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安德的影子 - 第二十四章 回家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想你想要知道,一些坏消息。”
  “坏消息总不会少,即使在胜利中也一样。”
  “很明显当IDL已经控制了战斗学校,正在I·F的保护下把孩子们送回家的时候,新华沙条约组织做了些调查,并发现有一个从战斗学校出来的孩子不在我们的控制下。是阿契里斯。”
  “但是他只来了这里几天。”
  “他通过了我们的测试。他进来了。他是他们唯一可以得到的人。”
  “他们做了么?得到他了?”
  “那里所有的安全设施都是设计来不让里面的人出去的。三个守卫死亡,所有的被收容者都被释放,融入普通人中间。他们把所有的人都找出来了,只有一个例外。”
  “这么说他被解放了。”
  “我们不完全称之为解放。他们想要使用他。”
  “他们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么?”
  “不,他的档案仍被密封着。一个少年,你看。他们没有来要他的档案。”
  “他们会发现的。在莫斯科的人也不会喜欢一个连续杀手的。”
  “他很难被阻止。在我们怀疑他以前他杀了多少人?”
  “目前战争已经结束了。”
  “现在他们开始为下次战争建立优势了。”
  “不管有什么运气,格拉夫上校,在那时候我会在的。”
  “我实际已经不再是上校了,凯罗特修女。”
  “他们真的要给你进行什么军事审判么?”
  “一个调查,就是这样。一个质询。”
  “我就是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要为胜利找一个替罪羊。”
  “我会没事的。太阳不是仍然照耀着地球这个行星么?”
  “但是不再照耀‘他们’悲惨的世界了。”
  “你的上帝也是他们的上帝么?凯罗特修女。他也带他们进入天国么?”
  “那不是‘我的’上帝,格拉夫先生。但是我和你一样,是他的孩子。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照顾那些蚁族,并且也把它们看成是他的孩子。”
  “说到孩子。凯罗特修女,我对这些孩子做了些事情。”
  “你给了他们一个世界,好让他们回家。”
  “除了一个人以外。”
  花了几天时间才遏止了官僚的人员的行动,但最后,舰队司令部仍完全处在将军的指挥下,没有一艘舰艇在叛徒的指挥下出发。这是个凯旋。海格曼的辞职象征着停战,但是唯一的真正的东西是确实发生的事情。
  在整个战斗中比恩一直和格拉夫在一起,他们阅读所有的急件,听取所有的有关舰队和地球等地方最近发生的事态的报告。他们讨论并推演局势的变化,试图在队伍里阅读,尽他们的可能来解释正在发生的事情。对于比恩来说,和虫族之间的战争已经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所有的麻烦就是地球上的局势会如何发展。当一个暂时停止对抗,一个不稳固的停战协议被签署的时候,比恩知道那不会持久。他会被需要。一旦他到达地球,他会让自己准备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安德的战争结束了,他想。下面的战争将会是我的。

  在比恩热心地追踪新闻的时候,其他的孩子被守卫限制在他们的宿舍内,在艾洛斯他们所在的部分停电的时候,他们就蜷缩在黑暗中。隧道的这个部分曾经受过两次袭击,但是俄国人究竟是试图要得到这些孩子还是碰巧抵达了这个区域在寻找弱点就没有人能够猜出来了。
  安德被更慎重地守卫着,但是他不知道。他完全透支,也许不想或者不能负担他所做的暴行,很多天来他不省人事。直到战斗结束他才恢复意识。
  他们让孩子们再聚集到一起,现在他们的禁闭结束了。他们一起踏上了前往去安德被保护和治疗的房间的朝圣之旅。他们发现他显然很愉快,能开玩笑。但是比恩能够看到他很疲惫,他从安德的眼中看到不能被忽视的悲哀。胜利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损耗,比任何人都要大的多。
  比我更多,比恩想,即使我知道我在做什么,而且我也知道他对任何的恶意都没有罪过。他在拷问他自己,而我则继续干我的。也许因为对我来说,颇克是死亡比我从没见过的全种族的灭亡重要得多。我知道她——她就留在我的心里。虫族我从不了解。我怎么会为他们悲伤呢?
