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莫言《良心作证》 - 莫言《良心作证》——第10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泥泞的路上,铺上了一米宽窄的红布。宛如地毯一样,从林边开始,蜿蜒向山上延伸,闪着耀眼的光亮,一眼望不到尽头……显得突兀、庄重、神圣。前来欢迎的贫困农民扶老携幼,睁着热切的眼睛,默默地看着他们一行。
  此情此景,让于兆粮禁不住热泪盈眶。几十年官场生活养成的冷静和世故在贫穷而厚道的乡亲们面前土崩瓦解。在那一刻,她真情流露。好像是某种契合,这时农民们一起热烈地鼓起掌来。于兆粮推开举伞过来的周建设等人,向前走过去,到红布边上,她坚决不从红布上走,随同而来的县、乡干部把她拉到红布上,她一边擦泪,一边又固执地从红布上走下来,红布上留下一片泥泞的脚印。那条朝远处伸去的红布,使于兆粮慢慢走近了农民,她感到自己现在已经不是省委干部,而是那站在红布边上数不清的农民中的一员,他们的切身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
  远处,有几个壮汉正扛着一匹匹红布,像铺地毯样在泥地上滚动着……其中一个农民问道:“你说那于主任会给我们建电站吗?”
  另一个低头干活说:“那个周建设老板不是打了保票嘛。”
  于兆粮一行人冒雨翻过山梁,来到水库岸边的时候,大雨停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在远处的西天出现,于兆粮等一行人不由得停下来,在岸边远远地眺望着。在旁边等待已久的张县长,适时地说话了,他对有些陶醉的于兆粮说道:“周总已经请省里的专家论证过了,初步选定把水电站建在这里。”
  于兆粮回过头来,表情恢复了平常的严肃:“要在这里把这个小型电站建起来,得多少钱?”
  “我们核算过了,不算农工的劳力费用……一共得400万元。”张县长谨慎地说。
  400万元,于兆粮有些为难地低下了头,随之而来的是一阵沉默。她像想起什么似的,突然把目光转向一旁的周建设,看见周建设正在那里看着她,肯定地对她点头。

  于兆粮的心情放松了,一团雾气从她的脸上退去,她对身边一直看着她的县里干部爽快地表态道:“400万就400万吧,我们计经委全部拿出来,但你们县里要组织施工,必须在年内施工完毕,让每一户农民家里都能点上电灯。”听了此话,附近的农民哗哗地向于主任跪下了,远处的农民见此情景也纷纷跪下……
  车队像一串鱼,在下山路上游走摆动。于主任和周建设坐在一辆轿车里。于兆粮表情轻松愉快地听着音乐,车上的音响里正在播黄梅戏……
  于兆粮对坐在身边的周建设说道:“小周,我都忘了,你当下届政协委员的事批下来了。”
  “谢谢,于阿姨……”周建设高兴地答道,他嘴角漾着微笑,眼睛望着窗外。
  于兆粮接着感叹道:“我没想到你……你从小生活在城市,对农民还这么有感情。”
  “不是我有感情,是阿姨您对家乡有感情。”周建设转过头来,真诚地说。
  于兆粮笑笑,接着叹了一口气,望着窗外的树木,又感叹道:“钢铁要有你这么聪明就好了……”
  听到这话,周建设趁机说:“钢铁有钢铁的长处……不过,于阿姨,我有一句话不知该讲不该讲……”
  于兆粮看着周建设说:“小周你说吧,和我没有什么不该说的。”
  周建设犹豫了一会儿,好像在考虑该不该说,最后鼓起勇气说道:“我想……你只有钢铁一个孩子,希望你把我和钢铁一样看待,像有两个孩子一样……”
  于兆粮想了一会儿,动情地说:“建设,在你来参加钢铁和肖眉的婚礼那天起,我就从心里把你和钢铁一样看待了……”

