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林语堂《京华烟云》 - 小说《京华烟云》txt·33 论中西辜老发奇论 悟签文玉女溺荷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是暮春的一天,华太太带来了一个美丽惊人的少女,到姚府来求做用人。她名字是宝芬。问她父母住在何处,她犹豫了一下儿,说是住在西城,并没说详细地址。还是由于羞愧难为情,还是另有原因,总之,她脸上有点儿神秘的表情。华太太说有一个在旗的朋友,把宝芬介绍到她的古玩铺。她说宝芬家庭很好,但是现在迫不得已,不得不出来做事。
  宝芬站在姚先生、阿非、姚家姐妹面前,长眼毛遮着眼睛。她穿的衣裳显然是一个很讲究的旗人家庭的衣裳;像一般旗人家庭的小姐一样,她梳着辫子,头发又厚又黑,垂在微有点儿前曲的背上,她的旗袍不是旧式的那样直桶子一样,而是按新式剪裁的。脚上穿着软底黑缎儿鞋,轻松自然的站着,因为按照旗人的规矩,旗人的女儿是不裹脚的。她那种出色*的美丽,在场的人都觉得她求当一个女用人,实在奇怪。她确是似乎有点儿不对,因为美这种权利总是赋予富贵之身的。这么美而求用人之职,再加上对她自己身世的讳莫如深,使她加倍的神秘难测。她似乎淑静而知礼,风度可喜。她开口说话时,北京话自然优美,文雅高尚,正像有高度文化教养的旗人一样。莫愁低声对珊瑚说:“我不敢带这样儿的丫鬟出去,人家会把她看做女主人。不管做太太的什么样子,也会教她比下去的。”珊瑚情不自禁的伸了伸舌头。阿非瞪着眼看,好像上下牙粘上了漆,一动也不能动了。
  姚先生一看见她,不由得有几分畏缩,觉得有点儿忧虑不安,仿佛宝芬是天降魔女,在他的老年,前来诱惑。在珊瑚,莫愁,华太太,和这个旗人的女儿说话时,姚先生头脑里有千百个念头出现又消逝。他第一个想法是,除非雇用宝芬在客厅充当高级的女待,否则,做别的事,实不相宜。但是怎么安排她呢?放在哪个院子里?伺候自己吗?还是伺候和自己同住的阿非?还是自己卧病的太太?还是莫愁?宝芬的父母为什么不把她嫁出去?她当然可以找个很好的丈夫。华太太又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华太太的-阴-谋诡计?即使宝芬是因家庭情势所迫,非出外找事不可,这种女人似乎会给男人招风险,她自己也势不可免会陷入纠纷的。她是作家在书上描写的“天生尤物”,这种美人会使人倾家荡产,会改变一个男人的命运的。他又想到体仁。体仁若还活着,一定会沉迷于她的美色*。自己活了六十多岁,从来还没见过像这个满洲姑娘这么出色*的美人。他的头脑又回想到自己跑野马般的青年时期所遇见的那些漂亮女子。只有一个能跟她比——是自己最为醉心迷恋想得到手,而没能成功的。在他这样的年龄,居然又对年轻的女人感到兴趣,自己也感到意外。
  宝芬站着和珊瑚低声说话,但是话不多,偶尔皱一下眉头,好像处一个新地位,觉得有点儿不安。她唯一的缺点,就是双肩向前微微低垂。但是在她身上,即使这是一点儿小毛病,也似乎极其调和而美丽。
  华太太说:“在您这样深宅大院,这么大的花园里,再多用几个人,总是可以的。再说她到哪儿做事,都会使哪儿生色*,增几分美丽。”
  姚先生心绪纷乱,新旧交集,沉思不已,竟没怎么听到华太太说话。
  华太太又说:“我说,姚叔叔,哪儿有她都会生色*不少的。”
  姚先生问:“为什么她父母不把她嫁出去?”
  “在如今旗人里,不容易找到个合适的人家儿。家里情况又不怎么好。不然也不会让女儿出来挣钱了。”
  姚先生说:“她当女用人太——太娇贵了。我们不敢——
  不敢用。”姚先生竟把话说得结结巴巴的。
  华太太微微一笑说:“您说笑话儿。她若不特别出色*,我能不嫌麻烦带她跑到您贵府上来吗?您知道,我可不是开雇工介绍所的。我给您介绍了这座王府花园儿。我没有什么过错吧。现在又给您找到这位在旗的漂亮丫鬟。您真应当好好儿谢谢我才对。姚叔叔,谁像您有这么好运气?至于您说她在您家当用人太娇贵,这尤其毫无道理。她若在普通人家做事,那才是有点儿不相配,她的父母也许还不肯答应。可是她父母听说,我带她到这座王府花园儿来,他们好高兴。说实在话,在清朝时,她当然会选进宫去的。”华太太又转向宝芬说:“你看,这儿像住在宫殿里一样。老爷和小姐人又这么好。”
  姚先生现在要决定雇用这个旗人姑娘,比当初决定购买这座王府花园儿还费踌躇。一个花园儿只是一个花园儿而已,一个美丽的小姐是会引起无限后果的女人哪。多少人间佳丽曾经倾国倾城啊!
  但是姚家的女人都很喜爱宝芬,很愿意雇用她,姚先生只好答应了。
  红玉正躺在床上,听见母亲和莫愁说新来的旗人丫鬟那么惊人的美丽,她要看看她。宝芬进屋去,屈膝请安,这是旗人的礼貌。红玉问她的父母,又问她会不会读书写字,甚至还跟她开了个小玩笑。
  “像你这么美的姑娘为什么不结婚呢?为什么出来做事?”宝芬用高雅悦耳的京话回答说:“谢谢您夸奖,太不敢当。
  出来做事,也是没法子。谁有小姐这样好命啊?”
  宝芬出去之后,红玉虽然觉得她比自己漂亮,但把心里刹那间出现的一点嫉妒之感抛开了。心想:“毕竟我是千金小姐,她只是个丫鬟。”她自己也不很清楚为什么觉得阿非对她自己的爱那么可靠。
  姚先生若是怀疑华太太的用意,转眼也就丢开了。他觉得最好让宝芬伺候姚太太。几乎不可相信的是,宝芬立刻换上做事的衣裳,非常谦和卑顺的去做事,尽力讨好,唯恐得罪人,别人吩咐做什么,就去做什么,穿着柔软的平底儿鞋,在太太房间和厨房来回轻快的跑。她真正是像仆人一样做事。
  雇用了这个新丫鬟,大家觉得好兴奋,珊瑚打电话告诉木兰,木兰那天下午带着暗香过来。她到母亲屋里去看。珊瑚向她介绍说:“这是我们家二小姐。”
  木兰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宝芬。”
  木兰说:“你们旗人非常喜欢这个‘宝’字儿。”宝芬回答说:“也不一定。宝玉、宝钗,是汉人。现在是民国了。五族共和,也没有什么满汉之分了。小姐,你说是不是?”
