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消失的地平线 - 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在线阅读——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早晨他对他脑海里浮现的一切感到疑惑,这到底是苏醒的意识还是梦乡的幻觉?
  他很快清醒了过来。当他出现在早餐桌前,迎面就甩来了同伴们许多的问题。"昨晚你一定和那个老头谈了很长时间吧,"那美国人问开了,"我们本想等你回来,可是我们困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有没有说到送货人的事?"马林逊急切地问道。
  "我希望你已向他提过关于让一个传教士驻扎这里的事。"布琳克罗小姐说道。这连珠炮似的问题使得康维又像往常那样有所防范,"恐怕我要让你们失望了,"他答着很快进入了这种状态,"我没有跟他谈传教的问题,他也根本没有向我提到什么送货人,至于他的模样嘛,我只能说他是个非常老的人,说一口绝好的英语,而且非常精明。"
  马林逊恼怒地插嘴道:"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他可不可靠,你认为他有让我们离开的意思吗?"
  "他给我的印象并不像是个坏人。"
  "到底为什么不向他催促有关送货人的事情?"
  "我没想起来。"
  马林逊用怀疑的目光盯住他,"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康维,在巴斯库那件事中你还干得他妈的这么好,我很难相信与你是同一个人。你似乎都四分五裂了。"
  "很抱歉。"
  "没有什么好抱歉的,你应该报作起来,像点在平事情的样子。"
  "你误解我了,我的意思是我很抱歉让你们失望了。"
  康维的声音有些粗率,想掩饰自己的感情,他的心绪很复杂,很难被人理解。连他自己都感到吃惊,他能如此安心地搪塞推诿。很清楚他想遵照大喇嘛的建议保守这个秘密;他又很自然地感到为难。他已经在默认他的同伴们对他想当然的批评。他们一定会认为他背信弃义,就像马林逊曾说过的,很难把这样的货色与英雄联系起来。康维突然不无惋惜地感到这个年轻人还是有他的可爱之处;然后他又铁了心想想那些崇拜英雄的人们总要面对幻灭的打击。在巴斯库马林逊还只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很是崇拜这位英俊的陆军上尉,可现在这上尉却正要从受人尊敬的位子上摇摇欲坠,要是说还没有倒下来的话。一种理想和希望的破灭总会有点悲哀,更何况这理想是虚假的;而马林逊的崇拜至少部分地减缓了他为掩饰自己的本来面目而产生的紧张不安。可是无论怎样走这么假装下去是不可能的。香格里拉有一种高洁的气息——这也许是它海拔的关系——不容许人去掩饰自己的情感。
  他说:"你想想着,马林逊,老是没完没了地游叨巴斯库的事没有用。当然我是和原来不同——而咱们的处境也完全不同。"
  "依我看是个更加文明的环境,至少,我们知道要反抗什么。"
  "谋杀还是强||奸——说具体点,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说那更加文明。"'
  这个年轻人提高声调反驳道:"没错,我真是说这更文明一一从某个角度讲。我还更情愿面对这种事情也不愿忍受这种神秘兮兮的故弄玄虚。"突然又加了一句:"比如说那满族姑娘——她是怎么到这儿的?那家伙有没有告诉你?"
  "没有。他为什么要说呢?"
  "哦,他为什么不说呢?而你为什么没有问,如果你有那么一点在乎这件事的话?一个年轻姑娘和那么多僧侣住在一起很正常是不是?"
  会用这种眼光看待这件事,康维此前还万万没有想到。"这里可不是一般的寺院。"想想也只有这是最好的回答。
  "我的上帝,真是如此!"
