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大话红楼梦 - 正文 第一部 金陵风云 第五十二章 俘虏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一部金陵风云第五十二章俘虏
  另外两个地方,战斗依然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那几百名被陈三以元老令骗出的帮众,此时正要在城外毫无遮蔽,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直面张辽统率的玄甲重骑!
  这帮从未上过战阵的江湖悍众,显然不明白他们所经历的刀光剑影与沙场征战的区别!
  看见了远方排出攻击阵形的骑兵后,他们竟还敢舞动手中的武器,大喊着迎面冲杀上来!
  以一己之力,想要与奔跑起来的冲击力达到数吨的骑兵对撼——除非是典韦李逵这种天生神力的怪物!
  下场是惨烈的。
  在张辽的指挥下,排出五组攻击阵形的重甲骑兵宛如五把锐利深黑的长刀,刹那间便突入了面前黑压压的人群中!
  腥风血雨!
  在巨大的前突之力的冲撞下,温热的鲜血与人的肢体不住被抛向空中,有个别精明的自恃武艺,施展地趟刀法,在卧倒在地,生死一瞬的那一刹那,才惊见连马腿上也包裹了一层鳞甲!
  ——他们却不知道,宝玉在骑兵身上,实在是下足了血本,组建骑兵队的时候,乃是特意精选出来的伊利一带的纯种大马,负重力,冲刺力均是上佳,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耐长途。
  转瞬间,漕帮中人结出的阵形就被冲了个对穿!
  看着身边的那五条名副其实的血肉之路,所有的人的神经都麻木了,这般惨烈的场面,实在是他们平生所仅见!本来高昂的士气一下子便崩溃了。
  他们的脑子里此时唯一的念头,就是逃!
  逃开这鬼地方,逃得越远越好!
  看着面前四散溃逃的那些乌合之众,张辽的脸上露出了轻蔑的嘲笑。
  在光天化日的一马平川上,人腿能比过马腿?
  比起这两个地方来,典韦却陷入了苦战。
  常言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扬州乃是漕帮的大本营,望见总堂起火,城中潜伏的势力自然要赶来救援。
  典韦的任务便是打援。
  杀掉第一批来援之人以后,他统率的人手就被暴露在了明处。
  接下来的,便是一场艰苦的消耗战。饶是以典韦的身手,宝玉还特意派遣了陈府高手中精于暗算的陈五,陈七暗中保护,典韦还是受了不轻的伤势,战斗之惨烈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盐帮残存的两大分舵与设立在苏州的总坛,均接到了漕帮总坛遭到突袭,全数覆灭的消息。在查证了消息的可靠性后,盐帮帮主虽然知道这显然是金陵方面的借刀杀人之计,但是在对手实力削弱与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还是下令对漕帮发起了全面的攻势!
  这便是明计!
  逼得敌人就算明知那是一个陷阱,却依然要按自己计划来办的计谋!

  出人意料的,聚贤庄中人一击得手后,并没有趁势赶尽杀绝,似乎对这块肥得流油的地下市场半点兴趣也没有,迅速的撤回了金陵。
  饶是如此,漕帮的损失还是巨大到了一个难以承受的地步!
  总坛被付之一炬,其中存活下来的帮众只怕还不到原来的七成,而且个个身上带伤,士气低迷到了极处。三大元老供奉被掳走了两名,生死不知,总坛中历年所得的足有二十万两之巨的积蓄也被宝玉席卷而空!
  幸得事发当日漕帮帮主会同五堂堂主去了苏州,才免去被一锅端的窘迫局面。事实上,就算他们当时在场指挥,宝玉也有应对之策——陈阁老乃是两江总督,扬州知府正归他管辖——之所以当日要孟老亲临,便是要在关键时候,动用官府的力量!
  可叹盐帮漕帮两大帮会,对付宝玉的手段一明一暗,一武一文,却均被他成功破去,更遭受了他凌厉凶狠的反击!
  加上他今日一击即退的举动,无疑在向长江中所有的黑道势力宣布一件事:
  “我只对金陵这块地盘有兴趣,但是你们若是敢主动来惹我,必将遭受我最严厉的反扑!”
  宝玉深知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单是独霸金陵私盐生意的利润,已足够支持哪怕是十个目前规模的聚贤庄的运作,既然如此,又何必冒贪多嚼不烂的巨大风险?
