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癌病船 - 第一章 处女航(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母亲由纪子,在附近一家制造化妆品瓶盖的工厂里作工。夕雨子的皮肤变脆弱了。用手挠过的地方,立刻就会红肿。稍一碰伤,便血流不住。不巧在这时又染上了肺炎。父母托就近的一位医生介绍去医学院诊治,诊断的结果是白血病。少女那细细的血管里,白血球在急剧增加。当天,夕雨子便被送进医院的无菌室隔离起来,注入了饱和状态的抗癌剂。这叫做“饱和疗法”。结果把父母为能搬进宽敞公寓而辛辛苦苦蓄存起来的钱都花得所剩无几了,万般无奈之下,双亲只得把夕雨子从医院接回家里,改为“维持疗法”。按医生的话说:“生与死的可能性各占一半。”这百分之五十生的可能性,还是那些主治医生们同白血病进行了殊死搏斗的结果。父母想:夕雨子早晚是会死的。由于是放射线疗法,少女的头发脱落得很厉害。梳子一动,头发便纷纷往下脱落。原来又黑又粗的头发,现在变得又细又黄了。夕雨子也知道自己快要死了。父母相对无言,潸然泪下。贫穷的父母啊,总以为自己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而沉浸在无限的哀痛之中。有一天,父母的目光突然被报纸上的一篇关于癌病船的报导吸引住了。“癌病船”——是世界保健组织的分支机构,理查德·斯克德财团为了和不治之症作斗争而建造的。船的总吨位为七万二千吨,全部投资为二千二百亿日元,是艘超乎想象的巨大宏伟的癌病医院。癌病船共有病房八百间,大夫二百名。护士与患者按一比一的比例配备——八百人。技师、药剂师八十名。仅医务人员就有一千人。医院事务部门有二百七十人。船员三百五十人。这只庞大的医疗队伍,在世界上恐怕也是首届一指的。医疗器材当然也是最新式,最先进的。癌病船命名为“北斗号”。“北斗号”将在全世界七大洋中航行。为了让那些身患癌症而濒临死亡的人们能浏览一下世界风光,也是造这艘巨轮的目的之一。陆地上的癌病医院的病房总是阴暗的,与其说是病房,不过说是牢房。医院本身可以说成是蚕蚀患者心灵的机构。大夫和护士总是忙忙碌碌,哪顾得上细心照料病人。患者只有关在牢房般的房间里等死。但是在癌病船上,一个病人有一个护士照料,大夫分为四班轮流值班,癌病船在世界各国码头停靠,饱览世界各大名港的风光,绚丽的朝霞和壮美的落日将使所有的患者心旷神怡。癌病船分为十三层。最上层为A等,往下依次为B、C……M.设有餐厅、俱乐部、舞厅、电影馆、游艺室、商店和银行等。船上还有神经科大夫和附属福利机构,以及佛教、道教,夭主教和伊斯兰教的传教士和神职人员。患者自由自在。这里没有阴暗的病房,更没有蜷伏在房间里等死的凄惨景象。每天迎接患者的是新的未知的海洋和新的未知的国度。就是那些死去的病人,也是在乘着癌病船访问了许许多多国家,周游了波澜壮阔的海洋之后而恬静地安息的。当然,大夫们竭尽全力和癌症作斗争。在横渡七大洋的途程中,大夫们总是奋力抢救那些患恶性肿瘤的重病人,然而,癌病船并不期望能出现什么奇迹,但比什么都重要的是使患者从寄托于明天的希望中,产生与病魔做斗争的勇气。从而给每个患者的心里注入产生奇迹的动力。建造癌病船还有另一个目的。船上汇集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设立了疑难病症研究所,而研究人员无疑都是第一流的。癌病船常常停靠在那些医疗事业落后的国家的口岸,把该国医务人员调来集训,传授医疗知识,当然也为当地疑难病人诊断,并给以治疗。癌病船是向全世界病魔开战,给人类树立希望的战斗船。也可以说这就是癌病船的根本使命。癌病船是希望之船。但是,它并非尽美尽善。它仅仅能收容八百名患者。可全世界的疑难病患者有几百万人。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癌病船能有什么办法呢?设在纽约的斯克德财团,决定用抽签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八百间病房中,四百间是供那些所谓“有能力使用”的人使用的。作为维持癌病船的管理费用,这四百间病房按每间一亿日元的标价出售,患者可以一直住到死。不到两个月,四百间病房几乎全部售完。其余的四百间是供挑选来的病员使用的。这些挑选来的病员一律免费,只要随身带点零用钱就行。财团把挑选病员的工作交给各国政府办理,按各国人口比例分配病员名额。夕雨子的父母希望把女儿送到癌病船上。夕雨子已临近死期,她整天躺在狭窄的房间里等侯死的来临。可惜的是,夕雨子长这么大还没有出外旅行过,只是洗过海水澡,参加过小学校组织的春游。她既然难免一死,不如把她送上癌病船,去看看浩瀚的大海和异国港口的绮丽飘光。癌病船不准许患者携带家属。医生,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由各国的人员组成——当然是经过斯克德财团审定的。船上设有各种语言的同声传译设备,相互交谈时不存在语言的障碍。船长是日本人,是斯克德的老朋发,名叫白鸟铁善。一位有资历的人物。癌病船——“北斗号”也是在日本建造的。夕雨子的父母向神祈祷了之后,替孩子报了名。——申请免费上船。夕雨子默默地望着那仿佛陌生的狭小世界,什么也没有说。斯克德财团的上船通知书终于来了,并附有日本政府的复审书。夕雨子不愿去癌病船上。尽管家里很挤,但毕竟有父母和弟弟妹妹作伴。她愿意死在亲人们身边。她知道她在世的时间不会长久了,从皮肤的病变可以看得出,她的生命随着时光的消逝而一天天变得淡漠了。当然,她也知道自己不应该死在家里,那会给父母和弟妹增添更多的烦恼。为了她,母亲已经不能再去作工了。如果她上了癌病船,家里至少可以宽敞一些。况且又不是去住阴暗的医院,而是去乘一条免费的、拥有最新医疗设备的、有着高超医疗技术的医生的癌病船。为了父母和弟弟妹妹,夕雨子乘上了癌病船。“你将看到整个世界,夕雨子。还有高明的医生。海,大海,也许它会治好你的病的……”母亲泪如泉涌,所有的话都梗塞在喉间了。