  接下来是一片可怕的沉默,很显然他们再也争不下去了。于康维而言去根究罗珍(满族姑娘)的过去似乎没有多少意思;这满族少女如此纯净地印在他的脑海里让他几乎感觉不到她就在这里。可是在他们提到满族姑娘时,连早餐时间都不放过,在钻研藏语语法的布琳克罗小姐突然抬起头来(康维原来还以为她真的在没命地在钻研)。刚才关于女孩和僧侣的唠叨让她想起那优印度寺院中的风流故事,这些故事先是由男修道士讲给他们的妻子,然后这些妻子们又传给那些没有结婚的女同伴们。"当然,"她紧抿着嘴唇说道,"这些地方的道德风气很坏——我们应该预料得到。"她说着转向巴纳德像是在求助,可这美国人只是咧嘴笑笑。"我不认为你们这些人会把我的观点当什么道德价值看待,"他干巴巴地说道,"不过我说争吵没有什么好处。我们不得已在这里呆了一段时间了,咱们都忍着点让自己舒服一些吧。"
  康维认为这意见还很可取,可马林逊仍然不安心。"我可以很相信你会觉得这比达特莫尔更舒服。"他别有用心地说道。
  "达特莫尔?哦,那是你们那个太监狱?——我明白你的意思。嗅,没错,我当然从来不忌妒人家的地方大。还有,——你用这个挖苦我这并不要紧,皮厚心软,那就是我的综合特点。"
  康维钦佩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马林逊投去责备的目光;然而他又猛然感到他们两人都在一个台子上表演,而这台子的背景只有他自己清楚;而其中的内情如此地无法言明,使他突然想独处一会。他朝他们点了点头然后溜了出来步入院坝之中。当卡拉卡尔又映入眼帘,所有的疑虑和不安随之淡去;为三位同伴而烦恼内疚的心情也被一种奇妙的对这个全新天地的认可所驱散。

  有这样一个时刻,他意识到,你越是想看清事情的奥秘,这事情就越会使你犯难;这时候你只有想当然地认为事情就该如此,因为惊讶和奇怪于自己和别人同样会变得无聊讨厌。因而,在香格里拉他处变不惊的个性得以更进一步的发挥,他曾经在战争岁月里练就了沉着镇定,现在令他感觉十分欣慰。
  他需要冷静,就算只是为了要去适应那迫不得已的双重生活。从此以后,与流落他乡的同伴一道,他在运货者的到达与返回到印度的期待中度日。在所有其他的场合中,有很多次地平线隐约地浮升在脑际,仿佛像一块大幕一般,时间在延伸而空间在缩小,蓝月亮这个名称也赋予了象征性的意义,就像未来的时光一样,如此地美妙而且不无可能,是一种只有在那一弯蓝色的月亮中才能应验的奇思妙想。有时候他也困惑不解他那双重的生活中到底哪一个更为真实,可这并不要紧;再一次,他又不禁回忆起战争的场面,就是在狂轰滥炸的隆隆炮火之中,他也曾经有过同样令人振奋的乐观的感觉,感到自己有很多条命,而只有一条才会被死神要走。
  张现在自然毫无保留地与他交谈,他们俩就喇嘛寺的规章制度和日常生活惯例谈了许多。康维了解到,在最初的五年中他要过正常的生活,而不受任何方式的影响;这是约定俗成,总得这么做。照张的话说是"让身体能够适应海拔,也要有一段时间来驱散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懊悔"。
  康维微笑着说道:"我想你肯定会说没有一种人类的感情能够比五年的分离更持久?""能够,毫无疑问,"这汉族人答道,"但,这只在于我们要把谁的忧郁苦闷当作甜蜜和温馨来享受。"挨完了这五年的预备期之后,张接着解释说延缓年龄的程序就开始了,如果成功的话,会使康维在年过半百之时看上去只有四十岁——刚好就是可以保持固定不变的一个不错的生命时段。
  "那你自己怎么样?"康维问,"你是怎么达到现在这种状态的?"
  "啊,亲爱的先生,我能够幸运地在很年轻——只有22岁的时候就到了这里。可能你不曾想到,我当时是个兵;我曾指挥过1855年剿灭匪盗的部队。当时我正在搞一次该称作侦察的行动,本来应该回去向我的上级长官们报告情况,可是坦白地讲,我在山里迷了路,而我手下ito多人中,仅有7个能抵得住寒冷的气候活了下来。当我最后被救到香格里拉时我已经病得不行了,只是好在年纪轻身膀子硬才挺了过来。"
  "22,"康维念叨着,一面默算,"那么你现在是所岁供?"
  "对,很快,只要喇嘛表示同意的话,我将可以全面太行了。"
  "我明白。你还得等到那个满数?"
  "不用,我们没有任何固定的年龄限制,但是,ito岁一般被认为是凡人的欲念和心态基本上可以消除的年龄。"
  "我的确也这么认为。那么此后又会怎样?你估计要等待多久呢?"
