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1Q84 BOOK1 - 1q84读后感——你羡慕 你鄙夷 我卷起短裙去该去的地方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村上春树今年引爆了日本。
  据说是这样的:5月29日,《1Q84》在日本上市,12天内狂卖百万册,书店全部断货,整个6月都不得不在醒目位置标明“再次入货未定”,出版社救火般仓皇加印,7月初销售过200万册,以至于日本国内媒体异口同声称之为,“傻卖”与“过热”的“社会现象”。《1Q84》狂卖热潮甚至波及到了书中所提及的管弦乐CD唱片,几乎一夜之间就销售一空,连奥威尔的陈年旧作《1984》都搭上了便车,销量一路飙升&helli;&helli;
  火爆至斯,自不免让人好奇心大炽,粉村上如我,当然更是亟盼一睹。可是,引进《1Q84》一事偏偏山重水复疑无路。据透露,已跟村上合作多年的上海译文出版社,尽管“豁出去”地将报价提高到了罕见的50万美元,但仍然在版权争夺战中败北了。一民营公司以高达百万美元的报价胜出,但事后考虑到恐难收回成本,试图讨价还价,遂引发不快而至搁浅&helli;&helli;如此这般,《1Q84》中文版俨然成了久候不至的戈多。
  什么时候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现在还不得而知。为免等得蛋疼,索性*从淘宝上购来了繁体竖排本,急不可待地一头扎了进去。
  起初以为,这肯定该是个很“好看”的故事。都畅销到那种程度了,没道理会不“好看”嘛。没想到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儿。

  首先是,这次的村上,固然还是经典的奇异迷幻、莫名其妙的村上,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一嗅即知非其不能为也,但较之过往那种时深时浅、时快时慢的节奏,此番却大有九浅才一深、慢至实在不能慢了才快一下的意思,刻意得就跟书里的天吾在嗨咻时故意算数学题来延长嗨咻时间一般。其次是,留下迷一般的“空白”部分以形成神秘性*和阅读快感,固然从来都是村上的标签之一,但这次的未完成空间似乎也忒多了些,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太监帖”——书还没完、来年再续,汗。还有就是,恁啰嗦,很多句子,不知是担心读者的理解能力跟不上还是怎么的,车轱辘般来回说了无数次,或者别有良苦用心,但至少个人没能领悟到妙处何在,尤其受不了很多句子下面还要点点点点点的,哪意思啊?这些句子都很精彩很重要很中心思想,所以就索性*先替读者给点点出来,省得大家再自个儿找笔来划线了?
  倒不是说故事不好。沉住气、调整好频率,自有销魂处。其实,较之早年“且听风吟”式的那种虚无、潇洒劲儿,个人本来就更钟意“拧发条鸟”式的悲伤、绝望感。而这次的《1Q84》在这一点上尤有过之,不仅天吾和青豆这两个主人公都经历过不幸的童年,小说中登场的所有人物几乎都是身心俱裂、创剧痛深,“暴力以种种名义贯穿物理空间与人的存在之间的空白地带,有如空气之蛹,无孔不入,畅行无阻”。只是多少有些诧异,这样一个与其说是引人入胜莫如说是多少有些晦涩深沉的故事,何以能够吸引日本数百万普通读者趋之若鹜?

  一出版社的朋友给我答疑说,那倒也没啥奇怪的,“因为人家的读者跟我们的读者不在一个水准上。在日本地铁里,5个人就有5个人读书看报;在台湾,5个人就有3个人读书看报;在香港,5个人中有两个人读书看报;而在国中的地铁里,5个人中往往有两个人在讲话,另外3个人在听他们讲话。”再汗。
  那也罢了,反正不读书又不会死人。让个人更汗的其实是,已翻译村上作品20多年、号称“对村上作品了如指掌”的林少华,对《1Q84》的评价是,“很多问题,连他自己都没有想明白,变得很暧昧含混,连基本的是非观都没有了。”
  很多问题,村上诚然没有想明白,废话那,除了上帝谁能想明白所有问题?但说《1Q84》没有基本的是非观,那就太扯淡了,村上此番传达善、美的那种意图,清晰可见,以流血的头去撞体制之墙的态度,如同他在耶路撒冷发表的那个关于“墙与蛋”的著名演说般,更前所未有的决绝。如果林先生所谓“基本的是非观”指的是绝对意义层面上的——譬如“玩一|夜|情的女人肯定就不是好女人”这种,那我无话可说。可是,人的是与非、善与恶,从来都不能以1+1=2这种命题来衡量,人之所以为人,动人之处皆在于此,诚如书里的青豆所发出的绝望质问,“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遗传基因的运载体的话,我们之中众多的分子为什么还要以复杂、奇妙的形态,漫步人生之长途呢?!”是故,个人非但不反感、反而格外偏爱书里那个大玩一|夜|情、还SM的女警察,无关是非,只因她拥有真实的伤痕累累的灵魂。

  我想说的其实是,今天这个世界,一堵下临深渊上抵高山的巨大的墙,无处不在,太多太多的人把墙视作朋友,紧紧地贴到它身上,把它当作靠山,求它保护自己,可是这墙却一直是我们的仇敌,一直是。村上选择,像《1Q84》第一幕里的青豆那样,在午后的阳光下、死一般停滞不动的高速公路上,跳下车,在看客们交织着羡慕与微鄙的目光中穿行,她要赶路,她忍住羞耻,捋起短裙,跳过铁栅栏,去她想去的地方。我钟意这样的村上,远胜过身上贴满了爵士乐、鸡尾酒标签的所谓“小资教父”的那个。
或许您还会喜欢:
犯罪团伙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托马斯·贝雷斯福德夫人在长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百无聊赖地朝窗外看去。窗外视野并不深远,被街对面的一小排房子所遮挡。贝雷斯福德夫人长叹一口气,继而又哈欠连天。“我真希望,”她说道,“出点什么事。”她丈夫抬头瞪了她一眼。塔彭丝又叹了一口气,迷茫地闭上了眼睛。“汤米和塔彭丝还是结了婚,”她诵诗般地说道,“婚后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六年之后,他们竞能仍然和睦相处。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点击阅读]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狼穴巨款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1945年3月。北海上刮着凛烈的寒风。在纳粹德国一个秘密潜艇基地里,一艘潜艇固定在巨大的墩柱上。流线型的舰首在晨曦中显得轮廓格外明晰。在潜艇的腰部有一块跳板,一长队孩子正踏着跳板登上潜艇。他们彼此手挽手走着、仰起脸看着这艘奇怪的黑色船舶。有个人拿着名单在核对孩子们的名字。在潜艇的瞭望塔里,站着一个纳粹海军军官和一个穿黑大衣的高个子男人。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猫与鼠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君特-格拉斯在完成了第一部叙事性长篇小说《铁皮鼓》之后,我想写一本较为短小的书,即一部中篇小说。我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体裁,是为了在接下去的一本书即长篇小说《狗年月》中重新遵循一项详尽的史诗般的计划。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的,根据自己的认识,我在《猫与鼠》里叙述了学校与军队之间的对立,意识形态和荒谬的英雄崇拜对学生的毒化。 [点击阅读]
王子与贫儿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爱德华:爱德华和汤姆这两个少年,是这篇故事的主角。他们两个人,由于偶然的巧合,不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个人的面貌也很相似,但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是英国的王子,汤姆则是个小乞丐。有一天,爱德华王子在宫苑里散步,看到一个卫兵正在怒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由于同情心,他就带这少年进入王宫,想不到却因此发生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差一点几就丧失了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点击阅读]
玩偶世家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本剧作者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