  周建设从山村回来以后,事业更是蒸蒸日上,似乎到了一个巅峰。
  今天,他甚至产生了这么一种感觉:这个城市是属于他的。此时商贸大厦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大厦的第五层挂出了“商贸大厦移交签约仪式”的大横幅。前来采访移交仪式的记者们,在大厦门口拥挤穿梭着。周建设一落笔,从大楼上吊挂下来的长鞭炮便噼噼啪啪燃放起来。掌声中,电视台记者对周建设进行了现场采访。
  报纸和电视上到处是周建设对着镜头讲话的特写。停工的大楼工地终于又开始施工了。吊车、卷扬机、搅拌机纷纷运转,工人们上下忙碌着,路上不断有行人抬头向高楼仰望。
  看着如日中天的周建设,肖眉在日记里写道:“有人是生活的主角,就有人是生活的配角,比如龚钢铁,比如我,比如许多人……配角是人生的一种悲剧,因为他总是出演在生活的尴尬之处……”
  早晨,肖眉与龚钢铁一起上班,他们在一条老街路口分手。龚钢铁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朝检察院奔去。
  老四和几个手下正开着一辆小车经过这条路。阿昆看见前面龚钢铁的背影,拽拽老四的衣服说:“四哥,那就是龚钢铁,抢了周建设老婆的那个检察院的。”老四来了兴趣,他抬起头来,眼睛发亮地说:“噢?那咱们得搅和搅和,盯住他。”
  小汽车开到龚钢铁的身边,老四开窗看了看龚钢铁,好记住他的样子。接着他们把车停在一个小街口,看着龚钢铁骑车从他们身边过去。老四小声嘱咐着两个兄弟,打完就说是周建设让他们干的。阿昆、赵小强点头下车,抄近道去了。
  龚钢铁骑车经过小街拐角处时,听见胡同里有厮打声,他马上扔下车子,迅速往胡同里走去,果然看见是两个年轻人正在打架。龚钢铁大声喝道:“打什么,打什么?不要命了!”

  那两个人继续推推搡搡。于是龚钢铁上去劝架,毫无防备地走到那两个人中间,拽住一个人的胳膊。那两个人突然转过身来揪住龚钢铁就打,骂着:“你才不要命了!”
  龚钢铁这才醒悟过来,一脚把赵小强踢出老远。阿昆从地上捡起一块砖头,在龚钢铁头上猛砸了一下,说:“我让你抢人家老婆!”
  血从龚钢铁的头上冒了出来,他靠着墙壁,滑倒在地,又撑着身子问阿昆:“你把话说清楚,为什么打我?”
  赵小强走过来,一耳光打在他脸上,一边说:“妈的,周总的老婆你也敢抢!”
  说着又是一耳光。
  龚钢铁挣扎着站起来说:“如果是为周建设出气,你们随便打。”
  两个人不解地看着他。
  “来呀,随便打,打完我就不欠他什么了。”
  阿昆面露讥笑:“哟呵,像个男人似的。”试着给了龚钢铁一记耳光,龚钢铁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阿昆左右开弓打了龚钢铁七八个耳光,手都打疼了,龚钢铁仍然站在那里,不吭声,不还手。这时,胡同外传来急促的喇叭声,这是老四在催他们快走。赵小强双手抓住龚钢铁的肩膀,抬膝在他的腹部猛地一撞,他慢慢瘫倒在地上。两个人扬长走去。
  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
  龚钢铁想站起来,但是又倒了下去。头上的血还在流,慢慢的,他失去了知觉。
  上午十一点,肖眉背着一个书包皮皮,满脸怒容地快步走进宏安公司的办公大楼。
  “小姐,你找谁?”保安伸手拦她。
或许您还会喜欢:
林徽因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认得这透明体,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消沉,慈净——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点击阅读]
林语堂《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点击阅读]
水知道答案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从我开始拍摄水结晶,以全新的方法与水相识、相知至今,转眼便已8年。在此之前,我一直用波动测定法进行与水相关的研究。当我知道水还有结晶这种独特的"容颜"之后,才发现,水实际上还有着它的风情万种,甚至还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我在研究中看见,与自来水相比,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结晶可谓美丽至极;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筑草为城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筑草为城》是一部学者化的艺术长卷,一部茶叶世家的兴衰史。王旭烽是十年心血一杯茶,果然是杯龙井极品。《筑草为城》为《茶之三部曲》第三部。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描述杭家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杭家人经历各种考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精神。小说飘散出浓郁的茶文化浸润的气息。 [点击阅读]
老农民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打春一百,拿镰割麦。老天爷真怪,1948年的春脖子特别长,立春都快三个月了,紧靠黄河北岸的麦香村,村头的老槐树早已经满头翠绿,可地里的麦子才甩齐穗儿,还没有灌满浆。青黄不接啊,庄户人一个个黄皮寡瘦。可是,肚子里即使没有干货,也挡不住有人�〖堋R淮笤纾�雾气还没有散尽,外号“牛三鞭”的牛占山和外号“老驴子”的杨连地就来到黄河滩上较起劲儿来。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