  战后的一切统计,手续完备以后,如何处置抓来的漕帮供奉清虚老道与向闯却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这两人武功均是极其高强,清虚的太级剑天下一绝,向闯横行长江三十年,俱是天下有数的高手,若非宝玉与贾诩吴用三人联手,针对他们的弱点制订出那两个周密的圈套,以有心算无心下,要想抓住他们均是千难万难。
  放自然是不能放的,这两人一旦得脱牢笼,怀恨在心,就算他们分头行事,暗中对聚贤庄不利——以两人的身手,比如三五天来杀你一个人,两三个月破坏你一次私盐交易,他们干起来都是轻而易举,对于宝玉来说,却是最为头痛的敌暗我明的形势。
  若是杀之,向闯号称镇江龙,在长江上很是有名,人脉关系又广,杀了他,只怕那些为了报恩的独脚大盗,黑帮人员骚扰上门来,私盐运送以后就更不安宁了。
  而清虚虽是武当弃徒,但是被逐的他却罕见的没有被废去武功,显然与出身门派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若将之一刀宰了,谁也不敢保证武当日后是否会为他出头——这样一个哪怕在皇帝面前也有影响力的高手如云的门派,宝玉也不愿意轻易开罪。
  看着身前清虚的资料,宝玉心中忽然一动,对着吴用道:
  “这上面说这位道长俗家姓段,三十年前私自娶妻生子的事是不是真的?”

  吴用拿起资料看了看道:
  “此事哄传江湖,因为当时武当掌门人认为他们乃是两情相悦,所以才将他开革出门时,才未废去武功。但据说不久他全家便遭人劫杀,从此心灰意冷,就在扬州落脚下来。”
  宝玉眼中寒光一闪:
  “马上去查,扬州城中的三十岁官员士绅的名字,姓段的都给我报上来。”
  进来之后,一直一言不发的清虚的脸忽然变得惨白,嘶声吼道:
  “你这小狗,你想做什么,有本事就冲我一个人来,一刀杀了道爷!不要株连无辜!”
  宝玉淡淡道:
  “我什么都不想做,只是阁下当年未免做得有些欲盖弥鄣了些,试问若我的全家被杀,我是绝对不可能几十年还呆在一处地方不去为他们报仇的。想必你当年结下不少仇家,又被武当逐出山门,失去了师门的庇护,为了娇妻爱子的安全,于是就伪装出一种全家遭难的假象,结果暗渡陈仓,将他们接到了扬州,全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当然,做父亲的自然期望儿子光宗耀祖,少不得要助他一臂之力。从你现在还在漕帮做元老看来,你儿子看来也没成多大气候。要不你早就去享他的福去了。”
  说到这里宝玉微微一笑,但是看见他微笑的人,心中莫不生出一种被看了个通透的寒意。
  清虚面色青白不定,冷汗自额头涔涔而下,此时已有人自堂外行了来,交了一张纸给宝玉——这情报机构却是自陈府中现调的人过来。
  宝玉以手托腮,看着那张纸啧啧有声:
  “符合条件一共有六个人啊,恩,有三个乃是本地人氏,直接剔除,还有三个。怎么样,清虚道长,本人现在也聘你为我们聚贤庄的元老,价钱比起漕帮只高不低,剩下这三个人俱在官府中勾干,都是有家有业的大人物,不可能随你浪迹江湖的,跟了我,令郎升官发财指日可待。莫非,你当真要我违背良心,弄得本来和睦美好的家庭家破人亡?”
  “常言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对了,道长也是聪明人,应该不会做出胡乱认儿子的傻事,我可是要滴血认亲,验明正身的。”
  听到家破人亡四个字的时候,清虚的脸上肌肉突的一颤,而宝玉最后的话更彻底击溃了他的心理防线!
