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昂梯菲尔奇遇记 - 第一部 第十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五章暗空万里,朱埃勒替他叔叔观测方位
  第二天,海面尚未镀上金色的霞光,塞利克已来扣客栈的大门了。昂梯菲尔师傅一夜没合眼,此刻他已起床了;紧接着,朱埃勒就见到塞利克。
  “船备好了。”塞利克说道。
  “我们跟您去。”朱埃勒回答。
  “驳船长呢?”昂梯菲尔闻讯喊道,“瞧着吧!他睡得像海豚一样,我使劲摇醒他!”
  于是,他来到“海豚”的房间;他正在酣睡,一只强有力的手很快就把他摇醒了——他睁开了双眼。
  这会儿,朱埃勒按照约定,他去通知公证人和纳吉姆。他们也已作好出发的准备。纳吉姆多少有些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勃-奥马尔面色苍白,踉踉跄跄地走着。
  塞利克看到出现两位埃及人,不由为之一惊。这表情可逃不过年轻船长的眼睛。为何吃惊,事出有因吧?这不同民族的人怎么会相识,还一起搭船,去探索海湾呢!这不得不引起警察的怀疑。
  “这两位也想跟你们一起去吗?”他问朱埃勒。
  “是的,”朱埃勒答道,颇有为难之态“……是旅伴……从苏伊士到马斯喀特,我们同乘一条船……”
  “你们认识他们?”
  “当然……因为我叔叔脾气不好,他们才单独待在一起……”
  很显然,他的解释有些吞吞吐吐。其实,也没有必要非向塞利克进行解释。他乐意叫他们来。……
  尽管这些使塞利克生疑,但他也没有盘根问底;他决定像对三位法国人一样,严密监视这两个埃及人。
  这时,只见昂梯菲尔师傅拉着驳船长,就像一只小拖船拖着一条大商船走来了。
  说得形象点,那艘大型商船——特雷哥曼,刚作出抛锚的准备,他仍处于半睡状态,两眼睡意蒙。
  不必说,皮埃尔极不愿意看见勃-奥马尔和纳吉姆的出现。他走在前头,塞利克在他身旁,大家随着他们向码头走去。
  在码头桥头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只前后都拴着纤绳的双桅船。大帆吊在揽绳上,只需一放,扬起三角帆和后帆,就可驶向海面。
  这只船是“贝尔贝拉”号,配有20多个水手。一艘50吨位的船,也用不了这么多人。皮埃尔观察了这一切,但并未表露。很快他又有了新的发现:这20多人中,有一半不像水手。他哪知晓,他们是苏哈尔的警察,在塞利克指挥下,来到船上的。如果那遗产是有亿万元的财富,确实在小岛上,一个有头脑的人,不会只肯赏给每个水手100法郎的。
  乘客们都像熟练的水手,敏捷地跳上了“贝尔贝拉”号。说实在的,当特雷哥曼跳上甲板时,船明显地向左倾斜了一下。如果公证人不是被纳吉姆抓住身子,把他从船帮上提溜过去,公证人上船可能就成了问题。奥马尔随船猛烈的摇晃着,一下子栽进后舱室,发出了痛苦的声吟。
  那些仪器被精心地保管着,特别是时钟,吉尔达把它包在一块手帕里,紧紧捏住四角。
  船主是一位上了年纪的阿拉伯老人,他十分严峻,扳着面孔。遵照塞利克传达的朱埃勒的指示,解开缆绳,扬起篷帆,船向东北方向驶去。
  帆船借助于西风,24小时或许就可到达目的地,但大自然,却偏偏与人们作对。顺风行船,必有云彩随风飘过。不能一味往东,必须到达准确的方位。为此,每天要测定两次经、纬度。上午测一次,另一次在太阳通过子午线时。然而,为了测定方位,太阳的圆盘必须露面,而今天,任性的星宿好像故意拒不出现。
  昂梯菲尔在甲板上踱来踱去,忐忑不安。与其说他注视着大海,不如说他凝视着天空。他寻找的不是小岛,而是被晨雾笼罩着的太阳。

  驳船长坐在船头饰物旁,失望地摇着头。天不遂人意,朱埃勒倚肘向右,噘着嘴。耽搁……一再耽搁……这次旅行没完没了吗?……他好像看到了亲爱的表妹,在千里之外,等待着情侣的书信。
  “要是太阳总不露面呢?”驳船长问。
  “那就无法观测。”朱埃勒回答道。
  “没有太阳,根据月亮、星星,不能计算吗?”
