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安迪密恩 - 第17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7
  现在,过了那么多年,我写下了这些文字。我本以为,要想回忆起伊妮娅小时候的事情,会很困难。但并非如此。我曾担心,由于占据记忆的全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最近几年的景象,那早年的记忆会变得遥不可及,的确,我清楚地记得我们飘浮在环轨森林树枝间的时候,华丽的日光倾泻在她的身上;我们在零重力中第一次做爱;和她一起在悬空寺的悬空走道上散步的时候,头顶上的第一抹日光将华山的悬崖映照得通红。但却不是。我也没有屈服于内心的冲动,没有将记忆一下子跳跃到近几年的时光,虽然我心中充满了恐惧,我怕我的故事将随时被发出嘶嘶声的薛定谔毒气打断。我会写下所能写的一切,命运将会决定故事的终点。
  随着飞船呼啸着攀向太空,贝提克领我们爬上螺旋阶梯,进入了那个摆着钢琴的房间。虽然飞船在狂野地加速,但密蔽场将重力保持在一个恒定的状态,不过,即便如此,我心中依旧带着一种狂热的兴奋感——也许这只是短时间内肾上腺素爆发所致的结果。那孩子很脏,身上乱糟糟的,依旧心神未定。
  “我想看看我们在哪儿,”她说道,“求求你。”
  飞船依命行事,把全息显像井对面的墙壁幻化成一面玻璃。大马大陆正在急速往后退却,马脸被红色的沙尘暴遮得一片模糊。向北望去,就在云层遮没的北极之处,海伯利安的边缘弯成了一条明显的圆弧。片刻之内,整个星球的轮廓显现在眼前,三大陆中的两个在稀疏的云彩下依稀可辨,大南海的蓝色让人激动不已,九尾群岛被绿色的浅海包围,然后,星球缩小了,成了一个蓝、红、白相间的球体,落在身后。我们正匆匆离去。
  “那些火炬舰船在什么地方?”我问机器人,“他们现在应该向我们下战书了啊。甚至应该把我们炸成碎片了?”
  “我和飞船正在监控它们的宽频信道,”贝提克说,“有其他事情……分了它们的神。”
  “我不明白,”我一面说,一面在全息井的边缘踱步,内心焦躁不安,都没法在深井的垫子上坐下来休息片刻,“他们在战斗……是谁……”
  “伯劳,”伊妮娅说,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朝我凝视而来,“我和母亲都希望事情不要发展成这样,可真的发生了。对不起,太对不起了。”
  我意识到,女孩在风暴中可能没有听到我的话,于是我停住脚步,弯下腰,搭着躺椅的扶手,说道:“我们还没做过自我介绍,我叫劳尔?安迪密恩。”
  女孩睁着明亮的眼睛。虽然脸上粘着泥巴和沙子,但我能看出那白皙的肤色。“我记得,”她回答,“安迪密恩,是那首诗的名字。”
  “诗?”我说,“我不知道什么诗。安迪密恩这个名字,是取自那座老城。”
  她莞尔一笑。“我只知道那首诗,因为它是我父亲写的。马丁叔叔选了一个叫这个名字的英雄,真是太合适不过了。”

  听到“英雄”这个词,我不由得扭了一下身子。事实看来,我所做的全部努力都极为荒谬不堪,没有一点英雄的影子。
  女孩伸出小手。“我叫伊妮娅,”她说,“不过你已经知道了我的名字。”
  我的掌心捏住她的手指,感觉冰凉冰凉的。“老诗人说,你改过好几次名字。”
  那副笑容逗留在脸上。“我打赌,我还会。”她抽回小手,伸向机器人。“伊妮娅。时间的遗孤。”
  贝提克和她握了握手,举止比我更温文尔雅,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自我介绍道:“拉米亚女士,随时为您效劳。”
  女孩摇摇头。“我的母亲才是……拉米亚女士,她已经过世了。我仅仅是伊妮娅。”她注意到我表情的变化,于是问:“你知道我母亲?”
  “她很有名,”我回答道,出于某个原因,脸色微微发红,“海伯利安朝圣者都很有名。事实上,他们享誉盛名。于是就有了那首诗,壮丽的口述诗歌,真的……”
  伊妮娅大笑起来。“噢,老天。马丁叔叔完成了那首该死的《诗篇》。”
  我得承认,对此我真是震惊极了。我的表情肯定把我的内心显露无遗。很高兴,在这个特别的早晨,我的脸还算表情丰富。
  “对不起,”伊妮娅说,“显然,那个色老头的胡乱涂鸦已经成了某种无价的文化遗产。他还活着么?我是说,马丁叔叔还活着么?”