  "有一个理由希望加入到喇嘛的行列中去,是香格里拉使得这样的愿望有实现的可能,也许是许多年之后,也许是在下一个世纪或者更长。"
  康维点了点头:"我不知道是否该向你道贺——好像这世界已赐给你两全其美的东西,你已经过了一段长久而愉快的青春年华,而一段同样漫长而愉快的晚年就在你的前面。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显老的?"
  "过了70岁,那是常见的,不过我想仍可以说比我的实际年龄看上去要年轻。"
  "很明显。假如说现在你要离开山谷,那会怎样?"
  "死去,即使能够再苟活那么一两天。"
  "这样悲观,有必要吗?"
  "世界上只有一个蓝月亮山谷,那些指望能找到第二个的人们也太苛求于自然了。"
  "哦,假如你早就离开了山谷那又会怎样?我是说,在30年之前,在你似乎可以无限延长的青春年华那又会怎样?"
  张答道:"也许那时我就已经死去,无论怎样我会很快变得与我的实际年龄一样老气横秋。几年之前我们就曾有过一个奇怪的例子,当然在此之前也有过几例。我们的一个成员离开山谷去寻找听说可能就要进到山谷的一队人马。他是个俄国人,早年就来到这里,对我们这一套修行方法掌握得特别好,以至于到了将近80岁时却看上去不到40岁。他出去本该不超过一个星期,要不出什么差错的话,可很不幸他被一些游牧部落抓去囚禁起来并带到很远的地方。我们怀疑出了什么意外让他迷了路。然而三个月之后,他又回到我们这里,是逃出来的。可他完全变成另一个人,每一个岁月的痕迹都写在脸上表现在行动上,不久他就死了,像一个老人一样寿终正寝了。"
  很长一段时间,康维都没有说话。他们在图书室中交谈着,而在听张叙述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透过窗户朝那条通向外界的隘道眺望;一小溜白云彩横曳在山岭之上。"一个相当残忍恐怖的故事,张,"他最后说,"这让人觉得时间就像一个畏缩不前的魔鬼,等候在山谷的外面准备扑向那些逃避它过久的懒汉们。"

  "懒汉?"张不解地问道。他的英语水平极好,但有时对某个口语用法也不熟悉。
  "懒汉,"康维解释道,"是一个俚语词汇意思——懒汉(slacker)无所事事者。当然了,我并不当真地用它。"
  张点头对此表示感谢。他对语言非常热衷,而且喜欢很有哲理地掂量一个新词。"这意味很深哩,"他顿了顿说,"你们英国人把马马虎虎、没精打采当作一种恶习,而我们却相反,从另一方面会普遍地比紧张更欢迎松散。在目前的世界是不是紧张太过了,如果有更多的人是懒汉那岂不更好吗?"
  "我倾向于同意你。"康维以一副既庄重又逗趣的神情回答说。
  同大喇嘛会见后的一个星期里,康维又见了几个他未来的同僚。张既不热情也不勉强地给他做介绍,而康维感觉到一种新的对他来说非常有吸引力的氛围,在这种氛围里没有急急巴巴的喧嚷,
  也没有迟缓拖延的失望。"的确,"张解释道,"有一些喇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同你见面——也许是好几年——但不必感到奇怪。到时候,他们会准备好与你见面结识,他们不急于这么做,这丝毫没有不愿意的意思。"康维到外国使领馆拜见新到任的官员时也常常有类似的感觉,他认为这种态度可以理解。
  然而,他的确见了一些人,而且非常成功,与他三倍年纪的人攀谈一点都没有在伦敦和德里那种强加于人的尴尬的感觉。
