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白客 - 第七章众志成城突围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孔若君走进自己的房间,他打开电脑,他要尽快将殷静的头换回来。孔若君这才想起,他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殷静的照片已经被他从电脑中删除了,万幸的是他备份了。
  孔若君找那张备份有殷静照片的软盘,他发现那张软盘放在盒子里,被窃贼偷走了。
  没有殷静的照片,就无法恢复她的头。孔若君想起殷静卧室的床头柜上有她的一幅照片。
  孔若君见妈妈正在她的房间和殷雪涛通电话说骷髅保龄球失窃的事,他进入殷静的卧室,从床头柜上拿走殷静的照片,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
  孔若君将殷静的照片放进扫描仪扫描,趁扫描仪工作的时间,孔若君看了一眼网上的新闻,首先映入孔若君眼帘的是这样一行字:
  美女变狗头,震惊世界。
  标题新闻旁边是长着贾宝玉的头的殷静的照片。
  孔若君赶紧打开桌上的电视机,电视屏幕上正在说殷静的事,所有频道几乎都是。电视台的记者是从医院拍摄到的新闻,记者说殷静已经是被电影学院录取的学生,不知为什么,她在今天凌晨突然变成了狗头,此事已引起专家的重视,现在殷静正在医院接受检查,目前原因尚不清楚。彭主任出现在屏幕上,她面对摄像机侃侃而谈,表情很是亢奋。
  “妈,你快来看!”孔若君叫范晓莹。
  “又发现丢什么了?”范晓莹过来。
  孔若君指着电视屏幕让范晓莹看。
  范晓莹傻眼了。
  “是医院干的!那个什么彭主任很兴奋!”孔若君说。
  “他们怎么能这样?”范晓莹气疯了,她清楚这对殷静意味着什么。
  “你快去医院制止他们!”孔若君提醒妈妈。
  范晓莹正准备走,她无意中看到孔若君刚从扫描仪里取出的殷静的照片。
  “殷静的照片怎么在你这儿?”范晓莹问儿子。
  “我……”孔若君赶紧寻找理由,“我想看看她原来的样子。”
  “我看出,你和继父的关系在缓和,真是危难之中见真情,这时不幸中的万幸。”范晓莹自己安慰自己。
  “你快去医院吧!”孔若君说。
  妈妈走后,孔若君立刻在电脑中尝试恢复殷静的头,他使用将殷静床头柜上的照片的头换下贾宝玉的头,孔若君按下了“确定”,他觉得此刻的鼠标有千金重。
  孔若君现在要做的事是立刻赶到医院去,看看殷静的头换回来没有。
  孔若君关闭电脑,他跑步下楼,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医院。出租车上的收音机也在喋喋不休地说殷静的是。出租车司机一边开车一边说地球大概快走到终点站了。
  医院大门口外停满了各种车辆,孔若君一看就知道是媒体的车,车四周都是拿照相机和摄影机的人。

  孔若君好不容易进入殷静的病房,范晓莹正在和彭主任大吵。
  殷静依然是贾宝玉的头,孔若君泄气了。
  “殷静变头和我没关系。”孔若君在心里宽慰自己。
  “你们没有权力叫记者来!”范晓莹痛斥彭主任。
  “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是怎么知道的!”彭主任为自己辩解。
  院长在一边对范晓莹说:“记者的职业嗅觉是很灵敏的。这样的事,瞒得过今天,瞒不过明天。您别太激动,咱们还是想办法查清孩子变头的原因……”
  “你们让所有记者离开我们!”殷雪涛冲主任怒吼。
  彭主任看院长。
  “让保安驱逐记者!”院长下令。
  “小静!”一个中年女子冲进病房。她身后跟着一个中年男子。
  “妈!”殷静一看是声母崔琳,立刻号啕大哭。
  母女抱头痛哭,崔琳还不习惯抱着狗头哭,她偏着头。
  “殷雪涛,你怎么把女儿弄成这样?”崔琳质问一旁的前夫。
  殷雪涛说经过。
