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1Q84 BOOK2 - 《1Q84 BOOK2》读后感——我们的1q84——钻入1q84的森林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nbs; 当当的书还没到,于是在书店站了四个小时,愉快的读完了第二本《1q84》。 这本唤作“book2”的,份量较之第一部分略有下降的小说沉稳的支撑住了我对它的兴趣与疑问。挺有意思的——像青豆那样考虑一下:眼下到底有多少人,会轻易的认出书店堆迭的一堆“橙色*Q”是第二本《1q84》?又有多少人会在发现这本书之后,较为耐心的站在书店的一角看上它一个下午?
  答案可能介于一部分与稀少之间,呵呵。
  在“无情”剧透之前,先简单说说这本book2给我的印象吧。
  较之第一本,book2速度时快时慢,也没有了上一部“快慢交错”的感觉。但在青豆与天吾的时间交织上,这种速度是合适的。看book2时,不时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几本意识流小说:伍尔夫的《达罗威夫人》,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book2几乎不留痕迹的展现了空间时间蒙太奇。尤其是青豆看见天吾那段(似乎开始剧透了),青豆矛盾的心理让人看起来很纠结,很生动。
  在音乐方面,村上继续不遗余力的借剧中人物宣讲自己的音乐美学,以及小小的乖张。现在脑子里还有印象的是阿姆斯特朗,还好——音乐的部分没有喧宾夺主。另外,村上还是继续灌输《小交响曲》,不论青豆还是天吾。至少有一层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小交响曲是维系两人关系的重要物件。
  也许是之前受林少华先生荼毒太深,我本以为深田保死前会有长长的教育性*宣讲——像《海边卡夫卡》里的琼尼沃克那样。但实际不是(对这点后面会有详述)。村上在book2中细叙了契诃夫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概念——“手|枪原则”,这个概念个人认为运用的不错——尤其是book2-book3一路看下去,会清楚的看见这个法则对青豆部分剧情的影响。
  下面开始剧透。
  1 暴力
  由于小小人的相对“明朗化”,所以暴力在book2里,得到更全面的展现。小说开头的部分,出人意料的,很快便抛弃了book1中青豆与天吾各自剧情展开的两个重要人物,安田与亚由美。

  应该说这两位女性*在book1中都是很重要的角色*。亚由美是青豆继环之后,唯一能称得上是朋友关系的人,而安田则是天吾无聊人生的一抹亮色*,充当了其身体与心灵的慰藉品。但两位重要角色*在book2中很快便被村上判了死刑,俨然与主角是老死不相往来了。
  亚由美的死亡合乎情理,是她一贯爱玩的“那一套”。这个角色*一直迷醉于狄俄尼索斯似的纵欲狂欢,为避免伤害而抛弃了男女之间的长久关系。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说起来并不难理解:亚由美小时候便遭受到了来自叔父与哥哥的性*骚扰,而这种受虐感随着不愉快的恋爱经历渐渐扩大蔓延。她所体验的性*爱快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变态的受虐感。是个可悲的角色*。
  暴力让亚由美懂得了自己的生存法则。她看起来愉快的接受一切,反倒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无力感。慢慢的,她由惧怕暴力变为享受被暴力,她在暴力中渐渐感觉到了自身的存在,但最终也死在了暴力之中。
  应该说,青豆本来是有机会拯救亚由美的。但很可惜,青豆与亚由美天生对峙的职业关系(杀手——警察)让她们无法成为真正的朋友。于是,青豆只能默默留下眼泪,接受亚由美的死。
  说起安田,最值得玩味的是安田的丈夫在告知天吾自己的妻子将不能再去见天吾时说的那句——“她丧失了”。
  书里并没多提安田的丈夫,不过通过描述,我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冷暴力的存在。似乎正是安田对自己妻子的置之不顾,才导致了妻子在外觅欢。这么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按理说,在得知自己的妻子在外不守妇道之后,丈夫应该是暴跳如雷的——尤其是丈夫在给妻子情人打电话的时候。但我们在书里看到的,是一个相对节制的,“礼貌”的中年男人。他在给妻子情人的电话里斩钉截铁的宣布了自己妻子的下场——丧失。

  妻子丧失了什么?爱情,亲情,还是一切?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渡边淳一讨论中年夫妻危机的若干小说,比如《爱的流放地》。同样是躲在妻子身后,知悉一切而又显得过分冷静的丈夫。这样的男人,又丧失了什么呢?