  “是的,拉……嗯,伊妮娅女士,”贝提克应道,“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享有特权,可以服侍你的叔叔。”
  女孩扮了个鬼脸。“贝提克先生,你肯定是个大圣人。”
  “伊妮娅女士,请叫我机器人贝提克,”他说,“嗯,不。我不是圣人,仅仅是你叔叔的仰慕者和老相识。”
  伊妮娅点点头。“当年,我们从杰克镇飞到诗人之城看望马丁叔叔的时候,我碰到过几个机器人,但没有你。你刚才说,有一个多世纪。现在是哪年?”
  我告诉了她。
  “嗯,至少,我们在这一点上没算错。”她说道,然后沉默了,盯着远处那个退去的世界的全息像。现在,海伯利安已经成了一个小点。
  “你真的来自过去?”我问。这真是个傻问题,但是那天早上,我的脑子有点不太灵光。
  伊妮娅点点头。“马丁叔叔肯定已经告诉你了。”
  “对。你是在逃脱圣神的追捕。”
  她抬起头。那双眼睛明亮异常,眼泪汪汪。“圣神?他们自称圣神,是么?”
  听了这话,我眨了眨眼。一想到有人竟然不明白圣神这个概念,真让我大感震惊。但这一切都是真的。“是的。”我回答。
  “这么说,现在教会真的已经控制了一切?”

  “嗯,某种程度上说,是吧。”我回答道。然后向她解释了一下,在这个名为圣神的复杂实体中,教会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
  “他们控制了一切,”伊妮娅得出结论,“我们猜到事情可能会朝这条路线发展。我的梦也和这一切吻合。”
  “你的梦?”
  “没什么。”伊妮娅说。她站起身环顾四周,然后走到施坦威钢琴边。手指轻点琴键,奏出几个音符。“这么说,这是领事的飞船。”
  “是的,”飞船说,“虽然关于这位先生,我现在仅有一些模糊的记忆。你认识他吗?”
  伊妮娅笑了,她的手指依旧在琴键上游曳。“不。但我的母亲认识他,她曾送给他一件礼物,就是那个——”她指了指沾满沙子的霍鹰飞毯,后者正躺在台阶边上,“当时,正值陨落之后,他正要离开海伯利安,打算回到环网。在我离开之前,他没有回来过。”
  “他从没回来过,”飞船说,“我说过,我的记忆受了损伤,但是我肯定,他已经在环网的某处死去。”飞船柔和的声音突然改变,变得更加有条不紊,“我们出大气层的时候被盘问过,但是自此之后,还没人向我们发起挑战,也没人追击我们。我们已经通过地月空间,十分钟后,就将脱离海伯利安的庞大重力井。我需要设定加速的路线,请给予我指示。”
  我看了看女孩。“驱逐者?老诗人说你要去他们那儿。”
  “我改变主意了,”伊妮娅说,“飞船,离这儿最近的可居住星球是哪颗?”
  “帕瓦蒂,一点二八秒差距[24]。会花上六天半的舰上时间,三个月的时间债。”
  “帕瓦蒂是环网的一部分吗?”女孩问。
  贝提克回答。“不。陨落时它不属于环网。”
  “从帕瓦蒂出发,离它最近的旧属环网星球是哪颗?”伊妮娅问道。
  “复兴之矢,”飞船立即回答,“那将另外花上十天的舰上时间,五个月的时间债。”
  我皱紧眉头。“我不清楚,”我说,“那些猎人……我是说,那些外世界的人,我过去卖命的对象,通常都来自复兴之矢。那是一个很大的圣神星球,很繁忙。我想,那里驻有很多飞船和军队。”
  “但它是离这儿最近的环网星球,对不对?”伊妮娅说,“它曾拥有远距传输器。”
  “对。”飞船和贝提克异口同声回答道。
  “设定路线,经由帕瓦蒂星系,朝复兴之矢进发。”伊妮娅说。
  “如果我们的目的地是复兴之矢,我们可以直接跃迁到那儿,那样会快出一天的舰上时间,省去两个星期的时间债。”飞船建议道。
  “我知道,”伊妮娅回答,“但是我想从帕瓦蒂星系走。”她肯定是见到了我眼中的疑虑,于是她解释道,“他们会追击我们。在我们加速飞出这个星系的时候,我不想让他们知道我们真正的目的地。”

  “他们并没有追我们。”贝提克回答。
  “我知道,”伊妮娅说,“但是几小时之后,他们就会。然后在我的余生,一直追缉我。”她扭头望着全息井,仿佛飞船的人格就栖息在那个地方,“请执行我的命令。”
  飞船依命行事,全息显示屏上的星辰也随之旋转幻变。“二十七分钟后抵达进入帕瓦蒂星系的跃迁点,”飞船发出指示,“依旧没有作战信号,也没有飞船追击,不过,火炬舰船‘圣安东尼’号正在启航,还有一艘运兵舰。”
  “另外那艘火炬舰船呢?”我问,“那艘……叫什么来着?‘圣波纳文丘’号。”
  “依照共通频段通信量和传感器显示,那艘舰船已经全然曝露在太空中,此刻正在发送遇难信号,”飞船回答,“‘圣安东尼’号正在回应。”
  “我的天,”我低声说道,“怎么搞的?是驱逐者的攻击?”
