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安迪密恩的觉醒 - 第58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58
  另一边是白天。飞船悬浮在河流上方,缓缓朝前行进。在通信志的演示下,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控制器,但其余的系统还是由飞船操控,以免我们犯愚蠢的错误。我和伊妮娅对望了一眼,开始操纵登陆飞船在树梢上飞行,就仿佛在给它挠痒。现在我们已经安全了,除非那个魔女有办法通过远距传送门。
  我们习惯了乘木筏穿越远距传输器,但这最后一次却没有用它,感觉颇为奇怪,不过不管怎样,木筏在这儿也派不上用场。两边的河岸相当宽阔,而特提斯河本身则几乎成了一条涓涓小溪,只有八九厘米深,三四米宽,它蜿蜒着穿过了树木稠密的乡间。这些树木似乎既陌生,又熟悉……多是如香芭或堰木一样的落叶乔木,也有一些树枝条舒展,是像混种橡木一样的阔叶树。树叶有嫩黄色的,也有亮红色的,在小溪两岸列成了一片。
  天空是蓝色的,赏心悦目——没有海伯利安的那么深,但比起这趟旅程中所去过的所有类地行星都要深。太阳大而明亮,却并不感到灼热。
  阳光透过挡风玻璃洒进来,落在我们的腿上。
  “真想看看外边是什么样子。”我说。
  通信志……飞船……总之它听到了我的话,以为那是对它说的。中央显示器突然闪了起来,数据开始一溜烟地涌出。
  大气:氮77%
  氧21%
  氩0.9%
  二氧化碳0.03%
  水蒸气不定数量(
  地表气压:0.986巴
  磁场:0.318高斯
  质量:5.976×1024千克
  逃逸速度:11.2千米/秒
  地表重力:980千米/秒
  磁轴倾斜度:11.5°
  偶极矩:7.9×1028高斯/立方厘米
  “奇怪,”飞船说,“太巧了,真是难以置信。”
  “什么?”我问道,心里已明白了大概。
  “这些行星数据与我关于旧地的基本数据几乎完全吻合,”飞船说,“这很少见,竟有星球跟它如此相似——”
  “别说了!”伊妮娅指着挡风玻璃外高喊,“请快着陆!快。”
  幸好飞船接手了驾驶,不然的话,我肯定会在降落途中撞进树丛。飞船替我们找到一块平坦的岩石地,距绿树林立的溪床不到二十米,最后稳稳当当地成功着陆。我隔着挡风玻璃朝外张望,树丛背后露出一个屋顶平台,此时,伊妮娅已经跑到气闸门那儿按密码了。
  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她就已经走下阶梯。我停下来看了看自动诊疗室,见到好几盏指示灯都变成了绿色,心里很高兴,然后对飞船说道:“照顾好他,保持系统运行,做好随时起飞的准备。”
  “收到,安迪密恩先生。”
  我们来到下游,小溪对面就是那栋房屋。这房子很难用言语描述,不过我会尽力。
  这座房屋建在一个迷你瀑布之上,瀑布仅三四米高,落入其下的一汪小潭。枯黄的落叶漂在潭中,接着被汩汩的水流卷往下游。房屋最显眼的特征,就是那单薄的屋顶和矩形的露台,似乎违背了重力定律,悬吊在小溪与瀑布上方。房屋看起来像是由石头、玻璃、混凝土和钢铁建成。露台左边,矗立着一面三层楼高的石墙,中央嵌着一面四角是玻璃的窗户,几乎与之等高。窗户四周的金属框架被漆成柔和的橙色。

  “悬桁。”伊妮娅说。
  “啥?”
  “建筑师对这种悬挑露台的称呼。”她说,“悬桁。它们和这儿有好几万年历史的石灰岩岩架相共鸣。”
  我停下脚步,望着她。身后,登陆飞船已经隐没在树林中。“这就是你说的房子,”我说,“在你还没出生前就梦见的房子。”
  “对。”她的嘴唇微微颤动,“我现在已经知道了它的名字,劳尔。流水别墅。”
  我点点头,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芳香,混合着树叶腐殖的气味,充满生机的植物、肥沃的土壤、溪水以及空气本身具有的特别的味道。这和海伯利安的空气大不一样,但不知何故,闻起来却有家的感觉。“旧地,”我低声说道,“对吗?”
