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 第4卷·全家人讲的话——《安徒生童话》电子书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全家的人讲了些什么话呢?唔,请先听小玛莉说的什么吧。
  这是小玛莉的生日;她觉得这是所有的日子中最美好的一天。她所有的小男朋友和小女朋友们都来和她玩耍;她穿着最漂亮的衣服。这是她从祖母那儿得来的。祖母已经到上帝那儿去了,不过在她走进明亮和美丽的天国以前,她就已经把衣服裁好了,缝好了。
  玛莉房里的桌子上摆满了华丽的礼物:有设备齐全的最精致的厨房,有能够转动眼睛和在肚皮上一按就能说声“噢!”的木偶,还有一本画册,里面有最美妙的故事可读——如果你认识字的话!但是比所有的故事更美妙的是,过许多生日!
  “活着本身就是美妙的!”小玛莉说。
  千爸爸还补充了一句,说活着本身就是最美妙的童话。
  她的两个哥哥住在旁边的一个房间里。他们都是大孩子,一个9岁,一个11岁。他们也觉得活着是很可爱的——照自己的方式活着,而不是像 玛莉这样一个孩子活着;不,是像一个活泼的小学生一样地活着:品行通知书上写着“优等”,跟同学痛快地比比气力,在冬天滑冰,在夏天踩踏车,阅读关于城 堡、吊桥和地牢的故事,静听关于非洲中部的探险。但是有一个孩子却有一种不安的情绪:他害怕在他没有长大以前,一切东西就已经被发现了。他自己非常希望去 作一番冒险。干爸爸曾经说过,生活是一个最美妙的童话①,而且人本身就在这个童话里面。

  ①这儿的“童话”跟上句的“冒险”在丹麦文里同是eventyr这个字,因为这个字有两种意义。这种双关意义,在中文里是无法译出来的。
  这些孩子住在第一层楼。在更高的一层楼上住着这个家族的另一分支,他们也有孩子,不过都长大了:一个有17岁,另一个有20岁,但是第三个,据小玛莉的意见,要算年纪最大——他有25岁,而且还订了婚。
  他们的境况都很好;他们的父母好,衣服好,能力也好。他们知道自己的要求:“向前进!打倒一切旧的障碍!把整个世界摊开来自由地看一看——这才是我们认为最美妙的事情呢。”干爸爸说得对:“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最美妙的童话!”
  爸爸和妈妈都是年纪大的人——他们的年纪自然会比孩子大一些的。他们的嘴角上飘着微笑,眼睛和心里也藏着微笑;他们说:
  “这些年轻人是多么年轻啊!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按照他们想象的那样在发展,但是却在不停地发展。生活是一个奇怪而可爱的童话!”
  干爸爸住在最上层,略微接近天空——大家这样形容住在顶楼上的人。他已经老了,但是精神却非常年轻,他的心情老是很好;他会讲的故事又 多又长。他周游过世界;他的房间里摆着各国可爱的东西:从地板一直到天花板都挂满了画;有些窗玻璃是红的,有些是黄的——如果人们朝里面望,不管外面的天 气怎样-阴-,世界总像是充满了太阳光。一个大玻璃盆里栽着绿色*的植物;在这玻璃盆的另一边,有几条金鱼在游泳——它们望着你,好像它们知道的事情太多,而不 屑于和人讲话似的。这儿甚至在冬天都有花的香味。火在炉子里熊熊地燃着。坐在这儿望着火,听它烧得僻啪僻啪地响,真是有趣得很。

  “这使我回忆起许多过去的事情,”干爸爸说。小玛莉也似乎看见火里出现了许多图景。
  但是在旁边的一个大书架里放着许多真正的书。有一本是干爸爸常读的,他把它叫做书中之书:这是一部《圣经》。在绘图里,整个世界和整个人类的历史都被描写出来了:创世、洪水、国王和国王中的国王。
  “一切已经发生过和将要发生的事情,这书里全有!”干爸爸说。“一本书包罗万象!请想想看!的确,人类所祈求的一切东西,《主祷文》用 几个字就说清楚了:‘我们在天上的父!’①这是慈悲的水滴!这是上帝赐予的安慰的珠子。它是放在孩子的摇篮里,放在孩子心里的一件礼物。小宝贝,把它好好 地保藏着吧!不管你长得多大,不要遗失它;那么你在变幻无穷的道路上就不会迷失方向!让它照着你,你就不会走错路!”
  ①《主祷文》是基督教最常用的一篇祈祷文,见《圣经·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六章第九至十三节。

