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包法利夫人 - 包法利夫人 爱玛 人物性格分析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终于看完了《包法利夫人》,觉得福楼拜真的很厉害,或者可以理解为某些人性*是亘古不变的,所以看得很坦然。包法利夫人——爱玛小姐,我是多么理解你,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人们常说女子不要读太多书,特别是小说,比如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京华烟云》里的冯红玉,都是因为读书太多,心思太细,想得太深,弄得红颜薄命,一场空。也许是因为东方女子特有的含蓄,让黛玉骨子里带着一种诗意的的芳香,不外露,不张扬,点到为止,只是默默地流泪,就连对着情人应有的缠绵悱恻也是不动声色*的,寂寞的。
  纵使宝玉对她 再说上 万千遍 柔情蜜意的情话,也是枉然。因为她会想,会乱想,会比较,书中的现实的,孰真孰幻?
  在此说个题外话:有些话,就因不完整,留下了太多的假设,太多的疑惑,也会引起太多的悲剧。所以,说者说话要简明扼要,听者听话要明白晓畅。红玉的死,正是把听者的“不完整”演绎到了极致,阿菲的一席笑谈,宛如一绸绮缎:一旦擦着疑惑而过,便留下了无从擦去的痕迹,在红玉心里。
  正是这份矜持,东方女子表达爱总是淡淡的,总是在内心期待着男子那份炽热的爱,这会很累。
  讲这么多,我是想说,在寂寞时,东方女子对着自己名正言顺的情人都是这般娇羞含蓄,那就更别提找其他男人一解情思了。柔情似水的东方女子婚后偷汉子?如天方夜谈,可望而不可及。
  而西方女子却恰恰相反,或者找个单例,包法利夫人是恰恰相反的,书读得多了,她沉迷了,她也想多了,可是她勇敢,敢将现实和书中相联系。她要那种如火山爆发般的爱情,因此叫作“爆发力”夫人。

  先不说看书好不好,看什么书好,看什么书不好。其实看书是好的,因为我们生命的有限性*迫使我们得不断地从书中体味其他不一样的人生,只有这样生命才完整,才能从有限延伸至无限。这是题外话。
  包法利夫人是个爱读书的女子,我很欣赏,但也因她生命的有限性*使她不得不从书中感受一些 在她现实生活中 不存在的欢愉。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惊鸿一瞥的风度子爵,当书中的场景和现实生活重合了,哪怕只有一次,就足以排山倒海。要怪谁呢?怪包法利先生不该认识这样的贵族朋友吗?当然不是这样,当然也怪不得他的夫人。小说、现实、现实中的插曲,三者重迭。对比、幻想、无奈,一切的一切集体涌向这位并不安份的女子心头。因为她拥有着和那些在聚光灯下,在纸醉金迷世界里的小姐一样的甚至更甚的美貌与激*情。子爵风度翩翩、热情洋溢;包法利先生夏尔的窝囊平庸。这个正值妙龄的年轻少妇,如何得以安分?要怪只怪那夜夜色*太美,月光太醉。
  上流社会的曙光迷离了她的眼眶,华丽的服装、耀眼的灯光、觥筹交错、蜜语胜似甜言······
  包法利夫人病了,一种用药物永远也治不好的病。

  她还经常性*地无休止地犯病,亲爱的你到底怎么了?夏尔温柔地忧伤地问道。“别烦我···”夫人回答了她。
  人们总是伤害爱自己最深的那个人。纵观夏尔有多么的不是,平庸愚笨,可是他却是善良的单纯的,单纯地爱着相信着他的妻子。对于包法利先生,我觉得他虽然很傻,但至少他不坏,他忠诚,他从未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这也许是他平庸的原因,与世无争,顺其自然,这样,说好也好,不好也不好。
  包法利夫人抛弃了丈夫,抛弃了女儿,不顾一起地结束生命,却将痛苦与无奈一股脑地压迫给了可怜的丈夫夏尔。在妻子死后,夏尔不得不要“清理她的所有的罪行”,倾家荡产地还清这个女人因为虚荣贪婪而欠下的巨款。可他又是那么的义无反顾,甚至更爱她,爱得她竟然愿意原谅她的情夫,为她而伤害自己的母亲,直至为她而死,也许在最后一刻,他也累了,也倦了,也乏了,这样的女子,是自己一直深爱的妻子,这一切是命吗?
  在包法利夫人与她两位情夫的收尾处,福楼拜可谓是安排的很有“艺术”,请让我肤浅地理解为,世界不会因你的喜怒哀乐而做任何改变。她自杀死了,心碎而死,痛苦而死,愤恨而死,可与她曾爱得死去活来的两位情夫,依然是平静地过着他们自己的正常生活,通俗一点说,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我不喜欢这两位被描述为风度翩翩英俊潇洒前途无量的伪君子,因为他们都在利用包法利夫人的弱点去得到她,去拥有她。

