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沉从文《边城》 - 《边城》在线阅读【第7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到了端午。祖父同翠翠在三天前业已预先约好,祖父守船,翠翠同黄狗过顺顺 吊脚楼去看热闹。翠翠先不答应,后来答应了。但过了一天,翠翠又翻悔回来,以 为要看两人去看,要守船两人守船。祖父明白那个意思,是翠翠玩心与爱心相战争 的结果。为了祖父的牵绊,应当玩的也无法去玩,这不成!祖父含笑说:“翠翠, 你这是为什么?说定了的又翻悔,同茶峒人平素品德不相称。我们应当说一是一, 不许三心二意。我记性*并不坏到这样子,把你答应了我的即刻忘掉!”祖父虽那么 说,很显然的事,祖父对于翠翠的打算是同意的。但人太乖了,祖父有点愀然不乐 了。见祖父不再说话,翠翠就说:“我走了,谁陪你?”
  祖父说:“你走了,船陪我。”
  翠翠把眉毛皱拢去苦笑着,“船陪你,嗨,嗨,船陪你。爷爷,你真是……”
  祖父心想:“你总有一天会要走的。”但不敢提这件事。祖父一时无话可说, 于是走过屋后塔下小圃里去看葱,翠翠跟过去。
  “爷爷,我决定不去,要去让船去,我替船陪你!”
  “好,翠翠,你不去我去,我还得戴了朵红花,装刘老老进城去见世面!”
  两人都为这句话笑了许久。
  祖父理葱,翠翠却摘了一根大葱呜呜吹着。有人在东岸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 占先,便忙着跑下去,跳上了渡船,援着横溪缆子拉船过溪去接人。一面拉船一面 喊祖父:

  “爷爷,你唱,你唱!”
  祖父不唱,却只站在高岩上望翠翠,把手摇着,一句话不说。
  祖父有点心事。心事重重的,翠翠长大了。
  翠翠一天比一天大了,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红脸了。时间在成长她,似乎正催 促她,使她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负点儿责。她欢喜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欢喜说到关 于新嫁娘的故事,欢喜把野花戴到头上去,还欢喜听人唱歌。茶峒人的歌声,缠绵 处她已领略得出。她有时仿佛孤独了一点,爱坐在岩石上去,向天空一起云一颗星 凝眸。祖父若问:“翠翠,想什么?”她便带着点儿害羞情绪,轻轻的说:“在看 水鸭子打架!”照当地习惯意思就是“翠翠不想什么”。但在心里却同时又自问: “翠翠,你真在想什么?”同是自己也在心里答着:“我想的很远,很多。可是我 不知想些什么。”她的确在想,又的确连自己也不知在想些什么。这女孩子身体既 发育得很完全,在本身上因年龄自然而来的一件“奇事”,到月就来,也使她多了 些思索,多了些梦。
  祖父明白这类事情对于一个女子的影响,祖父心情也变了些。祖父是一个在自 然里活了七十年的人,但在人事上的自然现象,就有了些不能安排外。因为翠翠的 长成,使祖父记起了些旧事,从掩埋在一大堆时间里的故事中,重新找回了些东西。

  翠翠的母亲,某一时节原同翠翠一个样子。眉毛长,眼睛大,皮肤红红的。也 乖得使人怜爱——也懂在一些小处,起眼动眉毛,使家中长辈快乐。也仿佛永远不 会同家中这一个分开。但一点不幸来了,她认识了那个兵。到末了丢开老的和小的, 却陪那个兵死了。这些事从老船夫说来谁也无罪过,只应“天”去负责。翠翠的祖 父口中不怨天,心却不能完全同意这种不幸的安排。摊派到本身的一份,说来实在 不公平!说是放下了,也正是不能放下的莫可奈何容忍到的一件事!
  那时还有个翠翠。如今假若翠翠又同妈妈一样,老船夫的年龄,还能把小雏儿 再育下去吗?人愿意神却不同意!人太老了,应当休息了,凡是一个良善的乡下人, 所应得到的劳苦与不幸,全得到了。假若另外高处有一个上帝,这上帝且有一双手 支配一切,很明显的事,十分公道的办法,是应把祖父先收回去,再来让那个年青 的在新的生活上得到应分接受那幸或不幸,才合道理。
  可是祖父并不那么想。他为翠翠担心。他有时便躺到门外岩石上,对着星子想 他的心事。他以为死是应当快到了的,正因为翠翠人已长大了,证明自己也真正老 了。无论如何,得让翠翠有个着落。翠翠既是她那可怜母亲交把他的,翠翠大了, 他也得把翠翠交给一个人,他的事才算完结!交给谁?必需什么样的人方不委屈她?

