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安迪密恩的觉醒 - 第59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59
  我先前对你们说,你们选错了书;其实我本该说,是我写错了。
  夜以继日,我在这些光滑的皮纸上写下记忆中的伊妮娅,儿时的伊妮娅;而对于你们所知道的伊妮娅,你们也许错误地崇拜着的弥赛亚,我却只字未提。但我发现,我写下这些书页既非为你们,也不是为我自己。我用文字将童年的伊妮娅复活了,因为我希望成年的伊妮娅活下去——尽管不合逻辑,尽管不符事实,尽管希望已成泡影。
  每天早晨——应该说,是自定义程序将灯光开启的时候——在这长六米、宽三米的薛定谔猫箱中醒来,我都会惊喜地发现自己还活着,晚上没有闻到苦杏仁味。
  每天早晨,我一面与绝望和恐惧搏斗,一面在写字板上写下这些记忆,皮纸越积越多,越堆越高。但这个小世界中的循环器能力有限;它一次只能制造十几页纸。所以我每次在十几页纸上写下记忆,就只好把最早的几张丢进循环器,制造出一张张干干净净的空白纸张,于是我才可以继续写。就像是一条蛇吞下了自己的尾巴。这是疯狂,抑或是极为纯粹的理智。
  写字板芯片可能已经完全存储下了我在这里所写的一切……只要生命尚有时日,我便会一直写下去……但事实上,我并不真正在乎。每一天,我只关心这十几页皮纸。清晨时的空白纸页,到傍晚,它们就挤满了我亲手写上的细长而窄小的字母,墨点斑杂。
  而后,伊妮娅鲜活地朝我走来了。
  但昨晚,就在薛定谔猫箱的灯光全数灭掉后,我同外部宇宙之间,仅隔着静动外壳冻结的能量、那个装着氰化物的小瓶子、滴答作响的定时器、超精准的辐射探测仪,此时,我听见了伊妮娅在呼唤我的名字。我在一片漆黑中坐起,无比惊讶,无比冀望,甚至都忘了打开所有灯光,我感觉到她的手指抚摸着我的脸颊,这一定是在做梦。可那的确是她的手指。在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便早已熟悉了它们。她成年之后,我吻过它们。他们最后带走她的时候,我的嘴唇轻触过它们。
  她的手指抚摸着我的脸颊,温暖而甜美的呼吸温暖着我的脸颊,柔软的嘴唇轻轻贴上我的嘴角。
  “我们要离开这里,劳尔,亲爱的,”她在黑暗中低语,“也许还会再等上一段时间,但只要你写完我们的故事,只要你记起这一切,理解这一切,就可以离开了。”
  我伸手抱她,可温暖渐渐远去。灯光亮起的时候,我那卵形的世界赫然是空寂。
  正常的觉醒时刻到来前,我一直在来回踱步。这数天,抑或数月以来,我最大的恐惧并非死亡——伊妮娅已教会我怎样从容看待死亡——而是疯狂。疯狂会夺走我的理智,夺走我对伊妮娅的……记忆。
  然后我看见一样东西,于是停下脚步。写字板竟然被激活了。触笔没有躺在它通常所在的地方,而是夹在了写字板的封面下,往事浮现出来——在我们离开地球后的旅途中,伊妮娅正是这样把她的钢笔夹在日记本里的。我的手指颤抖着,把昨天写下的纸张丢进循环器,激活了打印端口。
  只出现了一张纸,纸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手写文字。是伊妮娅的笔迹,我再熟悉不过了。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转折点。或许,我已经完全疯了,这些都毫无意义;或许,我已受拯救,这一切都干系重大。
  我和你一样,读着这张纸,希望我的神志依旧清醒,希望得到拯救,不是拯救我的灵魂,而是——重新焕发了确然的希望,明白自己能和记忆中的最爱重逢,真正的重逢,实体的重逢——从而拯救自我。
  这才是读此书的最佳理由。
或许您还会喜欢:
昂梯菲尔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位无名船长为搜寻一座无名小岛,正驾着无标名的航船,行驶在不知晓的海洋上。1831年9月9日,清晨6时许,船长离舱登上了尾船楼板。东方欲晓,准确地说,圆盘般的太阳正缓缓地探头欲出,但尚未冲出地平线。长长地发散铺开的光束爱抚地拍打着海面,在晨风的吹拂下,大海上荡起了轮轮涟漪。经过一个宁静的夜,迎来的白天将会是一个大好的艳阳天,这是末伏后的九月难得的天气。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5:午夜阳光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每天的这个时候,我总是祈祷自己可以入睡。高中——或者称为炼狱更为恰当!如果有什么方式能够弥补我的罪过,那恐怕就是我读高中的记录了。这种厌烦感不是我曾经体会过的,每一天看上去都要比前一天更加极度无聊。也许这就是我睡眠的方式——如果说,睡眠的含义就是在变幻的时期内处于呆滞状态的话。我凝视着食堂角落水泥墙上的裂纹,想象着它们所呈现的花纹其实并不存在。 [点击阅读]
最后的星期集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我完整地得到了你我深知你已经属于我,我从未想到应该确定你赠予的价值。你也不提这样的要求。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你倒空你的花篮,我瞟一眼,随手扔进库房,次日没有一点儿印象。你的赠予融和着新春枝叶的嫩绿和秋夜圆月的清辉。你以黑发的水浪淹没我的双足,你说:“我的赠予不足以纳你王国的赋税,贫女子我再无可赠的东西。”说话间,泪水模糊了你的明眸。 [点击阅读]
校园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1这是芳草地学校夏季学期开学的那一天。午后的斜阳照在大楼前面一条宽阔的石子路上。校门敞开,欢迎着家长和学生。门里站着范西塔特小姐,头发一丝不乱,衣裙剪裁合身,无可挑剔,其气派和乔治王朝时期的大门十分相称。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家长把她当成了赫赫有名的布尔斯特罗德小姐本人,而不知道布尔斯特罗德小姐照例是退隐在她的那间圣洁的书房里,只有少数受到特别优待的人才会被邀请进去。 [点击阅读]
梦的解析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我尝试在本书中描述“梦的解析”;相信在这么做的时候,我并没有超越神经病理学的范围。因为心理学上的探讨显示梦是许多病态心理现象的第一种;它如歇斯底里性恐惧、强迫性思想、妄想亦是属于此现象,并且因为实际的理由,很为医生们所看重。由后遗症看来,梦并没有实际上的重要性;不过由它成为一种范例的理论价值来看,其重要性却相对地增加不少。 [点击阅读]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1块8毛7,就这么些钱,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铜板,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在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硬赖来的,每次闹得脸发臊,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德拉这样做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永别了武器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永别了,武器》一书系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早期代表作。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此书以爱情与战争两条主线,阐述了作者对战争及人生的看法和态度。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到意大利北部战争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相识。亨利在前线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伤,被送往后方的米兰医院就医。由于护士紧缺,凯瑟琳也来到了米兰,两人又一次相遇。 [点击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1910)美国作家。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1835年11月30日生于密苏里州,1910年4月21日卒于康涅狄格州。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