  干爸爸说到这儿眼睛就亮起来了,射出快乐的光辉。这对眼睛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哭过。“那也是很好的,”他说。“那时正是考验的时候,一切 都显得灰暗。现在我身里身外都有阳光。人的年纪一大,就更能在幸福和灾难的时刻中看出上帝是和我们在一起,生活是一个最美妙的童话——只有上帝才能给我们 这些东西,而且永远是如此!”
  “活着本身就是最美妙的!”小玛莉说。
  小男孩子和大男孩子也都这样说。爸爸。妈妈和全家的人也都这样说。特别是干爸爸也这样说。他有生活的经验,他是年纪最大的一个人,知道所有的故事,所有的童话,而且说——直接从心里说出来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最美妙的童话!”
  (1870)
  这篇作品发表在1870年9月哥本哈根出版的《传奇和历史故事》杂志。“生活本身就是最美丽的童话,”但是“只有上帝才能给我们这些东 西,而且永远是如此!”这是安徒生对人生的美好愿望,但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找不到达到这个愿望的手段,只好求助于“仁慈的上帝”。但在现实生活中“上帝”也 往往使他失望。这是安徒生作为一个热爱儿童,热爱人类的童话作家一生所面临的苦恼。
  (aisitair扫描 漪然校对)
或许您还会喜欢:
苏肉难寻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来,介绍一下,我叫苏栩,大家都喊我苏苏,孤儿一个,一个很冷很冷专业的稍微大龄的女硕士生,近来有点花痴倾向。不能怨我,孤儿院的老院长成天在电话中苦口婆心的教导我说:“苏苏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老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背锄禾日当午了,你要抓紧时间,在学校里找一个男朋友,将来一起在北京工作……”老爹的训话都是从我背锄禾日当午开始, [点击阅读]
输赢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引子一位老人带着爱犬行走在乡间小路,看着沿路的风景,突然间,老人意识到自己已经离开了人世。他不知道这条路通往何方,只是茫然地向前走着。走了一段路程,只见前面高耸着大理石的围墙,围墙的中间是流光溢彩的拱门,上面装饰着各种珠宝,门前的道路由金砖铺就。老人兴奋不已,他想自己终于到了天堂。他带着狗走到门前,遇到了看门人。“请问,这里是天堂吗?”老人问道。“是的,先生。 [点击阅读]
邪恶催眠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01深秋时分,龙州街头已经有了三分寒意。不过这点寒意并不能阻止都市男女们上街消遣的兴致,尤其是在周末的傍晚。文汇路是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和新区的商业中心相比,这里的大楼多半矮旧,不够摩登气派。但老区也有老区的特色,比如说城内很多老字号都在此处聚集,这对本地市民的吸引力巨大。所以每到营业高峰段,文汇路上总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罗飞坐在路边的一个台阶上,看似在无聊发呆,可他的眼神和思绪却没有一刻停歇。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随遇而安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我既没有到该写自传的岁数,更没有可以写自传的资本,只是因为今年正好无可避免地迈入不惑之年的门槛,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别点儿的事情才比较像样,这才有了这本书—这有点儿像我们的国家“逢五逢十”搞大庆的意思。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 [点击阅读]
非君不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缘普宁寺——来来去去的人群穿梭,香火袅袅升空,锣钹喧嚣,交织出一幕喜庆味儿。由于今儿个适逢庙会,舞龙舞狮好不热闹,再加上小贩林立,将平日便已是香火鼎盛的普宁寺挤得更是水泄不通。就在某个引不起旁人注目的小角落——“几位大爷、夫人请留步。”正欲跨出的步伐收了住,落在最后头的少妇迟疑地循声望去。 [点击阅读]
黑暗精灵三部曲之二:流亡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怪物在幽暗地域的通道中笨重地行进,它的八只脚在岩石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噪音,在寂静中四处回荡。怪物并没被自己制造的噪音吓得慌张乱窜,四处寻找掩护以躲避其他掠食者的袭击。尽管幽暗地域危机四伏,它显然自信满满,完全未把任何敌人放在眼里。它呼吸的气息是致命的毒气,利爪能凿穿坚硬的石头,嘴里森然环列着好几排矛状尖牙,可以轻易撕裂最厚的毛皮。而最骇人之处在于它的视线,一眼就能将猎物化为石像。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o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