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中国现代散文 - 穆木天《秋日风景画》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
  狂风暴雨从海上吹来。大的都市如死了一样。除了时时送来的几口汽车声,火车拉笛声,若有若无的电车响动,再听不见什么都市的声音了。叫卖的声音,扯着闹着的儿童们的喧嚣声,是再也听不见了。如狂波怒涛般的大都市,如鼎沸一般的大都市,现在好像是停止了动作。生命跃动的都市好像变成为一座死城。
  只是狂风暴雨在咆哮着,在这九一八的夜间。可是,在日间,在太阳旗之下,日本在欢声雷动地庆祝着九一八纪念。而殖民地的民众却是屏声息气地连反对的声音都不敢公然地吐出来。而不到夜间,又袭来了暴风雨。刮得无家可归,暴尸于荒郊野外的,真不知有几何人。狂风暴雨好像更加清楚了压迫者之面貌的猛恶。在这九一八的夜间,只是狂风暴雨在咆哮着。
  在这个不安的夜里,对着沉沉欲坠的黑暗的巨幕,听着吼吼的风雨声,傍着依稀的灯光,我回想到一幅一幅的秋日的风景画。
  二
  那时,我是一个天真的孩子。是八岁,也许是九岁。
  风景,是我的故乡的野外。是秋日萧瑟的景象。
  时间,是日俄战后,由于南满铁道之开发,乡间的一部分人相当的富裕起来的时代。
  那个时候,我的家庭是相当地安适。我一个人读书。
  一天,我跑到野外去了。
  高粱,“晒了红米”了。小河的边上的草,枯黄了。满山秋色。牧童在放着牲畜。出了学房,到了野外,使我感到无限的舒畅。
  那时,是天下太平,没有土匪,也没棒子手(劫道的)。夏天,我们可以到山里打杏、采芍药、百合、狼尾蒿。在那树木关门的时节,都是一无所惧的。何况,现在是秋天呢。沿着小路,我不觉地走到牧童们相聚的所在。
  牧童们都像是天真的。都是街头街尾左右近邻的孩子们,他们认识我,他们向我打招呼。
  一—哎,大家烧毛豆好么,我,笑眯眯地,向他们要求。
  ——好罢!大家像是赞成我的意见似的。
  大家到邻近的豆地中折了些毛豆,、拾了些干柴枯草,弄了把火。不一会儿,毛豆啪啪地燃起来了。
  烧熟了毛豆,大家分着吃了一顿。都是非常地高兴的,一边吃着,一边说着。
  吃烧包皮皮米(玉黍)的风味,和吃烧毛豆的风味,是我永不能记的。
  可是,自由地,在山野中吃烧毛豆的那一次,是最愉快的。
  但是那种世界,现在那里去了?
  三
  又是一幅秋天的风景画。是在北方,可不是我的故乡。
  是在天津卫。天津卫,是伟大的名字“一京,二卫,三通州”。那给了我无限的憧憬,在我的少年时代。
  天津又称作“北洋”。那是更引起我的幻想。在故乡中学的教室里,时常这样设想。“北洋”是一片汪洋,是在海的旁边的一座蜃楼般的都市。索性是一片汪洋中还涌着几只绵羊。
  到了天津卫,觉得倒也不错。但是,不是海滨上的幻影的城池,而且沙漠中的一片尘烟扑地的街市。
  听说有一个紫竹林自己总以为是一座竹林,是一片紫色。好像是观音菩萨住在那个处所。但是没有去过。
  秋日里,在野外散步,是一种乐趣。两三位朋友在一起,绕着野外小径,谈着灵修问题,或谈着自然科学的学习,是非常地适意。
  一天的情景又到在我的目前了。那是乘船到黄家坟去。是学校青年会举行的秋季旅行。

  在黄沙飞腾的天津生活,苦的是缺少水。虽然那一道海河,是一带浊流,但是离开了满目黄沙的南开,到了河的中流,溯流而上,大家,你唱我和地,唱着歌,也是一种说不出的快乐。 看着熙熙攘攘的街市,望着西沽的教室,想象着要去的那个所在,心中是别有天地的。 黄家坟自然是初秋的景象啦。虽然秋日非常地和煦,但已令人感到白杨萧萧了。从船上望去,无数的白杨,拱抱着一块坟地。四边是满目的田畴。
  大家席地而坐地吃野餐,谈话。随着,四散地,玩去了。
  一望无边的莽原,使我更感到茫茫禹域之广大。我感谢上帝。我想象着在这块平原上,将林立起工厂的烟囱。烟囱里的烟直冲云霄,机器的响动轰震四野。我想象着我是一个工程师。我想来想去,看着地形,想起几何的公式来了。可是我的工程师的梦未能实现,我所想的那些工厂的烟囱与机械也未有产生出来。那一个世界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呢?