  “地球……这里并不‘旧’。”伊妮娅说着,拉住我的手,“咱们进去吧。”
  我们从上游的一座小桥穿越了小溪,嘎吱嘎吱走过一条砾石小道,进入一条走廊,穿过狭小的入口,感觉好像是进入了一个舒适的洞穴。
  我们在宽敞的客厅停下脚步,大声喊话,但没人回答。伊妮娅梦游一般走过开阔的空间,手指抚过木质和石质的表面,对每一个小发现大呼小叫。
  地面上有的地方铺着地毯,有的地方则露着光秃秃的石头。至少有一个壁龛的下层架子上摆满了书,但我没有停下来去细看它们的名字。低矮的天花板下还有一排金属架子,但上面空无一物——也许那只是装饰。远处的墙壁被一面巨大的壁炉占满。炉膛使用的石头未经打磨——也许正是房子身下那块大石头的尖顶——向外凸出,约有两米长。
  时值秋季,屋外阳光明媚,暖洋洋的,但壁炉里却有一大团火苗正哔剥作响。我又呼喊房主,但寂静依旧浓重。“他们在等我们呢。”我半开玩笑道。现在我唯一的武器只剩口袋里的手电激光器。
  “对,他们是在等。”伊妮娅说。她走到壁炉左边,小手抚摸着一个金属球,那球体放置在石墙中一个半球形凹槽里,直径约有一米半,刷成鲜艳的锈红色。
  “这个东西,是拿来热酒的,就像一个壶。”伊妮娅柔声说,“它只用过一次……酒是在厨房里热好后,拿到这里来的。真大,上面的涂料可能有毒。”
  “这就是你要找的那个人,那个你打算拜他为师的建筑师?”我问。
  “对。”
  “我觉得他是个天才,可为什么要造这样一个酒壶来用呢?这么大,还有毒。”
  伊妮娅转头微笑,不——她只是咧了咧嘴:“天才也会犯傻,劳尔。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就想想我们的旅途吧。来,咱们四处看看。”

  露台非常漂亮,站在小瀑布之上,映入眼帘的景色真是令人心旷神怡。房屋内部的天花板和吊顶都很低,但那只是更让人觉得像在一个洞穴里,我们正透过玻璃窥探外头那片绿色的森林世界。回到客厅,那里有一个由玻璃和金属制成的活板门,打开后露出一列梯子——由上一层楼的栏杆支撑——沿着它往上,进入一块更大的水泥平台,俯瞰着瀑布之上的一小片池塘。
  “斜梯。”伊妮娅说着,似乎回到了家里,一切如数家珍。
  “那是干吗用的?”我问道,四处观望。
  “没什么实际用途,”伊妮娅说,“建筑师考虑的无非是——原话引用——‘移步换景’。”
  我拍拍她的肩膀。她转身朝我微笑,自然而又明快,带着一种容光焕发的活力。
  “这是哪儿,伊妮娅?”
  “流水别墅,”她说,“在宾夕法尼亚西部的熊溪河畔。”
  “宾什么,是个国家吗?”我问。
  “是个省,”伊妮娅说,“不对,是个州,原美利坚合众国的一个州。位于地球的北美大陆。”
  “地球,”我重复着这个词,四处张望,“这儿没人吗?你的建筑师呢?”
  女孩摇摇头:“现在还不知道,但很快就能知道。”
  “我们要在这儿待多久,孩子?”我曾想过,趁贝提克休养的这段时间,储存些食物、武器及其他设备,整备好之后再出发。
  “几年吧,”伊妮娅说,“六七年,我想。”
  “年?”我们走上楼梯顶部,到了上层露台,“六七年?”