  但安德会。
  在他们把在他睡眠的时候发生的事情都告诉他以后,佩查抚摩他的头发,“你好么?”她问,“你把我们吓坏了。他们说你已经疯了,但是我们说‘他们’才疯了。”
  “我是疯了,”安德说,“但是我想现在已经没有关系了。”
  那里面有更多戏谑的成分,但是安德的情绪很快就泛滥了,他们其他人都是头一次看到,安德哭了。比恩正巧站得离他很进,当安德伸出手去,他一下就抱住了比恩和佩查。摸着他的头,他的胳膊拥抱他们,那都是比恩所不能承受的。他也哭了起来。
  “我好想你们,”安德说,“我太想你们了。”
  “你以为我们很坏吧,”佩查说,她没有哭,她吻了他的脸颊。
  “我看到你们很伟大,”安德说,“你是我最需要的人,我用得最频繁的人。我的计划很糟糕。”
  “现在每个人都好了,”丁说,“我们每个人都没事,虽然在交战的五天中蜷缩在漆黑的房间里毫无治疗效果。”
  “我不必再做你们的指挥官了,是么?”安德问,“我不想再指挥任何人了。”
  比恩相信他。也相信安德永远“不会”再次指挥战斗了。他也许还有让他站到那个位置的才能。但是最重要的人不必一定要用到暴力中去。如果宇宙还有任何仁慈,或者仅仅是正义的话,安德都永远不必去剥夺别人的生命了。他显然已经达到极限了。
  “你不必命令任何人,”丁说,“但是你总是我们的指挥官。”
  比恩感到了那里面包皮含的事实。所有的人,无论他们去哪里,无论他们做什么,他们都会把安德记在他们的心里的。
  比恩没有精神告诉他们在地球上发生了什么,双方都坚持要监护这次战争的英雄,年轻的安德·维京,他的伟大的胜利已经抓住了公众的感官。无论谁,只要拥有他,就不止可以使用他机器优秀的军事头脑——他们想——而且也可以从舆论和公众围绕着他的谄媚中得到好处。他的名字会在任何时候出现。

  所以在政治领袖努力协调停战的时候,他们也彼此有了一个简单而明显的妥协。所有的战斗学校的孩子都将送回本国。除了安德·维京。
  安德·维京不能回家。地球上没有任何政党能够使用他。那就是那个妥协。
  而且那是洛克计划的。那个安德的亲兄弟。
  当他了解的时候,比恩怒火中烧,就和当初他认为佩查正在出卖安德的时候一样。
  那是错的,不该发生。
  也许彼德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让安德成为人质。让他能够保持自由。或者他这样做安德就不能利用他的名声来为自己提高政治实力。彼德·维京是在解救他的兄弟还是在除掉一个强劲的对手呢?
  总有一天我会见到他找出实情,比恩想。如果他出卖了他的兄弟,我会毁掉他。
  当比恩在安德的房间流泪的时候,他也是在为一个别人还不知道的原因哭泣。他哭泣是因为,安德永远不会从战争中回家了,这一点就和战斗舰中的人都已死去这个事实一样肯定。
  “那么,”阿莱打破了沉默,“我们现在该做什么呢?虫族战争结束了,地球上和这里的也一样。我们现在该做什么呢?”
  “我们还是孩子,”佩查说,“他们可能会让我们去上学。法律规定的。在你十七岁以前都必须去上学。”
  他们全都笑了,然后他们又哭了起来。
  在下面的几天中,他们不时互相见面。然后他们搭乘了不同的巡航舰和驱逐舰踏上回地球的旅程。比恩很明白为什么他们要搭乘不同的舰艇,那样就没有人会询问为什么安德没有一起乘坐了。在他们离开以前,安德也许知道他不会再回到地球上去了,但是他什么也没有说。
  当凯罗特修女来电话询问她和她丈夫在一个小时内是否都在家的时候。伊莲娜几乎喜不自胜。因为她说“我正把你的儿子带回到你身边。”
  尼可拉,尼可拉,尼可拉。伊莲娜在她的心里一遍一遍地呼喊这个名字。他的丈夫朱里安也是,在忙着整理房子安排东西的时候他几乎都是跳着舞的。尼可拉走的时候他还那么小。现在他一定长大多了。他们很难再了解他。他们不能理解他曾经历过什么。
  但那不是问题。他们爱他。他们很快就会再次了解他了。他们不会让失去他的那些日子影响未来的生活的。
  “我看到汽车了!”朱里安叫道。
  伊莲娜赶快把盘子的盖子都打开,那样当尼可拉进入厨房的时候,他就会看到里面满是他孩童的记忆中最新鲜、最完美的食物。无论他们在太空里吃什么,都不可能比这更好。
  然后她跑出房门,站在她丈夫的身边,看着凯罗特修女从前座出来。

  为什么她没有带尼可拉回来呢?
  没有问题。后门打开了,尼可拉出现在那里,伸展开他年轻瘦长的身躯。他长得这么高了啊!还仍是个孩子呢。只还有一点点他孩童时的形象。
  跑过来吧,我的儿子!
  但是他没有跑向她。他转身背对着他的父母。
  啊。他正伸手到后座去。也许,是个礼物么?
  不,是另一个男孩。
  一个小一点的男孩,但是有着和尼可拉一样的面孔。那也许对那么小的男孩来说太过饱经沧桑了,但是仍有着和尼可拉一样的开放和仁慈。尼可拉不可抑制地显露出笑容。但是小的一个没有微笑。他看上去很犹豫,也很迟疑。
  “朱里安,”他的丈夫说。
  他为什么要叫自己的名字呢?
