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星际战争 - 第二部 火星人主宰地球-第六章 荒凉世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不顾安危,在废墟堆上摇摇晃晃地站了一会儿。先前蛰伏在那臭熏熏的巢穴里,一心只想到我们自身的安危。没有意识到外面世界发生了什么,没有预想到简直换了一个世界,令人摸不着头脑。我以为会看见辛恩一片废墟——此时此刻,放眼四望,周围却是另一个星球的面貌:怪异、绚丽。
  顿时,我内心涌起一股超越人之常情的感受,但我们主宰的可怜动物对这种感受却再熟
  悉不过了。我有一种野兔回到自己洞里,却撞上十几个挖土工人正忙着挖房子基脚时的感受。一种被逐出家园,剥夺主人地位,沦为百兽中一员,在火星人的铁蹄下呻吟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种感觉起初模模糊糊的,但很快就在脑里清晰如画,一连多日使我感到压抑。我们与禽兽无异,跑跑望望,躲躲藏藏;人类的恐怖王国已成明日黄花了。
  然而,我一旦意识到这个怪念头,它就倏忽而逝。饥肠辘辘,占据了我的整个心思,我已经受饥饿的煎熬很久了。从与巨坑相反的方向望去,我看见一堵长满红草的墙那边,有一块尚未被埋葬的菜园子。我灵机一动,便从红草丛走过去,草丛有时齐膝盖深,有时齐脖子深。红草茂密,给我以隐蔽的感觉,心里也踏实了。墙高约 6英尺,我试了一下,爬不上去,便绕过墙边,来到墙角,那儿有一块巨石,我从上面翻过墙顶,跌跌绊绊地来到我垂涎三尺的菜园子。在那儿,发现了一些嫩白菜,几根剑兰球茎,还有不少尚未长熟的胡萝卜,我统统连根拔走,然后翻过一道残墙,穿过鲜红色和胭红色的树丛,向丘走去——仿佛穿行在一条两旁是巨型血珠的小径——心系两个念头:一是再弄些食物,二是只要体力允许,爬也要爬出巨坑一带该死的外星世界,愈快愈好。
  走了一段路,在一个红草丛生的地方发现一簇蘑菇,我一扫而光,随即又来到一片流淌的褐色浅水域,那儿先前是水草地。吃了蘑菇,喝了鲜水,这一丁点儿营养,肚子反倒咕咕叫了。起初我感到惊异,炎热干燥的夏天怎么会涨潮呢,随后才发现,原来是红草的繁茂所致。红草生机惊人的蓬勃,一遇上水,便立即大量蔓延,长势之茂盛,无与伦比。红草种子简直是倾泻到韦河与泰晤士河里,疾速长成硕大无比的水草,迅猛地塞满两江。
  后来在普特勒我看见大桥几乎淹没在蓬乱的红草丛中;在里士满,泰晤士河变成一条又宽又浅的水溪,淌过汉普顿和特威克汉两处的草地。河水流到哪里,红草就接踵而至,最后连泰晤士流域的别墅废墟都一度隐没在这红色沼泽地里,我探寻其中的开阔地,发现火星人造成的荒芜大都被红草掩盖了。
  红草铺天盖地而来,但终于匆匆而去。人们相信是由于某种细菌作用,它很快遭到一种溃疡疾病的袭击。自然淘汰的结果,如今所有的地球植物都已经获得抗细菌病害的免疫力——绝不会束手待毙,而要与细菌进行殊死搏斗——但红草却烂掉死去。红色苔藓变成苍白色,继而枯萎易脆,轻轻一触即掉。先前刺激红草生长的河水现又将红草残余冲向大海。

  我来到这片水域,首先当然是解渴,喝了个痛快;一时冲动,还嚼了些红草苔藓呢,虽然有汁水,但满口金属味,直恶心;水浅,可以涉过去,只是红草有点绊脚;可是潮水向大河流去,显然变深,我便返回莫特莱克。偶尔可以见到残垣断壁烂灯,借此找到公路,迅速脱离潮水,爬山到罗汉普顿,最后到达普特勒公地。
  这儿,没有那怪异的陌生世界,却是另一番天地,是熟悉的废墟——一块块地遭受过飓风的摧残,满目疮痍;再行几十码,我来到未受到任何破坏的地带,房屋门窗紧闭,窗帘遮得严严实实,仿佛房主人刚离开了一天;抑或正睡在屋里。这儿的红草长势不那么茂盛;路两旁的高大树木没有受到红色藤蔓的围剿。我徜徉在树丛中,寻觅食物,但却一无所获,又闯进几座静悄悄的房子,但它们已被他人捷足先登,洗劫一空了。身体虚弱,疲惫不堪,再也走不动了,白天剩下来的时光我便在灌木丛里度过。