  “当然可以,特雷哥曼先生,但现在是新月;至于星星,我担心跟白天一样,夜里也是阴天!再说,观测是很复杂的,在这摇摆不定的小船上,更是十分困难。”
  风开始带有凉意,西部天空已浓云密布,犹如威力无穷的火山喷射出的雾气。
  驳船长十分烦恼,他紧紧护住放在双膝上的时钟盒子;朱埃勒手里拿着天文仪,等待时机,准备观测,然而天不作美,一切只是枉然。
  这时,人们听到了船前爆发出怪叫和厉声责骂。这是昂梯菲尔挥动着拳头,他好似若苏埃①那样在威胁太阳。
  ①若苏埃是希伯菜酋长,《圣经》中讲的神话人物,和耶路撒冷作过战,他有本领使太阳停止转动,使太阳顺从他。
  太阳有时探出头来,仅一缕阳光从云隙间穿过。但云隙又迅速合拢了,好像天神用针又把它缝上了。无法抓住它,测量它的高度。朱埃勒试了好几次,却都没有成功。
  阿拉伯人对天文仪器使用一窍不通。船上的水手也不甚了解年轻的船长想干什么,塞利克本人即使多受了些教育,他也全然不了解朱埃勒观测太阳的重要意义。但有一点,大家都明白,乘客们极不顺心。圣马洛人走来走去,又是咒骂,又是斥责,暴跳如雷,好似魔鬼附上了身,他真是一个疯子吧?不,他不疯;不过,他有可能成为疯子。这正是他侄子和他朋友所担心的。
  当特雷哥曼和朱埃勒请昂梯菲尔共进午餐时?他拒绝了。他只啃一片面包,然后走到大桅杆下躺下来,禁止别人跟他说话。
  下午,风头伴着乌云。如同水手们所说:海水翻滚是“不祥之兆”。这征兆,说明快起风了,确实如此——就是从西南刮来的暴风雨。有时从沙漠地带来的可怕热风,会突然变化,在横扫阿拉伯海岸后,气流遇上印度洋上的波涛相互撞击着。
  “贝尔贝拉”号颠簸得十分可怕。帆船本来就很矮,船帮紧贴水面,无法抵御汹涌波涛的袭击。只有向东北方向逃去。朱埃勒观察到的,昂梯菲尔也可能发现了。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船主在谨慎而又熟练地驾驶着帆船;船上人员表现出真正水手所特有的勇敢和镇静。然而这只是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习惯如此狂风暴雨;另一部分人则躺在甲板上,极不适应船的颠簸。看得出,这些人根本没有在海上航行过。朱埃勒想:不妙!他们是不是被盯梢了……塞利克可能是……对遗产继承人来说,这事情肯定不妙!
  坏天气把萨伍克也弄得十分恼火。如果暴风雨再持续几天,不能进行观测,又怎么确定小岛的位置呢?——他觉得也没必要在甲板上,还是躲进舱室去吧!奥马尔像一只散了箍的木桶,摇摇晃晃地待在那儿。
  朱埃勒和驳船长遭到昂梯菲尔师傅的拒绝后,走了下去,只好把他一个人撇在桅杆下,让他躲在一块苫布底下。他们俩则躺在水手的凳子上。
  “我们的远征看来不顺当。”吉尔达嘟囔着。
  “我也是这么看。”朱埃勒答道。
  “但愿明天是个好天,你就可以观测了……”
  “但愿如此,特雷哥曼先生。”
  他最关心的还不是天气,但他没说。太阳总要露面的,既然它在阿曼的上空……只要小岛存在,肯定会找到它的……但是,“贝尔贝拉”号船上这些可疑的人参与进来……

  夜里,一片漆黑,雾气弥漫,这会给小船带来严重的危险。危险不在于船太轻巧,轻舟可以漂浮在波涛之上,可以避过浪头。危险的是那骤变的狂风袭击。若不是船主掌舵熟练、敏捷,船早就被吹翻十多次了。
  午夜过后,下了一场雨,风势弱了些,或许明天天气会有变化?……当白天来临时,天空仍被浓雾笼罩着。在昨夜的瓢泼阵雨之后,现在又乌云压顶,下起蒙蒙细雨。云层很低,水蒸气还未形成大雨点,就像用喷雾器喷了下来似的。
  朱埃勒走上甲板时,不由地露出厌恶的神情。看样子,又不能进行观测了。夜里改航道后,船此刻在何处?连非常熟悉阿曼湾的船主也答不出来。在西风的推动下,“贝尔贝拉”号向东走得太远了。不过,也无法证实这一点,因为,任何观测都是不可能的。
  皮埃尔从苫布下走出来,走到船头。当天际线又进入他的视野时,听他那喊声,看他那忿怒的动作吧!他没去和侄子说话,而是一动不动地站在放锚的左船帮旁。
  昨天以来,他叔父一直一言不发,朱埃勒不想打破沉默。他得对付塞利克提出的多式多样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他只能含糊其词地回答。
  翻译官走近他,并说:
  “先生,瞧,这天气可不妙!”
