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在路上 - 小说《在路上》在线阅读——第六部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狄恩开着车从墨西哥城回来,在哥瑞格里亚又遇见了维克多,然后就一直开着那部老爷车到了路易斯安那州的查利斯湖。最后在路上抛了锚。其实在这之前他就知道这部车迟早要抛锚。于是他打了个电话给伊尼兹,订了飞机票,这才跑完剩下的路程。他手里拿着离婚证明来到纽约,立刻同伊尼兹结了婚。那天晚上,他告诉她一切都安排好了,不必担心,又作出无限温柔的样子,然后跳上一辆巴士,又一次穿过可怕的大陆,来到圣弗兰西斯科,重新与凯米尔和他的两个宝贝女儿生活在一起。所以,他已经结过三次婚,离过两次婚,现在同第二个妻子生活在一起。
  到了秋天,我独自一人从墨西哥城回国。一天晚上,在与得克萨斯州的狄累交界的拉雷多,我站在发烫的路上,头顶上有一盏弧光灯,飞虫不停地往灯上扑。这时,我听见从黑暗中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位满头银发的高个子老头步履艰难地走了过来,背上还背了一个包皮;他在走过我的身边时,望着我说:“为人类悲哀吧。”然后就迈着沉重的脚步消失在黑暗中。这难道意味着我的人生旅程将永远是徒步走在黑暗的道路上漫游美国?我挣扎着回到了纽约。一天晚上,我站在曼哈顿一条黑暗的街头,对着一扇顶楼的窗户喊叫着,我以为我的朋友们聚在那里举行晚会、但从窗户上探出头的却是一个漂亮的姑娘。她问:“嗨,谁在那儿?”“索尔·佩拉提斯。”我回答道,我听见我的名字在凄凉而空旷的街头回荡。
  “上来吧。”她叫道,“我在做热巧克力。”于是我走了上去。这个姑娘有一双纯洁、天真而又温柔的眼睛,她正是那种我一直在寻找而且已经找了很久的姑娘。我们彼此开始发疯似地相爱。到了冬天,我们决定移居到圣弗兰西斯科,用一辆旧的小型运货车把我们所有的破家具和其他破烂统统带上。我写了封信给狄恩,把这事告诉了他。他给我回了一封厚厚的信,长达一万八千字,都是些关于他早年在丹佛的经历。他说要来接我,要亲自用那辆老爷车把我们接到他们家。我们还有6个星期的时间存钱买车,我们开始工作,每一分钱都精心算计。狄恩却突然提前5个半星期就来了,我们谁都没有钱完成这个计划。
  那天午夜时分,我散了一会儿步,然后回到我的女友身边,告诉她我散步时所想到的一切。她站在漆黑的小公寓里,脸上挂着奇怪的笑容。我告诉了她许多事情。突然,我注意到房间里异常宁静。我扫视了一下房间四周,发现收音机上放着一本破书,那是一本普鲁斯特的书,我知道这是狄恩的。恍惚中,我看到他迈着放牧时的步子,踮着脚尖,从昏暗的客厅里走了进来。他一边走,一边笑,两只手交握着说:“嗯——嗯——你们一定要听我说。”我们都竖起耳朵听着,可是他忘了他想说什么。“真的听我说——嗯,你瞧,亲爱的索尔,温柔的劳拉——我已经来了——我马上要走——可是等等——嗯,是的。”他盯着自己的手,脸上露出不安的神情。“不用再说了——你一定理解——或者也许——可是听着!”我们都听着。他也在倾听着黑暗中的种种声响。“好吧!”他有些胆怯地低声说,“可是你瞧——不需要再说什么了——再不需要了。”

  “可是你为什么这么快就来了呢,索尔?”
  “哦,”他说着,看了看我,仿佛头一次见到我。“这么快,是的。我们——我们都知道——我是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是坐火车来的——坐着守车——一种老式的硬座车——经过得克萨斯——一路上吹着长笛,吃着甘薯来的。”他掏出一支崭新的木制长笛,吹出一长串尖利的曲调,然后用他放牧时的步子又蹦又跳。“明白吗?”他说,“当然,索尔,我很快就会告诉你,我有许多话要对你说,事实上我有一种颓废的思想,我在横跨全国时一路上一直在反复阅读普鲁待斯的作品,了解了许多我永远也没有时间告诉你的东西,我们还没有谈谈墨西哥以及那里的热病——但是不需要再谈了,真的,对吗?”
  “好吧,我们不谈了。”于是,他开始详细叙述他在洛杉矶的经历。他怎样拜访了一户人家,吃饭,同这家的父亲、儿子、姐妹交谈——他们的长相,他们吃些什么,他们家的陈设,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爱好,他们每个人的灵魂。他花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叙述这一切。最后他说:“嗯,但是你一定明白我实际上想告诉你的是什么——后来——坐火车穿过阿肯色——吹着笛子——同一群小伙子玩扑克,就是我那副色情扑克——赢着钱,毫无滋味地嚼着甘薯——象个水手,走了5天5夜这漫长的可怕的旅程只是为了看看你,索尔。”

