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遇见未知的自己 - 遇见未知的自己 txt——第1章 一场奇怪的对话 ──我是谁?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1章
  一场奇怪的对话
  ──我是谁?
  冬夜,下着小雨。
  一辆马自达跑车在阳明山的山坡路上疾驰着,加速、急转、超车,熟练的车技不输赛车选手。
  雨天这样的开车方式一般只有两种情况:赶路,或者逃命。
  若菱根本不知道自己往哪里去。
  但若是后一种情形,她却又似乎并不在乎命。
  “万一对面来车怎么办?”若菱想:”那正好!死个痛快!”
  念头一出,自己都吓一跳!为什么最近老有想死的念头?
  其实这种”自我毁灭”式的思想和行为,对若菱来说已经是经年累月的习惯了。
  “活着好累!”
  这感觉一直是若菱人生的一个背景音乐,伴随着她从小到大,每一个场景都不曾缺席。
  而今晚和老公大吵一架,仍旧是重复过不知多少次的模式,把她推入哀怨的心理氛围,像又一次凭空跌落在一个未经修葺的乱岗。
  心在乱岗,身却又一次地夺门而出,想都没想要去哪儿。
  等回神过来,车子已经在上山的路上爬坡了。
  突然,车子呛了两声,居然熄了火。
  引擎怎么点也点不着了,仔细一看,汽油早已告罄。
  “该死!”若菱咒骂着,伸手在身上找手机。摸了半天,还打开了车内灯,就是不见手机踪影。”这下好了,手机也没带!”
  若菱环顾窗外,一片漆黑。

  在冬天的雨夜,在这样一个荒郊野外的山区,一个没有手机、没有汽油的孤单女人。
  ●
  “每次这种事都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我就这么倒霉?”
  若菱又忍不住自怨自艾起来。
  眼角的余光,这时扫到了一线灯光,来自于路边不远处的一间小屋。
  若菱想:”也许天无绝人之路,试试看吧!”
  她提心吊胆地走到小屋前,找了半天看不到门铃,鼓起勇气轻轻敲了敲门。
  “进来吧!”一个苍老的声音。
  “居然没锁门?”若菱起了疑心,”到底要不要进去?嗯……先推开门看看再说吧!”
  门嘎的一声被推开,眼前是一间温暖的小屋,居然还有壁炉在生着柴火。一位面目慈祥的白袍老人,正兴味盎然地看着她。
  “进来吧,孩子。”
  若菱像是被催眠一样,随着召唤进了小屋。
  “坐吧!”老人招呼若菱在壁炉边的椅子坐下,若菱却只站着,戒备地看着老人,随时准备情况不对就夺门而逃。
  老人坐在炉边,向她示意:”桌上有为你备好的热茶。”
  她嘴裡说着谢谢,脚可没有移动半步。
  老人一点也不在意若菱的防备,笑着问:”你是谁?”
  “我……我车没油了,手机没带,需要跟您借个电话……”若菱嚅嗫着。
  “电话可以借给你,不过你没回答我的问题,”老人摇着头说,”你是谁?”

  “我叫李若菱……”
  “李若菱只是你的名字,一个代号,”老人微笑着坚持:”我问的是『你是谁?』。”
  “我……”若菱困惑了──他到底想问什么?
  “我在一家外商计算机公司上班,我是负责软件产品的行销经理。”若菱试着解释。
  “那也不能代表你是谁。”老人再度摇头,”如果你换了工作,这个『你是谁』的内容不就要改了?”
  在一个奇怪的地方,跟一个奇怪的人,进行这样一场奇怪的对话?
  若菱这个时候感受到了屋子裡的一种神秘气氛,以及老人身上散发的祥和寧静气质。这种神秘和安详总让人有所震慑。
  于是她不由自主地坐了下来。
  ●
  “我是谁?”她的心终于在乱岗上听到这个问题,像山谷回音一般地在那裡回响着……我是谁?我是谁?我是谁?
  在那一瞬间,禁不住回想起过往的种种,潸然泪下。
  “我是个苦命的人,从小父母离异,只见过父亲几面,十岁以前都由外祖父母抚养,继父对我一向不好,冷酷疏离。为了脱离家庭,我早早结婚,却久婚不孕,饱受婆婆的白眼和小姑的嘲讽,连老公也不表示同情。工作上老遇到小人,知心的朋友也没几个……”