  他第一个遇到的是个温和的德国人名叫梅斯特,作为一个探险队的幸存者于19世纪80年代进来喇嘛寺的。他英语讲得不错,尽管有方音。一两天之后,被第二次引见,康维非常愉快地与大喇嘛特别提到的那个艾福斯怖里亚克作了第一次交谈,那个人瘦而结实,身材矮小,是个法国人,看上去不太老,不过他声称自己是肖邦的学生。康维觉得他和那个德国人都很好相处。他已经在进行下意识的分析,并经过几次更深入的会见之后,他发现尽管所见过的这些喇嘛各有不同之处;他们却都认为"看不出年龄"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说法,但他也想不出更好的词。还有,这些喇嘛都被赋予一种冷静的智慧,非常巧妙地洋溢于考虑全面而很有分寸的观点之中。在和他们打交道中,康维都能恰如其分地作出反应,他发觉他们都看出这一点并感到很满意。而他也发现他们与其他任何有文化的群体一样易于相处,尽管他们在听他回忆往事时常常表现出一种古怪奇特的茫然和明显的漫不经心。比如有一个白首银鬓。慈眉善目的老者在交谈中间康维是否对柏拉图学说感兴趣。康维说只是某种程度而言,而那老者回答说:"你知道,物年代我在约克郡西区当一个副牧师,我曾到过海沃斯,住过牧师住宅区。从到那里以后我对整个柏拉图的问题都作了研究——真是这样,我正在写一本有关这一主题的书,也许你什么时候可以看看?"家维很热诚作了应答。
  后来,他和张一道出来,一路谈论那些喇嘛对他们自己人藏之前的生动回忆。张说那就是整个的修炼过程的一部分。"你知道,要达到清心寡欲的境界,其中最基本的一步就是先对自己的过去来一个全面的反省,就像对其他任何远景的展望,要力求准确和清晰。你在这里呆足够长的时间以后你会发觉你晚年的生活就会逐渐潜移默化地转向一个新的焦点,就像透过一台调整了焦距的望远镜,一切事物将静止而清晰地呈现出来并会按其正确的深刻含意恰如其分地均衡布局起来。就比如你的新搭档就很清楚他整个一生真正重要的时刻就是在他年轻时去拜访一个老者,而老者正好有三个女儿。"
  "那么我想我应该好好回忆我自己的重要时刻。"
  "这不费多少事就能想得起来的。"
  "我不知道该怎样去迎接它们,"康维忧郁地说道。
  然而,无论过去有怎样的收获,他现在正在发现和获得幸福。当他坐在图书室里阅读;在音乐间弹奏莫扎特的曲子,他时常会被一种神圣的情感所深深地感染,仿佛香格里拉就是生活的真谛,这种真谛就存在于控制年龄的魔力之中,并奇迹般地与时间和死亡的抗逆中保存了下来。他与大喇嘛谈话的情景此刻又记忆犹新地重视脑际,每一次思索的转移地都能感受一种沉静的理智轻柔地牵扯着心灵,仿佛千万种柔声细语在眼前浮游,在耳畔回荡,消释着他的疑虑。
  当罗珍的纤指拨弄出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赋格曲的旋律之时他会静静地在一旁聆听,她那一丝微弱的怯生生的微笑牵动得她的小嘴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康维疑惑这微笑背后隐藏着什么。她很少说话,即使她现在知道寨维会说她的语言;对于偶尔也来音乐门的马林逊,她几乎像个哑巴。可康维却能感觉到她的沉默无语流溢着一种妩媚动人的勉力。
  有一回他向张问起她的背景,了解到她出身于满族皇朝世家。"她同一个土耳其王子订了婚,当时正要去喀什卡与王子见面,不料她的轿夫们在山中迷失了方向,要不是遇上了我们的使者的话,全部人马走投无路,必死无疑。"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1884年,那时她才18岁。"
  "才18岁?"
  张点头道:"没错,她修炼得非常成功,这你自己也可以看得出来,她一直进展得不错。"
  "她刚来时是怎么适应这里的?"
  "她呀,也许比一般人更难接受这里的环境——她没有明言反抗,但我们觉察到她痛苦了很长一段时间。当然在半道上拦截一位赶赴婚礼的年轻姑娘——这也是很罕见的事……我们都特别急切地希望她在这里过得开心。
  "张淡然地笑了笑,"恐怕爱情的烈火不会让她轻易屈服,不过,最初的五年对于他们的目的是足够的。"
  "她确实深深地爱着她要嫁的那个人?"