  四
  又是一幅的秋天的风景画。是在日本京都的吉田山上。
  是一座神社,在吉田山的东麓上。神社是盖覆在吉田山的绿树浓荫之下。神社前边,是一条长的石头的阶段,直通到山下过的马路。马路那边就是古刹真如堂。
  在薄暮的时节,我同T并坐神社中的石凳上。T君是我的高一级的同学,同时,是文学上的朋友。
  真如堂在绿树苍郁之中露出来他的尖巅。远远地,在东山这边的山谷中的人家的屋顶上,还余着断续的炊烟。
  夜幕越法地坠下来了。空中,时时地,度过着一只飞鸟。
  T君又想作拜伦,又想作维特。夏天,他去过宫津,在庙里结识了——位少女TY。
  T君总向我谈他的理想:哥德一生有过十四个爱人。但是他在宫津遇见过一个。我则是望洋兴叹。
  我们的话题总是“美化人生,情化自然”。从艺术讲到恋爱,从恋爱讲到艺术。讲来讲去,他总是煽动,我总是无从问津。
  那时,维特,拜伦,的确地,是我们的理想人物 。
  空抱着理想,怎能实现呢?这又是问题了。
  于是忧郁了。但不是幻灭。不能实现的热望,不住的憧憬,我那时觉得是美的。
  夜色朦胧,心地朦胧,一片诗意。随着,古寺中振响出来灰白色的钟声,在空气中荡漾着。
  钟声止了。我们又到在薄冥的道上了。
  ——上哪儿去呢?我们互相地问着。
  一边说着,不知不觉地,顺着小径走下去了。
  夜色是朦胧的,心地更是朦胧的。
  心里永远是充满着爱的憧憬。
  理想是能实现,倒是有点诗意。秋的薄风,微笑地在安慰我。
  这种的朦胧的心情,当时是深深地藏在我的心底。我总是在这种忧郁气氛中生存着。
  这种心情现在是成为了云烟消散了。
  五
  又是一幅秋景。是在伊豆半岛的伊东町。
  受了一点精神上的苦痛。s君劝我暑中同他到了海岸上。
  到的时候是炎夏,但是深深地给我印象的是初秋。
  伊东的初秋,是一个深可怀恋的追忆哟。
  肥胖而有肉感的少女静江!她是给了如何地深刻的印象啊!
  日本的少女,点缀在初秋的田园风景中,是如何地优美呀!