  木兰大惊。宝芬不但说文言,如“五族共和”,而且还提到《红楼梦》里的人名儿。
  “你看过《红楼梦》?”
  宝芬微微一笑说:“《红楼梦》谁没看过?您现在这个花园子,不就和在《红楼梦》大观园里一样吗?不是跟演《红楼梦》一样吗?”但是,她忽然停住。然后又说:“小姐,您原谅我失礼。”宝芬不知道为什么她一见木兰,就敢像对地位平等的人一样说话。
  “那么你能读书写字了?”
  “略识之无而已。别的不敢说。”木兰觉得宝芬是存心谦虚,她既会用“略识之无”,她读的书就不少了。宝芬继续说:“您知道,在过去,我们旗人不必忙着做事,年轻的男人都是骑马射箭放鹰。女人就磕瓜子,玩牌儿,闲说话儿。在旗的小姐即使不学读书写字,也从听戏和说不完的闲谈里学到不少。闲谈既久,博闻多识,就像学者宿儒一样了。”
  木兰简直受了迷惑,心想,除去曼娘之外,她再没有碰到一个像宝芬那么令人心醉的小姐,而且她比曼娘更富有才艺。不过她觉得自己如堕入五里雾中,莫明究竟,她想事情确是蹊跷,无法相信。
  后来,她又多次和宝芬说话,发现宝芬也通经典,也会诗词。她想到弟弟阿非。忽然她想起红玉在西湖月下老人祠抽的那句签文:
  芬芳香过总成空
  她名字叫“宝芬”!
  木兰来了好几次,和宝芬说话。宝芬显然以前是生活在旗人的上等社会。木兰很喜欢听她谈论旗人的家庭生活。宝芬常常在畅谈之时,忽然住口不言,这更使人觉得神秘难测。
  木兰那么喜爱和宝芬在一起,一天她去对父亲说暗香生病,暂时需要人过去帮着做事,问是否可以把宝芬借去几天。虽然宝芬喜欢木兰,可是她似乎不愿意去。但是既然要她去,她只好过去。
  这时候儿有蹊跷的事情出现了。前几天阿非已经常去看母亲,比以前去得勤。现在宝芬在木兰那边儿帮忙,阿非又常去看木兰。木兰感觉到了危险,就明白告诉阿非不要和新来的丫鬟太要好。
  她对弟弟说:“你要知道,你现在等于和四妹定婚了。”
  阿非自己辩护说:“我喜爱宝芬正和你喜爱她一样。”
  木兰劝他说:“可是你是男的呀。”
  暗香病好一点儿之后,木兰还要留宝芬,但是宝芬说:“谢谢您对我这么厚待。但是我不能再在您这儿做事了。其实我心里但愿伺候您一辈子呢。”
  “为什么不能呢?我们可以做好朋友啊。”
  “不行。”
  宝芬的这种态度,木兰百思莫解。难道她和阿非有了感情?
  木兰说:“你知道,我弟弟和他表妹已经订了婚。”
  宝芬一听,立即明白了木兰的意思,脸上立刻很郑重的说:“少奶奶,您弄错了。我在这儿是做用人。我并不存心巴结什么贵人。”
  “那么为什么你不肯和我在一起呢?”
  宝芬只是简单的回答说:“我不能。”木兰实在不能懂。
  所以,过了几天,宝芬就又回到姚太太院子里去,木兰送她回去的。木兰把她留在母亲屋里之后,就到莫愁院子里,莫愁的院子正在母亲院子的右边儿。木兰把宝芬坚持要回来这种不可解的情形,告诉了莫愁,并且又把她看出来阿非对这新丫鬟的用心,也告诉了她。
  木兰又说:“这边儿你看有什么异乎寻常的情形没有?”莫愁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也许是阿非比往常更多去看母亲。这也是自然的。哪个男孩子不喜欢看漂亮小姐?不过宝芬人很正派,对阿非不肯接近。她不是下贱女人。”
  “红玉怎么样?”
  “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阿非也去看她。你知道,在他们这种年龄最麻烦。若是红玉屋里没有别的人,他还不能进去。”
  木兰说:“你觉得他们俩也该订婚了吧?一订婚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红玉也比较安心。咱们得跟爸爸去说。”
  于是姐妹俩到红玉院里去。近来红玉比以前更消瘦。过去圆圆的小脸蛋儿,现在看着细长了。手腕子上的骨头和手指头节儿,都在白白的肉皮儿之下看得很清楚。木兰很担心,但是没说什么,生怕惹起红玉的自怜之心。
  红玉的丫鬟甜妹,扶着她坐起来,把枕头安放好。红玉说:“二姐,你来看我,真好。你要多来几次,不然,你没有多少次好看我了。”她说着眼里含满了泪,拿块手绢儿擦了擦。木兰说:“你乱说。刚才我还跟三姐说要吃你的喜酒呢。”“我的身子若不争气,那又有什么用?新郎看见新房里都是些药瓶子药罐子,那又有什么乐趣儿?”
  木兰说:“你需要一个人伺候你,打扫卧室的地呀。”红玉微笑说:“二姐,人家生病,你还拿人家取笑儿。”往常她还会加上一句:“等我好了,再跟你算帐。”但是现在,她不说这话了。
  在红玉心里,她很感激木兰,觉得木兰最了解她,因为木兰了解爱情的真义,在往杭州的旅途中,她曾经听木兰说过。
  桌子上花瓶旁边儿,有几张纸,上头写着娟秀的蝇头小楷。木兰的眼光一看到,红玉赶紧去拿回来。
  她大声说:“不要看。”
  但是红玉够不着,木兰早抢到手。木兰把弄得折皱的纸拿在背后,问她:“上面写的什么?”
  红玉回答说:“只是两首诗。你若看,我可生气了。”
  “我看你的诗进步了没有?”