  “很不妙……”
  “您不能用仪器观测太阳了——”
  “是不能了。”
  “那怎么办呢?”
  “等呗。”
  “我们只带了够三天食用的粮食。如果老天爷继续作对,船就得返回苏哈尔,先生……”
  “那也只好如此了!”
  “那么,你们是否放弃考察计划呢?”
  “可能……至少得推迟到风调雨顺的季节了。”
  “在苏哈尔还是在马斯喀特等,都无所谓!”
  年轻的水手说话是有保留的,塞利克没有捞到指望得到的情况。
  驳船长几乎和萨伍克同时上了甲板,看到离“贝尔贝拉”号不足0.5海里外的迷雾遮住了天际线,一个丧气地噘着嘴,一个怒气冲冲。
  “不顺利吧?”特雷哥曼握着青年船长的手说。
  “糟透了!”朱埃勒回答。
  “我们的朋友在哪儿?”
  “那儿……在船头。”
  “但愿他别一头栽到海里去!”驳船长小声说着。他一直怕圣马洛人一时想不开,走上绝路。
  上午总算过去了。六分仪还放在盒子里,好比珠宝箱里的项链,派不上用场。没有一丝阳光透过弥漫的雾幕。特雷哥曼携带着时钟,完全是凭着责任感而已;直到中午,仍不能用它通过巴黎和小船所在方位的时差,来确定经度。
  下午也不太顺利。尽管他们注意观察着航线,仍说不出小船所在的确切位置。
  船主也向塞利克提醒了这一点。船主告诉他,假如第二天天气仍不好转,他将向西驶去,以便靠近陆地,殊不知,陆地在哪儿呢?……是苏哈尔、马斯喀特海岸,还是更往北些,恐怕要在霍尔木兹海峡的入口处,可能还要更南些,在印度洋或哈德角沿岸一带?
  塞利克把船主的意思转告朱埃勒。
  “好吧!”青年船长说道。
  这就是他的全部回答。
  直到天黑,倒也没出现任何意外,太阳已落在迷雾的后面,已没有一丝光线。雨小了,可谓毛毛细雨,就像冲浪时激起的点点水星。或许这是好的预兆,天气要变好了,风也平息了,驳船长把手指蘸湿,放到空气中,似乎有一股清风自东方吹来。
  “啊!若是在‘可爱的阿美丽’号上,”他自言自语地说,“在那儿……我会知道怎么办的!”
  但是,很可惜,那“阿美丽”号早就被当成烧火的木柴卖了,况且,这只双桅船此刻并非行驶在迷人的朗斯河上。

  和吉尔达一样,朱埃勒也发出同样的感叹,同时,他觉得太阳在水平线上消逝的刹那间,似乎像一个好奇的人扒着门缝,通过云隙在窥视着。无疑,皮埃尔在发现这缕阳光。他两眼突然明亮起来,愤怒地瞪了一眼,回敬那白昼星辰的闪光。
  夜幕降临了,开始用晚餐,只剩下够24小时吃的了,大家都很省吃俭用;除非确知“贝尔贝拉”号离陆地不远,否则明天就得返航。
  夜晚很平静,像在狭长海湾常见的那样,风激起的浪花很快就落了下去。那东风,渐渐鼓起船右舷帆。由于方位不清,塞利克转达朱埃勒的建议,船主开始抛锚,等待天明。
  大约清晨3点,雾气完全消逝了,只剩下最后一批星辰在高空闪烁。看样子,有希望进行一次观测了。
  黎明,太阳的圆盘拱出了水平线,光芒四射。因为折光的影响,光轮逐渐增大,在弥漫雾霭的反衬下,霞光万道,灿烂的阳光洒落在海湾的水面上。
  吉尔达-特雷哥曼脱下油漆帽,彬彬有礼地向朝阳致敬意。就连拜火教徒也从未像他那样虔诚地迎接太阳的光临。
  可以想象,此时人们思绪有多纷乱。乘客、水手、所有的人心情多么焦急,等待着观测的时刻到来,尽管还没看到陆地,但这些阿拉伯人深信,欧洲人会找出“贝尔贝拉”号所处的方位。他们急于了解,该船此刻是在阿曼湾,还是已被抛到了哈德角的彼岸。
  天晴气朗,万里无云,太阳高悬在天空,用不着担心了。朱埃勒认为,测得子午线高度的时刻终于来到了。近中午时,青年船长开始了准备工作。
  昂梯菲尔师傅来到他身旁,咬着双唇,目光炯炯,一言不发。驳船长站在右边,摇晃着大脑袋,满脸涨得通红。萨伍克紧跟在后面,塞利克在船帮处,大家都关切地注视着即将进行的观测。朱埃勒挺起胸脯,叉开双腿,左手拿起六分仪,对着天际线开始瞄测。
  双桅船随微波荡漾着,轻轻起伏。
  一定准方位,朱埃勒就说:
  “测好了。”
  然后,看了看刻度表上的数字,走进房舱去进行计算。
  20多分钟后,他回到甲板上,宣布观测结果。
  双桅船现在位于北纬25度2分,比小岛所处的纬度偏南3分。
  作为补充手段,还需测量一下时角。
  是嘛!对昂梯菲尔、朱埃勒、驳船长以及萨伍克来说,时间从未流逝得如此缓慢过,盼望着的时刻似乎不会来临了!