  伊东川上,我游玩遍了罢!我在他的源头读过维尼的诗篇。

  伊东桥畔,我欣赏够了罢!我在他的苍翠的树丛之中,赏玩了皎洁如练的河中的涟漪。
  伊东的山头,田间,海岸,都有了我的足迹。我的鞋底到处都给踏上了烙印了。
  而特别地是它的夜间的灰黄的道上是最令我怀念的。我真不知有几千百次地追逐着伊人的歌声伊人大概是同s在散步。
  一天夜里,真是百分的不安了。夜里,在楼下温泉里洗了一个澡,随着就出了门奔海滨去了。
  那是九月初的天气,微有凉意。
  夜是静静的。涛声和山中的微风声相应和着。一湾碧海。遥遥地,海面上,散布着一些渔火,在闪烁着。
  在各处散在的人家,都关门闭户地在鼾睡着。小的过路的茶店也都关了板儿,外边只剩了几张空床。
  我一边望着渔火,听着风声,一边默默地往前走着。在那一条平滑的灰白的仄道上,往前奔着,心里像有无限的憧憬。
  到了伊东和纲代之间的山陵的顶峰上,东方已滚出来朝阳。茶店已开始营业了。
  饮了一杯茶,吃了两个蛋,登了高峰,我长时间地把初秋的海观赏了一下。
  到了纲代,在船码头流连了一阵。看见了下船的下了来,上船的上了去,汽笛呜呜地一声,船向着大海驶去,我又就了向热海的路。
  走了不远的平坦的海滨的沙路,又是山路了。山路是更崎岖得多了。虽然有些疲乏,但仍是向热海走击。
  到了热海,日已西斜。倒是有点失望。再往前走,像是无处可去了。再不想去瞻仰那“锦浦归航”等等的名胜了。
  到了旅途的终点,旅人感到了像是没有出路。看看帖包皮皮中只有回伊东的船费和一点零钱,于是吃了一餐便饭,想了一阵,玩了一阵,就乘着汽船又折回了伊东。
  这一次回到伊东,好如常胜将军之凯旋。傲然地立在船头。俯瞰着海水,而特别是将近伊东码头之际,自己感到真像是作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我们以为你自杀了呢,房东老太太,静江,S,都向我说,在我回到家中之时。 我笑了一笑,点了点头儿。 ——山里,河边,海岸,都找遍了呢,接着他们又说。 ——到热海去了,我微笑着走上楼去。 那一天,是我最可怀念的。那种恋爱的幻灭,是可宝贵的,那种放浪的旅途是可宝贵的。
  现在,回忆起来,是另一个世界了。
  六
  又是一幅秋天的风景画。是在墙子河畔。
  回到中国,由广州飘泊到燕京。由燕京又飘泊到天津。
  但是这一次安身的场所,却是墙子河畔。
  墙子河畔,是我以先所未曾去过的所在。说起他的风景,是异常有风致的。 那不是北海那样的绿户朱栏。又不是故宫那样的颓城腐水。那是另一种风景。
  是一条河,河里有无数的货艇。岸上是些破落户的商店。是卖烧饼的,卖切糕的。往来的,除了少数之外,人都是短衫露膊,作苦工的,撑船的乡下汉。
  但是河边的马路,是南达南开大学,北通日本租界。南开大学远远在望。北行半里,即到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租界了。
  在不夜的都市之近旁,有这样墙子河一带的所在。那构成了一个很有趣的对照。
  我去的时候是初秋,墙子河已现出的凄凉的秋色了。北京城中所没有的萧条。
  那种惨澹的秋的田野,展开在河的两岸,十足地,表现出家村没落的现象。

  学校是日本人办的——为着生活,朋友介绍到那里避避难。但是在那里,我看见在北京的“宫庭社会”中所见不到的现实。
  学校的日本教员过着优游的生活,时时在学校宿舍前的小林中聚着野餐,清洁整齐地整理了他所住的区域;但中国的教员的住所之前,则是灰尘狼藉,只是他们对于日本教员则是低首下心,唯恭唯敬的。
  虽然学校四围皆水,岸边匝以树墙,如住在别庄里似的,但是,那则越令我在那里住不下去了。
  满目疮痍,到处矛盾,使我的忧郁的悲哀消散了。
  我脱开了那个环境。我知道我以往是住在空想的世界,虚构的世界。而今后现实的世界等待着我去踏进呢。
  七
  又是一幅秋天的风景画。是在船厂。
  船厂是我的故乡的都会。我们叫做吉林,可是乡下人却只知道船厂。
  是一九三O年的秋天。是“九一八”的前一年。
  在东北,秋天是来得很快的。夏天过去,马上就一雨成秋了。
  那时,我住在北山附近的吉大寄宿舍中,每天,是要同Z君到北山散步的。