  “现在不是互相埋怨的时候,应该共同想办法。”崔琳身后的男子说。
  崔琳点头。
  “你是殷雪涛?我叫宋光辉。”宋光辉朝殷雪涛伸出手。
  殷雪涛和前妻的丈夫握手。
  “她叫范晓莹。”殷雪涛将后妻介绍给前妻和前妻夫。
  “这是我儿子孔若君。”范晓莹说。
  “我们是从电视上看到新闻后赶来的,这不是小事,咱们应该通力合作,把殷静的损失降到最小。”宋光辉说。
  孔若君感到宋光辉很稳重,说话有条理。
  “你说的对。”殷雪涛说。
  “他在国家安全部工作。”崔琳向前夫介绍现夫的职业。
  “对不起,你们能出去一会儿吗?我们商量点儿事。”宋光辉礼貌地对彭主任和院长说。
  院长和彭主任没理由不出去。
  “医院检查怎么说?”崔琳问殷雪涛。
  崔琳的职业是律师,从激动中恢复平静后,她的思路很清楚和具有逻辑性。
  “医生给小静作了很多检查,包括脑电图,心电图,拍X光片子,化验血液和大小便等等,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殷雪涛说。
  “这就是说,小静的异变不是病。”崔琳说。
  “咱们中还有没有认识医生的?”宋光辉问。
  范晓莹迟疑了一下,说:“孔志方的妻子石玮是医生。”
  “孔志方是谁?”宋光辉问。
  “是我爸。”孔若君说。
  “能让石医生来吗?”宋光辉问。
  “干什么?”范晓莹问。

  “咱们得有一个懂医的。”宋光辉看了一眼门外的彭主任,压低声音说:“我觉得出于利益驱动,他们在炒作殷静的异变。咱们不能让他们拿咱们孩子的事为他们赚取利益。如今这社会,出了任何打破常规的事,恨不得所有人都想从中谋取利益,结果往往是伤害当事人。咱们要保护殷静不受伤害。”
  “现在就叫石玮来?”范晓莹问。
  “越快越好!”崔琳说。
  “她会来吗?”孔若君提醒母亲。孔若君见过母亲和石玮面对面吵架,场面及其宏伟壮观。
  “我试试。”范晓莹给孔志方打电话。
  电话通了。
  “孔志方吗?我是范晓莹。”范晓莹说。
  “什么事?”孔志方冷淡地问。
  “我需要你的帮助。”
  “……”
  “殷雪涛的女儿殷静今天……”
  “我从新闻中看到了,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知道石玮是医生,我们想请她来……”
  “殷静不是已经在医院了吗?”
  “这个医院在拿殷静做文章,我们需要有个懂医的自己人作判断,我们要保护孩子,请你帮这个忙……”
  “……我们马上去!”孔志方说。
  范晓莹收起手机,对大家说:“他们很快赶来。”
  孔若君的眼眶湿润了,他怕被人看出来,就假装打了个哈欠。他打完哈欠发现,屋子里的人都在假装打哈欠。
  一位副院长赶来对走廊里的院长说:“卫生局李副局长刚来的电话,他说各路专家马上到咱们医院会诊殷静,请你做好准备。
  答应过彭主任不让别人插手研究殷静的院长看着彭主任说:“怎么办?”
  “咱们能怎么办?”彭主任耸肩,表示无可奈何。
  院长吩咐手下布置会议室。
  孔志方和石玮赶来了,石玮给殷静简单作了体检后说:“绝对不是疾病导致的。”
  “你估计是什么导致的?”崔琳问。
  石玮看着殷静说:“确实不可思议,这肯定是全世界头一例。我估计,专家会蜂拥而至的。”
  “小静不能给他们当研究对象,这会毁了她的一生。”殷雪涛说。
  “应该在专家来之前,马上离开这医院!”孔志方说。
  “快走!”宋光辉说。
  已经晚了,院长带着数十名专家来到病房门口。
  “你们不能进来!”宋光辉说。
  “为什么?”彭主任问。“这里是医院的病房,你们都出去,现在不是探视时间。这些是来给殷静会诊的各路专家,有人类学家,有动物学家,有农业大学的教授。你们先出去吧。”
  “我们带殷静走了。”范晓莹说。

  “没办出院手续,不能走。”院长说,“叫保安!”
  “办住院手续了吗?”殷雪涛反问院长。
  “你们没交费!”彭主任说。
  孔志方掏出一捆百元钞,问彭主任:“够吗?”