  应该说,借用book1里两位重要角色*的“猝死”,村上继续小心翼翼的叙说了暴力的影响。
  而暴力,作为小小人的特质之一,就这样轻易的置人于死地了。
  2 母体与子体
  book2中引入了母体与子体的概念。出处分别来自深田保死前和青豆的对话,以及青豆在刺杀深田成功后躲在提前安置好的房间阅读由天吾和里共同合作写就的《空气蛹》。两部分的作用不同,前者介绍了现在的情况:在脱离子体后,深绘里(感知体)找到了天吾(接受体),两者相互补充,组成了反抗小小人的“抗体” 组织。后者介绍了过去的情况:深绘里如何找到小小人,继而从空气蛹中分化出子体(感知体)与父亲(接受体)进行交合仪式,从而使父亲成为了小小人代言人,而母体深绘里逃出了教团。后者让青豆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青豆是作为天吾的内里存在着的。
  而平行的概念也在这种叙述中被破坏,暂时破坏。在刺杀深田保时,青豆意识到只有牺牲自我才有可能拯救天吾,从而在book2末尾准备开枪自杀。
  我想,所谓善恶概念还是有区分的,并不像之前林少华教授认为的那样模糊。从book2中我们已清晰的看见了两个团体的对峙:即以小小人领导的教团组织(小小人在book2中可谓大显神威)和以深绘里天吾青豆组成的反抗组织。

  林教授之所以认为模糊,原因可能出在深田保身上。这是个复杂的角色*,既有可恨的一面——在身体处于“神赐”阶段,与萝莉交合,作为小小人的代理人做了无数亏心事;但也有可悲的一面——身体被小小人反噬,肌肉麻痹日趋严重,丧失了自主性*。对其可恨的一面,村上不吝篇幅,在夫人的柳宅部分做了详述。试问:这难道不是对绝对的善,绝对的恶的阐述吗?对其可悲的一面,村上在深田死前也做了详细描述,深田试图通过青豆的刺杀得到解脱——并告知了青豆教团内部的诸多秘密。加之之前戎野对深田的介绍,这个角色*是丰满的。
  怎么分析这个角色*?一锤子拍死?
  当然不是,仔细阅读可以发现:对深田的恶行,村上是绝对唾弃的,对深田的人格,村上的塑造则是丰满的——作为邪教头目,深田也有普通人的那一面。
  最后再来看看book2中从母体中脱离出的子体(感知体)与接受体的两次交合:深田保自述中承认自己与女儿里交合,从而成为小小代言人;在从猫城回来之后,为帮助天吾卸除“诅咒”,里主动与天吾交合,从根本上使两人成为“一体”。
  简单说都是“以大欺小”,从常规的伦理道德来看都不能算是被社会接受的事——甚至让我感觉到一丝丝向《海边的卡夫卡》“弑父娶母”致敬的味道。
  但这正是1q84。
  最后,不知村上是否看过《新世纪福音战士》。看完两本《1q84》,至少有两处让我觉得眼熟:一处是深绘里这个角色*,简直就是对三无少女鼻祖凌波丽的致敬;一处是母体与子体,总让我想起莉莉斯与凌波。另外值得一说的是,《福音战士》里的碇司令与《1q84》里的深田保颇有雷同之处,都展现了其丰满的人性*(善恶两面),以及作为决策者的无奈。
  &nbs;
或许您还会喜欢:
高尔夫球场的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知道有这么一则已为人所共知的铁事,它的大意是:一位年轻作家决心要把他的故事的开头写得独具一格、有声有色,想借此引起那些读腻了声色犬马之类文章的编辑们的注意,便写下了如下的句子:“‘该死!’公爵夫人说道。”真怪,我这故事的开头倒也是同一个形式.只不过说这句话的女士不是一位公爵夫人罢了。那是六月初的一天,我在巴黎刚办完了一些事务,正乘着早车回伦敦去。 [点击阅读]
