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1408幻影凶间 - 第三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三
  50年代的一首流行歌曲说是爱让这个世界不停地运转,但把爱换成巧合恐怕更合适。鲁弗斯·迪尔博恩那晚住在1414房间,靠近电梯口,他是胜家缝纫机公司的推销员,从德克萨斯周来这儿讨论关于晋升经理的事。大概在1408房间的第一位客人跳楼九十年之后,另一位缝纫机推销员把来这儿描写闹鬼房间的那个人救了出来,这真是巧合。这么说也许有些言过其实了,因为即使当时走廊里没人——特别是一个刚刚取了冰块往回走的人——迈克·恩斯林也可能死不了。但衬衫着火可不是闹着玩的,要不是迪尔博恩眼明手快,迈克肯定会被烧得体无完肤。
  迪尔博恩也记不大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他面对着新闻记者和摄像机镜头把故事的来龙去脉讲得清清楚楚(他很想做英雄,这当然对他晋升经理丝毫没有什么坏处),他清楚地记得,当时看到那个着火的人从房间里冲进走廊,但那以后的事就记不太清楚了,回想这件事就像要回想一生中醉得最厉害的那一次发生的事一样困难。
  有件事他很肯定,却没告诉任何记者,因为那根本就没有意义:那个着火的男人的尖叫声越来越高,好像是音量被调大的立体声音响。他就在迪尔博恩面前,尖叫声的声调一直没变,但音量却时高时低。好像那人是一个正好经过这儿的某样东西,它能发出高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声音。
  迪尔博恩拎着满满一桶冰冲了过去。那个着火的人——“我第一眼就看到他的衬衫着火了。”他对记者这么说——猛敲对面的房门,后退了几步,跌跌撞撞,跪倒在地。就在这时,迪尔博恩冲上前去。他一脚踏在那尖叫的男人着火的衬衫的肩上,将他推倒在走廊的地毯上。接着,他把满满一桶冰块一股脑儿倒在他身上。
  这些事他记不太清,但还回忆得起来。他看到着火的衬衫特别刺眼——那灼热的橘黄色的光使他想起两年前与哥哥一起到澳大利亚的旅行。当时他们租了一辆四轮驱动的汽车,横穿澳大利亚大沙漠(迪尔博恩兄弟俩发现,极少数当地人称之为“澳大利亚鬼门关”),那次旅行让人难忘,但有些神秘莫测,尤其是沙漠中的艾尔斯巨石①。他们到那儿时太阳快要下山了,阳光照在脸上就和现在一样……滚烫的,怪怪的……决不是你想象中的地球上的阳光。
  他在着火的那个人身边蹲下来,那人在闷烧,浑身都是冰块。他将那人翻了个身,扑灭蹿到衬衫后背上的火焰。这时,他看到那人脖子左侧的皮肤被烟熏黑了,起了红色的水疱,那一侧的耳垂也有点烧焦了,但还好……还好……
  迪尔博恩抬头望去,令他不可思议的是,那人刚刚冲出来的那扇门上好像满是澳大利亚落日时火辣辣的光芒,灼热的光芒不知来自什么地方,那地方有着人们从没见过的东西。太恐怖了(还有低沉的滋滋声,好像电动理发推子迫不及待地想说话似的),但也让人好奇。他想走进去,想进去看个究竟。
  也许迈克也救了迪尔博恩一命。他肯定意识到迪尔博恩站起身来了——迈克似乎从来就没注意过他——他脸上充满从1408房间散发出的炽热、闪烁的光芒。他比迪尔博恩事后记得还清楚,当然鲁弗斯·迪尔博恩不需要象迈克那样迫不得已把自己点燃以保全性命。
  迈克一把抓住迪尔博恩宽松长裤的裤脚翻边。“别进去,”他用沙哑的声音说,“进去就是送死。”
  迪尔博恩停下脚步,低头看着地毯上那人发红起泡的脸。
  “里面闹鬼。”迈克说。这话就像护身符一样,1408房间的门发疯似的砰的一声关上了,光线没有了,像电动理发推子迫不及待地想说话一样的滋滋声也没有了。
  鲁弗斯·迪尔博恩——胜家缝纫机公司不可多得的人才之一——跑到电梯口,按下了火警铃。
  -----
  ① 位于澳大利亚北部的卢鲁公园(世界文化遗产)内,是世界上最大的巨石,当太阳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到岩石的表面上时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在日出和日落时尤为壮观。
或许您还会喜欢: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
斯塔福特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日本的黑雾
作者:佚名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松本清张是日本当代着名的小说家,一九〇九年生于福冈县小仓市。高小毕业后,曾在电机厂、石版印刷厂做过工,生活艰苦。自一九三八年起,先后在朝日新闻社九州岛分社、西部总社、东京总社任职,同时练习写作。一九五〇年发表第一篇作品《西乡钞票》,借明治初期西乡隆盛领导的西乡军滥发军票造成的混乱状况来影射战后初期日本通货膨胀、钞票贬值的时局。一九五二年,以《〈小仓日记〉传》获芥川奖,从此登上文坛。 [点击阅读]
春潮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欢快的岁月,幸福的时日——恰似春水悠悠,已经一去不留!——引自古老的抒情歌曲夜半一点多钟他回到自己的书房。打发走点燃灯烛的仆人,他便猛然坐到壁炉边的安乐椅里,用双手捂住了脸。他还从未感觉到这样疲乏——肉体的与精神的。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盛夏的方程式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1只需一眼,就能看到从新干线转乘在来线的换乘口。沿着楼梯上到月台,只见电车已经进站,车门也已经打开。车里传出了嘈杂声。柄崎恭平不由得皱起眉头,从最近的车门上了车。盂兰盆节已经结束,父母也说过应该不会太挤,可电车里却几乎是座无虚席。车里那一排排四人合坐的包厢座位上,几乎全都坐了三个以上的人。恭平在车厢过道里走过,想要找一处只有一两个人坐的座位。合坐在座位上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人。 [点击阅读]
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前言:物欲世界的异化困惑与追求历来体现在青年人身上.以村上春树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文学新锐,从城市生活这个独特视角,探讨当代青年心灵奥秘的"都市文学",便是这种困惑与追求的产物。村上春树是"都市文学"的中流砥柱.他的《寻羊冒险记》(1982)中的人物,一律无名无姓,个个慵懒、孤独、彷徨,缺乏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商品的汪洋大海中,物化为喧嚣尘世的附属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