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王小波《寻找无双》 - 王小波《寻找无双》书评——王仙客就是王小波,迷途于人生旅途的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理解能力果然是产生了变化,记得高一的时候看王小波的《红拂夜奔》,那个解构主义的文字真是让人头脑发晕,前几天看《寻找无双》竟然深有感触了,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悲哀。
  王小波说这是一本关于智慧的遭遇的书,此言不虚。这么看来,或许是因为我和王仙客都属于头脑简单的书生的关系所以才对这本书更有感觉?不管怎么说,我确然是对王仙客有着深深的同情的,但对于书中宣阳坊的百姓,不,或者叫群氓们,是更加同情的,也更多一分痛苦。哲学便是叫我们反思“常识”的存在的,但我们自己不可避免的也深深的受“常识”的影响。在这种身在其中的观察和反思中,同情他人的同时也就是在同情自己,并由此产生的是无法超脱的痛苦。但如果对于自己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进行反思,也会发现由其前提上的缺陷在。
  故事中的问题是这样的。宣阳坊中的人民群众们是一群政治觉悟很高的人民,不管皇帝怎么镇压屠戮,他们还是能够安安稳稳的顺从朝廷,把该忘的忘记,不该忘的也忘记,顺顺当当的过日子。然而王仙客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僵化的平衡。在他寻找无双的过程中,有关无双,鱼玄机,彩萍的被遗忘的事实被一点一点挖掘,但在觉悟极高的人民的影响下,王仙客同学也开始怀疑自己寻找的目的和动机,不过由于其185的智商,他最后还是找到了无双的踪迹。当然,无双从头到尾除了在回忆中从未正脸出现过。
  王小波用象征和隐蔽的辛辣言辞讽刺着当下的政治、思想和群氓。但这其中也不是没有问题的。
  第一,王小波所说的群氓们“在饥饿下把能吃的都当作恩赐”,套用在故事中和现实中就是,在毫无权利的情况下,把仅有的一点安稳就当成宝贝看待。但人类本来就是脆弱的动物,因此才会有所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之类的东西存在,在统治阶级和自身力量悬殊并且权利难以保障的情况下,一切为了维持简单的稳定其实是唯一的选择。宣阳坊作为故事中暗喻的一个封闭社会,也就会为了维护稳定而简单粗暴的要百般阻挠王仙客寻找无双(不管有意识无意识),因为无双家是在皇帝镇压下被抄家的,由于宣阳坊当下的人民是靠着出卖对抗士兵的自卫队才存活下来的,这个记忆本身就是威胁着“稳定性”的存在,“回忆”和“寻找”本身就不被允许(我想起了x革)。

  也就是说,这个选择本身其实是无可奈何的,但我想王小波想说的是,为什么不去改变环境呢?王仙客是一个外来者,他自然不懂得宣阳坊维持僵化平衡所需的游戏规则。在书中他算是智慧的象征,他首先质疑现状,再破坏了原本僵化的格局,但还是被排挤,也就是说智慧是不敌社会压力的。大背景没有改变,他最后是在游戏规则内曲线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是靠金钱。金钱本身意味着就社会资源,就是权力,是对这种社会结构的遵从。故事的最后,侯老板说出了无双的去向——皇宫。这也是王小波最终的暗喻:要解决群氓僵化的思想只能变革社会环境。
  这个逻辑是这样的:要人们想起刻意遗忘的回忆——>要改变群氓的思维——>必须改变社会环境。其中的前提是:回忆起来要好过遗忘。
  这就是第二个问题,想起来就要好过遗忘么?由于宣阳坊的群众们是没有回忆的权力,这个问题也就等于,有权利就好过没权利么?这种问题我要是放到天涯这种地方,只能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一般人总是喜欢套到现成的价值观里去,只是这种价值观就一定正确么?渡边淳一的书里便描写了人心中总有受虐M的一面,这是否为真暂且不讨论,但凡是社会人就应该去获得权力当个S其实是在阶级社会里不得不产生的价值导向。阶级社会其存在是必然有其价值的,否则怎么可能成为人类文明史大部分时间的社会形态?而在阶级社会中,对于人民是否一定要给予权力,这样就牵扯到了第一个问题。

