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王小波《寻找无双》 - 王小波《寻找无双》书评——王仙客就是王小波,迷途于人生旅途的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理解能力果然是产生了变化,记得高一的时候看王小波的《红拂夜奔》,那个解构主义的文字真是让人头脑发晕,前几天看《寻找无双》竟然深有感触了,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悲哀。
  王小波说这是一本关于智慧的遭遇的书,此言不虚。这么看来,或许是因为我和王仙客都属于头脑简单的书生的关系所以才对这本书更有感觉?不管怎么说,我确然是对王仙客有着深深的同情的,但对于书中宣阳坊的百姓,不,或者叫群氓们,是更加同情的,也更多一分痛苦。哲学便是叫我们反思“常识”的存在的,但我们自己不可避免的也深深的受“常识”的影响。在这种身在其中的观察和反思中,同情他人的同时也就是在同情自己,并由此产生的是无法超脱的痛苦。但如果对于自己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进行反思,也会发现由其前提上的缺陷在。
  故事中的问题是这样的。宣阳坊中的人民群众们是一群政治觉悟很高的人民,不管皇帝怎么镇压屠戮,他们还是能够安安稳稳的顺从朝廷,把该忘的忘记,不该忘的也忘记,顺顺当当的过日子。然而王仙客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僵化的平衡。在他寻找无双的过程中,有关无双,鱼玄机,彩萍的被遗忘的事实被一点一点挖掘,但在觉悟极高的人民的影响下,王仙客同学也开始怀疑自己寻找的目的和动机,不过由于其185的智商,他最后还是找到了无双的踪迹。当然,无双从头到尾除了在回忆中从未正脸出现过。
  王小波用象征和隐蔽的辛辣言辞讽刺着当下的政治、思想和群氓。但这其中也不是没有问题的。
  第一,王小波所说的群氓们“在饥饿下把能吃的都当作恩赐”,套用在故事中和现实中就是,在毫无权利的情况下,把仅有的一点安稳就当成宝贝看待。但人类本来就是脆弱的动物,因此才会有所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之类的东西存在,在统治阶级和自身力量悬殊并且权利难以保障的情况下,一切为了维持简单的稳定其实是唯一的选择。宣阳坊作为故事中暗喻的一个封闭社会,也就会为了维护稳定而简单粗暴的要百般阻挠王仙客寻找无双(不管有意识无意识),因为无双家是在皇帝镇压下被抄家的,由于宣阳坊当下的人民是靠着出卖对抗士兵的自卫队才存活下来的,这个记忆本身就是威胁着“稳定性”的存在,“回忆”和“寻找”本身就不被允许(我想起了x革)。

  也就是说,这个选择本身其实是无可奈何的,但我想王小波想说的是,为什么不去改变环境呢?王仙客是一个外来者,他自然不懂得宣阳坊维持僵化平衡所需的游戏规则。在书中他算是智慧的象征,他首先质疑现状,再破坏了原本僵化的格局,但还是被排挤,也就是说智慧是不敌社会压力的。大背景没有改变,他最后是在游戏规则内曲线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是靠金钱。金钱本身意味着就社会资源,就是权力,是对这种社会结构的遵从。故事的最后,侯老板说出了无双的去向——皇宫。这也是王小波最终的暗喻:要解决群氓僵化的思想只能变革社会环境。
  这个逻辑是这样的:要人们想起刻意遗忘的回忆——>要改变群氓的思维——>必须改变社会环境。其中的前提是:回忆起来要好过遗忘。
  这就是第二个问题,想起来就要好过遗忘么?由于宣阳坊的群众们是没有回忆的权力,这个问题也就等于,有权利就好过没权利么?这种问题我要是放到天涯这种地方,只能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一般人总是喜欢套到现成的价值观里去,只是这种价值观就一定正确么?渡边淳一的书里便描写了人心中总有受虐M的一面,这是否为真暂且不讨论,但凡是社会人就应该去获得权力当个S其实是在阶级社会里不得不产生的价值导向。阶级社会其存在是必然有其价值的,否则怎么可能成为人类文明史大部分时间的社会形态?而在阶级社会中,对于人民是否一定要给予权力,这样就牵扯到了第一个问题。

  自由民主的思想几百年来发扬光大,从人类长远发展的角度讲也是一件好事。这样子一来,宣阳坊的人民毫无疑问就是一群受尽压迫丧失基本权力的可怜人,必须要变革才行了。而我曾经在另一篇blog中讨论过类似的问题。每个人都赋予近乎的权力实际上意味着竞争的加剧而实际上不平等未必就减轻。举个例子来说,社会权利即使平等了,但有些人天生残疾,或者即使是正常人能力上也有客观的差距,这种先天的不平等一定程度取代了权利的不平等(是更加平等还是更不平等了呢?),当年倡导自由平等的先贤们的期望是必然落空的。不过这种类似于“自然选择”的竞争法则的的确确提高了人类发展的速度,却也导致了现代人的压力过大问题。事实判断似乎行不通了,只能把这个问题当成价值判断。
  而在宣阳坊中,打破僵局的成本远高于维持成本所付出的代价,维持现状是个经济的选择,如果一定要他们变革未免是把自由“强加于人”,即使变革其结果也未必利于他们(居住在首都长安的人民属于统治者贿赂的范畴,也可是既得利益者)。社会结构的选择取决于经济利益,价值观导向关系并不是决定性的。宣阳坊和朝廷的地位对这个机会的选择是平等的,但是成本是不同的,这就影响了价值判断的结果。但当选择成本降低的时候,价值判断占主导地位,那么一切就无法阻挡了。