  我一直没有见到人,也不见火星人的踪影,只碰上几条饿狗,但我一走近,它们便迂回跑开了。在罗汉普顿附近,我曾看见两具人的尸骨。不是尸体,而是尸骨,肉已经给啄得精光——在我旁边的树林里,我还发现好几只猫和野兔的碎尸骨,撒满一地,另外还有一只羊的头颅。我捡了一些兽骨咀嚼,但等于白嚼了,肚腹仍空空如也。
  日落后,我沿着公路向普特勒踽踽而行,心想出于某种原因那儿肯定使用过“热光”。过了罗汉普顿,我来到一座菜园子,弄到一些还没有成熟的土豆,足够充饥了。站在菜园里,可以眺望下面的普特勒和泰晤士河。在朦胧的黄昏里,这一带显得分外荒凉:焦黑的树木,焦黑的残墙断垣,山下流淌着一片片漫溢的河水,水草泛着红色。万籁俱寂。一想到这么快就沦为一片荒原,我不寒而栗。
  一时间,我相信人类被灭绝了,只剩我一个幸存者,孤独地停立在天地之间。在普特勒山顶附近,我撞见另一具尸骸,身首异处,双臂被扔在离躯体好几码远处。我一步步前行,愈来愈确信,在世界的这一部分,除了一些像我这样的游荡者外,人类已经遭到了毁灭。我想,火星人已经拔寨离开了这片被他们蹂躏的土地,到别处寻觅食物去了。此时此刻也许他们正在摧毁柏林或巴黎,再不然已经挥师北上了。我不顾安危,在废墟堆上摇摇晃晃地站了一会儿。先前蛰伏在那臭熏熏的巢穴里,一心只想到我们自身的安危。没有意识到外面世界发生了什么,没有预想到简直换了一个世界,令人摸不着头脑。我以为会看见辛恩一片废墟——此时此刻,放眼四望,周围却是另一个星球的面貌:怪异、绚丽。

  顿时,我内心涌起一股超越人之常情的感受,但我们主宰的可怜动物对这种感受却再熟
  悉不过了。我有一种野兔回到自己洞里,却撞上十几个挖土工人正忙着挖房子基脚时的感受。一种被逐出家园,剥夺主人地位,沦为百兽中一员,在火星人的铁蹄下呻吟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种感觉起初模模糊糊的,但很快就在脑里清晰如画,一连多日使我感到压抑。我们与禽兽无异,跑跑望望,躲躲藏藏;人类的恐怖王国已成明日黄花了。
  然而,我一旦意识到这个怪念头,它就倏忽而逝。饥肠辘辘,占据了我的整个心思,我已经受饥饿的煎熬很久了。从与巨坑相反的方向望去,我看见一堵长满红草的墙那边,有一块尚未被埋葬的菜园子。我灵机一动,便从红草丛走过去,草丛有时齐膝盖深,有时齐脖子深。红草茂密,给我以隐蔽的感觉,心里也踏实了。墙高约 6英尺,我试了一下,爬不上去,便绕过墙边,来到墙角,那儿有一块巨石,我从上面翻过墙顶,跌跌绊绊地来到我垂涎三尺的菜园子。在那儿,发现了一些嫩白菜,几根剑兰球茎,还有不少尚未长熟的胡萝卜,我统统连根拔走,然后翻过一道残墙,穿过鲜红色和胭红色的树丛,向丘走去——仿佛穿行在一条两旁是巨型血珠的小径——心系两个念头:一是再弄些食物,二是只要体力允许,爬也要爬出巨坑一带该死的外星世界,愈快愈好。
  走了一段路,在一个红草丛生的地方发现一簇蘑菇,我一扫而光,随即又来到一片流淌的褐色浅水域,那儿先前是水草地。吃了蘑菇,喝了鲜水,这一丁点儿营养,肚子反倒咕咕叫了。起初我感到惊异,炎热干燥的夏天怎么会涨潮呢,随后才发现,原来是红草的繁茂所致。红草生机惊人的蓬勃,一遇上水,便立即大量蔓延,长势之茂盛,无与伦比。红草种子简直是倾泻到韦河与泰晤士河里,疾速长成硕大无比的水草,迅猛地塞满两江。
  后来在普特勒我看见大桥几乎淹没在蓬乱的红草丛中;在里士满,泰晤士河变成一条又宽又浅的水溪,淌过汉普顿和特威克汉两处的草地。河水流到哪里,红草就接踵而至,最后连泰晤士流域的别墅废墟都一度隐没在这红色沼泽地里,我探寻其中的开阔地,发现火星人造成的荒芜大都被红草掩盖了。
  红草铺天盖地而来,但终于匆匆而去。人们相信是由于某种细菌作用,它很快遭到一种溃疡疾病的袭击。自然淘汰的结果,如今所有的地球植物都已经获得抗细菌病害的免疫力——绝不会束手待毙,而要与细菌进行殊死搏斗——但红草却烂掉死去。红色苔藓变成苍白色,继而枯萎易脆,轻轻一触即掉。先前刺激红草生长的河水现又将红草残余冲向大海。