  那时刻终于到来了。“贝尔贝拉”号又行驶在准确的航道上,按照朱埃勒的指示,双桅船的航向微转向南方。
  2点30分,青年船长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观测,驳船长记下时钟的时间。计算结果为东经54度58分。
  与此同时,听到一声喊叫,一个阿拉伯人用手指着西边两海里外的一个隆起的褐色的东西。
  “我的小岛!”昂梯菲尔师傅叫起来。
  这只能是那个小岛,因为看不见任何一块别的陆地。
  瞧,这位圣马洛人走来走去,比比画画,急躁不安,真是无所措手足。吉尔达不得不走过去,用有力的双臂把他紧紧抱住。
  双桅船立刻向发现的目标驶去。轻盈的东风鼓起篷帆,半小时后,船开到了小岛。朱埃勒根据观测后经过的航道判断,确认小岛的位置完全符合卡米尔克总督所指的方位:即托马斯-昂梯菲尔传给他儿子的纬度——北纬24度59分,由勃-奥马尔带到圣马洛的经度——东经54度57分,在巴黎子午线以东。
  人们放眼向远方望去,映入眼帘的仍是阿曼湾广阔的海面。
或许您还会喜欢:
活法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历任总经理、董事长,1997年起任名誉董事长。此外,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长。2001年起任最高顾问。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同时设立“京都奖”,每年表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 [点击阅读]
海顿斯坦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海神庙完成了,耸立在玫瑰如绣的花园里,旁边站着建造者,臂膀上,靠着他年轻的妻.她用孩童般的愉悦之声说:“我的杯中溢满了快乐,把我带到纳克萨斯①海滨的人,如今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光辉的神庙,这是他不朽的故土。”她的丈夫严肃地说:“人死后,他的名字会消失,而神庙,却永远如此屹立。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在看到自己的精神为人传颂时,他就永远活着,行动着。 [点击阅读]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
烟囱大厦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君子-周!”“啊,那木是吉米-麦克格拉吗?”佳色游览团的团员是七位面色抑郁的女士和三位汗流泱背的男士。现在,他们都相当注意地从旁观望。他们的导游凯德先生显然碰到一个老朋友了。他们都非常赞美凯德先生。他那瘦高的个儿,晒得黑黑的面孔和轻松愉快的态度,都很令人欣赏。团员当中若有争论,他总能轻轻地为他们排解,并且能够把他们哄得心平气和。现在,他遇见的这个朋友的确是一个样子很奇特的人。 [点击阅读]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那个男孩名叫圣狄雅各。日落时分他领着一群羊抵达了一座废弃的教堂。教堂圉顶看起来在很久前就已经塌落了,而曾经是更衣室的地方,如今却磐立着一株巨大的无花果树。他决定在此过夜。看着羊儿一一跳进门后,男孩在毁圯的门上横竖着一些木板,以防羊儿走失。这附近并没有狼,但若有羊只脱队,他可得花上一整天去找回来。他用夹克掸了掸地面,然后躺下来,头枕着一本才刚读完的书。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有产业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你可以回答这些奴隶是我们的。——《威尼斯商人》第一章老乔里恩家的茶会碰到福尔赛家有喜庆的事情,那些有资格去参加的人都曾看见过那种中上层人家的华妆盛服,不但看了开心,也增长见识。可是,在这些荣幸的人里面,如果哪一个具有心理分析能力的话(这种能力毫无金钱价值,因而照理不受到福尔赛家人的重视),就会看出这些场面不但只是好看,也说明一个没有被人注意到的社会问题。 [点击阅读]
科学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你那时还觉得我的探险之旅会凶多吉少,但是现在看来开端良好、一帆风顺,你对此一定会深感宽慰吧。我是昨天抵达这里的,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写信给你,让我亲爱的姐姐放心,而且请你对我的探险事业增加成功的信心。我现在位于距离伦敦千里之遥的北方,当我漫步在圣彼得堡的街头,微风带着一丝寒气迎面而来,不觉令我精神一振,一种快意不禁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