  “我得拜他为师,劳尔,我要学会一些东西。”
  “学建筑?”
  “对,以及认识我自己。”
  “那你在……认识自己的时候,我该做些什么?”
  伊妮娅没有开玩笑,而是严肃地点点头。“我知道,这似乎不公平。但在我……长大的过程中,有些事情必须你来做。”
  我等着她说下去。
  “你得要将地球探索一番,”她说,“我父母曾来过这儿。妈妈觉得……狮虎熊——也就是在技术内核摧毁地球之前,窃走了它的那股势力……妈妈觉得他们在这儿做试验。”
  “试验?”我问,“什么样的试验?”
  “关于天才的试验,”伊妮娅说,“或者,应该说是关于人类的试验,可能更恰当些。”
  “说来听听。”
  伊妮娅指指周围的房屋。“这座房子是一九三七年建成的。”
  “公元纪年?”我问。
  “对。我敢确信,它在二十一世纪北美的阶级暴动中被拆毁了,或者是在那之前。但不管是谁把地球带到这的,他们把它重建了,就像为我爸爸重建了十九世纪的罗马一样。”

  “罗马?”我站在孩子旁边,感觉自己就像个笨蛋应声虫般的重复着她说的每一句话。过去的日子总是这样。
  “约翰?济慈临终时的罗马,”伊妮娅说,“但那是另一回事了。”
  “对,”我说,“我在你马丁叔叔的《诗篇》里读到过,可我当时没有懂,现在也是。”
  伊妮娅双手一摊,我已经开始习惯她这个手势。“我也不懂,劳尔。但把地球带到这里的人,不仅还原了当时的人,也还原了古老的城市和建筑。他们创造了……生机。”
  “通过重生?”我的声音带着怀疑。
  “不……更像是……嗯,我爸爸是个赛伯人。他的人格栖息在一个人工智能矩阵中,而身体是人类之身。”
  “可你不是赛伯人。”
  伊妮娅摇摇头。“对,我不是。”她领我往露台边缘走去。身下,溪流哗哗地奔向小小的瀑布。“在我……学习的时候,还有其他任务需要你做。”
  “比如?”
  “除了探索整个地球,搞清那些神秘的……实体……究竟在做什么,你还得在我之前离开这个星球,回去把咱们的飞船找回来。”
  “咱们的飞船?”我终又傻兮兮地重复了她的话,“你是说让我沿远距传输器返回,找回领事的飞船。”
  “对。”
  “乘着它回来?”
  她摇摇头。“那会花上好几个世纪。我们得事先商量好,在以前环网的某处碰面。”
  我揉揉脸,摸着扎人的胡茬儿。“没别的事了?不再给我十年的奥德赛之旅,让我忙活一阵?”
  “之后只须去趟偏地,会见驱逐者,”她说,“但这次旅途,我会随你一道去。”
  “好啊,”我说,“真希望此后再没有冒险等着我们了。瞧,我可没有以前那么年轻了。”
  我试图表现出一副轻描淡写的神情,可伊妮娅的眼神深邃而严肃,她用五指捏住我的手掌。“不,劳尔,”她说,“那仅仅是开始。”
  通信志嘀嗒嘀嗒鸣叫起来。“怎么了?”我想起贝提克的安危,不由一阵哆嗦。
  “我刚在通用频段收到坐标。”传来通信志或是飞船的声音。声音听起来有些困惑。
  “有语声或视频信息吗?”我问。
  “没有,只有旅行坐标和最佳飞行高度。是条详细的飞行路线。”
  “目的地是哪儿?”我问。
  “位于这片大陆,在我们目前位置西南方约三千公里外。”飞船说。
  我看看伊妮娅,她摇摇头。
  “有啥主意吗?”我问。
  “有一个。”她说,“但不确定。我们走,去给自己一个惊喜吧。”
  她的小手还握在我手里。我没有放开,而和她一起踩上枯黄的叶子,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向等待着的登陆飞船走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失去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她的父亲亨格顿先生是世界上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心肠好,但绝对是以愚蠢的白我为中心。我毫不怀疑他心里深信,我每周来三次是因为陪着他是一种快乐。想到将有这样一个岳父真叫人扫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与格拉迪斯分开。那天晚上有一个小时或者还多一点,我听着他那单调的谈话。最后他跳了起来,说了些关于我平时不动脑筋的话,就进他的房间换衣服,出席会议去了。终于我单独和格拉迪斯一起了。 [点击阅读]
失去的胜利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前言1945年我曾经讯问过许多德国将领,他们一致的意见都是认为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被证明为他们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他们都希望他能出任陆军总司令。非常明显,他对于作战的可能性具有一种超人的敏感,对于作战的指导也同样精通,此外比起任何其他非装甲兵种出身的指挥官,他对于机械化部队的潜力,又都有较大的了解。总括言之,他具有军事天才。在战争的最初阶段中,他以一个参谋军官的身份,在幕后发挥出来一种伟大的影响。 [点击阅读]