  甜妹说:“小姐昨天晚上在灯下写的。我劝小姐不要费精神。小姐不听。”
  木兰不胜好奇,对红玉说:“让我看看。你我俩人之间还有什么说的。”于是开始看。红玉憋气又羞愧,转过脸儿去。
  莫愁也立在那儿看。
  纸上是两首诗。第一首是有感于她自己的掉头发,第二首是普通的题目《闺怨》,意思指的是杭州之游。

  木兰说:“写得很好。”
  莫愁说:“妹妹,我告诉你,最好不要写诗。对你的身体不好。可是你偏偏不听我的话。”
  红玉说:“这不是诗。我只觉得我心里有话要说,非说出来不可。没有人和我说话,一个人好寂寞,就对着纸说说而已。”
  莫愁说:“你若不动笔写,你就不会想写诗。诗是表现情感的,你越想表现,你的情感就越多。”
  木兰说:“莫愁说得对。我们若生在古代,我做大姐的,就应当打你。现在时代完全不同了。我自己也许还要写呢。但是治疗写‘闺怨’这类毛病,就是赶紧嫁人。那时候儿,你再写,写的也就不同了。”
  红玉的脸羞红得像桃花一样,她自己辩解说:“我本意并不真想写诗,不论闺怨不闺怨。我只是看见枕头上有我落下的头发,就开始写了几行,不知不觉笔就写下去,我自己都忘了干什么呢?我得向二姐三姐告饶儿。”
  红玉说话的腔调儿里,有一点儿与以前不同之处。还是病的缘故呢?还是爱情,使她更温柔,减少了平常的刚强好胜呢?还是因为在这种心事上,她觉得更需要依靠木兰呢?出来之后,木兰对莫愁说:“你注意到她有了点儿变化吗?平常辩论什么,她坚持非她胜不可。现在她大不相同了。”
  莫愁说:“我也看出来了。”
  他俩听见甜妹轻轻叫她们:“小姐,我有话跟您说。”
  木兰莫愁立刻站住,很焦急的问:“甜妹,什么事?”甜妹说:“是这么回事。我因为不分昼夜伺候我们小姐,我比别人更了解她。她觉睡不好,又吃东西没口胃。二少爷近来过来看她的时候儿越来越少,因为两个人都长大了。那一天二少爷来的时候儿,小姐微微的责怪他。您知道,我们小姐若说有毛病,就是她的嘴。她说什么‘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必然和新来的旗人丫鬟有关系。阿非满脸通红,走了,非常烦恼的样子。小姐的母亲当时也在,但是那也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她哭了好久好久,我递给她大概有五、六条手绢儿。那天晚上她什么都没吃就睡了,我劝也没用。您知道她的脾气……对了,我要说的是,您两位小姐应当告诉你们的弟弟,她在病中,应当对她多加体谅……不然,她会越病越重……一顿饭她只吃半小碗儿——她把饭动一下儿,就说够了,就说吃好了……求您救一救我们小姐。”
  甜妹的眼睛湿湿的,莫愁告诉她好好儿回去,跟她说:“静悄悄的告诉你们小姐,就说我们俩就跟我爸爸说办订婚的事。”
  姐妹俩在自省堂看到父亲,木兰向父亲提到阿非订婚的事。
  木兰说:“四妹病情不怎么好,您知道。现在他们该订婚了。”
  姚老先生默不作声,好像心里盘算事情,眼睛在出神。两个女儿都看了看父亲,不敢再开口。过了一会儿,姚老先生说:“你们还有冲喜的想法?曼娘那一次也不灵验,能有什么用?等她好点儿再说吧。”
  木兰说:“若是一订婚,红玉妹妹的病也许会见好。”姚老先生说:“最好等一等。等她好一点儿,再订婚也不迟。”姚先生好像心中别有所思。
  两个女儿茫然不解。往回走的时候儿,俩人商定给红玉一个明确的希望。所以木兰走了之后,莫愁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她派人把甜妹找到跟她说:
  “虽然说着令人有点儿难为情,你是她的丫鬟,你可以好像若不经意的叫你们小姐知道,说老爷已经答应,一等她病好一点儿,就正式订婚。还告诉小姐,说我弟弟已经长大成*人,她躺在床上,去看她也不怎么方便。告诉她,我弟弟若不常去看她,她要安心,不要错想。”
  莫愁常常跟红玉说阿非问候她,红玉的胃口渐渐开了。这是夏天,有人谣传在秋天红玉就要订婚了。红玉相信是真的。
  宝芬是个很好的丫鬟。除去回家看父母之外,很少离开姚太太。她看姚太太的神气,已经能知道姚太太的意思,猜她的心事。所以姚太太非常高兴她伺候,并且很喜爱她。阿非常常到母亲屋里去,因为母亲不能说话,少爷和丫鬟时常交谈,母亲在一旁看着,很满意,好像她很愿听他们俩说话。阿非起身要走时,母亲往往做个姿势,要他再多坐一会儿。阿非,也有点儿像他哥哥,对年轻的美女极其殷勤。他常自愿帮宝芬做事情,比如擦擦茶杯、茶托儿,跑去找火柴等事。甜妹有一次发现阿非和宝芬一起笑,抢一盘子茶碗,她没和别人说。
  到秋天,红玉恢复了不少,可以到花园儿去走一段儿路。一天晚饭之后,她漫步经过池塘,往自省堂去看阿非在做什么事。只见姚老先生一个人儿在里面。她问候之后又走出来,独自一个人儿徘徊,心中非常失望。
  她在高树之下信步而行,忽然看见阿非在远处,站在忠敏堂的西北角儿,在看什么东西。她正在远望时,阿非走到忠敏堂角儿后不见了。
  这惹起了红玉的好奇,她在树荫下的小径上走去,绕过北墙角儿。这儿是砌有方砖的庭院,里面陈列着盆栽的花木,在约一百步之外,有一个花木暖室,好多空花盆儿堆在前面。宝芬站在那儿,和阿非很激动的说话。旁边儿更无别人。红玉藏在矮树丛后,看见宝芬想走,但是阿非要拦住她。然后宝芬站住,阿非就一个人走开了。红玉向后退回,觉得若有人看见她偷|窥他俩,实在觉得太羞愧,若跟他们俩碰见,也觉得太丢脸。路在墙角儿往西北分岔,通到友耕亭的后面,她在这条路上踉踉跄跄往前走。眼泪使她看不清道路,跌倒几次。她在亭子下面坐了一会儿,才看清楚自己是在什么地方。心想她若经过自省堂回去,她的眼睛肿肿的,会有人看见,她也会碰见阿非,她于是等了一会儿,才举步折回原路,从树木之下的小径上,走回自己的庭院。
  现在阿非已经看见宝芬独自在暖室前走。他仔细望去,见宝芬的动作极不可解。她完全孤零零一个人,对旁边儿的花草一眼也不看,只是迈着大小一定的步伐,在暖室前的一个中心点,往返步行。她走四、五步,然后停下来,一个手指头放在自己的嘴唇上,低着头仔细看那地面,显然是心中思索事情,同时自言自语,然后又走到原来的地点。在她往返步行之时,似乎是在测量自己的脚步。阿非看得全神贯注,他在院子的边儿上走过去,直到离她很近,叫了一声她的名字。宝芬抬头一看,吓了一跳,看见阿非站在她大概三十步之外,勉强微笑了一下儿。阿非走过去说:“我吓着你了吧?你在这儿干什么?”