  我来到这片水域,首先当然是解渴,喝了个痛快;一时冲动,还嚼了些红草苔藓呢,虽然有汁水,但满口金属味,直恶心;水浅,可以涉过去,只是红草有点绊脚;可是潮水向大河流去,显然变深,我便返回莫特莱克。偶尔可以见到残垣断壁烂灯,借此找到公路,迅速脱离潮水,爬山到罗汉普顿,最后到达普特勒公地。
  这儿,没有那怪异的陌生世界,却是另一番天地,是熟悉的废墟——一块块地遭受过飓风的摧残,满目疮痍;再行几十码,我来到未受到任何破坏的地带,房屋门窗紧闭,窗帘遮得严严实实,仿佛房主人刚离开了一天;抑或正睡在屋里。这儿的红草长势不那么茂盛;路两旁的高大树木没有受到红色藤蔓的围剿。我徜徉在树丛中,寻觅食物,但却一无所获,又闯进几座静悄悄的房子,但它们已被他人捷足先登,洗劫一空了。身体虚弱,疲惫不堪,再也走不动了,白天剩下来的时光我便在灌木丛里度过。
  我一直没有见到人,也不见火星人的踪影,只碰上几条饿狗,但我一走近,它们便迂回跑开了。在罗汉普顿附近,我曾看见两具人的尸骨。不是尸体,而是尸骨,肉已经给啄得精光——在我旁边的树林里,我还发现好几只猫和野兔的碎尸骨,撒满一地,另外还有一只羊的头颅。我捡了一些兽骨咀嚼,但等于白嚼了,肚腹仍空空如也。
  日落后,我沿着公路向普特勒踽踽而行,心想出于某种原因那儿肯定使用过“热光”。过了罗汉普顿,我来到一座菜园子,弄到一些还没有成熟的土豆,足够充饥了。站在菜园里,可以眺望下面的普特勒和泰晤士河。在朦胧的黄昏里,这一带显得分外荒凉:焦黑的树木,焦黑的残墙断垣,山下流淌着一片片漫溢的河水,水草泛着红色。万籁俱寂。一想到这么快就沦为一片荒原,我不寒而栗。
  一时间,我相信人类被灭绝了,只剩我一个幸存者,孤独地停立在天地之间。在普特勒山顶附近,我撞见另一具尸骸,身首异处,双臂被扔在离躯体好几码远处。我一步步前行,愈来愈确信,在世界的这一部分,除了一些像我这样的游荡者外,人类已经遭到了毁灭。我想,火星人已经拔寨离开了这片被他们蹂躏的土地,到别处寻觅食物去了。此时此刻也许他们正在摧毁柏林或巴黎,再不然已经挥师北上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华莱士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第一部分序章片麟(19世纪香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是伟大的《物种起源》一书的作者,是提出进化论的旷世奇才。乘坐菲茨·路易船长率领的海军勘探船小猎犬号作环球航行时,他才三十一岁。正是这次航行,使达尔文萌发了进化论的构想。然而,《物种起源》并非进化论的开端。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卡拉马佐夫兄弟
作者:佚名
章节:94 人气:0
摘要:献给安娜-格里戈里耶芙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卡拉马佐夫兄弟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第十二章第二十四节)第一部第一卷一个家庭的历史第一节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是我县地主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第三个儿子。 [点击阅读]
印第安酋长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亲爱的读者,你知道,“青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无论用在谁身上,这个词都损人、气人到极点,它指的是触角。“青”就是青,“角”就是触角。因此“青角”是个刚到这个国家(指美国),缺乏经验,尚显稚嫩的人,如果他不想惹人嫌,就得小心翼翼地探出他的触角。我当初也是这么一个“青角”。 [点击阅读]