  他木然了半晌道:
  “是段子明,现任扬州转运副使。”
  宝玉笑着亲手给清虚松了绑,按他在旁边椅子上坐了——此时人质在手,清虚哪怕有他们祖师爷张三丰的能耐,也不敢动他一根寒毛:
  “还是你老爽快,对了文和(贾诩字文和),去孟老那里打个招呼,说将扬州转运副使段子明调到金陵附近来,给他放个知县实缺。”

  清虚闻言虽然还是面无表情,但心中却是又惊又喜,知县虽然比转运副使品级还低了些,却是实打实的一方父母官,为了给自己儿子谋个实缺,他也不知费了多少心思也未能如愿。
  此时在他眼里,这名片刻之前还必欲杀之而后快的讨厌年轻人,也忽然变得可爱起来,坐了半晌,终于还是觉得有些不安,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对宝玉恭敬拱手道:
  “谢过公子。”
  宝玉微笑颔首,接着又托着下巴,饶有兴趣的看着被绑得似个粽子的向闯。后者顿时破口大骂道:
  “你要想收买我,休想!@$#%@#$紧接着便是一连串的方言痛骂。”
  宝玉却也不恼怒,唤人将他的口封住,笑道:
  “将向老的孙女带上来。”
  向闯闻言身体顿时一阵剧烈的晃动,口中咿咿唔唔,望着宝玉的眼睛几乎要喷出火来,他的儿子媳妇均早亡,就剩下了这么一个孙女与他相依为命!江湖人最重香火,宝玉此言,正是抓住了他的唯一致命之处!
  向闯的孙女名叫向燕,此时却被数名健妇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拉了进来,小妮子的皮肤虽然有些黑,身材却玲珑有至,很有一种扑面而来的俏丽青春气息,她进门便看见了被绑得似个粽子的爷爷,顿时哭喊着要奔过去——奈何一身武功被封——有力使不出来,被生生拖住。
  宝玉走到她面前沉痛道:
  “姑娘,很对不住,你爷爷对我们的威胁实在太大,他又坚持不降,我们只有……”
  向燕这一惊端的非同小可,忙哭喊道:
  “不要杀我爷爷,要杀就来杀我!”
  岂知宝玉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徉作沉思良久,方才为难道:
  “其实,这事本来也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我也不想搞得动刀动枪见血,杀了你又有什么用,对我有什么好处?只是……”
  常言道,蝼蚁尚且贪生,向燕还未满二十,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节,自然不愿就死。听得他话风松动,忙追问道:
  “那……那你要我怎么样?”
  一想也不妥当,忙补充说:
  “但你若要我出卖漕帮兄弟的话,就直接杀了我!”
  宝玉不屑道:
  “那种乌合之众,何曾放在我心上过?”
  他的话语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夺人魅力,配合上日前那场惨烈的厮杀,能让人自然信服。向燕退后一步,怯生生的道:
  “那,那你要我怎样。”
  宝玉笑了笑——那种笑容很似狐狸对小鸡的真诚笑容——从容道:
  “实不相瞒,姑娘花容月貌,在下有几个兄弟对姑娘一见钟情,我是来替他们提亲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黄蓉催眠淫慾篇
作者:这条狼有点色
章节:1 人气:184
摘要:数十万蒙古兵把襄阳城围了个水洩不通,郭靖率襄阳军民奋力抵抗了一个昼夜纔勉强击退了敌人的先锋部队!襄阳安抚使吕文德见蒙古兵个个驍勇善战,又有数十万之眾,他本来就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不由想要归降於忽必烈也好保住自己这条老命!可是他也知道郭靖是绝对不会答应他的,不由的烦恼起来,他的心腹师爷简滑跟随吕文德多年,吕文德心中打什麼算盘,他一看就明白。 [点击阅读]
女友之母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183