  宝芬说:“看花儿呢。”
  “但是这儿没有花儿啊。花儿都在暖室里头呢。你刚才并没有看花儿。”
  “你怎么知道?”
  “我在远处望着你来着。”
  宝芬知道刚才有人看到她,便说:“我刚才找一个簪子。”随后又赶快补了一句:“你一个人儿到这儿来干什么?我伺候了你母亲一整天之后,到这儿来随便走走。”
  阿非说:“我也是闲着走走。为什么一个簪子丢了,还这么费事找?要不要我帮你找?”
  宝芬说:“没关系。”说着迈步要走,阿非想拦住她。他说:“宝芬,我一直没有机会和你单独在一块儿。妹妹,我……”
  宝芬瞪了他一眼说:“放尊重点儿,人若看见,会乱说话。”阿非坚持不放她,她说:“去,不要管我。让我一个人儿在这儿。我感激不尽。”
  阿非乖乖儿的走开,两个人不知道已经有人看见他们。
  阿非回到屋里之后,他父亲说红玉来看过他。
  父亲说:“你可以去看看她。”
  阿非走到红玉的院子,红玉不肯见他。甜妹出来,告诉他,说她们小姐太累了,别打扰她。
  阿非说:“告诉她,我听说她去看我,我立刻就来了。”
  阿非走回去,心里非常难过,不明白为什么遭两个小姐的拒绝,一个是他心爱的,一个是他仰慕的。
  他心里在思索:“世界上为什么要有女孩子?女孩子是最无法了解的。”他父亲看出来他脸上的沮丧失望,但是没说什么。
  阿非没把在暖室前面看见宝芬的事告诉别人,一则是他并不怀疑宝芬在那儿有什么秘密,二则是他不能告诉别人他和宝芬曾经单独见过面儿。他只盼望宝芬会再出来,能在原来那个地方儿再碰见。
  第二天,甜妹来见莫愁说:“三小姐,您应当过去和她好好儿谈一谈。昨儿晚上她晚饭后去散步,回来的时候儿,眼睛肿肿的。过了一会儿,少爷去看她,她不肯见。我问她出了什么事,她不理我。他俩一定又拌嘴了,因为她在床上躺了半点钟,她让我打开抽屉,把她的诗稿儿拿出来,然后叫我去拿铜脸盆,她把那诗稿儿扔在脸盆里,点了根火柴烧了。然后大哭起来,转过头去。三小姐,我跟她怎么说话呢?看见她,我就伤心。今天早晨她起得早,起来就咳嗽。我细看那痰里,有一块鲜血。我去叫她母亲,她母亲和她父亲一齐过来,去抓了一剂药。可是药有什么用处呢?昨天晚上的事情,我不能告诉她父母。都是二少爷!年轻的男人那么不可靠……我恨他!”
  她这么气冲冲的说完之后,莫愁说:“你也莫名其妙。你并不知道昨儿晚上是不是和阿非有关系。”
  “小姐,请您别见怪。您知道,我说的话一点儿也不错。
  都是那个旗人姑娘!”
  莫愁问她:“你对你们小姐这么忠心耿耿,我很敬佩。可是咱们怎么办呢?”
  “这种事我只能向您姐妹说。您能不能跟老爷说赶紧办了订婚这件事?”
  红玉吐血这个消息惊动了全家。都过去看她,甚至姚太太在宝芬搀扶之下,也过去了一趟。大家的眼睛都看阿非和红玉。但是甜妹站在红玉的床侧,把眼睛恶狠狠的瞪着宝芬和阿非。在长辈面前,阿非不能向红玉充分表示情意,他没说多少话。
  红玉谢谢大家的关心,尤其惊动姚太太,实在于心不安。红玉的父母也向姚太太道谢,请她回去。他们正要走的时候儿,甜妹说出了惊人的话:
  “老爷,太太,谢谢您来……”
  她还要说别的话,但喉头梗塞,两眼闪亮,大哭起来。她一边儿哭,一边儿说秋天已至,然后停住,套用了一句谚语说:“家财万贯,不如诸事遂心。”
  姚老先生听了这个丫鬟的伤心话,感动至深,这比他两个女儿动人的恳求含义更深。往外走的时候儿,姚先生说:
  “我一定让你们都诸事遂心。”
  甜妹破涕为笑,把大家送到门口儿。
  三天之后,花园儿里又有一次集会。巴固约了一位美国小姐名叫董娜秀的,来看看中国的庭园,并见一见他的朋友辜鸿铭先生。董娜秀是专学庭园设计的,对绘画也略有功夫。她是在环游世界的途程中,经过北京,决定停留下来,在北京城已经住了一年有余。她曾租了一所很大的中国住宅,房子多得她住不了,有一个中国厨子,一个华文教师,已经结交了些中国知识分子做朋友。在家她有时候儿甚至穿中国衣裳。北京的生活和北京的艺术家,实在使她迷恋。大部分北京的外国人,不同于上海的外国人,董娜秀也是如此,就是说,她非常聪明,有高度的文化教养,因为北京自然会吸引艺术家,就犹如上海之自然吸引追逐财富的人一样。有一天,董娜秀在木兰和荪亚的古玩铺里,见过他们夫妇,木兰答应邀她到家来。自然,她也迷恋巴固。巴固说一口的漂亮英文。在北京的人都认得巴固,因为什么地方也有巴固的足迹。木兰只能说一点儿英文的句子,而董娜秀也只能说一点儿中国话。巴固引荐她时,木兰曾笑她的名字,董娜秀很喜欢木兰的轻松自然,不拘俗礼。
  有一个人,虽然董娜秀在北京已经一年多,但是没能遇见过,那就是老哲学家辜鸿铭先生。关于辜鸿铭先生,北京的外国人时常提起,所以董娜秀请求巴固给她安排个机会,两人好能相见。一般而论,辜鸿铭恨年轻人,他认为年轻人身上已然失去了中国固有的温文有礼的风度。可是,另一方面,他会把寻常的年轻人让进他的屋子里,只要他们是保守而以身为中国人为荣,他就施以教训,只要他们肯听,他就说起话来,没完没结。巴固请求他光临那个集会,由于两个理由,他才首肯。第一,因为有“四婵娟”在座,其中还有个处女寡妇曼娘,而曼娘真不愧古典美人儿,就像从中国古代小说上的插图里走下来的一样。辜鸿铭喜欢美女,他之如此,并不以为是什么可耻之事。巴固像他平常作诗那样大声疾呼,把曼娘胡乱赞美了一番,所以辜鸿铭之来是以得睹此古典美人为荣的。巴固已经给木兰打电话,要她担保曼娘一定要到场,木兰答应了。第二,巴固告诉辜鸿铭,说姚家几个姐妹都是反对新派的,而且红玉能够写明朝传奇式的散曲。

  关于木兰和莫愁,巴固以他高度诗般的风格告诉了辜鸿铭先生。他说:“木兰的眼睛长长的,莫愁的眼睛圆圆的。木兰的活泼如一条小溪,莫愁的安静如一池秋水。木兰如烈酒,莫愁似果露。木兰动人如秋天的林木,莫愁的爽快如夏日的清晨。木兰的心灵常翱翔于云表,莫愁的心灵静穆坚强如春日的大地。”
  红玉决定无论冒什么危险,也要参加这次集会,因为她要见那个美国小姐和哲学家辜鸿铭先生。先一天她歇了一整天,又歇了一个早晨,中午吃了一顿清淡的午饭,又小睡了一会儿。她起来穿衣裳时,觉得兴奋愉快。梳头擦口红时,说说笑笑,真是平常少有,甜妹看了,非常安心。
  红玉说:“我觉得很好。一位很有名的哲学家要来。我想见他好久了。那位美国小姐也要来。我从来没有觉得像今天精神这么好!”