  王仙客象征着智慧,他并没有去关注成本问题,而只坚持着内心的原则和目标。当最后面对的是大内朝廷的时候,为了找出无双,他想必也不会放弃。这就是群氓和智者的区别。当然他的下场也不一定就会好过宣阳坊的王老大。智慧和群氓就是上帝给你的两条道路,两者大部分时候区别并不很清晰。王仙客作为一个外来者,审视着僵死的宣阳坊,中途也迷失在了无数人的言语和想法中,迷失在自身的欲望中(美艳的鱼玄机啊),但支持他下来的是对无双的执着和对于自己思想的坚信,对于真理的坚持和对于自身存在的把握,如何不让自己迷失于洪流般的世界,我想这就是关键。
  想起了Frost的一首诗:
  深黄的林子里有两条岔开的路,
  很遗憾,我,一个过路人,
  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
  伫立好久,我向一条路远远望去,
  直到它打弯,视线被灌木丛挡住。
  于是我选了另一条,不比那条差,
  也许我还能说出更好的理由,
  因为它绿草茸茸,等待人去践踏——
  其实讲到留下了来往的足迹,
  两条路,说不上差别有多大。
  那天早晨,有两条路,相差无几,
  都埋在还没被踩过的落叶底下。
  啊,我把那第一条路留给另一天!
  可我知道,一条路又接上另一条,
  将来能否重回旧地,这就难言。
  隔了多少岁月,流逝了多少时光,
  我将叹一口气,提起当年的旧事:
  林子里有两条路,朝着两个方向,
  而我——我走上一条更少人迹的路,
  于是带来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
  道路在树林中分岔,我选择人迹罕至的那条,正是如此(这么想起来,看来“无双”这个名字也是隐喻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皮皮鲁和活车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不信。我不能不信。我的汽车活了。我的那辆牌照号M7562的金羊牌汽车是活车。国内开车族没有不知照金羊牌小轿车的。这种轿车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特别令驾驶员青睐的是它的操作系统几乎是完美已无缺的,灵活,可靠,值得信赖。难怪金羊牌轿车的广告是这样说的:金羊牌轿车。坐车的是老板。开车的也是老板。拥有一辆金羊牌轿车是我多年的夙愿。当然,它的价格对于我这样的靠工资吃饭的职员来说,令人望而却步。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谈美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 [点击阅读]
邵燕祥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心在乌云上面"1979年,在百色,遇到一场突来的暴风雨,使我得到一句诗:"我的心在乌云上面",后来我把它写进《地平线》。这是一句普通的诗,却来自乘飞机的经验。航行在一定高度以上,俯望是一片铅灰的云层,阴沉着,甚或翻滚着,明知它向下面的世界倾注着大雨,而舷窗外是几乎伸手可触、又什么都触摸不到的蓝天,完完整整的,没有涯际的,纤尘不染,碧空如洗,凝重而空茫,那么均匀地充满透明的阳光。 [点击阅读]
采桑子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主要人物简介金载源:有清廷授予的镇国将军头衔,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生有七子七女,20世纪50年代初期逝世于北京。大福晋:瓜尔佳氏,清廷责任内阁大巨裕成之女。生有长子舜铻、五子舜锫,长女舜锦、三女舜钰。二夫人:张氏,安徽桐城人,康熙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后裔。生有二子舜镈、三子舜錤、四子舜镗、六子舜针、七子舜铨,二女舜镅、四女舜镡。三夫人:陈氏,北京市人,贫民出身。 [点击阅读]
韩寒《三重门》
作者:韩寒
章节:22 人气:2
摘要:林雨翔所在的镇是个小镇。小镇一共一个学校,那学校好比独生子女。小镇政府生造的一些教育机构奖项全给了它,那学校门口“先进单位”的牌子都挂不下了,恨不得用奖状铺地。镇上的老少都为这学校自豪。那学校也争过一次气,前几届不知怎么地培养出两个理科尖子,获了全国的数学竞赛季亚军。 [点击阅读]
韩寒《零下一度》
作者:韩寒
章节:43 人气:2
摘要:我1982年出生在一个小村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是那里的广阔天地造就了我以后一向的无拘无束。现在想想小时候真的很开心,夏天钓龙虾,冬天打雪仗。但人不会永远留在童年,6岁那年我去镇上念小学。小学的我,品学兼优,还当过三好学生。那时起,我开始读课外书,嗜书如命。一到晚上,我就窝在被子里看书,常常看到半夜,真是佩服自己的这双眼睛百看不坏,视力向来绝佳。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