  若菱陷入了悲伤自怜的情绪裡,迷蒙中,一生的种种不幸、不公,好像走马灯一样在眼前闪过。
  她自己都惊讶,在一个素昧平生的人面前,居然把酿了很久的辛酸苦水全倒出来,一点也不吝啬。
  老人的目光现出同情。
  “这是你的一个身分认同,”他缓缓说,”一个看待自己的角度。”
  “你认同你自己是一个不幸的人,是多舛的命运、不公的待遇和他人的错误行为的受害者。你的故事很让人同情,不过,这却也不是真正的你。”
  “等一等!”她的心念突然一动:”我天生聪明伶俐、才华洋溢、相貌清秀、追求者众!我是台湾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现在三十多岁月薪就十几万,我老公……”
  张嘴就提起了老公,却又嘎然而止。
  “是、是,我知道,你很优秀!”老人理解地点头,”但这又是你另外一种的身分认同,也不是真正的你。”
  若菱刚刚被激起的信心又告瓦解,低头沉思。
  “到底老人想得到什么答案?”
  若菱一贯的好胜心此时蠢蠢欲动,她想,老人显然不是要找一般世俗的答案,我就朝哲学、宗教的方向试试看!
  于是她答道:”我──是一个身心灵的集合体!”
  说完,她有些得意地看着老人,心想,”这回,总算答对了吧!”
或许您还会喜欢:
苏肉难寻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来,介绍一下,我叫苏栩,大家都喊我苏苏,孤儿一个,一个很冷很冷专业的稍微大龄的女硕士生,近来有点花痴倾向。不能怨我,孤儿院的老院长成天在电话中苦口婆心的教导我说:“苏苏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老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背锄禾日当午了,你要抓紧时间,在学校里找一个男朋友,将来一起在北京工作……”老爹的训话都是从我背锄禾日当午开始,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自序从今天起,做强大自我的主人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困惑于人类心理的这些现象:为什么一个有权或有钱的人,要去羞辱一个弱者?为什么一个人?仅因为没钱,就被众人贬损,活得屈辱不堪?为什么一个人因为在心理上对一些事情无法承受,就发疯甚至自杀?如今,人类早已走出了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笔下的原始丛林,在这个原始丛林里,人对人是狼。 [点击阅读]
他来了请闭眼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1.怪男人鸦青色的天空掩映着远山,薄薄的雪堆积在林间小径上。空气微寒而清爽,人若行走其中,很快会感觉到身体仿佛被松枝和雪的气息填满,冰冷又惬意。简瑶在大路旁下了公交车,又拐上石板小径走了十多分钟,终于看到前方山坡上,一幢灰绿屋顶的欧式小别墅。自简瑶有记忆起,这幢别墅就矗立在城郊的山腰上。二十多年过去了,即使拿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这幢错落有致的建筑一点也不过时。 [点击阅读]
把妹达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第1节谜男MeetMyStery屋子里一片狼藉。门板裂了开来,铰链也脱落了;墙上散布着串头、电话、花盆撞击的凹痕;贺柏为了逃命,躲到饭店去了;而谜男则哭着瘫倒在客厅地毯上。他已经整整哭了两天了,这不是那种正常的哭泣。正常的眼泪是可以理解的.但谜男已经超出常理,他失控丁。一星期以来,他游栘在极端愤怒与暴力,和一阵一阵间歇性,发泄式的呜咽之间。现在他威胁着要自杀。 [点击阅读]
遇见未知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自序活出你想要的人生有个男子一天下班的时候,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暗巷,看到一名女子在仅有的路灯下找东西。她非常慌张、着急地在找,让这个男子不禁停下脚步,想助她一臂之力。“请问你在找什么?”男子问。“我的车钥匙,没有它我就回不了家了!”女子焦虑地说。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
原来你非不快乐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致内地读者得怀着感恩的心情,在因缘际会下,我第一本在内地发行的书,是关于快乐/不快乐的课题,跟内地朋友分享自己这几年的体会。当前大势。不失为反思“拥有与失去”的黄金机会,能借此想到拥有的代价、失去的回报,内心得以从外在环境与际遇中释放,堪称千金不换。过去写下不少勾引别人眼泪的歌词,有时会反省自己是不是美化了伤感,有时又觉得让人落泪,可得到发泄,但愿也不算是作孽、遗害人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