  自由民主的思想几百年来发扬光大,从人类长远发展的角度讲也是一件好事。这样子一来,宣阳坊的人民毫无疑问就是一群受尽压迫丧失基本权力的可怜人,必须要变革才行了。而我曾经在另一篇blog中讨论过类似的问题。每个人都赋予近乎的权力实际上意味着竞争的加剧而实际上不平等未必就减轻。举个例子来说,社会权利即使平等了,但有些人天生残疾,或者即使是正常人能力上也有客观的差距,这种先天的不平等一定程度取代了权利的不平等(是更加平等还是更不平等了呢?),当年倡导自由平等的先贤们的期望是必然落空的。不过这种类似于“自然选择”的竞争法则的的确确提高了人类发展的速度,却也导致了现代人的压力过大问题。事实判断似乎行不通了,只能把这个问题当成价值判断。
  而在宣阳坊中,打破僵局的成本远高于维持成本所付出的代价,维持现状是个经济的选择,如果一定要他们变革未免是把自由“强加于人”,即使变革其结果也未必利于他们(居住在首都长安的人民属于统治者贿赂的范畴,也可是既得利益者)。社会结构的选择取决于经济利益,价值观导向关系并不是决定性的。宣阳坊和朝廷的地位对这个机会的选择是平等的,但是成本是不同的,这就影响了价值判断的结果。但当选择成本降低的时候,价值判断占主导地位,那么一切就无法阻挡了。

  王仙客象征着智慧,他并没有去关注成本问题,而只坚持着内心的原则和目标。当最后面对的是大内朝廷的时候,为了找出无双,他想必也不会放弃。这就是群氓和智者的区别。当然他的下场也不一定就会好过宣阳坊的王老大。智慧和群氓就是上帝给你的两条道路,两者大部分时候区别并不很清晰。王仙客作为一个外来者,审视着僵死的宣阳坊,中途也迷失在了无数人的言语和想法中,迷失在自身的欲望中(美艳的鱼玄机啊),但支持他下来的是对无双的执着和对于自己思想的坚信,对于真理的坚持和对于自身存在的把握,如何不让自己迷失于洪流般的世界,我想这就是关键。
  想起了Frost的一首诗:
  深黄的林子里有两条岔开的路,
  很遗憾,我,一个过路人,
  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
  伫立好久,我向一条路远远望去,
  直到它打弯,视线被灌木丛挡住。
  于是我选了另一条,不比那条差,
  也许我还能说出更好的理由,
  因为它绿草茸茸,等待人去践踏——
  其实讲到留下了来往的足迹,
  两条路,说不上差别有多大。
  那天早晨,有两条路,相差无几,
  都埋在还没被踩过的落叶底下。
  啊,我把那第一条路留给另一天!
  可我知道,一条路又接上另一条,
  将来能否重回旧地,这就难言。
  隔了多少岁月,流逝了多少时光,
  我将叹一口气,提起当年的旧事:
  林子里有两条路,朝着两个方向,
  而我——我走上一条更少人迹的路,
  于是带来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
  道路在树林中分岔,我选择人迹罕至的那条,正是如此(这么想起来,看来“无双”这个名字也是隐喻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309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 [点击阅读]
包氏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一天气还那么冷。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可是听说那些洋学堂就要开学了。这就是说,包国维在家里年也不过地就得去上学!公馆里许多人都不相信这回事。可是胡大把油腻腻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丢,拿围身布揩了揩手——伸个中指,其余四个指头凌空地扒了几扒:“哄你们的是这个。你们不信问老包: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大家把它当做一回事似地去到老包房里。 [点击阅读]
喊山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太行大峡谷走到这里开始瘦了,瘦得只剩下一道细细的梁,从远处望去拖拽着大半个天,绕着几丝儿云,像一头抽干了力气的骡子,肋骨一条条挂出来,挂了几户人家。这梁上的几户人家,平常说话面对不上面要喊,喊比走要快。一个在对面喊,一个在这边答。隔着一条几十米直陡上下的沟声音到传得很远。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火蓝刀锋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万籁俱寂。忽然,两道雪白的光线划破了被黑暗凝固成一团的空间。光线下有隐约的海浪翻滚,一片汪洋大海上,两艘海军巡逻舰艇正破浪而来。舰艇上的指挥室内,站在液晶屏幕前向大家做介绍的是海军上校武钢。旁边一个目光炯炯的精干小伙子,手里正玩弄着一把火蓝匕首,转动间刀刃寒光毕现。此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龙百川。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