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我用一生去寻找 - 3.读孔子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尽管经历了"砸烂孔家店"、"批林批孔"的群众运动,但是孔子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在孔子的思想中,最重要的是他尊重人、爱人的思想。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殉葬是很普遍的事情,稍有地位的人死的时候总要让几十甚至上百的活人为他殉葬。殉葬的人越多,越显示出他的社会地位。而孔子就坚决反对这种拿活人陪葬的做法,他甚至反对拿陶俑做陪葬,因为这种陶俑还是人的样子,是对人类的不尊重。所以有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种对拿陶俑做殉葬的人的诅咒。秦始皇当年秘密大建自己的坟墓,就用了许多陶俑来做陪葬,也就是我们今天在陕西发现的兵马俑。他死后发生的事情也恰恰印证了那句诅咒:"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让那些乐于拿人做陪葬的人断子绝孙。我想,如果没有孔子的坚决反对,不知道还会有多少祖先被活埋在坟墓里。
  "四海之内皆兄弟"是《论语》中子夏说的一句话,同时也被认为是孔子另外一个重要的思想,与其他许多信仰和宗教所倡导的思想不谋而合。在中国奴隶社会后期,孔子能提出这样伟大的思想是非常了不起的,同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谐奠定了基础。
  孔子的确是人类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有教无类"的原则教育鲁国的学生,也教育当时其他国家的学生。他还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标:"明德"、"亲民"、"至善"。孔子认为人的美德和智慧如同宝藏一样,就在人的身上,所以只需要把它擦亮,把这些宝藏挖掘出来就能显现其光芒,发挥其作用,这就是"明德"的过程。孔子认为获得知识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这三种学习的办法,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生而知之"就是说,我们身上的美德和智慧是与生俱来的,只需要经过启发和打磨,就可以显现出来。而一些极端物质主义者不这样认为,他们只承认后面两种学习的途径和办法,认为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器官--眼、耳、口、鼻、舌,把信号反映到大脑,经过大脑中一套复杂的物质构件的运作,就转换成了知识和智慧。他们不断做试验,又是解剖,又是心电图的,但这是一种牵强的、不能自圆其说的妄想。就连这些极端物质主义者,也不会相信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完全是大脑这个机器经过复杂的运算得出来的。第二种学习的办法是"学而知之"。通过学习,主要取得的是技能,而要获得精神与美德,也只能够通过学习和所见所闻把人身上潜在的能量启发出来。这种启发的方式不一定是在课堂图书中,因此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看的多了,遇到的事情多了,就容易启发智慧和悟性。"困而知之"就是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去学习,这也是人学习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它会更有针对性。因为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能让人去反思,所以我们的学习和教育应该按孔子说的既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也有"困而知之",而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只是"学而知之"。
  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又提出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了很多人的座右铭,是很多人做人处事的准则。
或许您还会喜欢: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半暖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命运之神喜欢热闹,有时还喜欢嘲弄人,它每每令人可恼地给伤心惨目的悲剧掺进一点滑稽的成分。——斯蒂芬?茨威格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很特别的一个,即使眼下平凡无奇,也一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而已。想到未来,总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可随着长大,渐渐认清楚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身材不比别人好,脑子不比别人聪明,脸蛋不比别人漂亮,甚至连性格都不会比别人更有魅力。 [点击阅读]
卡耐基口才学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卡耐基的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谈话和演讲中畏惧和胆怯的心理,培养勇气和信心。在“戴尔·卡耐基课程”开课之前,他曾作过一个调查,即让人们说说来上课的原因,以及希望从这种口才演讲训练课中获得什么。 [点击阅读]
哈佛女孩刘亦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则轰动全国的独家新闻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用大字标题在头版头条登出了一则独家新闻:《我要到哈佛学经济》。记者雷萍报道: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成都女孩刘亦婷,并免收每年高达3万多美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尔斯利学院和蒙特豪里尤克学院。 [点击阅读]
唤醒心中的巨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醒来吧!控制你的生活!安东尼·罗宾斯是世界顶级激励大师。你将在本书中与这位大师共享那独到而又强大的课程,用来唤醒你心中蛰伏的巨人。他是公认的控制心理变化的专家,在本书中,他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循序渐进的课程,使你通过富于灵感和乐趣的轶事、例子和一步步扎实的策略,组成一个控制情绪和财政困难并获得巨人般灿烂生活的程序,用来帮助你发现你的真实目的,并控制你的生活,激发你控制命运的能力。 [点击阅读]
喃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第1章妄语(1)扎西拉姆·多多自幼便是个孤单的孩子,我习惯一个人想象自己的虚妄世界。少年时开始多思虑,满心满怀的念头与言语,挤得肚肠都酸痛了,只好写下来,变成酸词句。又到青年离家求学去,便总算因了这千山万水,可以将千言万语都寄予书信,借了问候友人的名分,自个儿滔滔不绝,也不管不顾别人是否有心听闻,是否有丝毫兴趣。直到网络互联,博客兴起,便一掷纸笔,十指开始于键盘上,翻飞不已。 [点击阅读]
大设计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存在之谜我们个人存在的时间都极为短暂,其间只能探索整个宇宙的小部分。但人类是好奇的族类。我们惊讶,我们寻求答案。生活在这一广阔的时而亲切时而残酷的世界中,人们仰望浩渺的星空,不断地提出一长串问题:我们怎么能理解我们处于其中的世界呢?宇宙如何运行?什么是实在的本性?所有这一切从何而来?宇宙需要一个造物主吗?我们中的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里不为这些问题烦恼,但是我们几乎每个人有时会为这些问题困扰。 [点击阅读]
女人的资本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就是成功者你可以成功:女人的心理资本心中有希望,在女人的一生中随时会碰到困难和挫折,甚至还会遭遇致命的打击。在这种时候,心态的积极与消极会对事业的成败产生重大的影响。�ブE�士和崔女士同样在市场上经营服装生意,她们初入市场的时候,正赶上服装生意最不景气的季节,进来的服装卖不出去,可每天还要交房租和市场管理费,眼看着天天赔钱。 [点击阅读]
存在与虚无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存在与虚无》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概论: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