愁容童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母亲送给古义人一块地皮。在古义人的记忆里,幼少年时期,那里曾耸立着参天的辽杨。最初提起这个话头,是母亲年愈九旬、头脑还清晰的那阵子。在那之前,古义人几年回去一次,母亲九十岁以后,便大致每年都要回到四国那个森林中的山谷。准确的时期已经记不清了,就季节而言,应该是五月中旬的事。“年岁大了,身上也就有老人的气味了。”母亲从大开着的门窗向对岸望去。 [点击阅读]
新探案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我担心福尔摩斯先生也会变得象那些时髦的男高音歌手一样,在人老艺衰之后,还要频频地向宽厚的观众举行告别演出。是该收场了,不管是真人还是虚构的,福尔摩斯不可不退场。有人认为最好是能够有那么一个专门为虚构的人物而设的奇异的阴间——一个奇妙的、不可能存在的地方,在那里,菲尔丁的花花公子仍然可以向理查逊的美貌女郎求爱,司各特的英雄们仍然可以耀武扬威,狄更斯的欢乐的伦敦佬仍然在插科打诨,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1:暮色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序幕我从未多想我将如何死去,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我有足够的理由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即使我有想过,也从未想到死亡将如此地降临。我屏息静气地望着房间的另一头,远远地凝视着猎人那深邃的眼眸,而他则以愉快的目光回应我。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死法,死在别人——我钟爱的人的家里。甚至可以说轰轰烈烈。这应该算是死得其所。我知道如果我没有来福克斯的话,此刻也就不必面对死亡。但是,尽管我害怕,也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点击阅读]
最后的星期集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我完整地得到了你我深知你已经属于我,我从未想到应该确定你赠予的价值。你也不提这样的要求。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你倒空你的花篮,我瞟一眼,随手扔进库房,次日没有一点儿印象。你的赠予融和着新春枝叶的嫩绿和秋夜圆月的清辉。你以黑发的水浪淹没我的双足,你说:“我的赠予不足以纳你王国的赋税,贫女子我再无可赠的东西。”说话间,泪水模糊了你的明眸。 [点击阅读]
沉思录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一本写给自己的书──《沉思录》译者前言斯多亚派着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原名马可.阿尼厄斯.维勒斯,生于罗马,其父亲一族曾是西班牙人,但早已定居罗马多年,并从维斯佩申皇帝(69-79年在位)那里获得了贵族身份。 [点击阅读]
犯罪团伙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托马斯·贝雷斯福德夫人在长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百无聊赖地朝窗外看去。窗外视野并不深远,被街对面的一小排房子所遮挡。贝雷斯福德夫人长叹一口气,继而又哈欠连天。“我真希望,”她说道,“出点什么事。”她丈夫抬头瞪了她一眼。塔彭丝又叹了一口气,迷茫地闭上了眼睛。“汤米和塔彭丝还是结了婚,”她诵诗般地说道,“婚后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六年之后,他们竞能仍然和睦相处。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点击阅读]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