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秦观说:“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是一个什么时节?是一个人的少年时光留不住的季节。所以这个时候,飞絮落花,人想要去登楼,然后看见满眼春江,就算春江都是泪,也流不尽他许多愁。春恨多深啊!我们今天可能会说,春恨无聊。现实的烦恼已经这么多,为什么在诗词里还要给我们添愁增恨呢,诗词难道不是为了解忧的吗?有时候我想,今天我们期待那种有品质的快乐,但有品质的忧伤都很难得了。我们有很多的烦恼,因为失业,因为失恋,因为失去身边有形的拥有。但是,烦恼不是忧愁,忧愁是你骨髓深处悲天悯人的情怀,是人看见自然流光带走世界上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时那种深深的悲叹。真正的忧伤是人生有情,对人世间一切的不公正,对那些更弱势者的同情和相助。所有这一切,需要人心柔软,需要自己的心能够在流光中有一种唤醒,有一种珍惜。古人对春天有多珍惜呢?辛弃疾这样一个铁骨铮铮、“试手补天裂”的老将,在春天面前亦有着无数柔情,惜春之心万般缠绵。“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一番一番的风雨,匆匆间春天又走了。在花开之前,他就跟盼花的别人不一样,老在祈祷花开晚点儿,晚点儿开它就会晚点儿走。即便他过去有着害怕有着祈祷,一晃还是到了眼前“落红无数”,更让他的“惜春”之心无法安放:果然春天是要走了。这一刻,他急急地要留住春天,他对春天断喝,“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他说春天啊,你站住吧,你回不去了,你已经迷了归途。李白所谓“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人回头一看,走过的路已经不在,被青山挡住,找不到了。辛弃疾如此多情,他跟春天说:你也会迷路,春草已经迷了你的归途,你就留在这儿吧。“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但是春天没有回答。这时候,词人惆怅地看到,世间比他更多情的,是在画檐角上暗暗织出来的那些蜘蛛网,一天到晚想用自己的网子多粘一点柳絮。这也算是另一种挽留,另一种深情吧。说春花红、春柳碧,这是多情,我们今天都懂得。但是谁会觉得蜘蛛网多情呢?在辛弃疾眼中,蜘蛛网也是多情的。世间万物皆有情,所以说听不得杜宇声声催归,因为人在这个时候会感情迸发。为什么古人会伤春,会惜春?说到底是他们心中有春愁,有深情,最后人间多少风景还是落在自己的心事上。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小波《红拂夜奔》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能记住自己读过的每一本有趣的书,而无趣的书则连书名都不会记得。但是不仅是我,大家都快要忘记有趣是什么了。我以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照我的理解,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在他卓越的著作《单向度的人》里,也表达过相同的看法。 [点击阅读]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生死晶黄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应该讲一个故事了。我很早就想讲这个故事了。故事原本细小,如一个微长的果核,在我内心的一个角落,置放在最偏僻的荒野,被冷落得月深年久,就要枯腐的时候,毛茸茸的霉白冷不凡泛起绿来,它的季风日渐转暖起来,风中冬眠的树木像伸过懒腰的孩子,挺拔起来,鼓胀起来。一切都像一条干涸的河流,忽然又有了涓涓细水。这一枚几近枯腐的核儿,在风中、水中及时地胀裂开来了。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皮皮鲁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终于有一天,在一座图书馆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不满意啦!他们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头发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可为什么看的书一样呢?他们一不满意,可不得了啦!一个个嘴噘得老高,脸涨得通红,把半边天都烧鼹了。消防队发现北边的天烧红了,开着救火车赶来,可是到了现场一看,哪有什么火,原来是孩子们生气呢。后来,图书馆的阿姨把我叫去。 [点击阅读]
看见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0
摘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点击阅读]
神犬奇兵
作者:佚名
章节:164 人气:0
摘要:“幽灵犬”的传说“夜歌!回来!回来!”中国人民解放军K军区第863师侦察连长白正林趴在战壕前被炸得满是弹坑的草坡上,泪流满面地大叫,“回来啊!”月光下,战壕外沿撒满了亮晶晶的弹壳、弹片,草地上散着数不清的手榴弹拉火环。白正林的军裤已经被鲜血染透,他的右手还死死抓着胸前的“光荣弹”。 [点击阅读]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
筑草为城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筑草为城》是一部学者化的艺术长卷,一部茶叶世家的兴衰史。王旭烽是十年心血一杯茶,果然是杯龙井极品。《筑草为城》为《茶之三部曲》第三部。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描述杭家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杭家人经历各种考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精神。小说飘散出浓郁的茶文化浸润的气息。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0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