  “凯米尔怎么样?”
  “最后等着我的肯定是悲剧,凯米尔和我早晚要各奔前程……”
  “伊尼兹呢?”
  “我——我想让她跟我一起回圣弗兰西斯科,住在城市的另一头——你不这样想吗?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来。”后来,他突然用一种令人诧异的口气说:“说实在的,我是想看看你和你可爱的女朋友——为你祝福——还象从前一样爱你。”他在纽约住了3天,匆匆忙忙地准备着与他铁路上的伙伴一起回去,在满是灰尘的硬座守车上度过5天5夜,再一次横跨大陆。我们没钱买车,自然不能跟他一起走。他和伊尼兹度过了一个晚上,解释,亲热,然后争吵,最后她把他赶了出来。一封给他的信交到了我手里,我看了,是凯米尔来的。“当我看着你背着包皮消失时,我的心都要碎了,我一遍一遍地祈祷你能平安归来……我真希望索尔和他的朋友能来和我们住在一条街上……我知道你一定能做到这些;但是我还是有些担心——现在我们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亲爱的狄恩,这个世纪已经过去一半了,希望我们能够在爱和无数的亲吻中度过另一半,我们都等着你。(签名)凯米尔,艾米,小乔亚妮。”狄恩现在正跟他最满意、最痛苦、最知心的妻子凯米尔住在一起,我为他而感谢上帝。
  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一个相当凄恻而奇特的境况里。雷米·邦克尔在乘船周游了几次世界之后回到了纽约,我想让他见见并了解一下狄恩。他们倒是见面了,但是狄恩一声不吭,什么也不谈,于是雷米走了。雷米买了几张歌剧院举行的杜克·埃灵顿音乐会的票子,非要让我和劳拉同他和他的女朋友一起去。雷米现在胖了,而且有些郁郁寡欢,但仍然象个绅士一样兴致勃勃又一本正经,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做什么事都要力求完美,因此他要开卡迪拉克车送我们去参加音乐会。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夜,我们坐上停在路上的卡迪拉克,随时准备出发。狄恩拎着包皮站在窗外,准备到宾夕法尼亚车站,然后跨越大陆。
  “再见,狄恩。”我说,“我真希望我不是一定要去听音乐会。”

  “我搭你们的车到40街行吗?”他低声说,“真想同你在一起,我的小伙子,而且纽约这个时候真他妈的冷……”我轻声同雷米商量。不,他坚决不同意。他喜欢我,但不喜欢我那白痴朋友。今天晚上我并不打算破坏他的计划,就象1947年我在圣弗兰西斯科的阿尔弗雷德家同罗兰·梅那一起干的那样。
  “绝对不可能,索尔!”可怜的雷米,为了今天晚上他特意做了一条特殊的领带,上面印制了一张音乐会的票子,还印上了索尔、劳拉、雷米、维基(他的女朋友)几个名字,同时还有一些他喜欢说的俏皮话,诸如“你无法教会衰老的艺术大师一支新曲子”。
  因此,狄恩不能同我们一起坐车了,我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坐在卡迪拉克车的后座上向他挥手。狄恩穿着一件被虫蛀过的破大衣——这是他特意带来防备东部寒冷气候的——孤独地走了。我最后看到他徘徊在7号大街的转角,眼望前方,然后转身消失了。可怜的小劳拉,我的宝贝,我曾经把狄恩的一切都告诉过她,这时她几乎要哭了。
  “噢,我们不能让他就这么走,我们该怎么办?”
  老狄恩走了,我想。我几乎无声地说:“他会一切顺利的。”接着我们去听了那场讨厌的却又无可奈何的音乐会。我什么胃口也没有,一直都在想狄恩,想他是怎么上了火车,想他要走过3000英里路横跨那可怕的大陆,想他也搞不清为什么来,只是想看看我。
  每当太阳西沉,我坐在河边破旧的码头上,遥望新泽西上方辽阔的天空,我感到似乎所有未经开垦的土地,所有的道路,所有的人都在不可思议地走向西部海岸。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在衣阿华,小伙子们总是不停地骚动喧闹,因为是那片土地使他们如此无法平静。今晚,星星将被隐去,你不知道上帝就在大熊星座上吗?在黑夜完全降临大地,隐没河流,笼罩山峰,遮掩最后一处堤岸之前,夜晚的星辰一定会向大地挥洒下她那璀璨的点点萤光。除了无可奈何地走向衰老,没有人知道前面将会发生什么,没有人,我想念狄恩·莫里亚蒂,我甚至想念我们从未找到的老狄恩·莫里亚蒂。我想念狄恩·莫里亚蒂。
  ——完——
或许您还会喜欢: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飞鸟集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泰戈尔1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straybirdsofsummercometomywindowtosingandflyaway.andyellowleavesofautumn,whichhavenosongs,flutterandfalltherewithasign.2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
ABC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在我的这本记叙性的书中,我摒弃了常规,仅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亲自处理过的一些案件和勘查过的现场,而其它章节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的。我希冀读者相信书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虽然在描述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及感情上过于细腻,可是我保证,这都是我当时精细的笔录。此外,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还亲自对它们进行过校对。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