  初秋,树叶已是枯黄而欲坠了。登了北山,遥望松花江上,来往坐船的人已经稀少了。江南岸,已将满地是衰草了。
  这天,同赴北山散步的,不是Z君,则是c君和H君。
  步上了山道,登在庙宇前的栏杆上,瞰视着长而如带的松花江。
  械里是烟雾沉沉的。
  这一年,是多事之秋。就是赏玩风景,大家都是时常谈到国事。而且这一年教育界也是多事之秋。
  “吉敦铁路与吉海铁路之接轨,日本是在阻止着的。”
  “南满铁路,是一天一天地,损失受得多,‘赤字’是有加无已的。”
  “日本明年是一定要武力修吉会路,总是要干一下子的。”
  “农村一天一天破产,卖地都没人要,种了一年地还得叫借贷”。
  这一类的话语,是我们所谈论的题目。我们总直觉到有什么事变将要临头了。
  说着,穿过庙字,到了庙后的盘道上。顺着盘道,向着西边山头上的亭子走下去了。
  四外是夕暮朦胧。各个山头上,笼罩着烟霭。在山道上,望远处眺望着,好像感到农村是要越法迅速地没落了。
  转到西边的山头上,在亭子四周走着,远望着。
  满铁公所的建筑物,耸立在松花江的北岸上,如吃人的巨兽似的。
  山窝中,几家茅舍,一条崎岖的道路。在那个山村中,一切像是害着黄瘦病。
  ——只有民众起来,……好像谁在叨咕着。
  转回身来一看,亭子的石墙上,新新的油墨写着:“第二次世界战争……”
  日本的压迫日烈,可是新的势力日益增长。这是“九一八”的前夜。
  那是一幅秋的风景画。可是那一个多事之秋,回忆起来,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八
  “九一八”事变不出人预料地爆发了。一年!两年!现在是两周年纪念了。
  日本天天在向中国民众示威。在狂风暴雨中,我们想象一下他的残暴和凶狠罢。
  可是,在一方面,东北却成了新局势,民众武装起来,要作决死战了。
  大都市是如同死缄一般。可是民众在“死之国”中,却要拼着最后的老命呢。
  这是新的开始,这是新的开始。
或许您还会喜欢:
309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 [点击阅读]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乡关何处
作者:佚名
章节:91 人气:0
摘要:章诒和2008年的年初,我和一个从事出版业的朋友相约在建国门友谊商店里的星巴克咖啡店碰面。寒暄几句,朋友说:“愚姐,建议你看看野夫的散文,看几篇就行,你肯定喜欢。”我们各自喝完饮料,聊了几句,随即分手。翌日下午,我打去电话,说:“你推荐的文章,让我一夜无睡,让我痛哭流涕……我要认识那个叫野夫的人。”五月中旬,四川发生大地震。下旬,我在北京见到了野夫。 [点击阅读]
余华《第七天》
作者:余华
章节:44 人气:0
摘要:varcpro_id='u179742';varcpro_id='u179742';【1】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昨夜响了一宵倒塌的声音,轰然声连接着轰然声,仿佛一幢一幢房屋疲惫不堪之后躺下了。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你在高原
作者:佚名
章节:427 人气:0
摘要:《你在高原》包皮罗万象、精彩纷呈,是一部足踏大地之书,一部行走之书,一部“时代的伟大记录”。各种人物和传奇、各种隐秘的艺术与生命的密码悉数囊括其中。它的辽阔旷远与缜密精致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它的强大的思想的力量和令人尊敬的“疯狂的激情”,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 [点击阅读]
傅雷家书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傅雷(!”908~!”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