  木兰、曼娘、荪亚三个人去看红玉,待了一小会儿,看到她精神那么好,真是出乎意料。她化妆化得那么好,除去两颊有点儿血色*不够鲜艳外,简直谁也看不出来她有病。
  他们听说巴固和素丹陪着辜鸿铭先生来到了,都到外面洄水榭上去喝茶。美国小姐董娜秀,已经学到东方人的悠闲轻松,所以还没有光临。姚思安先生,珊瑚,阿非,经亚,暗香,还有别人都在那儿,只有桂姐不在。因为照顾曾先生的操劳,她脸上增加了一点儿皱纹,也减少了一点青春的活泼,她女儿丽莲,也不肯来。
  曼娘松散梳着头发,袖子比较宽大,自然显得老式,但是显得异常富有青春气息,而老式的衣裳使她更为动人。她从来没听说过辜鸿铭,完全是由于木兰的面子,她才肯来的,当然木兰是花言巧语的哄了哄她。轮到介绍她时,她伸出手拜了拜,脸上显得羞红,就完全像在清朝时一样。
  巴固说:“这是曾先生的大儿媳妇,木兰的妯娌。”
  虽然辜鸿铭拥护中国固有的文化,包括女人应当深居闺房,包括裹小脚儿,但是他和年轻的女人却随意畅谈,相信他有此等权利。第一,他是男人,第二,是老人。曼娘向他问好,他看着曼娘微笑。
  他问曼娘:“你多大年纪?”
  曼娘脸上羞红,拉着她儿子的手,好像藉以自卫一样。露出珍珠一般的牙齿,微微一笑说:“我是狗年生的。”她于是退到一群年轻女人那边,好像一只穴熊闪着晶亮的眼睛向外看,觉得这个留辫子的老头儿真有趣。这个老人之像一个古物,正如她自己一样。
  辜鸿铭说:“你二十岁?怎么会?”
  曼娘微笑说:“还大一轮,托您福,是三十二。”木兰说:“那是她儿子,已经十五了。”阿瑄近前向老人深深鞠躬。
  辜鸿铭说:“怎么能信!不过我相信你的话。现代的女人再没有这样迷人的气质了。你们知道她的驻颜妙术为何?那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深居闺房,并且裹脚的缘故。你们年轻女士若是出门儿,再加上打网球儿,像现代的女学生,三十岁就老了。”
  人人听了都大笑起来,年轻人说:“请您多讲一点儿吧。”阿非和红玉坐在一块儿,在老人接着谈笑诙谐,大家听着十分有趣时,他们俩彼此相视而笑。不过老人所说也不全是诙谐之词,他所说的话里,也有当视为教训的。
  辜鸿铭先生,只要有人爱听他说话,他就很高兴,而且谈笑越发精彩。木兰想起来他在戏院里,当众站起来打趣西洋女人的衣裳那件事。自己颇想说点儿拥护妇女解放的话,但是由于尊重辜先生的高年,话又咽了回去。他虽然是厦门人,他的京话却几乎没有一点儿厦门话的口音,不愧是语言学名家。为纳妾发出了尽人皆知的名言的,就是他。他说,你曾经看见一个茶壶有四个茶碗,可是你见过一个茶碗有四个茶壶吗?不过现在他并没谈纳妾这件事。他正谈的是缠足的生理方面和道德方面的益处。他说的是缠足会增加女人的妩媚,改善女人的身段儿,使女人成为淑静节制的象征。辜鸿铭说:“我以为使女人看来高贵文雅的,是皮肉细致——这种自然的高尚要从举止的优美得来。并且只要少在大庭广众间出头露面,你也能获得精神上自然的高尚。女人一旦不裹脚,把蒲扇般的大脚各处踩,她就失去了女性*生理和道德的特质了。外国女人束腰,好显出上身的曲线,但是有害于消化。裹小脚儿有什么害处呢?什么害处也没有。与生理上主要的功能一点儿也没有妨碍。我问你们,你们还是愿腿部受枪伤呢?还是肚子上面受伤呢?而且裹脚之后,站着多么挺直呀!你们见过裹了脚的女人走起来不是挺直而尊严吗?外国女人束腰,使臀部挺出来,但是不自然。可是裹了脚,由于姿态上受影响,自然而然的使臀部发育,因为运动的中心后移到自脚到臀部一带,而血液自然去输送营养。”
  那些年轻女人,尤其是曼娘为甚,几乎都要羞死了。可是,红玉聚精会神听着,非常着迷。
  辜老先生又继续说:“我是不是毁谤诸位呢?天津、上海洋行橱窗里摆的束腰和奶罩儿,那才是挖苦女人,毁谤女人呢。在这所谓西洋文明的势力之下,女人的秘密已经揭露无余了,女人的身体已完全被商人利用了,从头到脚底。我告诉你们,改造你们的脚,切莫改造你们的肚子,肚子是生产的要地,经不起糟踏。”
  现在美国小姐董娜秀到了。使大家感到意外的是她今天穿了一身中国衣裳,暗香吃吃而笑,后来木兰告诉她那算失礼,她才停止。在她走近之前,巴固跟大家说董娜秀小姐多么漂亮聪明。在中国的眼光看来,她的身段儿若再小一点儿,就十全十美了。但是按西洋的标准看,她不能算高。穿着中国衣裳来见这位中国学者,足见她是极具深思,特表敬意的。
  姚先生站起来和她握手,她就向姚先生伸出手来,然后走到辜先生跟前。
  董娜秀用有英文腔调儿的中国话向辜先生说:“久仰。”平仄的声音差不多算对了。
  辜先生用英文对她说:“你也说中国话?幸会,幸会。”董娜秀说:“只能说一点儿。”她转过身子去,因为认识木兰,巴固,素丹,就和他们握手。在中国人群里,不论她做什么,她的动作都嫌快了一点儿,当然也因为她是外国人,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在她身上。巴固告诉木兰把她介绍给别人,木兰跟她说中国话。介绍到红玉时,木兰说红玉是她表妹,又插进两个英文字“mostclever”,自己也笑自己的英文。
  木兰叫巴固,对他说:“关于红玉,你告诉她吧。”
  巴固过去说:“她就是写诗写戏剧的小姐。”
  董娜秀说:“噢,我听巴固说的就是您这位小姐呀!”她于是靠近红玉坐下,红玉听得懂英文,但是自己只说几个单字而已。那位美国小姐不住看曼娘,觉得她好像自己在中国画上看到的仕女。
  董娜秀用英文向辜老先生说:“不要让我打断了您和诸位的谈话。用中国话说吧。我听听也可以多学一点儿。”辜老先生说:“我们刚才正说裹小脚儿在生理上,在道德上的好处。”
  董娜秀说:“多么有趣呀!”
