2
摘要:云歌被宦官拖放到一旁。拖动的人动作粗鲁,触动了伤口,她痛极反清醒了几分。隐约听到一个人吩咐准备马匹用具,设法不露痕迹地把她押送到地牢,拿什么口供。不知道是因为疼痛,还是大火,她眼前的整个世界都是红灿灿的。在纷乱模糊的人影中,她看到一抹影子,疏离地站在一片火红的世界中。四周滚烫纷扰,他却冷淡安静。 [点击阅读]
人类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前言汉斯及威廉:当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那位引导我爱上书籍和图画的舅舅,答应带我做一次永难忘怀的探险——他要我跟他一起上到鹿特丹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去。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教堂司事拿着一把足以与圣彼得的钥匙相媲美的大钥匙,给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的神秘大门。“等你们下楼出来时”他说,“拉拉铃就行啦。 [点击阅读]
伊索寓言
作者:佚名
章节:454 人气:2
摘要:农夫替牛解下犁套,牵着它去喝水。这时,有只穷凶极恶的饿狼正出来觅食,看见那犁,开始仅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觉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觉地将脖子慢慢地伸了进去,结果再无法拔出来,只好拉着犁在田里耕起田来。那农夫回来后,看见了它,便说:“啊,可恶的东西!但愿你从今弃恶从善,回来种田吧。”这故事是说,尽管有些恶人做了一点善事,但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无奈。 [点击阅读]
塔木德智慧全书
作者:佚名
章节:451 人气:2
摘要: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1)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多少的标志,就其自身而言,是不分贵贱的。在犹太人的赚钱观念中,他们从来就不把蹬三轮、扛麻袋看成是低贱的事,也不认为做老板、经理就高人一等,钱不管在谁身上都一样是钱,它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就不是钱了。 [点击阅读]
存在与虚无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存在与虚无》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概论: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小狗钱钱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