1408幻影凶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一迈克·恩斯林还站在旋转门里面的时候就看到了奥林——多尔芬旅馆的经理——正坐在大堂里厚厚的椅子上。迈克心里一沉。要是我让律师一块儿来就好了,他想。哎,可现在为时已晚。即使奥林已经决定设置重重障碍,想办法不让迈克进入1408房间,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总有办法对付他的。迈克走出旋转门后,奥林伸出又短又粗的手走了过来。 [点击阅读]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个人的体验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鸟俯视着野鹿般昂然而优雅地摆在陈列架上的精美的非洲地图,很有克制地发出轻微的叹息。书店店员们从制服外衣里探出来的脖颈和手腕,星星点点凸起了鸡皮疙瘩。对于鸟的叹息,她们没有给予特别注意。暮色已深,初夏的暑热,犹如一个死去的巨人的体温,从覆盖地表的大气里全然脱落。人们都在幽暗的潜意识里摸摸索索地追寻白天残存在皮肤上的温暖记忆,最终只能无奈地吐出含混暧昧的叹息。 [点击阅读]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坑地阵亡战士纪念碑四周长满了玫瑰。这是一片茂密的灌木林。杂乱丛生,小草透不过气来。白色的小花开着,像纸一样卷起。花儿簌簌作响。天色破晓,就快天亮了。每天早上独自穿过马路去往磨坊的路上,温迪施数着一天的时光。在纪念碑前,他数着年头。每当自行车过了纪念碑后的第一棵杨树,他数着天数,从那儿他骑向同一个坑地。夜晚,每当温迪施锁上磨坊,他又数上一遍年头和天数。他远远地看着小小的白玫瑰、阵亡战士纪念碑和杨树。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他杀的疑惑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最早发现山桥启太郎死去的,是山桥的夫人佐代子。那天,山桥从早晨起就失去了踪影。其实,说“从早晨起”还不正确。山桥离开自己家的时候,是前一天晚上9点以后。他从公司下班回家,吃了晚饭以后,说有一些东西要写,便去了附近当作工作室的公寓里。山桥在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写诗歌和小说,还亲自主恃着一份《同人》杂志,屡次在文艺类杂志的有奖征稿中人眩对他来说,写作几乎已经超越了纯兴趣的阶段。 [点击阅读]
偷影子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莎士比亚爱情里最需要的,是想象力。每个人必须用尽全力和全部的想象力来形塑对方,并丝毫不向现实低头。那么,当双方的幻想相遇……就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象了。——罗曼·加里(RomainGary)我害怕黑夜,害怕夜影中不请自来的形影,它们在帏幔的褶皱里、在卧室的壁纸上舞动,再随时间消散。但只要我一回忆童年,它们便会再度现身,可怕又充满威胁性。 [点击阅读]
冤家,一个爱情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赫尔曼·布罗德翻了个身,睁开一只眼睛。他睡得稀里糊涂,拿不准自己是在美国,在齐甫凯夫还是在德国难民营里。他甚至想象自己正躲在利普斯克的草料棚里。有时,这几处地方在他心里混在一起。他知道自己是在布鲁克林,可是他能听到纳粹分子的哈喝声。他们用刺刀乱捅,想把他吓出来,他拚命往草料棚深处钻。刺刀尖都碰到了他的脑袋。需要有个果断的动作才能完全清醒过来。 [点击阅读]
吉檀迦利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冰心译1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欢乐。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这小小的苇笛,你携带着它逾山越谷,从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乐。在你双手的不朽的按抚下,我的小小的心,消融在无边快乐之中,发出不可言说的词调。你的无穷的赐予只倾入我小小的手里。时代过去了,你还在倾注,而我的手里还有余量待充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