  “不过你大概是不喜欢。”
  “辜先生,我无须跟您一致。不过您说什么我都爱听。”
  这时候儿,素丹跟木兰低声说了点儿什么,木兰又低声向荪亚说。荪亚就高声向大家说:“我有重要消息向大家宣布。
  咱们的朋友巴固和素丹就快结婚了!”
  这个消息立刻使全屋热闹起来,大家都向新订婚的这一对道喜。素丹向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快乐过。她过去经过的那一段生活,只留给她凄凉厌倦的模样,而这种模样却增添了她几分妩媚。她过去都习于有气无力的说话,声音含糊而微弱,但现在却活泼愉快,像回到了学生时代。她的头发前面留着刘海儿,每逢笑时都有少女的神态,而且她的眼睛里也有一股水汪汪儿的奇妙光亮。她像孩子般那么任性*,虽然她过去结过婚,今天来不是穿的裙子,而是穿的裤子,肩膀上披了一块紫纱围巾。围巾是北京女人上街常常围的,有风沙的日子坐在洋车上,常用围巾遮着脸。
  因为天渐渐热起来,今天吃晚饭就要早一点儿,饭后仍然可以在花园儿里徘徊游玩。美国小姐对这花园儿之美,真是十分迷恋。巴固出主意说吃晚饭之前可以在园内走走。董娜秀请红玉一齐去,于是阿非和素丹都一齐去了。
  过了一会儿,红玉说她得歇一歇儿,阿非就跟她一齐停住,别人接着向前走去。他俩走到暗香斋南边儿的梅园,已经离红玉的住处很近。那儿有很精巧的假山,假山的南边儿是一座小桥,桥下是一片池塘。红玉在小桥上徘徊,观赏水中墨黑和赤金色*的金鱼,在水里悠然游泳。
  现在只剩下他们两个人。阿非说:“妹妹,那天晚上我去看你,你为什么不肯让我进去?”
  红玉向他望了一眼,只说:“冤家!”停了一下儿,她又说:“你自己心里明白。”
  “说实话,当时我不明白,现在也还不明白。”
  阿非心想也许她看见他和宝芬在一起了。他想要告诉红玉他看宝芬在那儿做什么,但心想恐怕有点儿不相宜。最后,他想应当告诉红玉为什么红玉去看他时,他不在屋里。
  他开口先说:“妹妹,让我解说……”
  红玉一句话堵住他的嘴:“不用解说。”
  阿非恳求她,声音非常温柔:“妹妹,你知道过不久咱们就要订婚了,不要再争吵。”
  红玉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在阿非面前,她总是要把话说得那么惹人生气,其实心里并没有那么凶狠,结果自己一回房中,想起他来,又深悔不应该。这也就是男人头脑比较简单的缘故,也许是女人有一种要制服自己所爱的男人的天性*,也许只是女人要考验一下儿她对男人是不是真控制得住。所以现在红玉只是说:“你去找她们吧。我要进去歇一会儿。”
  “你来吃晚饭?”
  “我来。”
  “要不要我去接你?”
  “不用,我自己能去。”
  阿非站着,一直看着红玉进了侧门儿,消失了踪影,自己很凄凉的走回去。
  红玉一到屋里,又后悔刚才自己太冷酷无情。
  红玉回去时,大家已经往忠敏堂去了。她正要转回,听见阿非的声音,也看见环儿的头在忠敏堂内,然后又听见美国小姐的声音。
  她正往里走,在台阶儿上,听见阿非说订婚的事。她就躲在假山后偷听。阿非刚才是说巴固要和素丹结婚,是因为不忍心教素丹做卖煤球儿的生意,但是说话的声音低,她只能听见说话的断片。
  她听见阿非说:“男人就是那个样子。为自己心爱的小姐怎么样都可以。我也是那样儿。”
  环儿说:“我听说她有个痨病根儿。”
  美国小姐问:“痨病是什么?”
  阿非很严肃的说:“就是tuberculosis。”
  “那么你还娶她吗?”
  “我当然还要娶她。男人就是那样儿……由于怜香惜玉……宁愿伺候她一辈子……她好美,就是任性*。”
  红玉一心只惦记着自己的心事,竟没有听出来那段话是指的素丹。她能听到自己心砰砰的跳,羞愧、自责、爱怜、惋惜、自尊、牺牲——一切想法乱做一团,眼花缭乱,晕眩不定。那一群站起来走开时,红玉看见他们出来,赶紧自己藏起来,两腿打颤,不知不觉中抓住一块伸出的石头,才站稳没跌倒。

  他们走去之后,她才摇摇摆摆走到洄水榭去,瘫软在椅子上,她的两颊一会儿气得苍白,一会儿羞得通红。她的自尊受到了破坏,她的爱情受到了创伤。他爱她,可是……真正……他那么说了……可是他会娶了她,由于怜香惜玉而伺候她一辈子……他爱宝芬不……?她该怎么办才好呢?