  女孩摇摇头,从钢琴边走开。“都是伯劳干的。我的父亲警告过我……”她沉默了下去。
  “伯劳?”说话的是机器人,“就我所知,在传说和古老记载中,这个被称为伯劳的怪物从没离开过海伯利安——通常都逗留在光阴冢方圆几百公里的区域内。”
  伊妮娅仰天躺在软垫上。眼睛依旧通红,面容看上去很疲惫。“嗯,对,但恐怕他现在已经能去很远的地方了。如果父亲说的不假,这一切仅仅是开始。”
  “我们已经差不多有三百年没看到伯劳,也没听到它的消息了。”
  女孩点点头,有点心不在焉。“我知道。自从墓冢在陨落时打开之后,就没了它的消息。”她仰头望着机器人,“哎呀!我饿扁了,身上也脏死了。”
  “我会叫飞船准备午餐,”贝提克说,“楼上的船长卧房内有淋浴间,楼下的沉眠舱中也有,”他继续道,“船长卧房内还有浴缸。”
  “那我就去那儿,”女孩说,“量子跃迁前,我会下来的。二十分钟后见。”上楼途中,她停了下来,再一次抓住我的手,“劳尔?安迪密恩,如果你觉得我刚才没领你的情,那请你原谅。谢谢你冒着生命危险来救我,谢谢你跟我一道踏上这趟旅途,谢谢你能参与到这件事中来,它是那么庞大、那么复杂,我们谁也无法想象自己会在什么地方终结。”
  “不用谢。”我蠢头蠢脑地回答道。
  孩子朝我莞尔一笑。“你也得冲个澡。在来日的某天,我俩会一起洗,但现在,我觉得你得用沉眠舱的那个。”
  我眨巴着眼,脑海中不知作何感想,傻愣愣地望着她一蹦一跳地上了楼。
或许您还会喜欢: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
斯塔福特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日本的黑雾
作者:佚名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松本清张是日本当代着名的小说家,一九〇九年生于福冈县小仓市。高小毕业后,曾在电机厂、石版印刷厂做过工,生活艰苦。自一九三八年起,先后在朝日新闻社九州岛分社、西部总社、东京总社任职,同时练习写作。一九五〇年发表第一篇作品《西乡钞票》,借明治初期西乡隆盛领导的西乡军滥发军票造成的混乱状况来影射战后初期日本通货膨胀、钞票贬值的时局。一九五二年,以《〈小仓日记〉传》获芥川奖,从此登上文坛。 [点击阅读]
春潮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欢快的岁月,幸福的时日——恰似春水悠悠,已经一去不留!——引自古老的抒情歌曲夜半一点多钟他回到自己的书房。打发走点燃灯烛的仆人,他便猛然坐到壁炉边的安乐椅里,用双手捂住了脸。他还从未感觉到这样疲乏——肉体的与精神的。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盛夏的方程式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1只需一眼,就能看到从新干线转乘在来线的换乘口。沿着楼梯上到月台,只见电车已经进站,车门也已经打开。车里传出了嘈杂声。柄崎恭平不由得皱起眉头,从最近的车门上了车。盂兰盆节已经结束,父母也说过应该不会太挤,可电车里却几乎是座无虚席。车里那一排排四人合坐的包厢座位上,几乎全都坐了三个以上的人。恭平在车厢过道里走过,想要找一处只有一两个人坐的座位。合坐在座位上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人。 [点击阅读]
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前言:物欲世界的异化困惑与追求历来体现在青年人身上.以村上春树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文学新锐,从城市生活这个独特视角,探讨当代青年心灵奥秘的"都市文学",便是这种困惑与追求的产物。村上春树是"都市文学"的中流砥柱.他的《寻羊冒险记》(1982)中的人物,一律无名无姓,个个慵懒、孤独、彷徨,缺乏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商品的汪洋大海中,物化为喧嚣尘世的附属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