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Site Manager
三剑楼随笔 - 顾梁汾赋“赎命词”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梁羽生兄在这随笔中连谈了三次纳兰容若,提到他救吴兆骞(汉槎)的事,这个故事说起来倒也有趣,不妨比较详细的谈谈。
  吴兆骞(注:一六三一年到一六八四年)是江苏吴江人,从小就很聪明,因之也颇为狂放骄傲。据笔记小说上说,他在私塾里念书时,见桌上有同学们除下来的帽子,常拿来小便。同学们报告老师,老师自然责问他,他的理由是:“与其放在俗人头上,还不如拿来盛小便。”老师叹息说:“这孩子将来必定会因名气大而惹祸!”这话说得很不错,在封建皇朝中,名气大正是惹祸的重要原因。
  另一部笔记中还说他一件逸事:有一次他与几位朋友同出吴江县东门,路上忽对汪钝翁说:“江东无我,卿当独秀!”(本为刘宋时袁淑语)旁人为之侧目。
  吴兆骞虽然狂放,但颇有点才气,对朋友也很有热情。吴梅村把他与陈其年、彭古晋三人合称,名之为“江左三凤凰”。吴的诗风格遒劲,当时传诵的名句有“山空春雨白,江迥暮潮青”、“羌笛关山千里暮,江云鸿雁万家秋”等。他的诗集叫做《秋笳集》,袁枚《随园诗话》中说他原本七子而自出精神。
  至于他所以获罪,是为了科场事件。顺治丁酉年,他去应考举人,考中了。后来发现这一场考试大有弊端,于是皇帝命考中的举人们复试一次。他学问和才气都很好,本来不成问题,但大概因为复试时气氛十分紧张,心理上大受影响,竟然不能把文章写完,结果被判充军宁古塔。这是一件株连极广,杀人甚众的科场大案。清人入关伊始,主要是借此大杀江南人士立威。吴兆骞完全冤枉,当时名士们都很同情他,写了许多诗词给他送行,吴梅村的《季子之歌》是其中最有名的。

  他朋友无锡顾贞观(梁汾)(注:号梁汾,一六三七年到一七一四年)那时与他齐名,他被充军时曾承诺必定全力营救,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顺治换了康熙,一切努力始终无用。顾贞观自己也是郁郁不得意,在太傅纳兰明珠(容若的父亲)家当幕客,想起好友在寒冷偏塞之地受苦,于是寄了两阕词给他,那就是有名的两阕“金缕曲”(注:寄吴汉槎〖chá〗。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康熙十五年〗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第一首道:“季子(注: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子季札,有贤名,因封于延陵,遂号称“延陵季子”,后来常用“季子”称呼姓吴的人)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注:这里指与己无关的路人)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注:鬼怪)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注:形容反复无常)。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注:这里指粗劣的衣服)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彀(注:同“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注:自吴兆骞坐江南科场案至此,整整二十年)包胥承一诺(注:春秋时,伍子胥避害自楚逃吴,对申包胥说:“我必覆楚”。申包胥答:“我必存之”。后伍子胥引吴兵陷楚都郢,申包胥入秦求兵,终复楚国。这可参看《史记》,我是没看多少的),盼乌头,马角(注:乌头马角:战国末,燕太子丹为质于秦,求归。秦王说:“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太子丹仰天长叹,乌头变白,马亦生角。请参看《史记》)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第二首道:“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凌穷瘦,曾不减夜郎孱愁(注:形容人之潦倒困顿)。薄命长辞(注:谓妻子逝去)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兄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燔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白雨斋词话》评这两词说:“二词纯以性情结撰而成。悲之深,慰之至,丁宁告戒,无一字不从肺腑流出,可以泣鬼神矣!”又道:“两阕只如家常说话,而痛快淋漓,两人心迹,一一如见……千秋绝调也。”(注:从第一首到此,参照版本中原为一段。本处为求清晰而分段,特告)
  纳兰容若见了这两首阕词后,不禁感动得流泪,认为古来怀念朋友的文学作品中,李凌与苏武的《河梁生别诗》,向秀怀念嵇康的《思旧赋》,与此鼎足而三。他知道这事不容易办,立誓要以十年的时间(注:原话大意为:“给我十年时间吧,我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今后你完全不用再叮嘱我。”顾贞观一听急了:“十年?他还有几年好活?五年为期,好吗?”纳兰容若擦着眼泪点了点头)营救吴兆骞归来。当时也写了一阕“金缕曲”给顾梁汾,表示目前最大的努力目标只是救吴,这词结尾说:“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外皆闲事。知我者,梁汾耳!”不久就在适当的时机中去求他父亲(注:其父为宰相纳兰明珠)设法。有一次相国请客,他知道顾贞观素不喝酒,就勘了满满一大碗酒对他说:“你饮干了,我就救汉槎。”顾贞观毫不踌躇的一吸而干。明珠笑道:“我跟你开玩笑的,就算你不饮,难道我就不救他了么?”明珠出一点力,朋友们大家凑钱终于把吴兆骞赎回来。当时的人把顾贞观的两阕词称为“赎命词”。一个名叫顾忠的人写诗记这事道:“金兰倘使无良友,关塞终当老健儿。”