  她觉得应当去吃饭才对,一定要见阿非。
  她到时,别人都已坐好,正在等着她。她笑了一声,看着阿非说:“阿非,我一直想找到你,我以为丢了你了。”
  她的两颊鲜艳娇红,眼睛闪亮,阿非很高兴,因为红玉显然是饶恕了他。
  宴席上今天有酒。一道菜一道菜端上来,红玉却眼睛一直盯着阿非。辜鸿铭先生一直在谈论爱和淑静高雅。他的话里有一点,就是小姐若去物色*男人则不道德,而且是伤风败俗。现代小姐再不能讲求淑静高雅,因为一淑静高雅,就永远找不到丈夫了。男人选妻,也只从敢向男人卖弄娇媚的小姐群中去寻求。贤淑的小姐不肯出去自己物色*男人,她觉得那会羞死的。
  红玉只是听,自己的思想断续纷纭,无法把话听得清楚,但是似乎辜鸿铭先生正是谈论她,正是当众指责她。她忽然大声说:“阿非,你心里想什么呢?”她看着阿非微笑。又说:“来,我喝这杯,祝你幸福如意!”
  阿非举起杯来喝下去时,姐妹几个人彼此望了望。
  莫愁说:“你有病啊。”
  红玉说:“我很好。”接着咳嗽了几声,喘不过气来。一咳嗽,酒也吐出来,酒中带血。
  木兰立刻起来,坚持她非立刻回去休息不可。
  红玉说:“我什么时候儿这么快乐过?你为什么非要我走呢?”
  但是她们让她站起来。莫愁和木兰立起来去扶她。红玉转向阿非说:“你来不来?”阿非一跃而起。每个人都想不通为什么红玉突然这个样子,因为她并没有喝多少酒。到了她自己的院子之后,红玉说:“三姐,您可以回去。
  二姐也回去。我要和阿非说话。”
  木兰对阿非说:“你和她吵架了没有?”
  红玉立刻回答说:“没有,我们很好。我只是有话跟他说。”
  木兰低声告诉阿非要特别小心,并且说她们会在路上等他。
  这一连串的事情,阿非实在无法了解。刚一剩下他们俩,红玉就说:“我要你把心里的事完全告诉我。”
  这话说得非常突然,阿非一时踌躇狐疑,莫明究竟。他在暗中仔细望红玉的脸,把她拉紧到怀里说:“妹妹,当然你知道我的心。我的心早就交给你了。”
  红玉说:“我就要知道这个。”
  阿非说:“咱们不久就要订婚了。”
  “是啊。”
  他俩走进她屋里去,手拉着手。阿非说:“你躺下。叫甜妹来。你今天晚上有点儿怪。”
  “不,一点儿也不怪。我只是爱你。从来没有这么爱过你。”
  阿非靠近过去,好热切的吻她,红玉任凭阿非吻,并不反对。阿非也觉得以前从来没有这么甜蜜。过了一会儿,阿非去把甜妹找来陪着红玉,他就走了。红玉的眼睛在后面一直望着他,直到他失去了踪影,这时红玉的神情突然改变。她静静的坐着,一动不动,好像一块岩石一样,这样坐了很久;后来渐渐松弛下来,甜妹看见红玉脸上显出宁静平安的表情。忽然间,红玉狂笑起来,笑了又笑,笑了又笑,直到流出了眼泪。
  甜妹说:“不要这么吓人,您到底笑什么?”
  红玉笑着说:“我现在都明白了。”
  “明白什么?”
  “我应当早就知道。”
  “您和他拌嘴了吗?”
  红玉说:“没有!没有!过来,我告诉你。”她接着向甜妹低声说:“你知道阿非是真爱我吗?他才说了这话不久。”
  甜妹现在以为她知道为什么刚才小姐那么笑,自己也很高兴。
  红玉问她:“他是个挺好的青年。你说是不是?你说是不是?”最后五个字说得语气好重。
  她走到梳妆台前头去照镜子。
  她向甜妹说:“你信命运不?”
  “是啊。可是您为什么问这个?”
  红玉不回答,只是坐在梳妆台前,又开始化妆。她现在已经平静下来,她对甜妹说:“现在用不着你了。你回去吧。
  我只要静一下儿。”
  甜妹问红玉是不是还要到宴席上去看那些客人。“也许去。你在那儿愿待多久就待多久。我妈还要你照顾呢。”
  红玉坐在梳妆台前重画蛾眉,甜妹就走去了。
  一个钟头之后,甜妹回来,一看,小姐没在屋里。她虽然已经换了一双新鞋,梳妆台上还放着一支眉笔。她相信红玉一定又回到宴会上去了,所以就坐下拿起针线做活,心想今天晚上小姐真有点儿古怪。
  甜妹在那儿做针线做了多久,她也不知道;大概有一个钟头。她想宴会一定已经散了,就到自己院子里的小厨房去沏了壶云南普洱茶,等小姐宴会上回来喝了好帮助消化。她把茶壶端回来,放在茶壶套里,又到院子里把灯点上,走回去的时候儿,自言自语的说,倘若小姐熬到很晚才睡,又要病个五、六天。这时她听到有说话的声音。甜妹跑出去,看见珊瑚、木兰、莫愁、曼娘、阿非,都在门口儿。
  莫愁问:“你们小姐怎么样?”
  甜妹喊说:“她没跟你们在一块儿吗?”
  阿非问:“没有。我走的时候儿让你陪着她了,是不是?”
  大家都跑进屋去,七嘴八舌的说话。
  甜妹说:“刚才她非常高兴,告诉我回到客厅去。我就去了,因为当时大家正吃饭,伺候的人手儿不够。我离开的时候儿,她还大笑,脸上不断有笑容,坐在梳妆台前头描眉,她也换了一双鞋。所以我以为她还到宴席上去呢。”
  木兰忽觉心里一阵恐惧袭来,阿非也觉得可怕,由前门冲出去,大喊:“红玉、红玉,你在哪儿?”过了片刻,他走回来,眼睛瞪得大大的。“外头没有她。” 他大喊说:“她到哪儿去了呢?”阿非于是像疯子一样,在黑暗中跑向冯舅爷的院里去,问是不是她到那儿去了。红玉的父母和两个弟弟,立刻跟着阿非回来。
  她到哪儿去了呢?木兰觉得糟了,出了事。她翻被褥,什么也没找着。她看见一管笔,还有白铜墨盒儿,放在书桌子上。她从笔帽儿里,拔出笔来,一看,笔毛还潮湿。她翻那些文稿,希望能找到点儿信息。她打开抽屉,看见一个包儿,上面写着“交甜妹”。
  她说:“我找着点儿东西了。”别人也过去看,是一个首饰盒子,里头有几个玉耳环,还有一个很美的簪子。阿非喊起来:“这儿也有点儿东西。”她说着从抽屉里拿起一张纸来。
  纸上有血渍。字的样子是手颤抖时写的,纸最后是红玉的名字,大概有一寸多大,是割破手指头用手指头写的,字迹潦草。纸上血泪模糊,有的字弄得漫涣不清了。
  冯舅爷把纸抢过去看,他的手颤动不已。那正是写给她父母的,是文言骈体:
  父母大人膝下敬禀者,不孝女幼承抚养,未报
  万一。姑母姑丈钟爱至深,视如己出。起居务尽其豪奢,衣物力求其舒适。不幸生而体弱,卧病时多,所进药物,多于羹饭。虽欲侍双亲于百年,恐终累
  人于晨夕。呜呼!生死有命无如之何。幼读诗书经传,长难逃乎情网。经月老之垂示,遂启我于愚蒙。
  神意既明,如梦方觉。感天地之无穷,叹儿命之有数。已矣乎!生死难逃,勿为儿悲。纯洁骨肉,璧
  还父母。姑母姑丈厚我至情,务请代为申谢。弱弟黾勉,敬事双亲。恕小女之不孝,容图报于来生。
  薄命女红玉绝笔敬叩
  冯舅爷一看见女儿用血签的名字,立刻明白这是诀别书。他刚才匆匆忙忙看信,用脚顿地,悲痛万分,对他太太说:“不好了!”泪从脸上流下来。他太太开始号啕大哭。阿非坐在那儿,茫然不知所以,脸藏在自己手里,也大哭起来。曼娘把儿子抱得好紧,一手扶着木兰。
  冯子安过了那一阵临时的震惊,立刻说:“赶紧!赶紧去找她。甜妹,你离开她多久了?”
