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中短篇小说 - 最后的奖赏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提纲*)
  --------
  *《最后的奖赏》创作于1941年5月5—6日。于孟历1349年斯拉万月(相当于公历1942年7—8月)发表在泰戈尔创办的国际大学杂志上。杂志编辑当时写道:“这篇难以确切地说它是小说,而只是小说的一个提纲。泰戈尔生病期间,有这样一个想法,他很想完满地写出来,但是未能如愿。”(见孟加拉文版《泰戈尔文集》第27卷607页)因为当年8月份泰翁就与世长辞了。
  那天,是大学预科和中学毕业班级颁奖的隆重日子。比莫拉是位女学生,由于长得非常漂亮,美人之称闻名遐迩。她手里拿着奖品。四周围着一大群人。比莫拉心里感到极为骄傲。一个诚实的男学生,胆怯地站在一个角落头。他鼓起勇气靠近了些。比莫拉发现他脚受了伤,用肮脏的衣服当绷带绑着。比莫拉看着这个男孩,鼻子翘得老高地说:“啊,先生,你为什么在这里?应该到医院里去看看脚。”
  那男孩伤心地走了。回到家里,男孩坐在自己书房的一角,大哭起来。他姐姐手拿喝水的杯子走了进来,问道:“发生了什么事,乔戈迪什,你为什么哭呢?”
  当姆里纳利妮听到弟弟受到羞辱时,她很生气地说:“姑娘那么高傲,只要你努力自强不息,总会有那么一天——她要拜倒在你的脚下。不然,我就不叫姆里纳利妮。”
  这历史的第一幕已经过去了。姐姐现在当了中学女监察员。她来到一所学校进行督察。她对姑娘们讲到她弟弟那段受委曲的故事。听到这些,姑娘们都不满地起哄,并说道,“任何姑娘,任何时候也不会做出这种毫无人性的事情来,即使姑娘长得如花似玉有倾国倾城之貌,也不该如此。”
  姆里纳利妮阿姨说,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
  今天又是颁奖的节目。颁奖仪式开始之前不久,姆里纳利妮阿姨问姑娘们:“好吧,那天对那个诚实男孩进行侮辱的事就算过去了。你们说说,那男孩现在干什么你们才感到满意呢?”
  有人说,诗人;有人说,革命家;从外面邀请来的一个姑娘说,高等法院法官。
  铃声响了。大家准备就坐。颁奖人入场了,他就是乔戈迪什普罗萨德——高等法院的法官。他坐了下来。那个被邀请来的姑娘是莫乔波尔普尔女子高级中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员。她来到法官跟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并用花环擦去法官凉鞋上的污斑。乔戈迪什普罗萨德匆忙站了起来说:“这次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尊敬?”
  阿姨说:“怎么说是新式的呢!它完全是老式的尊敬方式。在我们国家里,向天神鞠躬就是从脚这里开始的。今天你那脚受到了应有的尊敬。”
  这次相识聚会就让它结束吧!这姑娘,就是那曾几何时美丽动人的女学生,比莫拉女士,邻近学校里一位骄傲的人物。父亲去世后,她如今担起了教书的职务。一会儿这里,一会儿那里,一直从事教学工作。过去那天她所藐视的那只脚,今天特地邀请她来给这脚以尊重。姆里纳利妮阿姨,那时仅是位姐姐。还有她那弟弟,乔戈迪什普罗萨德——现在的高等法院的法官。
  这个故事就讲到这里。但,有时候故事就是真事。人们写的历史,有时是永垂不朽的。那天,即他出席第一次颁奖之日,他在测验时,把脚摔伤了。那天有各种各样的游艺活动:有跳高,有长跑,有拔河。这次吸取的教训他一辈子也忘不了。诗的韵律愈是铿锵有力,朗诵时嗓音更是四倍的高昂激荡。她所得的奖赏比谁都多。今天,她由于得到法官的赏识,在主任办公室里得到了首席办事员的头衔。
  (1941年5月5—6日)
  黄志坤译
或许您还会喜欢:
波洛圣诞探案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我亲爱的詹姆斯:你一直是我最忠实最宽容的读者之一,正因为这样,当我受到你一点儿批评,我就为此感到极大的不安。你抱怨说我的谋杀事件变得太文雅了,事实上是太贫血了。称渴望一件“血淋淋的暴力谋杀”,一件不容质疑的谋杀案:这就是特别为你而作的故事。我希望它能让你满意。 [点击阅读]
波罗探案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正站在波洛房间的窗户旁悠闲地望着下面的大街。“奇怪呀!”我突然脱口而出。“怎么啦,我的朋友?”波洛端坐在他舒适的摇椅里,语调平静地问。“波洛,请推求如下事实!——位年轻女人衣着华贵——头戴时髦的帽子,身穿富丽的裘皮大衣。她正慢慢地走过来。边走边看两旁的房子。二个男子和一个中年女人正盯捎尾随着她,而她一无所知。突然又来了一个男孩在她身后指指点点,打着手势。 [点击阅读]
