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1Q84 BOOK1 - 1q84读后感——你羡慕 你鄙夷 我卷起短裙去该去的地方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村上春树今年引爆了日本。
  据说是这样的:5月29日,《1Q84》在日本上市,12天内狂卖百万册,书店全部断货,整个6月都不得不在醒目位置标明“再次入货未定”,出版社救火般仓皇加印,7月初销售过200万册,以至于日本国内媒体异口同声称之为,“傻卖”与“过热”的“社会现象”。《1Q84》狂卖热潮甚至波及到了书中所提及的管弦乐CD唱片,几乎一夜之间就销售一空,连奥威尔的陈年旧作《1984》都搭上了便车,销量一路飙升&helli;&helli;
  火爆至斯,自不免让人好奇心大炽,粉村上如我,当然更是亟盼一睹。可是,引进《1Q84》一事偏偏山重水复疑无路。据透露,已跟村上合作多年的上海译文出版社,尽管“豁出去”地将报价提高到了罕见的50万美元,但仍然在版权争夺战中败北了。一民营公司以高达百万美元的报价胜出,但事后考虑到恐难收回成本,试图讨价还价,遂引发不快而至搁浅&helli;&helli;如此这般,《1Q84》中文版俨然成了久候不至的戈多。
  什么时候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现在还不得而知。为免等得蛋疼,索性*从淘宝上购来了繁体竖排本,急不可待地一头扎了进去。
  起初以为,这肯定该是个很“好看”的故事。都畅销到那种程度了,没道理会不“好看”嘛。没想到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儿。

  首先是,这次的村上,固然还是经典的奇异迷幻、莫名其妙的村上,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一嗅即知非其不能为也,但较之过往那种时深时浅、时快时慢的节奏,此番却大有九浅才一深、慢至实在不能慢了才快一下的意思,刻意得就跟书里的天吾在嗨咻时故意算数学题来延长嗨咻时间一般。其次是,留下迷一般的“空白”部分以形成神秘性*和阅读快感,固然从来都是村上的标签之一,但这次的未完成空间似乎也忒多了些,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太监帖”——书还没完、来年再续,汗。还有就是,恁啰嗦,很多句子,不知是担心读者的理解能力跟不上还是怎么的,车轱辘般来回说了无数次,或者别有良苦用心,但至少个人没能领悟到妙处何在,尤其受不了很多句子下面还要点点点点点的,哪意思啊?这些句子都很精彩很重要很中心思想,所以就索性*先替读者给点点出来,省得大家再自个儿找笔来划线了?
  倒不是说故事不好。沉住气、调整好频率,自有销魂处。其实,较之早年“且听风吟”式的那种虚无、潇洒劲儿,个人本来就更钟意“拧发条鸟”式的悲伤、绝望感。而这次的《1Q84》在这一点上尤有过之,不仅天吾和青豆这两个主人公都经历过不幸的童年,小说中登场的所有人物几乎都是身心俱裂、创剧痛深,“暴力以种种名义贯穿物理空间与人的存在之间的空白地带,有如空气之蛹,无孔不入,畅行无阻”。只是多少有些诧异,这样一个与其说是引人入胜莫如说是多少有些晦涩深沉的故事,何以能够吸引日本数百万普通读者趋之若鹜?

  一出版社的朋友给我答疑说,那倒也没啥奇怪的,“因为人家的读者跟我们的读者不在一个水准上。在日本地铁里,5个人就有5个人读书看报;在台湾,5个人就有3个人读书看报;在香港,5个人中有两个人读书看报;而在国中的地铁里,5个人中往往有两个人在讲话,另外3个人在听他们讲话。”再汗。
  那也罢了,反正不读书又不会死人。让个人更汗的其实是,已翻译村上作品20多年、号称“对村上作品了如指掌”的林少华,对《1Q84》的评价是,“很多问题,连他自己都没有想明白,变得很暧昧含混,连基本的是非观都没有了。”
  很多问题,村上诚然没有想明白,废话那,除了上帝谁能想明白所有问题?但说《1Q84》没有基本的是非观,那就太扯淡了,村上此番传达善、美的那种意图,清晰可见,以流血的头去撞体制之墙的态度,如同他在耶路撒冷发表的那个关于“墙与蛋”的著名演说般,更前所未有的决绝。如果林先生所谓“基本的是非观”指的是绝对意义层面上的——譬如“玩一|夜|情的女人肯定就不是好女人”这种,那我无话可说。可是,人的是与非、善与恶,从来都不能以1+1=2这种命题来衡量,人之所以为人,动人之处皆在于此,诚如书里的青豆所发出的绝望质问,“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遗传基因的运载体的话,我们之中众多的分子为什么还要以复杂、奇妙的形态,漫步人生之长途呢?!”是故,个人非但不反感、反而格外偏爱书里那个大玩一|夜|情、还SM的女警察,无关是非,只因她拥有真实的伤痕累累的灵魂。