  前几天顺顺家天保大老过溪时,同祖父谈话,这心直口快的青年人,第一句话 就说:
  “老伯伯,你翠翠长得真标致,象个观音样子。再过两年,若我有闲空能留在 茶峒照料事情,不必象老鸦到处飞,我一定每夜到这溪边来为翠翠唱歌。”
  祖父用微笑奖励这种自白。一面把船拉动,一面把那双小眼睛瞅着大老。
  于是大老又说:
  “翠翠太娇了,我担心她只宜于听点茶峒人的歌声,不能作茶峒女子做媳妇的 一切正经事。我要个能听我唱歌的情人,却更不能缺少个照料家务的媳妇。‘又要 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走得好,’唉,这两句话恰是古人为我说的!”
  祖父慢条斯理把船掉了头,让船尾傍岸,就说:
  “大老,也有这种事儿!你瞧着吧。”究竟是什么事,祖父可并不明白说下去。 那青年走去后,祖父温习着那些出于一个男子口中的真话,实在又愁又喜。翠翠若 应当交把一个人,这个人是不是适宜于照料翠翠?当真交把了他,翠翠是不是愿意?
或许您还会喜欢:
村子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祝永达在村口那棵松树下碰见马秀萍是很偶然的事情,当时,他不可能产生这样的念头:有朝一日娶马秀萍为妻,从此甜甜美美地活人过日子。那是!”979年早春二月的一个晌午。走在田地里的祝永达觉得明媚的春天仿佛是从他脚底下生长出来的,解冻了的土地酥软而仁慈,从枯萎的色泽中挣脱出来的麦苗儿扑面而来。远远近近的村庄里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鸡鸣狗吠声和空气中逸散出的各种细微的声音在表示大地苏醒了活跃了。 [点击阅读]
第二个太阳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一列火车向南急驶。其中一节平板车上装载着一辆小吉普和一辆中型吉普。兵团副司令秦震坐在小吉普司机旁边他的坐位上。雨水在风挡玻璃上狂泻奔流,风把雨水旋进吉普车厢里面,凉渗渗的大雨点扑在秦震的脸上,他的美式军大衣和微微敞开的军装上衣的领口,都淋湿了,雨水聚汇起来,顺着脖颈流注到胸膛上。参谋、警卫员几次请他搬到后面中型吉普电台车上去,他却断然拒绝了。因为在这种历史转折关头,他宁愿在暴风雨里猛进。 [点击阅读]
红塔乐园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皮皮鲁属虎,他的同学也都属虎。他们盼望在虎年能有一番奇特的经历。果然,在虎年中,属虎的皮皮鲁和他的同学们经历了一场难忘的故事--皮皮鲁上课的时候盼放学。下课铃响了,他又怕放学。放学以后干什么去呢?“皮皮鲁,咱们找个地方玩吧!”这天下午放学后,苏宇在学校门口等着皮皮鲁。“玩什么?”皮皮鲁两手一摊,感到没什么可玩。一群麻雀落在电线上。“要是有个足球场就好了。”苏宇叹了口气。“少年宫有!”田莉眼睛一亮。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三家巷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公历一千八百九十年,那时候还是前清光绪年间。铁匠周大和他老婆,带着一个儿子,搬到广州市三家巷来住。周大为人和顺,手艺精良,打出来的剪刀又好使,样子又好,真是人人称赞。他自从出师以后,就在西门口一间旗下人开的正岐利剪刀铺子里当伙计,几十年没换过东家。他老婆也贤德勤俭,会绣金线,手艺也很巧。夫妇俩省吃俭用,慢慢就积攒下几个钱来,日子倒也过得满欢喜。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