癌病船从横滨港开航,满载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患者,于九月一日离开了喧闹的码头。第一个目的地是新加坡。比起伊丽沙白二世号游船还要巨大的“北斗号”,划破碧蓝的海水,乘风破浪,开始了与病魔奋战的航程。父母为夕雨子乘上癌病船而感到幸运,日夜向神祈祷。现在她在观赏哪一片海域?在游览哪一个港口呢?他们时刻牵肠挂肚地思念着自己的女儿,越来越虔诚地向神祈祷。癌病船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类群星闪耀时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作品简介StefanZweig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曾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茨威格便“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他杀的疑惑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最早发现山桥启太郎死去的,是山桥的夫人佐代子。那天,山桥从早晨起就失去了踪影。其实,说“从早晨起”还不正确。山桥离开自己家的时候,是前一天晚上9点以后。他从公司下班回家,吃了晚饭以后,说有一些东西要写,便去了附近当作工作室的公寓里。山桥在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写诗歌和小说,还亲自主恃着一份《同人》杂志,屡次在文艺类杂志的有奖征稿中人眩对他来说,写作几乎已经超越了纯兴趣的阶段。 [点击阅读]
以眨眼干杯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她有个大目的1以深蓝色的蓝宝石为中心,围绕镶嵌着一圈小小的钻石。把这些宝石连接到一起的,是灿灿发光的黄金。卖点在于其非凡的品质。项链、挂坠、耳环、再加上一对手镯,共计七千四百三十万日元。旁边是一条用红宝石、钻石和水晶组合而成的项链,二千八百万日元。耳环,一千万日元--双层玻璃的背后,仿佛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颗小小的石头,其价格甚至要超过一个大活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它们是那样地耀眼夺目。 [点击阅读]
伊豆的舞女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从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学生帽,身穿藏青色碎白花纹的上衣,围着裙子,肩上挂着书包.我独自旅行到伊豆来,已经是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温泉住了一夜,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夜,然后穿着高齿的木屐登上了天城山. [点击阅读]
伊迪丝华顿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作者:伊迪丝·华顿脱剑鸣译在我还是个小女孩,又回到纽约时,这座古老的都市对我最重要的莫过于我父亲的书屋。这时候。我才第一次能够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一旦走出家门,走上那些简陋单调的街道,看不到一处像样的建筑或一座雄伟的教堂或华丽的宫殿,甚至看不到任何足以让人联想到历史的东西,这样的纽约能给一位熟视了无数美丽绝伦的建筑、无数地位显赫的古迹的孩子提供些什么景观呢?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当中, [点击阅读]
侏罗纪公园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在最初的不规则零散曲线中,几乎看不到基本数学结构的提示。||迈克尔·克莱顿几乎是乐园迈克。鲍曼一面开着那辆越野车穿过位于哥斯大黎加西海岸的卡沃布兰科生态保护区,一面兴高采烈地吹着口哨。这足七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眼前路上的景色壮丽:路的一边是悬崖峭壁,从这儿可俯瞰热带丛林以及碧波万顷的太平洋。据旅游指南介绍,卡沃布兰科是一块朱经破坏的荒原,几乎是一个乐园。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元旦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她过去很坏……一向如此,他们常常在第五大道旅馆见面。”我母亲这么说,好像那一越轨的情景增加了她所提起的那对男女的罪过。她斜挎着眼镜,看着手里的编织活,声音厚重得嘶嘶作响,好像要烤焦她毫不倦怠的手指间编织的雪白童毯一样。(我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乐善好施的人,然而说出的话却尖酸刻薄,一点也不慈善。 [点击阅读]
其他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印]戈斯这一时期②,诗人一开始便尝试一种新的样式——散文诗。虽然泰戈尔的大部分翻译作品都采用了散文诗这种形式,然而这些作品的孟加拉文原著,显然都是些出色的韵文。那么,诗人到底为什么动手写起了散文诗呢?人们自然会以为,采用散文诗写作与“散文”③《吉檀迦利》的成功(指英译本)有关,诗人自己也赞同这种观点(《再次集》导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