  "不是那样,我亲爱的先生,因为她从未曾见过那个王子。你知道,这是自古有之的呀,这爱欲的骚动是人人皆有的啊。"
  库维点点头,心中升起一丝温情,脑海里却浮现出半世纪之前的罗珍姑娘,她庄重而优雅地坐在那张装点得喜气洋洋的轿子里面,轿夫们艰难地颠簸在高原上,她的眸子顾盼着寻找着骇风横扫的地平线。看惯了东部的花园和荷花池,这眼前的一切该是多么粗糙刺眼。"可怜的姑娘!"他叹道,一而想着如此凄美的一幕会让自己着迷多少年。对她过去的了解不止让他充分地领悟而且更让他对她的文静和默默无语的深沉感到满意;她就像一只冰冷而可爱的花瓶未经雕饰,但也没有失去丝毫的光华。
  当布里亚克同他谈起肖邦并弹起那熟悉的精彩旋律时,他园样感到满意,虽然没有那么心醉神迷。很显然,这法国人知道几首肖邦从未发表过的曲子,而当他把谱子都写下来时,康维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那一段令人振奋的时光之中把所有谱子都记了下来。想到卡托特和帕克曼都没有如此幸运,他心中涌起一阵痛快的感觉。布里亚克的回忆还没有结束,他的记忆就不断提醒他有那么一小个片断的曲调可能是被作曲家删除或者在某些场合即兴加上的;这些音符一旦映入脑海,他就随即把它们记录在纸上。其中的一些片断还是非常明快动听呢。张说道:"布里亚克还未开始人行,所以如果他过多地讲到肖邦也不要见怪,较年轻的喇嘛很自然地比较注重过去的事情;这是要达到正视未来所必须的一步。"
  "那什么才应该认为是老年喇嘛的工作呢?"
  "哦,比如,大喇嘛差不多全身心都花费在心灵感应术的静坐修行之中。"
  康维沉思了片刻说道:"顺便问一句,你认为什么时候可以再见到他?"
  "毫无疑问就在这五年预备期结束时,亲爱的先生。"
  可是,张这次很自信的预言错了,到达香格里拉不到一个月,康维就第二次被召到那间热气腾腾的上屋之中。张曾告诉过他大喇嘛绝不离开住所,那里暖热的空气对他的身体十分必要。由于事先有了思想准备,他不像前一回那样感到仓皇窘迫。确实当他鞠完躬并得到那双深陷而炯炯有神的眼睛的微弱回应时,他一下松了一口气。
  他感到这双眼睛背后的思想里有一种默契,尽管他明白第一次见面之后这么快就被第二次召见是个特殊而空前的荣耀。那庄严肃穆的气氛并没有让他感到丝毫的紧张和拘束,年纪对他而言并不像头衔或者肤色那样让他困惑;他喜欢某个人从来都不因对方年纪大小而有所偏心,他非常虔诚地尊敬大喇嘛,然而不明白他们的社会关系为什么如此温文有礼。
  他们惯常地相互客套寒暄了一番。康维也-一回答了对方谦逊有礼的提问。
  他说自己已感到这里的生活很令他满意而且已交了不少朋友。
  "你没有把咱们的秘密泄露给你那三个同伴吧?"
  "没有,到目前为止。这让我时常陷入尴尬的境地,不过,要是把事情告诉他们恐怕更难收拾。"
  "正如我的推测你已经尽了力,而难堪和尴尬毕竟只是暂时的。张告诉我说他觉得有两个人会有些麻烦。"
  "我已有同感。"
  "那么第三个呢?"
  康维道:"马林逊是个好激动的青年,他现在是归心似箭。
  "你喜欢他吗?"