  “她没有病,你们就没有权利将她留在医院。除非她是传染病。而她肯定没有传染病。”石玮说。
  “你是谁?”彭主任问。
  “我也是医生。”石玮掏出证件给彭主任看。
  “你是她什么人?”院长问石玮。
  “我是她妈妈!”石玮说。
  “你不是她妈妈吗?”彭主任问范晓莹。
  “我们3个都是她妈妈!”崔琳说。
  “我们都是殷静的家长。”孔志方说,“你们没权力拿一个不满18岁孩子为自己谋利益。咱们走。”
  “你们不能走!”一位专家说。
  “为什么”宋光辉问。
  “她现在属于国家,我们有权力研究她。”专家说。
  “每个人都属于国家,同时也属于自己。任何人办任何事都要依据法律。你们有强制留下她的法律依据吗?”崔琳质问那专家。
  专家哑口无言。
  宋光辉对院长说:“殷静已经很不幸了,你们如果有同情心,就不应该再给她增添痛苦,你们没有这个权力。我们有带走自己孩子的权力。如果你们阻拦,我们将控告你们。”
  宋光辉掏出自己的工作证给院长看。
  院长回头跟专家们商量。专家们已经亲眼看见了殷静,再加上彭主任说已经为殷静作了能做的所有检查,检查结果都在。专家们同意放人。
  院长让保安们后退。
  “还有贾宝玉。”孔若君对范晓莹说。
  “狗不能带走。”院长反对。
  “为什么?”崔琳问。
  “我们要研究它。”院长说。
  “它是我们的私有财产。宪法规定,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您想做违法的事?”崔琳问院长。
  院长无可奈何。
  孔若君见到了贾宝玉。
  院长小声吩咐副院长对记者解禁。
  殷静在家人的护送下离开医院时,被记者围住。孔志方脱下自己的T恤衫蒙在殷镜头上,以阻挡摄像机和照相机在光天化日下对殷静无礼。
  专家们在医院会议室开会分析殷静,先由彭主任介绍情况,再看幻灯片,再看检查结果。
  有专家认为这是一种罕见的返祖现象。
  有专家估计是环境日益恶化导致的畸形。
  还有专家认为那只叫贾宝玉的狗有问题。
  不管专家们分歧多大,但有一点是一致的:没人认为殷静的异变是人为造成的。
  会后,专家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或许您还会喜欢:
国史大纲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钱穆着商务印书馆修订本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点击阅读]
舒婷的诗
作者:佚名
章节:106 人气:2
摘要:那一夜我仿佛只有八岁我不知道我的任性要求着什么你拨开湿漉漉的树丛引我走向沙滩在那里温柔的风抚摸着毛边的月晕潮有节奏地沉没在黑暗里发红的烟头在你眼中投下两瓣光焰你嘲弄地用手指捺灭那躲闪的火星突然你背转身掩饰地以不稳定的声音问我海怎么啦什么也看不见你瞧我们走到了边缘那么恢复起你所有的骄傲与尊严吧回到冰冷的底座上献给时代和历史以你全部石头般沉重的信念把属于你自己的忧伤交给我带回远远的南方让海鸥和归帆你的 [点击阅读]
北京北京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一九九四年北京的一个夏夜,我说:“我要做个小说家,我欠老天十本长篇小说,长生不老的长篇小说,佛祖说见佛杀佛见祖日祖,我在小说里胡说八道,无法无天。我要娶个最心坎的姑娘,她奶大腰窄嘴小,她喜欢我拉着她的手,听我胡说八道,无法无天。我定了我要做的,我定了我要睡的,我就是一个中年人了,我就是国家的栋梁了。 [点击阅读]
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
作者:张小娴
章节:70 人气:2
摘要:一九八六年,我们保中女子中学的排球队一行八人,由教练老文康率领,到泰国集训。我在芭提雅第一次看到面包皮树,树高三十多公尺,会开出雄花和雌花。雌花的形状象一颗圆形的钮扣,它会渐渐长大,最后长成像人头一样的大小,外表粗糙,里面塞满了像生面包皮一样的果肉。将这种果实烤来吃,味道跟烤面包皮非常相似。那个时候,我没有想过,我是一个既想要面包皮,也想要爱情的女人。八六年,我读中七。 [点击阅读]
日光流年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嘭的一声,司马蓝要死了。司马蓝是村长,高寿到三十九岁,死亡哐当一下像瓦片样落到他头上,他就知道死是如期而至了。他将离开这鲜活生动的人世了。在耙耧山脉的深皱里,死亡自古至今偏爱着三姓村?,有人出门三日,回来可能就发现另一个人悄无声息地谢世了。出门半月或者一个月,倘若偶然一次没人死去,便会惊痴半晌,抬头望望西天,看日头是否从那儿出来了,是否成了蓝色或者绛紫色。 [点击阅读]
美学散步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李泽厚八十二岁高龄的宗白华老先生的美学结集由我来作序,实在是惶恐之至:藐予小子,何敢赞一言!我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朱光潜、宗白华两位美学名家就都在学校里。但当时学校没有美学课,解放初年的社会政治气氛似乎还不可能把美学这样的学科提上日程。我记得当时连中国哲学史的课也没上过,教师们都在思想改造运动之后学习马列和俄文……。所以,我虽然早对美学有兴趣,却在学校里始终没有见过朱、宗二位。 [点击阅读]
倾城之恋
作者:张爱玲
章节:9 人气:3
摘要:娄家姊妹俩,一个叫二乔,一个叫四美,到祥云时装公司去试衣服。后天他们大哥结婚,就是她们俩做傧相。二乔问伙计:“新娘子来了没有?”伙计答道:“来了,在里面小房间里。”四美拉着二乔道:“二姊你看挂在那边的那块黄的,斜条的。”二乔道:“黄的你已经有一件了。”四美笑道:“还不趁着这个机会多做两件,这两天爸爸总不好意思跟人发脾气。”两人走过去把那件衣料搓搓捏捏,问了价钱,又问可掉色。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哲理小品文(中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席慕蓉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