  他们玩弄着掌握着包法利夫人的虚荣心,寂寞感,幻想欲,什么海誓山盟爱的死去活来,再火辣的情话也有说尽的一天,再炽热的恋情也有海枯石烂的一天。特别是在缺钱的时候。
  爱情似狂风暴雨般来袭,可是一经金钱染指,总抵不过地裂山崩。
  曾经为他们付出过那么多,在关键时刻却一个也派不上用场。对不起与我永远爱你交相回荡在这位美丽少妇的耳边,不绝如缕···
  (在此附上两段文字——第一段:你要拥有他?真好,只是,你能拥有他的什么呢?你能拥有他的疾病吗?你能拥有他的疤痕吗?你能拥有他的回忆吗?...... 好像都不能耶,那,你能拥有他的什么呢?~~~ {康永,给未知恋人的爱情短信} ;第二段:男人的大脑喜欢女人的内心,但是眼睛喜欢女人的外表)
  我觉得很好笑,夫人你到底怎么了,这么经不住诱惑,金钱的诱惑,情|欲的诱惑,巴黎的诱惑?纸醉金迷万众瞩目真的比平平淡淡才是真美丽吗?
  女人的欲|望真的是很可怕,女人的虚荣心真的是很诡异。女人会因此变得神经质,喜怒无常,情绪变化转瞬即逝。
  一个这样的夫人,成天幻想着生活在万众瞩目、坐拥人前的上流社会里;幻想着成为拥有炽热真爱、潇洒丈夫、万千黄金的美丽贵妇。
  当这些都没有,并在苦苦追寻中屡屡受挫,痛苦,绝望,最终走向灭亡。Pain is all you find
或许您还会喜欢:
艳阳下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罗吉-安墨林船长于一七八二年在皮梳湾外的小岛上建造一栋大房子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那是他怪异行径的极致。像他这样出身名门的人,应该有一幢华厦,座落在一大片草地上,附近也许有一条小溪流过,还有很好的牧场。可是安墨林船长毕生只爱一样:就是大海。所以他把他的大房子——而且由于必要,是一栋非常坚固的大房子——建在这个有风吹袭,海鸥翱翔的小岛上。每次一涨潮,这里就会和陆地隔开。他没有娶妻,大海就是他唯一的配偶。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被偷换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田龟规则1古义人躺在书房的简易床上,戴着耳机专注地听着录音机。“好了,我该到那边去了。”接着“咚”地响了一声,隔了一会儿,吾良又接着说:“不过我和你之间的通信并不会中断,因为我特意准备了田龟程序。现在你那边的时间已经很晚了,你休息吧。”古义人听不明白吾良什么意思,只感觉一阵撕心裂肺的痛楚。默然良久,他才把田龟放回书架,打算睡觉。 [点击阅读]
诈骗圈套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一某一天黄昏七点过后,在新宿西口车站纷乱的人群中,田关宏看见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从数米远的地方朝田关宏这边走过来。田关瞥了一眼,谈不上对他怀有特别的兴趣,只是觉得老人的神采炯然。老人的额头宽大,胡子灰白发际上有一圈银丝。脸颊上的皱纹似乎是智慧的象征。老人看上去有七十岁了。这个老人真有贵族气派——这一感觉涌上了田关的心头。由于受到老人目光的吸引,田关又看了老人一眼。 [点击阅读]
贝姨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八三八年七月中旬,一辆在巴黎街头新流行的叫做爵爷的马车,在大学街上走着,车上坐了一个中等身材的胖子,穿着国民自卫军上尉的制服。在那般以风雅为人诟病的巴黎人中间,居然有一些自以为穿上军服比便服不知要体面多少,并且认为女人们目光浅陋,只消羽毛高耸的军帽和全副武装,便会给她们一个好印象。这位第二军团的上尉,眉宇之间流露出一派心满意足的神气,使他红堂堂的皮色和着实肥胖的脸庞显得更光彩。 [点击阅读]
贵宾室的怪客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当浅见光彦决定乘坐“飞鸟”号豪华游轮去作环球航海旅游时,最吃惊的莫过于他自己了。“飞鸟”号是日本最大的豪华游轮,即使只住最便宜的“普通间”,作一次环球旅行所需的费用也大约要花上三百万日元。这是个几乎可以让浅见昏厥的数字。他一直认为这是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世界的话题,所以,当乘坐“飞鸟”号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浅见的感受就好像是在做一个不祥的梦。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0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风筝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点击阅读]