泰坦尼克号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一艘船。梦幻之旅。巨大、气派、豪华。彩带飘舞、彩旗飞扬。鼓乐喧天、人声鼎沸。画面所具有的色彩只存在于我们的感觉里,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单一的黄颜色,仿佛是过去多少岁月的老照片、经过无数春秋的陈年旧物。我们似乎可以拂去岁月的灰尘,历数春秋的时日,重新去领略那昔日的梦里情怀。《我心永恒》(《MyHeartGoOn》)—一曲女声的歌,似从九天而来,带着一种空蒙、辽阔的豪放之感,在我们耳际回响。 [点击阅读]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烟头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一种幻灭般的失落:老同学又相聚在一起,发现彼此之间比原来想象的少了许多共同语言,这使得我们有一些难过。现在卢瑟福在写小说,而维兰德在使馆当秘书。维兰德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饭,我觉得气氛并不热烈,席间,他都保持着作为一个外交官在类似场合必须具有的镇静。 [点击阅读]
游思集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你无影无踪地向前奔涌,永恒的游思,哪里有你无形的冲击,哪里死水般的空间便会荡起粼粼的波光。是不是你的心儿神往着那在不可估量的寂寞里向你呼唤的爱人?你缠结的发辫散落,飘扬成暴风雨般的纷乱;你前行的路上火珠滚滚,犹如碎裂的项链落下串串火星,这是不是就因为你心情急迫,步履匆促?你疾行的步履把世界的尘土吻得甜美芬芳,把腐朽之物扫荡殆尽;你舞蹈的四肢是暴风雨的中心,把死亡的圣霖哗哗地摇落到生命之上, [点击阅读]
演讲与访谈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人民网日本版9月11日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访中的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大江健三郎,10日上午来到北大附中作了题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讲演。其演讲全文如下: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 [点击阅读]
火花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你这个白痴!”他老婆说着就把她的牌甩了下去。我急忙扭过头去,避免看见海利·德莱恩的脸;不过为什么我想避免看见那张脸,我可不能告诉你,就更不可能告诉你为什么我竟然会料想到(如果我真的料想到的话)像他这样年纪的一个显要人物会注意到我这样一个完全无足轻重的小青年遇到的事了。 [点击阅读]
点与线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一安田辰郎一月十三日在东京赤坂区的“小雪饭庄”宴请一位客人。客人的身份是政府某部的司长。安田辰郎经营着安田公司,买卖机械工具。这家公司这几年颇有发展。据说,生意蓬勃的原因是官家方面的订货多。所以,他时常在“小雪饭庄”招待这类身份的客人。安田时常光顾这家饭庄。在附近来说,它虽然称不上是第一流,却正因为如此,客人到了这里才不会挤得肩碰肩的,吃得心里踏实。 [点击阅读]
烟囱大厦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君子-周!”“啊,那木是吉米-麦克格拉吗?”佳色游览团的团员是七位面色抑郁的女士和三位汗流泱背的男士。现在,他们都相当注意地从旁观望。他们的导游凯德先生显然碰到一个老朋友了。他们都非常赞美凯德先生。他那瘦高的个儿,晒得黑黑的面孔和轻松愉快的态度,都很令人欣赏。团员当中若有争论,他总能轻轻地为他们排解,并且能够把他们哄得心平气和。现在,他遇见的这个朋友的确是一个样子很奇特的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