  现在看顾梁汾这两阕词,情思深切,的确感人极深,可见必须有深厚的情感,才会有优秀的文学作品。
  清远附言:本文中由我直接在《金缕曲》中加入的注释较多。吴汉槎生于明思宗崇贞四年辛未,顾贞观生于崇贞四年丁丑。贞观作此词时四十岁,汉槎则是四十六岁。
或许您还会喜欢:
《桃花传奇》
作者:古龙
章节:14 人气:0
摘要:"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句俗话,也是句老话,但又俗又老的话,通常都是很有道理的话。否则这些活也就不会留传得这么老,这么俗了。尤其是在几乎从未有过一日平静的江湖中,更是英雄辈出。动乱的时势是最容易造就英雄。各式各样的英雄,有好的英雄,有恶的英雄,有成名的英雄,也有无名的英雄,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英雄。 [点击阅读]
《鬼恋侠情》
作者:古龙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江湖中关于楚留香的传说很多,有的传说简直已接近神话,有人说他:‘驻颜有术,已长生不老’,有人说他:‘化身千万,能飞天遁地’,有人喜欢他,佩服他,也有人恨他入骨。但真正见过他的人却并没有几个,真正能了解他的人当然更少了。他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呢?他年纪不算小,但也绝不能算老。他喜欢享受,也懂得享受。他喜欢酒,却很少喝醉。 [点击阅读]
三少爷的剑
作者:古龙
章节:56 人气:0
摘要:现代的社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现实。现代人随时随地都会遭受到各式各样的约束。可是以前不同。过去的日子都是好日子",这句话我并不赞成。可是过去的确有过好日子。在现代的西方,你就算明知一个人是杀人犯,明知他杀了你的兄弟妻子,假如没有确实的证据,你也只有眼看着他逍遥法外。因为你若想"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你去杀了他,那么你也变成一个杀人犯。"报复"并不是种很好的法子,只不遇那至少总比让恶人逍遥法外好。 [点击阅读]
剑气书香
作者:古龙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已经是三月了。但是在北京,你仍然丝毫也闻不出一些春天的气息,刚刚解冻的泥土,被昨夜迟来的风雪一盖,使你走上去的时候,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再加上些断落在地下的枯枝,更变成行路者的一种痛苦了。这是一座并不算太小的院子,绕过上面盖满了的青苔,而青苔上又盖着些积雪的假山,有一道朱红的门,虽然门上那曾经是灿耀的油漆,已不再灿耀,甚至还有些剥落了,但是这院子、这门,仍然给人们一种富丽的印象。 [点击阅读]
大地飞鹰
作者:古龙
章节:70 人气:0
摘要:(一)狂风,风在呼啸,漫天黄砂飞舞。风砂吹不进这巨大的牛皮帐篷,铁翼正坐在一盏昏暗的羊角灯下,擦他的铁枪。这场可怕的风暴已经继续了八天,他们的骆驼队也已被困在这里八天,连最倔强的骆驼都已开始萎顿,但是铁翼看来却仍然像是他的枪一样,冷酷、尖锐、笔挺、干净得发亮。 [点击阅读]
失魂引
作者:古龙
章节:11 人气:0
摘要:西方天边的晚霞,逐渐由绚丽而归于平淡,淡淡的一抹斜阳,也消失于苍翠的群山后。于是,在这寂静的山道上吹着的春风,便也开始有了些寒意。月亮升了起来,从东方的山洼下面,渐渐升到山道旁的木叶林梢,风吹林木,树影婆娑。浓林之中,突地,传出一个清朗的声音,朗声叹道:“月明星稀,风清如水。人道五岳归来不看山,我虽方自畅游五岳,但此刻看这四明春山,却也未见得在泰山雄奇、华山灵秀之下哩。 [点击阅读]
孤星传
作者:古龙
章节:60 人气:0
摘要:彤云四合,朔风怒吼!是岁末,保定城出奇的冷,连城外那一道护城河,都结了层厚厚的冰,厚得你甚至可以毫不费事地赶着大车从上面驶过去。雪停了,但是暮色却为大地带来了更大的寒冷,天上当然没有星,更不会有月了。是以,大地显得格外的黑暗,就连雪,你看上去都是迷蒙的灰黑色。 [点击阅读]
情人箭
作者:古龙
章节:53 人气:0
摘要:朔风怒吼,冰雪严寒,天地间一片灰黯。大雪纷飞中,一匹快马,急驰而入保定城,狂奔的马蹄,在静寂的街道上踏碎一串冰雪,冰雪溅飞,一声长嘶,快马骤停,道旁是一栋庭院深沉的屋宇,黑漆的大门上,滴水的飞檐下,斜插着一面黑缎为底,当中绣着一只红狮的镖旗,猎猎迎风招展。 [点击阅读]
护花铃
作者:古龙
章节:22 人气:0
摘要:──生与死,爱与憎,情与仇,恩与怨。这其间的距离,在叱咤江湖、笑傲武林的人们眼中看来,正如青锋刀口一般,相隔仅有一线──山风怒号,云蒸雾涌,华山苍龙岭一脊孤悬,长至三里,两旁陡绝,深陷万丈,远远望去,直如一柄雪亮尖刀,斜斜插在青天之上,白云之中。 [点击阅读]
残金缺玉
作者:古龙
章节:9 人气:0
摘要:还没到戌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北京城里,大雪纷飞,家家户户的房顶,都堆着厚厚的一层雪,放眼望去,只见天地相连,迷迷蒙蒙的一片灰色。风很大,刮得枯枝上的积雪片片飞落,寒蛰惊起,群鸦乱飞,大地寂然。西皇城根沿着紫禁城的一条碎石子路上,此刻也静静的没有一条人影,惟有紫禁城上巡弋的卫士,甲声锵然,点缀着这寒夜的静寂。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