  “我们的次子,”他说,“他们没有全部死亡,伊莲娜。还有一个活下来了。”
  她本来已经埋葬重新见到那些小孩子的希望。这触动了她隐藏的痛楚。她为此而强烈的喘息。
  “尼可拉和他是在战斗学校见面的,”他继续说,“我告诉过凯罗特修女,如果我们有另一个儿子,你想要命名他为朱里安。”
  “你已经知道了?”伊莲娜说。
  “原谅我,亲爱的。但是凯罗特修女当时不能肯定他是我们的孩子。或者他是否有回到家的可能。如果当时我给你这个希望,但是最后会让你伤心的话,那是我不能承受的。”
  “我有两个儿子,”她说。
  “如果你想要他的话,”朱里安说,“他的生活曾经很艰难。但他对这里还是很陌生的。他不会说希腊语。他被告知他来这里仅仅是为了做一次拜访。在法律上他不是我们的孩子,而是一个国家的守卫者。如果你不想的话,伊莲娜,我们不必让他加入。”
  “闭嘴,你这蠢货!”她说。然后,她对正走过来的男孩大声喊,“这是我的两个儿子,他们从战争中回家了!快到你们母亲这里来!我是多想你俩啊,我想你们想了这么多年!”
  然后,他们奔向她,她用双臂抱住了他们,她的泪水落在了他们的身上,她丈夫的双手就放在两个孩子的头顶。
  她的丈夫开始说话。伊莲娜立刻就明白了他说的,那是圣路加福音中的句子。但是他只记得希腊语的说法,小点的孩子可能不能听懂他的意思。但是没有关系。尼可拉已经开始把话翻译成舰队通用语了,几乎同时小点的孩子也辨认出了那些词汇,然后准确地讲出了他记忆中的这些话来,如同凯罗特修女在数年前就给他读过一样。
  “让我们用餐,并且感恩,因为那死去的孩子,现在复生;他曾经遗失,现在回家了。”然后小点的孩子开始紧抱着他的母亲放声大哭,同时还在亲吻着他父亲的手掌。
  “欢迎回家,小弟弟,”尼可拉说,“我曾经告诉过你,他们都很好的。不是么?”
  (全文完)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一个人的好天气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正文第1节:春天(1)春天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有间屋子的门楣上摆着一排漂亮的镜框,里面全是猫的照片。再往屋里一看,从左面墙开始,隔过中间窗户,一直转到右面墙的一半,又挂了快一圈儿猫的照片,我懒得去数多少张了。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的猫不理睬我,有的猫死盯着我。整个房间就像个佛龛,令人窒息。我呆呆地站在门口。"这围脖真好看哪。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1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既然野人①已经死了,”眼看周围的树林逐渐黯淡,盖瑞不禁催促,“咱们回头吧。”“死人吓着你了吗?”威玛·罗伊斯爵士带着轻浅的笑意问。盖瑞并未中激将之计,年过五十的他也算得上是个老人,这辈子看过太多贵族子弟来来去去。“死了就是死了,”他说,“咱们何必追寻死人。”“你能确定他们真死了?”罗伊斯轻声问,“证据何在?”“威尔看到了,”盖瑞道,“我相信他说的话。 [点击阅读]
培根随笔集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译文序一、本书系依据Selby编辑之Macmillan本,参考《万人丛书》(Everyman’sLibrary)本而译成者。二、译此书时或“亦步亦趋”而“直译”之。或颠倒其词序,拆裂其长句而“意译”之。但求无愧我心,不顾他人之臧否也。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身世】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点击阅读]
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在纽约第三刑事法庭坐着等待开庭,等待对曾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女儿并企图侮辱他的女儿的罪犯实行法律制裁。法官面容阴森可怕,卷起黑法衣的袖子,像是要对在法官席前面站着的两个年轻人加以严惩似的。他的表情在威严傲睨中显出了冷酷,但是,在这一切表面现象的下面,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却感觉到法庭是在故弄玄虚,然而他还不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的行为同那些最堕落腐化的分子相似,”法官厉声地说。 [点击阅读]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1864年7月26日,东北风呼呼地叫,一艘典雅而华丽的游船使足了马力,在北爱尔兰与苏格兰之间的北海峡海面上航行。英国国旗在船尾桅杆的斜竿上飘动,大桅顶上垂挂着一面小蓝旗,旗上有金线绣成的“E.G.”两个字母(是船主姓名(Edward&Glenarvan(爱德华·哥利纳帆)这两个字的第一个字母),字的上面还有个公爵冕冠标记。这艘游船叫邓肯号,它属爱德华·哥利纳帆爵士所有。 [点击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1910)美国作家。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1835年11月30日生于密苏里州,1910年4月21日卒于康涅狄格州。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