摘要:发信人:hsiangya@tcts.seed.net.tw(骆驼祥子)标题:女友之母我从来没有写过文章,但是有些事情积压在心里不说出来却很难受,当你看完底下的故事后,就会知道为什么如此。故事是由我第一次去见我女朋友的父母那天开始,我当年19岁,女友的妈妈37岁,我们几乎一见面立即坠入淫欲的致命吸引力中,她约160公分高,拥有一双我所见过最美丽漂亮的双腿,穿著一件非常好看的超短迷你裙, [点击阅读]
少女警花别动队
作者:将曲勒
章节:5 人气:37
摘要:一、强奸计划C市警官学校礼堂,座无虚席,c市公安局局长甄梧能正准备宣布一项决定:“大家一定听说了,我市在一个月内连续发生了十二起连环强奸案。这十二起案件的作案者有着相似的体形特征,属于团伙作案,而且都是以15~18岁的女学生为对象施行轮奸。市刑警队据此认为是同一团伙所为,并制定了以女警乔装女学生为饵的诱捕计划。 [点击阅读]
迷奸女友的朋友们
作者:bp5880114
章节:2 人气:91
摘要:我最喜爱踩滑板和打篮球。亦也许因此,身高大约是180公分,在同辈中也尚算身型标准的。但最令我沾沾自喜的,不是我那尚算标青的面孔和身型,而是我那对时装潮流的触角。穿上板界装束的我,走到街上,总是引来不少女生的目光。干,是何时开始,是女生看我,而不是我看女生的?慢着,各位色友别因为我的自我吹捧而想关掉视窗。以上只是我的简介,亦跟以后的故事很有关系。因为我写的都是我日常所发生的真人真事。 [点击阅读]
《下岗的故事》《投资的故事》…
作者:有缘木
章节:12 人气:16
摘要:下岗的故事(一)坐落在市区东郊的向阳鞋业集团有限公司总是给人一种迫重的感觉,既是因为它那庄严的厂房建筑,也是因为它员工之间那种浓厚的竞争气氛。今天空中飘着灰蒙蒙的细雨,使它看起来更加的压抑。在集团办公大楼前面的空地上,挤满了好几百人,人人都打着伞,远远看去就像一幅五颜六色的大彩画,很是壮观。然而压抑的厚重的气氛似乎没有因此而发生什么改变。今天对许多人来说将注定是灰色的。 [点击阅读]
二奶村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16
摘要:我懂俄文,这在香港比较稀罕,苏联解体后,时来运到,荣升高职,但去年因为经济不景,年龄较大的员工可提早退休,并可补一笔可观的退休金,眼见现实社会,一代新人换旧人,再混下去没啥意思,乾脆拿钱离开。拿了多少钱?嘿嘿这是秘密,连我老婆也不知道,我还有许多秘密想说,但这里是『情色文学区』,我的德性不宜在此如小范自贬,会扫同好的淫兴。 [点击阅读]
卧底女侠受辱记[完]
作者:handsomerichard
章节:1 人气:180
摘要:元营军帐之中,宇文君正在设宴迎接无恙归来的廖宏俦和黄媚,这两人是周文立夫妇易容假扮的,同席的还有铁菩陀、风云双邪等人。周文立、房秋莹分坐在宇文君左右,宇文君举杯道:“恭贺廖兄、柳姑娘得胜归来,仅以此杯薄酒相敬。”说罢一饮而进。周文立起身道:“都统之言愧不敢当,如没有‘玉面公子’裘少堂出现,想已将‘九臂神龙’夫妇擒获。 [点击阅读]
银行女职员张洁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37
摘要:张洁是一家国有银行的一名普通职员,她参加工作不久,也很年轻,才21岁,人长的很美,1.7的身材,合体的工作服,使她修长的大腿还有丰满的乳房暴露无疑,加上一张俏美的脸,让她显得非常出众,是银行男职员追求的对象,那些色迷迷的男客户更是喜欢让她办里业务. [点击阅读]
儿媳秀婷
作者:-WAW-
章节:6 人气:31
摘要:儿媳秀婷(一)「碰!」客厅传来一声碎玻璃的声音。秀婷看着客厅角落的碎杯子,她的心也跟着碎了。她拿的起桌上的白葡萄酒往嘴里倒,直到酒在她嘴里满出来为止。餐桌上丰盛的佳肴,是她花了不少时间和心血而准备的。为了今天这个结婚周年的特别日子,她从半个月之前就开始计划,就连父亲也借故外出,特地将房子和时间留给他们夫妻俩,结果得到的却是丈夫在南部出差赶不回来了。 [点击阅读]
警探姐妹花之末路
作者:龙腾小说网
章节:6 人气:31
摘要:雅致的高级咖啡厅的角落里,端坐着一个美丽的红衣女子,她就是女私家侦探易红澜。一件吊带的红色连衣裙,白色的系带高跟凉鞋,用发带简单地扎起来的披肩黑发,加上一副精致的金丝眼镜,简单的装束更加凸现出女侦探成熟丰满的美妙身材和端庄智慧的高雅气质。女侦探面前的咖啡桌上摆着一张报纸。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