  "是的,非常喜欢。"
  就在这时,有人把碗茶端了进来。噪茶之间,谈话也自然轻松多了。这恰当的礼俗,也让言辞语句沾染上丝丝的淡雅清香。当大喇嘛问他香格里拉是否给他以独特的体验,西方世界是否也能找到类似的东西时,他微笑着答道:"晤!是的,坦白地说,香格里拉让我想起在牛津大学的时光,我曾在那里讲学。那里的风光没有这么好,而且学术研究的课题也常常不切实际,甚至那些最老的学监、教授们也并非那么老,他们的年龄似乎以有些类似这里的方式显现。"
  "你还很有些幽默感,亲爱的康维。"大喇嘛说道,"这会让我们都拥有轻松愉快的来年。"
或许您还会喜欢:
猜火车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4
摘要:欧文·威尔士,苏格兰著名作家,曾凭借《猜火车》一书被称为“药物时代的桂冠诗人”。这本书因为真实描绘苏格兰地区的下层人民生活而成名,其在1996年改编成电影,更是成为经典。一九五八年出生于爱丁堡雷斯市,他是个广受赞誉的苏格兰小说家,《猜火车》是他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作品。 [点击阅读]
恶意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5
摘要:事件之章野野口修的笔记一事情发生在四月十六日、星期二。那天下午三点半我从家里出发,前往日高邦彦的住处。日高家距离我住的地方仅隔一站电车的路程,到达车站改搭巴士,再走上一小段路的时间,大约二十分钟到了。平常就算没什么事,我也常到日高家走走,不过那天却是有特别的事要办。这么说好了,要是错过那天,我就再也见不到他了。 [点击阅读]
苏菲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话说我对哲学产生兴趣是在研一时的自然辩证法课堂上。那是位颇为娘娘腔的老教授,本行研究人脑和意识,业余时间教授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史。不像其他政治课老师只晓得照本宣科,这老头有相当牛逼的学术基础,从古希腊哲学的朴素唯物主义,讲到近现代一系列科学危机,一贯而至,娓娓道来,一面精彩轻松的讲解着各种科学定律,一面逐步揭开科学背后的思辨踪影;当然作为一位老右愤, [点击阅读]
午夜凶铃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19月5日晚上10点49分横滨数栋14层公寓和三溪园住宅区的北端紧紧相邻,这些新建的公寓已经有很多人入住。每一栋公寓有将近100户住家,算是人口相当密集了。但是,公寓里的住户们不相往来,彼此也不认识,只有在夜里窗子透出灯光时,才让人意识到这里有人居住。在南边,工厂的照明灯投射在漆黑的海面上,静静地拉出一道长影。工厂的外墙上交缠着无数管线,令人联想到人体内错综复杂的血管。 [点击阅读]
幻夜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昏暗的工厂里,机床的黑影排成一排。那样子让雅也想到夜晚的墓地。不过,老爸要进入的坟墓并没有如此气派。黑影们看上去就像失去了主人的忠实奴仆。它们也许正和雅也怀着同样的心情,静静地迎接这个夜晚。雅也把盛着酒的茶碗送到嘴边。茶碗的边缘有个小缺口,正好碰在嘴唇上。喝干后,他叹了口气。旁边伸过一个酒瓶,把酒倒入他的空茶碗里。“以后在各方面都会有困难,但不要气馁,加把劲儿吧。“舅舅俊郎说。 [点击阅读]
五十度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67 人气:2
摘要:E L James is a TV executive, wife, and mother of two, based in West London. Since early childhood, she dreamt of writing stories that readers would fall in love with, but put those dreams on hold to focus on her family and her career. She finally plucked up the courage to put pen to paper with her first novel, Fifty Shades of Grey. [点击阅读]
源氏物语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源氏物语》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余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 [点击阅读]
龙纹身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这事每年都会发生,几乎成了惯例,而今天是他八十二岁生日。当花照例送达时,他拆开包皮装纸,拿起话筒打电话给退休后便搬到达拉纳省锡利扬湖的侦查警司莫瑞尔。他们不只同年,还是同日生,在这种情况下可说是一种讽刺。这位老警官正端着咖啡,坐等电话。“东西到了。”“今年是什么花?”“不知道是哪一种,我得去问人。是白色的。”“没有信吧,我猜。”“只有花。框也和去年一样,自己做的。”“邮戳呢?”“斯德哥尔摩。 [点击阅读]
双城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点击阅读]
大侦探十二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3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的住所基本上是现代化装饰,闪亮着克罗米光泽。几把安乐椅尽管铺着舒服的垫子,外形轮廓却是方方正正的,很不协调。赫尔克里·波洛坐在其中一把椅子上——干净利落地坐在椅子正中间。对面一张椅子上坐着万灵学院院士伯顿博士,他正在有滋有味地呷着波洛敬的一杯“穆顿·罗德希尔德”牌葡萄酒。伯顿博士可没有什么干净可言。他胖胖的身材,邋里邋遢。乱蓬蓬的白发下面那张红润而慈祥的脸微笑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