  我想说的其实是,今天这个世界,一堵下临深渊上抵高山的巨大的墙,无处不在,太多太多的人把墙视作朋友,紧紧地贴到它身上,把它当作靠山,求它保护自己,可是这墙却一直是我们的仇敌,一直是。村上选择,像《1Q84》第一幕里的青豆那样,在午后的阳光下、死一般停滞不动的高速公路上,跳下车,在看客们交织着羡慕与微鄙的目光中穿行,她要赶路,她忍住羞耻,捋起短裙,跳过铁栅栏,去她想去的地方。我钟意这样的村上,远胜过身上贴满了爵士乐、鸡尾酒标签的所谓“小资教父”的那个。
或许您还会喜欢:
飘(乱世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生平简介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点击阅读]
飞鸟集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泰戈尔1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straybirdsofsummercometomywindowtosingandflyaway.andyellowleavesofautumn,whichhavenosongs,flutterandfalltherewithasign.2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1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我睡醒的时候,床的另外半边冷冰冰的。我伸出手想试探一下波丽姆留在被子里的余温,结果只摸到了粗糙的帆布被单,她准是又做了噩梦,爬到妈妈被窝里去了。嗯,准没错。今天是收获节。我用胳膊支起身子,屋子里挺亮,正好看得见他们。小妹妹波丽姆侧身躺着,偎在妈妈怀里,她们的脸紧挨在一块儿。睡着的时候,妈妈看上去要年轻些,脸上尽管还是一样疲倦,可已经不那么憔悴了。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壶中茶水的热气早已散发到冰冷的空气中,可我双手仍紧紧地握着茶壶。我的肌肉因为冷而绷得紧紧的。此时如果有一群野狗来袭击,我肯定来不及爬到树上,就会遭到野狗的撕咬。我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硬的四肢,可我却坐着,像顽石一样一动不动。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周围的树丛已隐隐显露出轮廓。我不能和太阳搏斗,只能看着它一点点地把我拖入白昼,而即将到来的这一天是几个月来我一直所惧怕的。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3嘲笑鸟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我低头俯视着自己的鞋子,一层细密的灰尘正缓缓地落在磨旧的皮革上。此时,我正站在原来放着我和妹妹波丽姆的床铺的地方,旁边不远是放饭桌的地方。烟囱已经塌了,烧得焦黑的碎砖头堆成了一堆,靠这个我还勉强能认得出原来房间的位置,不然的话,在这茫茫灰海中,我靠什么来辨认方向?十二区的一切几乎已荡然无存。一个月以前,凯匹特的火焰炸弹摧毁了“夹缝地带”贫苦矿工的房子、镇子里的商店,甚至司法大楼。 [点击阅读]
首相绑架案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正站在波洛房间的窗户旁悠闲地望着下面的大街。“奇怪呀!”我突然脱口而出。“怎么啦,我的朋友?”波洛端坐在他舒适的摇椅里,语调平静地问。“波洛,请推求如下事实!——位年轻女人衣着华贵——头戴时髦的帽子,身穿富丽的裘皮大衣。她正慢慢地走过来。边走边看两旁的房子。二个男子和一个中年女人正盯捎尾随着她,而她一无所知。突然又来了一个男孩在她身后指指点点,打着手势。 [点击阅读]
马丁伊登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那人用弹簧锁钥匙开门走了进去,后面跟着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笨拙地脱下了便帽。他穿一身粗布衣服,带着海洋的咸味。来到这宽阔的大汀他显然感到拘束,连帽子也不知道怎么处置。正想塞进外衣口袋,那人却接了过去。接得自然,一声不响,那笨拙的青年心里不禁感激,“他明白我,”他心想,“他会帮我到底的。 [点击阅读]
马普尔小姐探案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马普尔小姐的故事——我亲爱的,我想我没告诉过你们——你,雷蒙德,还有你,琼——有关几年前发生的一桩奇特的小案子。不管怎样,我不想让人们觉得我很自负——当然了,我也知道和你们年轻人比起来我根本算不上聪明——雷蒙德会写那些关于令人讨厌的男男女女们的非常现代的书——琼会画那些出众的图画,上面全是一些四四方方的人,身上有的地方非常奇怪地凸了出来——你们都很聪明,我亲爱的, [点击阅读]
骗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骗局》简介:陨石、冰架、空军一号、三角洲部队、性丑闻、政治黑幕……美国悬疑惊悚小说大师丹·布朗凭借高超地想象将这些元素有机的糅合在《骗局》中。整个故事围绕着一起科学大骗局展开,讲述了48小时内美国政界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小说以一桩神秘的谋杀案开篇:在人迹罕见的北极圈,加拿大地质学家查尔斯·布罗菲和他的几只北极狗被两个彪形大汉劫持到一架军用直升机上。 [点击阅读]
高尔夫球场的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我知道有这么一则已为人所共知的铁事,它的大意是:一位年轻作家决心要把他的故事的开头写得独具一格、有声有色,想借此引起那些读腻了声色犬马之类文章的编辑们的注意,便写下了如下的句子:“‘该死!’公爵夫人说道。”真怪,我这故事的开头倒也是同一个形式.只不过说这句话的女士不是一位公爵夫人罢了。那是六月初的一天,我在巴黎刚办完了一些事务,正乘着早车回伦敦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