  甜妹回答说:“那是我到您那边儿吃晚饭的时候儿,恐怕有两个钟头了。”
  现在别人也听见这边儿喊叫。立夫,他母亲,他妹妹都走进屋子来。宝芬来听听出了什么事,回去告诉姚先生夫妇。
  有人猜想红玉可能跳进池塘淹死了。
  也许是上吊自尽,可是到别的地方去上吊,而不在自己的屋里,这个说法也没有道理。所以结论是她跳了池塘,所以仆人们都到各院里去找她。姚先生,冯先生,立夫,荪亚,一直向池塘走去。
  挤在屋里的一群女人之中,只有莫愁还能保持头脑的冷静。大家都因红玉的血书而心情激动不已,就忘了她留给甜妹的小包儿。那封皮纸现在扔在地上,莫愁看见上面有字,就去捡起来。在反面儿有一短封信,只是:
  告知阿非,依月下老人祠神签行事。我祝他婚姻美满。
  红玉
  这一定是先写的,因为上头没有血迹。
  在外面,劈叭乱响的火把的光亮,在池塘周围移动,惊动了树上安息的夜鸟,火焰的光亮在水中反映出来,而池水在苍白的月光之下平静无波,硬是紧抱住深绿色*池水中可能的秘密。深藏不露,心惊胆战的池边人莫明其究竟。男人们若说话,也是压低了声音,各有心思占据心头。只有仆人在池塘对面的声音,受惊的乌鸦啼声,猫头鹰的尖叫声,震破了深厚的沉寂。
  立夫默默无言,把红玉的对联指给荪亚看。
  曲水抱山山抱水
  闲人观伶伶观人
  后来姚先生教人把这一副对联摘下去,免得看了伤心。
  在戏台那边,池塘有五、六尺深,在书斋那边则有十二或十五尺深。红玉从那边跳下去可能性*较大。夜里打捞是办不到的。只有几个仆人在浅的那一边走下水去,也只能尽可能往里走而已,天那么晚,做什么也困难。大家都相信她若两个钟头前跳下去,已经救援不及了,只好等到第二天早晨。他们坐在那儿,等往后花园去寻找的仆人传回消息。他们回来,说一无所获,冯舅爷说他们应当去休息,向大家道声辛苦。木兰、荪亚、曼娘回到曾家时,已经半夜,仍然没有带回确实的消息。荪亚曾经说在姚家过夜,但是他们怕曼娘胆儿小,只好回去。甜妹哭得好伤心,大家勉强把她拉到冯舅爷的院里去,大家一夜没睡。
  天还不到黎明,冯舅爷就起身,又出去找他女儿。他到“蜃楼”,在晨曦中,看见靠近暗香斋的基底的附近,有一个微微闪亮的黑东西。他越看,越像一只女人的鞋。他过去一看,果然是一只漆皮鞋。他跑回去告诉太太。甜妹告诉他红玉换的鞋是漆皮的。所以她好像从池塘的那一边跳下水去的。现在可以看得出来,红玉可能是从西边旁门儿出去,到了暗香斋,那里前天夜里冷清清一个人也没有,她可能从敞着的窗子,跳过走廊上二尺高的矮墙,那样跳下去的。冯太太放声大哭,一边哭着一边说她那苦命的女儿,自从孩子时在什刹海看见淹死的那个小姑娘,就一直怕水。
  她的尸体必须赶紧捞起来,不然是会泡坏的。现在已然确定她已死去,所以又雇了外头人来打捞,除去红玉的母亲和几个老仆人之外,让所以的女人都离开。阿非立在自省堂里等,就在自省堂的拐角儿上,前天下午,红玉听见他和环儿,还有那个美国小姐说话。红玉的尸体从水里捞上来时,阿非赶紧把眼睛转过去。他现在不能看她。纵然她跳水自杀之前,不惜精神,化妆打扮得整齐漂亮,她的脸上身上,如今也是泥污一片,长辫子上的泥水,向池塘里滴滴嗒嗒的落下。
或许您还会喜欢: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致青春
作者:佚名
章节:179 人气:0
摘要:9月10日,南国的盛夏,烈日炎炎。大学新鲜人郑微憋红了一张脸,和出租车司机一起将她的两个大皮箱半拖半拽从车尾箱里卸了下来。她轻轻抬头用手背擦汗,透过树叶间隙直射下来的、耀眼的阳光让她眼前短暂的一黑,突然的高温让她有些不适应。她在牛仔裤的口袋里掏了掏,翻出了出门前妈妈给她备下的零钱,递给身边的出租车司机,笑眯眯地说道:“谢谢啊,叔叔。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十二月二十四今天又刮风!天还没亮,就被风刮醒了。伙计又跑进来生火炉。我知道,这是怎样都不能再睡得着了的,我也知道,不起来,便会头昏,睡在被窝里是太爱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去。医生说顶好能多睡,多吃,莫看书,莫想事,偏这就不能,夜晚总得到两三点才能睡着,天不亮又醒了。象这样刮风天,真不能不令人想到许多使人焦躁的事。 [点击阅读]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檀香刑》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一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俺公爹头戴着红缨子瓜皮小帽、穿着长袍马褂、手捻着佛珠在院子里晃来晃去时,八成似一个告老还乡的员外郎,九成似一个子孙满堂的老太爷。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0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