双城记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内容提要1757年12月的一个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梅尼特(Dr.Manette)散步时,突然被厄弗里蒙地侯爵(MarquisSt.Evremonde)兄弟强迫出诊。在侯爵府第中,他目睹一个发狂的绝色*农妇和一个身受剑伤的少年饮恨而死的惨状,并获悉侯爵兄弟为了片刻婬*乐杀害他们全家的内情。他拒绝侯爵兄弟的重金贿赂,写信向朝廷告发。 [点击阅读]
古拉格群岛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0
摘要:“在专政时代,在处于敌人四面八方包皮围的情况下,我们有时表现出了不应有的温和、不应有的心软”克雷连科:在审理“工业党”案件时的发言第一章逮捕这个神秘的群岛人们是怎样进去的呢?到那里,时时刻刻有飞机飞去,船舶开去,火车隆隆驶去——可是它们上面却没有标明目的地的字样。售票员也好,苏联旅行社和国际旅行社的经理人员也好,如果你向他们询问到那里去的票子,他们会感到惊异。 [点击阅读]
叶盘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地球夕阳西坠,黄昏的祭坛下,地球,接受我双手合十最后的顶礼!女中俊杰,你历来受到英雄的尊崇。你温柔而刚烈,秉性中揉合着男性、女性的迥异气质;以不堪忍受的冲突摇撼人们的生活。你右手擎着斟满琼浆的金钟,左手将其击碎。你的游乐场响彻尖刻的讥嘲。你剥夺英雄们享受高尚生活的权力。你赋于“至善”以无上价值,你不怜悯可怜虫。你在繁茂的枝叶间隐藏了无休无止的拼搏,果实里准备胜利花环。 [点击阅读]
司汤达中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出生在罗马一个显贵门第。我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尚年轻,立意改嫁,托一个无子女叔父照管我的学习。他高兴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收留了我,因为他想利用他的监护人身份,决定把他收养的孤儿,培育成一个忠于神甫的信徒。对于狄法洛将军的历史,知道的人太多了,这里就用不着我赘述。将军死后,神甫们看到法国军队威胁着这个宗教之国,便开始放出风,说有人看到基督和圣母木头塑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吉檀迦利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冰心译1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欢乐。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这小小的苇笛,你携带着它逾山越谷,从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乐。在你双手的不朽的按抚下,我的小小的心,消融在无边快乐之中,发出不可言说的词调。你的无穷的赐予只倾入我小小的手里。时代过去了,你还在倾注,而我的手里还有余量待充满。 [点击阅读]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0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